第172章 闽海扬帆趋泉州 延玉临阵识诡谋-《大周皇商》

  吴越归降的喜气还没散尽,杭州湾的海风已带着闽地的冷意。杨延玉站在 “破浪号” 的船首,玄色披风被风扯得笔直,手里的闽地舆图上,“留从效” 三个字被朱砂圈了又圈 —— 此人原是南唐永安军节度使,南唐灭后虽递了降表,却在福州、泉州囤积粮草,连甲胄都还刻着 “永安军” 的旧纹,显然没把 “大周臣属” 放在眼里。

  “提督,泉州湾快到了!” 副将指着远处的海岸线,隐约可见泉州城头的 “留” 字旗在雾中晃动。

  杨延玉刚要下令减速,就见一艘小船从泉州湾驶出,船头插着 “闽地犒军” 的白旗。使者登上战船时,身后跟着百余士兵,抬着美酒、牛羊,锦缎包裹的礼单递到杨延玉面前,语气谄媚:“杨提督一路辛苦,我家节度使备了薄礼。节度使说,愿向大周纳贡白银五千两、丝绸三千匹,只求提督暂驻城外,容我家节度使整顿吏治后,再赴金陵请罪。”

  杨延玉接过礼单,指尖触到纸张的厚韧,目光却扫过使者身后的士兵 —— 他们腰间的佩刀是南唐旧制,刀鞘上还刻着 “景通”(李璟年号)的字样,甲胄的缝隙里藏着锈迹,显然是常年未换的旧军械。“贵使的好意,本提督心领了。” 他将礼单放在案上,声音平静却带着锋芒,“只是水师刚到,需整肃军纪,不便入城。倒是贵使不妨说说,泉州城头新添的床弩,是用来‘整顿吏治’的吗?”

  使者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提督说笑了!那是…… 那是防备海盗的,绝无他意!”

  “是吗?” 杨延玉抬手,指向泉州湾的深处,“那港湾里藏着的五十艘南唐战船,也是用来防备海盗的?”

  使者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语无伦次地辩解:“那是南唐覆灭时遗留的,节度使正准备销毁,绝无反意!”

  杨延玉没再追问,只是让副将 “收下犒劳品,好生招待使者”,转身却召来影杀十七:“带两队身手好的士兵,潜入泉州城,查清留从效的军械库、粮仓位置,还有他最近联络的人 —— 记住,别惊动任何人。”

  夜色降临时,影杀十七带着士兵悄悄返回。他手里的草图上,清晰标注着泉州城内的三处军械库、两座粮仓,还有漳州方向的一条隐秘驿道 ——“留从效派使者去了漳州,联络南唐旧将陈诲,想让他率残兵来援。陈诲当年在采石矶,曾偷袭过咱们的粮船。”

  杨延玉捏着草图,指尖划过 “漳州” 二字,眼底闪过冷光。他当即写了两封书信,一封快马送赴金陵,奏请柴荣 “三日内若留从效不降,即刻强攻泉州”;另一封送赴杭州,交给正在处理吴越旧务的陈琅 —— 他知道,陈琅定能想办法拦下陈诲的残兵,为水师解除后顾之忧。

  次日清晨,留从效的次子留绍镃亲自来水师营中。这位年轻公子穿着大周的青色官袍,袖口却绣着闽地特有的缠枝纹,坐下时不自觉地按着腰间的佩刀,显然还存着 “闽地自治” 的心思。“杨提督,” 他递过一封书信,“家父说,愿将泉州、福州的兵权交出,只恳请陛下允许家父留居闽地,安度晚年。”

  杨延玉展开书信,见上面只提 “交兵权、保宗族”,却对私藏军械、联络陈诲的事只字不提。他将书信扔在案上,起身走到帐外,指着泉州湾列阵的战船:“你父亲若真心归降,就该亲自来营中,捧着闽地十三州的地图与户籍,而不是让你送来这封避重就轻的书信!”

  留绍镃脸色涨红,却仍强撑着:“家父年迈,恐经不起舟车劳顿。提督若不信,可派使者随我入城查验 —— 家父说了,愿将所有军械上交,绝无隐瞒!”

  “不必了。” 杨延玉的目光扫过泉州城头,晨雾中隐约可见守军在加固城防,“我已奏请陛下,三日内若你父亲不降,我的水师就会开进泉州城。到那时,别说保宗族,恐怕连闽地百姓,都会因你父亲的顽抗而遭难。”

  留绍镃望着湾内的战船,床弩的箭头在晨光下泛着冷光,终于慌了神。他知道,吴越归降后,大周水师声势正盛,留从效的那点兵力根本不是对手;而漳州的陈诲,就算率军来援,也远水救不了近火。“提督容我回去劝劝家父!” 他说完,几乎是逃一般地登上小船,往泉州城划去。

  杨延玉站在帐外,看着小船消失在晨雾中,心里却没有丝毫放松。副将递来一杯热茶,他接过却没喝,只是望着泉州城的方向:“留从效在等陈诲的援军,也在赌陛下会因‘安抚江南’而网开一面。可他忘了,陛下要的是天下一统,不是割据自治。”

  三日后,泉州城的城门依旧紧闭。留从效派使者送来消息,愿 “纳贡十万两白银,恳请水师撤军”,却仍不提 “归降” 二字。杨延玉看着使者,想起陈琅快马送来的密信 ——“陈诲的残兵已被吴越降卒拦下,漳州方向无忧”,他终于拔出佩剑,剑尖直指泉州城:“传令下去,午时三刻,强攻泉州!”

  水师的床弩率先发射,箭雨如暴雨般落在城头,守军惨叫着倒下;脚踏船借着涨潮的优势,直冲城墙下,士兵们举着盾牌,推着攻城梯往上冲。留从效站在城头,看着大周水师的攻势,脸色惨白 —— 他没想到陈诲的援军会被拦下,更没想到杨延玉真的敢强攻。

  “节度使,降了吧!” 身边的参军哭着劝道,“泉州城守不住了!再顽抗,百姓就要遭难了!”

  留从效望着城下奋勇冲锋的大周士兵,又看了看城内惊慌逃窜的百姓,终于长叹一声,扔下手中的佩剑:“开城…… 归降。”

  泉州城的城门缓缓打开时,杨延玉正站在 “破浪号” 的船首。海风卷起他的披风,他看着留从效率闽地官员跪在城外,手里捧着两州十四县的地图与户籍,忽然觉得,这场强攻虽流了血,却也是为了让闽地百姓早日脱离割据之苦 —— 江南、吴越、闽地相继平定,大周统一天下的路,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