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你……你这是抢了粮站了?!-《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这……这……秋子,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李守义的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他走到跟前,拿起一瓶酒,眉头紧锁。

  “砚秋,你老实跟爷说,这些东西,来路正不正?”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砚秋知道爷奶在担心什么,他笑了笑,扶着奶奶坐下。

  “爷,奶,您二老放心,东西来路绝对正。”

  他将自己早就编好的说辞娓娓道来。

  “我不是跟您们说了,我钓鱼的本事是祖宗托梦教的嘛。

  前两天运气好,在河里钓了几十斤大鱼,正好碰上城里供销社的王主任,还有个什么研究所的干部下乡,人家就好这口,就拿这些东西跟我换了。”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还特意把王主任和虚构的“研究所干部”抬了出来。

  张桂芝听得一愣一愣的,半信半疑。

  “城里人……就拿这些精贵东西换几条鱼?”

  在她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白面大米是命根子,怎么能拿来换鱼吃。

  李守义抽了口烟,眼神依旧锐利。

  “供销社主任?哪个供销社的?”

  李砚秋神色不变,从口袋里掏出两包“中华”烟,递了过去。

  “县供销社的王主任,人挺好说话的。爷,这是他非要塞给我的,您尝尝。”

  李守义看着那两包红彤彤的香烟,瞳孔猛地一缩。

  中华烟!

  他这辈子也只在公社开大会时,见书记抽过一次。

  这东西,可不是光有钱就能买到的。

  这下,他心里的怀疑去了七八分。

  如果不是真碰上贵人,这烟是绝对弄不到的。

  他接过烟,摩挲着烟盒,许久才叹了口气。

  “你这孩子,运气好是好事,但也要记着,不能走歪路。”

  李砚秋郑重地点了点头。

  “爷,我记着呢。我爹走得早,以前是他孝顺您二老,现在他不在了,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这孝道,我得替他接着。”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张桂芝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簌簌地掉了下来,用满是褶子的手背擦着眼泪。

  “好孩子……好孩子……”

  李守义的眼圈也有些发红,他别过头去,猛吸了一口烟,呛得咳嗽了两声。

  “行了,东西我们收下了。你赶紧拿回去藏好,别让人瞧见了。”

  李砚秋应了一声,帮着爷奶把东西搬进屋里,藏在了最里面的一个旧木箱里。

  “爷,奶,那我先回家了,我娘她们还等着呢。”

  “去吧,去吧,路上慢点。”

  从爷奶家出来,李砚秋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回到自己家时,院子里静悄悄的。

  母亲蒋春兰和四嫂张桂芝在屋里缝补衣服,五姐李诗宁则在灶房里烧火。

  李砚秋悄无声息地进了院子,然后心念一动,从空间里取出了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还有两只处理干净的野鸡和两条更大的草鱼。

  “娘,四嫂,五姐,出来搭把手!”

  他这一嗓子,把屋里的三个人都惊动了。

  三人从屋里出来,看到院子里凭空多出的一堆东西,全都傻眼了。

  “老六!你……你这是抢了粮站了?!”

  蒋春兰的声音都变了调,脸上血色尽褪,冲过来就要捂李砚秋的嘴。

  李诗宁和张桂芝也是一脸惊恐,尤其是张桂芝,抱着女儿大丫,吓得连连后退。

  李砚秋哭笑不得,赶紧拉住母亲的手。

  “娘,您想什么呢,这是我换来的!”

  他只好又把对爷奶说的那套说辞,原封不动地讲了一遍。

  听完后,蒋春兰三人脸上的惊恐才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强烈的、混杂着狂喜与不可思议的神情。

  “用鱼……换了这么多米面?”李诗宁瞪大了眼睛,围着米袋子转了两圈,还伸手戳了戳,软软的触感让她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蒋春兰还是觉得心惊肉跳。

  “城里人都是傻子吗?拿命根子换鱼吃?”

  这个问题,李砚秋也回答不了,只能含糊道。

  “可能人家不缺粮食吧。”

  蒋春兰沉默了,她看着眼前堆成小山的米面,又看了看自己这个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儿子,眼神复杂。

  良久,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行了,都别问了。从今天起,这个家,老六说了算!”

  李诗宁立刻欢呼起来,她早就饿坏了。

  “太好了!娘,四嫂,我们晚上吃白面馒头吧!再把这只鸡炖了!”

  她一边说,一边抱起一只野鸡,像抱着什么绝世珍宝。

  蒋春兰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又看了看李砚秋,脸上的愁容终于散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忧虑。

  她拉过李砚秋,低声说道。

  “老六,家里好了,可你几个姐姐家还难着呢。有空,你去看看她们,尤其是你二姐,别让她再犯傻了。”

  李砚秋知道母亲说的是二姐李秀莲偷拿婆家粮食接济娘家的事。

  他点了点头,眼神坚定。

  “娘,您放心,我明天就去二姐家看看。”

  蒋春兰点了点头,脸上忧色未减,她看了一眼旁边正眼巴巴望着野鸡的李诗宁,忽然开口。

  “让你五姐跟你一块儿去。她性子直,路上也能给你做个伴,省得你二姐夫家的人给你甩脸子。”

  李诗宁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能跟着六弟出门,肯定又有好吃的。

  “娘,我保证看好六弟!”她拍着胸脯,信誓旦旦。

  正说着,一股浓郁的肉香从灶房里飘了出来,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孔里。

  是四嫂张桂芝,她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瓦罐,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瓦罐里是炖得奶白的鸡汤,几块金黄的鸡油漂在上面,香气勾得人魂都快飞了。

  “娘,老六,五妹,鸡汤好了。”

  紧接着,李诗宁也欢呼着从灶房里端出一个大簸箕,里面是十几个白白胖胖、冒着热气的馒头。

  那不是掺了棒子面的馒头,是纯白面的。

  雪白松软,像天上的云朵,散发着纯粹的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