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不要钱的王敏-《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一家人围着院里的那张旧八仙桌坐下。

  蒋春兰给每人盛了一碗鸡汤,又递过一个白面馒头,眼圈有些发红。

  “吃吧,都吃吧。”

  没人说话,只有吞咽口水和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

  李诗宁咬了一大口馒头,腮帮子撑得鼓鼓的,幸福得眯起了眼睛。

  这日子,像在做梦。

  就在这温馨的时刻,院门被人“砰”的一声,粗暴地撞开了。

  那声音突兀而刺耳,像一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

  一家人齐齐抬头望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个女人。

  女人头发枯黄,身形消瘦,脸颊凹陷,一双眼睛里满是血丝,正是几天不见的王敏。

  她像是从地里钻出来的难民,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霉败的气息。

  她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桌上的鸡汤和白面馒头,喉结上下滚动,那眼神,是饿极了的野狗看到了肉骨头。

  嫉妒和怨恨,像毒藤一样爬满了她的脸。

  李砚秋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他放下筷子,站起身。

  “你来干什么?”

  他的声音很冷,不带一丝温度。

  王敏被他冰冷的眼神一刺,身体瑟缩了一下,但随即又挺直了腰杆,几步冲到院子中央。

  “李砚秋!”

  她声音尖利,带着哭腔。

  “我娘家不要彩礼了!一分钱都不要!只要你娶我,我现在就跟你回家!”

  她以为这是天大的恩赐,是李砚秋无法拒绝的条件。

  李砚秋看着她,眼神里没有半分波动,只有毫不掩饰的厌恶。

  他薄唇轻启,吐出的话比冬日的寒风还要伤人。

  “倒贴我也不娶。”

  王敏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血色从她蜡黄的脸上褪得一干二净。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你说什么?”

  李砚秋甚至懒得再重复一遍,只是冷冷地看着她,那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无关紧要的脏东西。

  这时,蒋春兰也反应了过来,她“霍”地站起身,抓起灶房门口的扫帚就冲了过来。

  “你个不要脸的丧门星!还有脸来我们家!”

  蒋春兰是真的气急了,她护犊子的本能被彻底激发。

  “当初是你家嫌贫爱富,上门退亲!现在看我们家日子好过了,又想扒上来?我告诉你,没门!”

  她手里的扫帚毫不留情地朝王敏身上招呼过去。

  “滚!赶紧给我滚!再不滚我打断你的腿!”

  王敏被扫帚打得连连后退,狼狈不堪。

  她怨毒的目光死死地剜着李砚秋,又扫过桌上那诱人的饭菜,最终化为刻骨的恨意。

  “李砚秋!蒋春兰!你们给我等着!你们会后悔的!”

  她尖叫着,跌跌撞撞地跑出了院子,消失在暮色里。

  院子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但那股温馨的气氛,却被搅得荡然无存。

  桌上的鸡汤和馒头,似乎也不那么香了。

  一家人沉默地吃完了饭。

  回到屋里,蒋春兰点亮了那盏昏暗的煤油灯。

  李诗宁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忍不住开口,小心翼翼地问。

  “六弟,你……你对那王敏,是不是还有点……”

  她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李砚秋哭笑不得,敲了一下她的脑袋。

  “胡说什么呢?”

  他看着五姐担忧的眼神,语气变得柔和了些。

  “放心吧,我跟她早就没关系了。再敢胡说,小心我把你嫁到山里去。”

  李诗宁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我才不嫁人呢。”

  蒋春兰听着兄妹俩的玩笑话,心里却上了心。

  她看着李砚秋如今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度,越看越满意。

  “老六啊,你也老大不小了。王敏那种货色咱们不要,可正经人家的好姑娘,也该相看相看了。要不,娘托人给你找个媒婆?”

  这话一出,李诗宁先急了,连忙拉着蒋春兰的胳膊撒娇。

  “娘!六弟才多大呀!您别急嘛!”

  李砚秋笑了笑,安抚地拍了拍母亲的手背。

  “娘,这事先不急。”

  他顿了顿,眼神清亮,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您放心,我不会娶王敏那样的。要娶,我也给您娶个城里儿媳妇回来,让您风风光光的。”

  蒋春兰愣住了。

  城里儿媳妇?

  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诗宁和四嫂张桂芝也瞪大了眼睛,觉得六弟(小叔子)简直是在说天书。

  李砚秋没有过多解释,他知道现在说什么她们都不会信。

  他转头看向李诗宁,目光温和而坚定。

  “五姐,等我看完二姐和大姐家,就想办法给你在城里弄份工作。”

  “到时候,你也当个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这话轻飘飘的,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李诗宁的心湖,激起千层涟漪。

  她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比头顶那盏昏黄的煤油灯还要亮。

  她一把抓住李砚秋的胳膊,声音都有些发颤,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期盼。

  “六弟,你……你说的是真的?”

  李诗宁的心跳得厉害,手心里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吃商品粮,当城里人,这是她梦里都不敢想的好事。

  李砚秋还没来得及回答,蒋春兰的声音就插了进来,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你这丫头,做什么美梦呢!”

  蒋春兰瞪了女儿一眼,语气里满是现实的沉重。

  “你六弟自己还没个着落呢,你别跟着瞎起哄,给他添乱。”

  她心疼儿子,更怕儿子为了句大话,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

  李诗宁脸上的光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最后彻底熄灭。

  她松开李砚秋的胳膊,脑袋垂得低低的,像一棵被霜打了的蔫白菜。

  她吸了吸鼻子,声音闷闷的。

  “娘说得对。六弟,你别管我,要是有机会,你先顾好自己。”

  这话懂事得让人心疼。

  李砚秋心中一软,随即又升起一股豪气。

  他看向蒋春兰,目光沉静,没有半分退缩。

  “娘,谁说我没着落?”

  他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小小的县城,我还看不上。要找,我就去省城,去省会城市找个正经岗位。”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一片死寂。

  蒋春兰、李诗宁,还有一直没说话的四嫂张桂芝,三个人都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呆呆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