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部队来的信-《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十分之九啊,咱家就留那么一丁点儿……”

  李砚秋看着母亲的样子,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妈,如果……我说如果……”

  他故意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您就当……咱家后山,不止那一头猪呢?”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蒋春兰的脑海里炸开。

  她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儿子的眼睛,那双原本黯淡的眸子里,瞬间燃起了两簇火苗。

  “你……你说啥?”

  她的声音都在发颤。

  李砚秋没有再解释,只是给了她一个“你懂的”眼神,然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

  蒋春兰呆坐在石磨上,嘴巴半张着,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不止一头……

  不止一头!

  这个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疯狂地盘旋,之前所有的心疼、委屈、不甘,在这一刻,全都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难以置信的狂喜!

  她终于明白了,儿子不是败家,儿子这是有更大的后手啊!

  “砚秋!砚秋!”

  院门外传来李大东咋咋呼呼的喊声。

  “村长让你赶紧去村部,要分肉啦!”

  李砚秋应了一声,回头看向蒋春兰。

  “妈,我去分肉了。”

  蒋春兰这才回过神,连忙摆手。

  “去吧,去吧!我不去了,我就在家给你烧水,等你提肉回来!”

  此刻的她,哪里还有半分不情愿,脸上挂着抑制不住的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满院子的猪肉。

  李砚秋笑了笑,转身走出了院子。

  村部大院里,灯火通明。

  几盏马灯挂在院子中央的歪脖子树上,将整个空地照得亮如白昼。

  那头巨大的野猪已经被开膛破肚,王屠夫手法利落,正一块块地往下卸肉。

  猪血、下水、板油、排骨、里脊……分门别类地摆在铺好的干净草席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和肉香味,混合着女人们烧水时飘出的柴火味,形成一种让人疯狂的香气。

  村民们围成一个大圈,眼睛放光地盯着那些肉,喉头不断地滚动,吞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

  看到李砚秋走进来,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

  “砚秋来了!”

  “好小子,托你的福,今年能过个肥年了!”

  “砚秋,婶子谢谢你!”

  一张张朴实的脸上,都带着最真诚的感激。

  李砚秋一一笑着点头回应,走到了村长李长庚的身边。

  李长庚拍了拍他的肩膀,拿起一个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

  “大伙儿都静一静!听我说!”

  喧闹的场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村长身上。

  “这头猪,去皮去骨去下水,净肉一共是二百一十八斤!”

  李长庚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了整个院子。

  人群中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按照砚秋的意思,他家分十分之一,也就是二十一斤八两!”

  李长庚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剩下的肉,村里按户分。每人半斤,家里有六十岁以上老人的,和有军属的,每户再多加半斤!”

  “分完之后剩下的,全部交到村里食堂,留着过年的时候,再给大伙儿加餐!”

  这个分配方案,合情合理,所有人都没意见。

  人群中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村长敞亮!”

  “谢谢砚秋!”

  “开始分肉!各家派个代表,排好队,一个个来!”

  李长庚放下喇叭,转头对李砚秋说。

  “砚秋,你先挑。”

  李砚秋也不客气,他早就想好了。

  他指着一块雪白的板油。

  “村长,我要这块板油,炼了油,油渣还能包顿饺子。”

  他又指了指一副排骨。

  “再要这副排骨,给家里老人孩子炖汤喝。”

  最后,他挑了一块最瘦的后臀肉和所有的猪下水。

  “剩下的,就要这些瘦肉和下水吧。”

  猪下水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嫌脏,不爱吃,但李砚秋知道,这可是好东西,收拾干净了,卤出来比肉还香。

  李长庚看着他的选择,眼神里闪过一丝赞许。

  这孩子,挑的都是实在东西,把最好的肥肉都留给了乡亲们。

  王屠夫手脚麻利地用草绳将李砚秋要的东西捆好,上了秤。

  “村长,一共是二十一斤九两,多了一点。”

  李长庚大手一挥。

  “多点就多点!”

  他想了想,又让王屠夫从刚剔下来的猪骨头上,砍了两根最大的筒子骨,一并递给了李砚秋。

  “这个不算数,拿回去给你爷奶熬汤喝,补身子。”

  他又指了指旁边盆里的猪血。

  “猪血也灌些带回去,这东西补血。”

  七七八八加起来,李砚秋分到的东西,足足有六十来斤。

  分量沉甸甸的,压得李砚秋的胳膊都有些发酸,心里却是滚烫的。

  他知道,这是村长和乡亲们,对他的一种无声的回报。

  “谢谢村长。”

  “谢啥,这是你应得的。”

  李砚秋提着肉,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走出了村部大院。

  夜色已深,月光如水银泻地,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刚走到家门口,就见院门虚掩着,蒋春兰正站在门口,焦急地来回踱步。

  看到李砚秋回来,她连忙迎了上来,当看到他手里那一大捆肉时,眼睛都直了。

  “这……这么多?”

  “村长额外给的。”

  李砚秋笑着解释了一句,将肉提进了院子。

  蒋春兰跟在后面,喜得合不拢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长庚真是个好人,真是个好人……”

  她正要上前帮忙收拾,忽然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条,递给了李砚秋。

  “对了,刚才邮递员送来的,说是从部队寄来的包裹单。”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疑惑和紧张。

  “部队?”

  李砚秋接过那张薄薄的、印着红色油墨的单子,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家里,只有一个在部队的人,

  那就是他从未见过面的,四哥,李砚华,

  这张薄薄的纸条,仿佛有千斤重。

  它像一座桥,连接着这个家与遥远的军营,也连接着李砚秋与那个只存在于母亲口中的模糊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