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大学,数学研究所那间堆满书籍和稿纸的专属办公室里,电话听筒里传来常远教授中气十足、几乎要掀翻屋顶的爽朗大笑:
“哈哈哈哈哈!小旌啊!成了!真的成了!老师我这辈子值了!值了啊啊啊!” 笑声里饱含着难以言喻的激动、狂喜,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五年殚精竭虑,五年与最艰深难题的搏斗,此刻终于尘埃落定,攀上了那座曾经遥不可及的巅峰。
云旌握着电话,清俊的脸上也绽放出如释重负又无比灿烂的笑容,琥珀色的眼眸里仿佛落入了揉碎的星光,亮得惊人。
即使隔着电话线,他也能感受到导师那几乎要爆炸的喜悦。
“嗯,老师,我也特别特别开心。” 他的声音清越,带着年轻人独有的活力,却也沉淀着这五年磨砺出的沉稳。
巨大的成就感如同暖流,冲刷着身体里每一寸疲惫的细胞,让他这只小麒麟都想现出原形在稿纸堆里打个滚儿。
“小旌!” 常远教授笑够了,声音依旧亢奋,带着迫不及待,“你的论文最终稿写完了吗?检查好了没?” 那语气,仿佛下一秒就要冲过来亲自验收。
“写完了,老师。” 云旌看着桌上那叠厚厚的手稿和旁边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标注着“Final proof”的文档,语气笃定,“每一个引理,每一个推论,每一个关键的衔接点,我和您一起反复推敲了无数遍,也经过了所里几位老师的初步交叉验证,逻辑链完整自洽,无懈可击。”
“好!好!好!” 常远教授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得拍桌子,“那还等什么?立刻!马上!发给我!老师我这就给你投出去,《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和《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咱们给它来个双响炮!”
老教授此刻像个拿到了绝世神兵、准备上阵杀敌的将军,斗志昂扬,“哈哈哈哈哈,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史密斯那个老家伙,还有全世界那帮同行们,眼珠子掉一地的表情了!想想就痛快!”
云旌也被导师的兴奋感染,嘴角高高扬起:“老师,这确实会是一个让全球数学界轰动的事情。”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未来的自信。
这并非狂妄,而是对自己和导师五年心血结晶的绝对信任。
黎曼猜想,这座矗立了超过一个半世纪、让无数天才折戟沉沙的数学丰碑,终于被他们联手推倒了。
“哈哈哈,岂止是轰动!是地震!是海啸!” 常远教授豪气干云,“行了,赶紧发我!挂了挂了,别耽误时间!” 说完,火急火燎地切断了通话。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初夏的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云旌放下电话,深深吸了一口气。五年了。
从20岁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他在地毯上摊开文献,向陆宴清宣布目标开始,到此刻尘埃落定。
无数个日夜的演算、推演、争论、瓶颈期的焦灼、灵光乍现的狂喜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的指尖轻轻抚过手稿的封面,那上面是他遒劲有力的字迹:《黎曼猜想之证明》。
目光落在核心结论的那一行:“综上所述,我们严格证明了: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其复实部均精确等于 1\/2。即,所有非平凡零点均位于复平面的临界线 (Re(s) = 1\/2) 上。”
就是这一行字,凝聚了师徒二人五年乃至更久的心血与智慧。
当最终确认无误时,他和老师,两个加起来70多岁的师徒,在深夜的研究所里,像两个孩子一样,紧紧拥抱,喜极而泣。
现在,是时候让这沉寂了五年的名字,再次响彻云霄了。
告诉所有人,那个曾经惊艳世界的少年天才并未沉沦,他只是选择了一条更艰难、更孤独,却也注定更加辉煌的道路,在无人看见的地方默默积蓄力量,最终,一鸣惊人。
(*′I`*)???
大洋彼岸,《数学年刊》编辑部。
总编史密斯教授正端着杯子准备去接今天的第三杯咖啡,邮箱提示音响起。
他随意瞥了一眼,发件人:chang Yuan(常远),来自花国京华大学。史密斯精神一振!
这位老朋友兼顶级同行,轻易不会投稿,每一次出手都必有分量。
他立刻放下咖啡杯,坐回电脑前,满怀期待地点开了邮件。
邮件正文简洁有力,附件的标题却像一道惊雷,瞬间劈中了史密斯的神经——《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
“oh my God!” 史密斯惊呼出声,手一抖,差点把鼠标扔出去。他揉了揉眼睛,再看一遍标题,没错!
再看第一作者:Yun Jing(云旌)。
那个名字!
那个五年前以19岁稚龄解开孪生素数猜想、惊艳世界后又神秘消失的数学天才!
“咳咳咳” 史密斯这次是真的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咳得惊天动地,脸都憋红了。
他顾不得失态,颤抖着手点开附件pdF。
这一次,他学乖了,先把咖啡杯推得远远的。
论文首页,那个简洁却重若千钧的标题和云旌的名字再次冲击着他的视觉神经。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逐行阅读摘要,然后是引言,进入核心证明部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史密斯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难以置信,逐渐转变为凝重、专注,再到无法抑制的激动和越来越强烈的震撼。
他看得极快,又时不时停下来,在旁边的草稿纸上飞快地验算着关键的步骤和引理。
越看,他的心就跳得越快!
那严密的逻辑链条,那精妙绝伦的构造,那对前人成果炉火纯青的运用和创新,这感觉……这感觉比五年前看到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时更加强烈。
“this… this is simply terrifying! A monster genius!”
(这……这简直太可怕了!一个怪物般的天才!)史密斯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颤抖。他再也坐不住了。
“砰!”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被撞得向后滑开。
他一把抓起桌面上打印出来的论文初稿和写满验算的草稿纸,甚至来不及整理,像一阵风一样冲出了办公室,连西装外套都忘了拿。
编辑伊森抱着一叠文件迎面走来,只看到自家总编大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消失在走廊尽头,那背影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急切和慌乱,仿佛身后有恶龙在追。
“???” 伊森疑惑地看了看空荡荡的走廊尽头,又回头看看史密斯办公室敞开的门和孤零零挂在椅背上的西装,“奇怪的史密斯。”
他耸耸肩,继续自己的工作。他并不知道,他刚刚目睹的,是世界数学史即将发生剧变的前兆。
这颗由常远和云旌联手投下的“学术核弹”,其冲击波不仅仅局限于国外。
花国,数学家协会总部。
当会长周明哲院士接到常远加密发来的论文全文和简要说明时,这位一向以沉稳着称的老先生,手也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他立刻召集了协会内最顶尖的数论、复分析、解析数论领域的几位国宝级院士,组成最高规格的验证小组。
“诸位,”周会长的声音凝重而激动,“常远和云旌师徒,宣称证明了黎曼猜想!”
办公室内瞬间落针可闻,随即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几位老院士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和难以置信。
“消息必须绝对保密!”周会长斩钉截铁,“验证小组,即刻出发,秘密前往京华大学。
带上你们最清醒的头脑和最挑剔的眼光,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彻底地完成验证!” 最后两个字,重若千钧。
没有任何耽搁,一支由花国数学界最强大脑组成的“特遣队”,悄无声息地登上了前往京华的专机。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前所未有的肃穆和使命感,以及一丝压不住的、即将见证历史的狂热。
与此同时,收到常远投稿的《数学学报》编辑部,以及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嗅到风声的其他顶尖期刊和数学强国的研究机构,也瞬间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世界各地的顶尖数学家们被紧急召集,无数双眼睛聚焦在那份来自东方的论文上。
一场全球数学界的“无声战争”悄然打响。
无论是花国的秘密小组,还是国外公开或半公开的验证团队,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啃下这篇可能改变一切的论文。
图书馆灯火通明,演算纸堆积如山,咖啡消耗量激增,讨论声、争论声不绝于耳。
数学家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休息,甚至忘记了吃饭,眼中只剩下那复杂的符号和逻辑的迷宫。
沉寂了五年的名字——云旌,伴随着“黎曼猜想”这个如雷贯耳的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滔天巨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数学界的每一个角落。
风暴,已然来临。
而在风暴的中心,京华大学旁那间温暖的公寓里,云旌刚放下整理好的材料,伸了个懒腰。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
他拿起手机,点开置顶的聊天框,嘴角弯起一抹柔软的笑意,指尖轻快地打字:
我有麒麟臂:[猫猫探头.jpg]
我有麒麟臂:宴哥~ 论文发出去了哦!
我有麒麟臂: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个超级超级大的任务![转圈圈.jpg]
我有麒麟臂:现在你家的小可爱有点想吃城东那家限量版的彩虹马卡龙了。[对手指.jpg]
几乎在消息发出的瞬间,回复就跳了出来:
老公:[转账-彩虹马卡龙全系列x10]
老公:乖,已经在路上了。
老公:宝宝真棒。[摸头.jpg]
老公:晚上想吃什么?米其林三星主厨上门,还是哥哥亲手做的庆功宴?
看着屏幕上秒回的信息和那个熟悉的“摸头”表情,云旌心里最后一丝因为巨大成就带来的恍惚感被熟悉的甜蜜取代。
他抱着手机,倒在柔软的沙发里满足地打了个滚儿。
外面世界因他而起的滔天巨浪。
此刻,都不及宴哥一句“宝宝真棒”和即将到嘴的马卡龙来得实在。
毕竟,小麒麟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又纯粹。
“哈哈哈哈哈!小旌啊!成了!真的成了!老师我这辈子值了!值了啊啊啊!” 笑声里饱含着难以言喻的激动、狂喜,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五年殚精竭虑,五年与最艰深难题的搏斗,此刻终于尘埃落定,攀上了那座曾经遥不可及的巅峰。
云旌握着电话,清俊的脸上也绽放出如释重负又无比灿烂的笑容,琥珀色的眼眸里仿佛落入了揉碎的星光,亮得惊人。
即使隔着电话线,他也能感受到导师那几乎要爆炸的喜悦。
“嗯,老师,我也特别特别开心。” 他的声音清越,带着年轻人独有的活力,却也沉淀着这五年磨砺出的沉稳。
巨大的成就感如同暖流,冲刷着身体里每一寸疲惫的细胞,让他这只小麒麟都想现出原形在稿纸堆里打个滚儿。
“小旌!” 常远教授笑够了,声音依旧亢奋,带着迫不及待,“你的论文最终稿写完了吗?检查好了没?” 那语气,仿佛下一秒就要冲过来亲自验收。
“写完了,老师。” 云旌看着桌上那叠厚厚的手稿和旁边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标注着“Final proof”的文档,语气笃定,“每一个引理,每一个推论,每一个关键的衔接点,我和您一起反复推敲了无数遍,也经过了所里几位老师的初步交叉验证,逻辑链完整自洽,无懈可击。”
“好!好!好!” 常远教授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得拍桌子,“那还等什么?立刻!马上!发给我!老师我这就给你投出去,《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和《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咱们给它来个双响炮!”
老教授此刻像个拿到了绝世神兵、准备上阵杀敌的将军,斗志昂扬,“哈哈哈哈哈,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史密斯那个老家伙,还有全世界那帮同行们,眼珠子掉一地的表情了!想想就痛快!”
云旌也被导师的兴奋感染,嘴角高高扬起:“老师,这确实会是一个让全球数学界轰动的事情。”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未来的自信。
这并非狂妄,而是对自己和导师五年心血结晶的绝对信任。
黎曼猜想,这座矗立了超过一个半世纪、让无数天才折戟沉沙的数学丰碑,终于被他们联手推倒了。
“哈哈哈,岂止是轰动!是地震!是海啸!” 常远教授豪气干云,“行了,赶紧发我!挂了挂了,别耽误时间!” 说完,火急火燎地切断了通话。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初夏的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云旌放下电话,深深吸了一口气。五年了。
从20岁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他在地毯上摊开文献,向陆宴清宣布目标开始,到此刻尘埃落定。
无数个日夜的演算、推演、争论、瓶颈期的焦灼、灵光乍现的狂喜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的指尖轻轻抚过手稿的封面,那上面是他遒劲有力的字迹:《黎曼猜想之证明》。
目光落在核心结论的那一行:“综上所述,我们严格证明了: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其复实部均精确等于 1\/2。即,所有非平凡零点均位于复平面的临界线 (Re(s) = 1\/2) 上。”
就是这一行字,凝聚了师徒二人五年乃至更久的心血与智慧。
当最终确认无误时,他和老师,两个加起来70多岁的师徒,在深夜的研究所里,像两个孩子一样,紧紧拥抱,喜极而泣。
现在,是时候让这沉寂了五年的名字,再次响彻云霄了。
告诉所有人,那个曾经惊艳世界的少年天才并未沉沦,他只是选择了一条更艰难、更孤独,却也注定更加辉煌的道路,在无人看见的地方默默积蓄力量,最终,一鸣惊人。
(*′I`*)???
大洋彼岸,《数学年刊》编辑部。
总编史密斯教授正端着杯子准备去接今天的第三杯咖啡,邮箱提示音响起。
他随意瞥了一眼,发件人:chang Yuan(常远),来自花国京华大学。史密斯精神一振!
这位老朋友兼顶级同行,轻易不会投稿,每一次出手都必有分量。
他立刻放下咖啡杯,坐回电脑前,满怀期待地点开了邮件。
邮件正文简洁有力,附件的标题却像一道惊雷,瞬间劈中了史密斯的神经——《关于黎曼猜想的证明》。
“oh my God!” 史密斯惊呼出声,手一抖,差点把鼠标扔出去。他揉了揉眼睛,再看一遍标题,没错!
再看第一作者:Yun Jing(云旌)。
那个名字!
那个五年前以19岁稚龄解开孪生素数猜想、惊艳世界后又神秘消失的数学天才!
“咳咳咳” 史密斯这次是真的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咳得惊天动地,脸都憋红了。
他顾不得失态,颤抖着手点开附件pdF。
这一次,他学乖了,先把咖啡杯推得远远的。
论文首页,那个简洁却重若千钧的标题和云旌的名字再次冲击着他的视觉神经。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逐行阅读摘要,然后是引言,进入核心证明部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史密斯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难以置信,逐渐转变为凝重、专注,再到无法抑制的激动和越来越强烈的震撼。
他看得极快,又时不时停下来,在旁边的草稿纸上飞快地验算着关键的步骤和引理。
越看,他的心就跳得越快!
那严密的逻辑链条,那精妙绝伦的构造,那对前人成果炉火纯青的运用和创新,这感觉……这感觉比五年前看到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时更加强烈。
“this… this is simply terrifying! A monster genius!”
(这……这简直太可怕了!一个怪物般的天才!)史密斯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颤抖。他再也坐不住了。
“砰!”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被撞得向后滑开。
他一把抓起桌面上打印出来的论文初稿和写满验算的草稿纸,甚至来不及整理,像一阵风一样冲出了办公室,连西装外套都忘了拿。
编辑伊森抱着一叠文件迎面走来,只看到自家总编大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消失在走廊尽头,那背影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急切和慌乱,仿佛身后有恶龙在追。
“???” 伊森疑惑地看了看空荡荡的走廊尽头,又回头看看史密斯办公室敞开的门和孤零零挂在椅背上的西装,“奇怪的史密斯。”
他耸耸肩,继续自己的工作。他并不知道,他刚刚目睹的,是世界数学史即将发生剧变的前兆。
这颗由常远和云旌联手投下的“学术核弹”,其冲击波不仅仅局限于国外。
花国,数学家协会总部。
当会长周明哲院士接到常远加密发来的论文全文和简要说明时,这位一向以沉稳着称的老先生,手也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他立刻召集了协会内最顶尖的数论、复分析、解析数论领域的几位国宝级院士,组成最高规格的验证小组。
“诸位,”周会长的声音凝重而激动,“常远和云旌师徒,宣称证明了黎曼猜想!”
办公室内瞬间落针可闻,随即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几位老院士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撼和难以置信。
“消息必须绝对保密!”周会长斩钉截铁,“验证小组,即刻出发,秘密前往京华大学。
带上你们最清醒的头脑和最挑剔的眼光,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彻底地完成验证!” 最后两个字,重若千钧。
没有任何耽搁,一支由花国数学界最强大脑组成的“特遣队”,悄无声息地登上了前往京华的专机。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前所未有的肃穆和使命感,以及一丝压不住的、即将见证历史的狂热。
与此同时,收到常远投稿的《数学学报》编辑部,以及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嗅到风声的其他顶尖期刊和数学强国的研究机构,也瞬间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世界各地的顶尖数学家们被紧急召集,无数双眼睛聚焦在那份来自东方的论文上。
一场全球数学界的“无声战争”悄然打响。
无论是花国的秘密小组,还是国外公开或半公开的验证团队,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啃下这篇可能改变一切的论文。
图书馆灯火通明,演算纸堆积如山,咖啡消耗量激增,讨论声、争论声不绝于耳。
数学家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休息,甚至忘记了吃饭,眼中只剩下那复杂的符号和逻辑的迷宫。
沉寂了五年的名字——云旌,伴随着“黎曼猜想”这个如雷贯耳的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滔天巨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数学界的每一个角落。
风暴,已然来临。
而在风暴的中心,京华大学旁那间温暖的公寓里,云旌刚放下整理好的材料,伸了个懒腰。
阳光透过窗户,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
他拿起手机,点开置顶的聊天框,嘴角弯起一抹柔软的笑意,指尖轻快地打字:
我有麒麟臂:[猫猫探头.jpg]
我有麒麟臂:宴哥~ 论文发出去了哦!
我有麒麟臂:感觉像是完成了一个超级超级大的任务![转圈圈.jpg]
我有麒麟臂:现在你家的小可爱有点想吃城东那家限量版的彩虹马卡龙了。[对手指.jpg]
几乎在消息发出的瞬间,回复就跳了出来:
老公:[转账-彩虹马卡龙全系列x10]
老公:乖,已经在路上了。
老公:宝宝真棒。[摸头.jpg]
老公:晚上想吃什么?米其林三星主厨上门,还是哥哥亲手做的庆功宴?
看着屏幕上秒回的信息和那个熟悉的“摸头”表情,云旌心里最后一丝因为巨大成就带来的恍惚感被熟悉的甜蜜取代。
他抱着手机,倒在柔软的沙发里满足地打了个滚儿。
外面世界因他而起的滔天巨浪。
此刻,都不及宴哥一句“宝宝真棒”和即将到嘴的马卡龙来得实在。
毕竟,小麒麟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