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五百五买的-《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各位叔伯婶子,还有一件事。”

  所有人的目光重新聚焦过来,像是夜里闻到动静的狼群,耳朵都竖了起来。

  “我跟那位钱主任搭上话,也不全是靠送礼。”

  李砚秋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主任也说了,他那边也需要鱼,以后我要是能稳定送过去,好处少不了我的。可我一个人,能有多大本事?”

  他环视一圈,话锋一转。

  “所以我想着,咱们一个村的,有好事不能我一个人占了。以后大家要是钓了鱼、捕了鱼,都可以卖给我。”

  这话如同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池塘,瞬间激起千层浪。

  “啥?卖给你?”

  “砚秋,你收鱼?”

  李砚秋点了点头,伸出手指。

  “价格我都谈好了。一斤往上的大鱼,四毛五一斤。”

  “一斤以下的,三毛五一斤。”

  “嘶——”

  人群中再次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比刚才听到两百斤鱼送人时还要响亮。

  收购站收鱼是什么价?三毛钱顶天了,还得看人家心情好不好,挑三拣四,压秤克扣是常有的事。

  李砚秋给出的价格,特别是那大鱼的价格,简直高得吓人!

  一时间,所有人的呼吸都粗重了。

  那眼神里的火热,不再是嫉妒,而是变成了赤裸裸的渴望。

  这年头,谁家不缺钱?谁不想给孩子添件衣裳,给婆娘扯块布?

  “砚秋,你说的是真的?不骗我们?”一个汉子急切地问道。

  “我骗大家有啥好处?”

  李砚秋反问一句,神色坦然。

  “我也就是个中间人,赚个跑腿的辛苦钱。大家信得过我,就干;信不过,就当没听见。”

  人群彻底沸腾了,议论声像是烧开的水,咕嘟咕嘟地响个不停。

  “四毛五,我的天,一条三斤的鱼就是一块多钱!”

  “这比上工挣工分可强太多了!”

  然而,总有那不合时宜的声音。

  角落里,一个拄着根木棍,腿脚有些不利索的男人阴阳怪气地开了口。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是村里的李拐子,出了名的懒汉,见不得别人好。

  “万一咱们辛辛苦苦弄了鱼,你又说人家不要了,那咱们不是白忙活一场?”

  这话一出,火热的气氛顿时降了降温。

  是啊,这事毕竟是李砚秋一个人说的,万一有变故,损失的可是自己。

  李砚秋还没开口,李长庚已经把烟锅子在地上重重一磕。

  “李拐子!你一天不抬杠,嘴里就长刺了是吧?”

  村长的威严,让李拐子缩了缩脖子。

  李长庚瞪了他一眼,转向众人,声音洪亮。

  “砚秋是啥样的人,大家心里没数?他啥时候骗过村里人?野猪肉忘了?人家要是自私,能想着大伙儿?”

  一番话,说得众人脸上有些发烧。

  李长庚又道:“想挣钱,我不拦着!但有一条,谁要是为了摸鱼捉虾耽误了生产队的活,工分我一个都不给记!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

  众人齐声应道,再没人敢有二话。

  李长庚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对众人挥了挥手。

  “行了,都散了吧,别围在人家门口了!”

  人群这才一步三回头地渐渐散去,不少人已经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小声盘算着去哪条河沟里下网了。

  很快,喧闹的场院便安静下来,只剩下李家人和李长庚,还有二叔李胜海一家。

  李砚秋快步走进屋,摸出那包没舍得抽的“大前门”,给爷爷、二叔和李长庚都递上一根。

  李长庚接过烟,就着昏黄的灯光打量着李砚秋,眼神里满是赞许。

  “砚秋,你小子,真是长本事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烟,吐出的烟雾模糊了他脸上的皱纹。

  “有脑子,也知道顾着村里人,不错。”

  李砚秋笑了笑,没说话。

  李长庚又道:“证明的事,你别操心。晚上吃完饭,你直接来我家里拿,我给你盖好章。”

  他顿了顿,眼神冷了下去。

  “至于李拐子那样的,你不用理他,我回头敲打敲打。”

  “那就麻烦长庚叔了。”

  李砚秋诚恳地道谢。

  李长庚摆摆手,将烟头在鞋底摁灭,转身便走了。

  李守义看着孙子,浑浊的老眼里也透着光。他拍了拍李砚秋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只是点了点头,便让李建军扶着回去了。

  “砚秋,那我们……”

  二叔李胜海捏着那根好烟,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二叔,都到饭点了,吃了饭再走吧。”蒋春兰连忙挽留。

  “不了不了,家里还等着呢。”

  李胜军摆着手,拉着媳妇孩子也走了,只叮嘱李砚秋有空去家里坐坐。

  转眼间,院子里只剩下了自己家人。

  夜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

  蒋春兰看着院子里剩下的布匹棉花,还有那辆崭新的自行车,脸上还带着梦游似的笑容。

  李诗宁却一直呆呆地站着,她走到李砚秋面前,嘴唇动了动,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老五,那……那工作,真是用两百斤鱼换的?”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 觉的颤抖。

  李砚秋看着五姐那双清澈又不安的眼睛,沉默了片刻。

  他摇了摇头。

  “假的。”

  两个字,让蒋春兰和李诗宁的心都沉了下去。

  “啥?假……假的?”蒋春兰的声音都变了。

  “那工作……”李诗宁的脸瞬间白了。

  “工作是真的。”

  李砚秋紧接着说道,像是在坐过山车,一句话又把她们提到了半空中。

  “鱼的事是假的,是为了堵村里人的嘴编的瞎话。”

  他看着家人迷惑不解的眼神,深吸一口气,缓缓说出了真相。

  “这个指标,是我花钱买的。”

  “花钱?”蒋春兰愣了一下,“花了多少?”

  李砚秋伸出了一只手,然后又比划了一下。

  “五百五十块。”

  “轰隆!”

  这个数字,像是一道惊雷,在蒋春兰和李诗宁的脑海里炸开。

  五百五十块?

  那是什么概念?

  一个壮劳力在生产队干一年,不吃不喝,也才挣几十块钱。

  这笔钱,足够在村里盖三间敞亮的大瓦房!

  村里有几户人家能一口气拿出五十块钱的?五百五十块,那简直是天文数字!

  “多……多少?”

  蒋春兰以为自己听错了,她掏了掏耳朵,声音发飘。

  “五百五十。”

  李砚秋重复了一遍,声音清晰而沉重。

  蒋春兰的身体晃了晃,幸好被旁边的四嫂张桂芝扶住。

  她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陌生,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