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哪来那么多钱?”
蒋春兰的声音发颤,抓着张桂芝胳膊的手指节都白了。她死死盯着儿子,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花来。
那不是一笔钱,那是能压垮一个家的巨债。
“山里弄的。”
李砚秋的回答平静而简单,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看着母亲和五姐煞白的脸,知道这个数字对她们的冲击有多大,只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
“我之前不是打了一头野猪吗?其实是两头,一头大的,一头小的。小的那头分给村里了,大的那头,我偷偷卖了。”
这话一出,蒋春兰和李诗宁更是心惊肉跳。
“卖……卖了?那可是投机倒把啊!”
蒋春兰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哭腔,环顾四周,生怕隔墙有耳。
这罪名要是坐实了,可是要被抓去劳改的!
“妈,你放心,我做事有分寸。”
李砚秋安抚道,声音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我找的是信得过的人,手脚干净,没人会知道。”
他顿了顿,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工作的事,也是这个人帮忙牵的线。百货大楼的正式工,一个月工资二十四块五,还发各种票。”
“二十四块五?”
李诗宁失声惊呼,眼睛瞪得溜圆。
这个数字,像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她心中的恐惧和不安。
她掰着手指头,小声地算着,一个月二十四块五,一年就是接近块!那五百五十块钱,两年就能还清了!
蒋春兰也愣住了,嘴巴张了张,半天没合上。
她一辈子跟黄土打交道,挣工分,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十块钱的整钱。二十四块五,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老五……”
李诗宁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她望着李砚秋,声音哽咽。
“这工作太金贵了,我……我不能要。还是你去吧,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应该去。”
她觉得这天大的好事砸在自己头上,让她心里沉甸甸的,压得她喘不过气。这份情,太重了。
“傻话。”
李砚秋眉头一皱,语气不容置疑。
“我是男人,养家是我的责任。让你去,你就安心去。以后家里,还要指望你呢。”
“可是……”
李诗宁还想说什么,却被蒋春兰打断了。
“听你弟弟的!”
蒋春兰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拉住小女儿的手,拍了拍。
“你弟弟说得对,他是男人,有的是力气和门路。你去上班,一个月拿工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这是天大的福分。”
她看着儿子,眼里满是后怕,但更多的是骄傲和欣慰。
接着,她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对李诗宁说道。
“这样,诗宁,以后你每个月工资,自己留五块钱零花,买个头绳手绢什么的。剩下的,都给你弟弟,让他还买工作的钱。”
“妈,我不要五块,我留三块就够了!”李诗宁急忙说道。
她一个月能有三块钱自己支配,就已经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李砚秋看着姐姐懂事的样子,心里一暖,却摇了摇头。
“三块五块的像什么话。”
他拍板决定。
“五姐,你一个月留八块。买点好吃的,穿得也体面点,别在厂里让人看轻了。剩下的钱交给妈,家里开销也要钱。”
至于那五百五十块,他压根没想过让姐姐来还。
见李砚秋态度坚决,蒋春兰和李诗宁也不再争了,只是眼里的泪花一直在打转。
家里的气氛,从刚才的惊恐不安,变得温暖而充满希望。
李砚秋指了指院子里的布匹和棉花,对一直沉默的四嫂张桂芝说。
“四嫂,这几天辛苦你一下,用这些布和棉花,给咱们五个人,一人做一身新棉衣、新棉裤。”
张桂芝愣了一下,连忙摆手。
“砚秋,这可使不得。我跟大丫有旧的穿就行,这好东西,得先紧着你和诗宁。”
“是啊老五,”蒋春兰也附和道,“你跟诗宁一个要出门办事,一个要去城里上班,得穿得体面些。我们娘俩在家里,穿啥不一样?”
“妈,四嫂,都听我的。”
李砚秋的语气温和但坚定。
“日子是越过越好的,不能总想着省。大丫也大了,该有件新衣裳了。”
他笑着揉了揉旁边小侄女大丫的脑袋。
大丫怯生生地躲在张桂芝身后,听到有新衣服穿,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瞬间亮起了光。
“谢谢小叔。”
声音细弱得像蚊子哼。
李砚秋被她可爱的样子逗笑了,一家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刚才的沉重一扫而空。
蒋春兰看着儿子高大的身影,心里又是熨帖又是发愁。
“老六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该考虑自己的事了。王家的事过去了,妈再给你托人找个好姑娘。”
“妈,不急。”
李砚秋笑着应付。
“等以后,我给您领个城里姑娘回来当儿媳妇。”
“净说胡话!”
蒋春兰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
李砚秋又道:“妈,等送五姐去上了班,我打算去一趟二姐家。我这儿还有些粮食,给她送点过去,大牛二虎也该馋肉了。”
他卖了两头野猪,空间里还存着不少肉和粮食,二姐李盼睇家日子过得紧巴,他一直惦记着。
“是要去看看。”
一提起二女儿,蒋春兰就叹了口气。
“你二姐夫赵铁柱为人老实,就是家里穷,孩子又多。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正好看看大牛二虎。”
一家人商量定了,便开始张罗着做晚饭。
晚饭后,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院子里只亮着堂屋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将窗户纸映得朦朦胧胧。
李砚秋站起身。
“五姐,跟我走一趟。”
李诗宁正帮着张桂芝收拾碗筷,闻言一愣。
“去哪?”
“村长家,拿证明。”
李砚秋的声音很平稳,仿佛只是去邻居家串个门。
他转身回了自己房间,片刻后出来,手里多了样东西。
他先是摸出几颗糖,塞进兜里,然后才把手上那个方方正正的硬纸盒拿给李诗宁看。
“中华”两个烫金大字,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旧晃眼。
李诗宁倒吸一口凉气,这烟她在供销社见过,隔着玻璃柜台,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这也太贵重了!”
“办事,就得有办事的章程。”
李砚秋把烟递给姐姐,自己则提上了煤油灯。
蒋春兰的声音发颤,抓着张桂芝胳膊的手指节都白了。她死死盯着儿子,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花来。
那不是一笔钱,那是能压垮一个家的巨债。
“山里弄的。”
李砚秋的回答平静而简单,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看着母亲和五姐煞白的脸,知道这个数字对她们的冲击有多大,只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
“我之前不是打了一头野猪吗?其实是两头,一头大的,一头小的。小的那头分给村里了,大的那头,我偷偷卖了。”
这话一出,蒋春兰和李诗宁更是心惊肉跳。
“卖……卖了?那可是投机倒把啊!”
蒋春兰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哭腔,环顾四周,生怕隔墙有耳。
这罪名要是坐实了,可是要被抓去劳改的!
“妈,你放心,我做事有分寸。”
李砚秋安抚道,声音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我找的是信得过的人,手脚干净,没人会知道。”
他顿了顿,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工作的事,也是这个人帮忙牵的线。百货大楼的正式工,一个月工资二十四块五,还发各种票。”
“二十四块五?”
李诗宁失声惊呼,眼睛瞪得溜圆。
这个数字,像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她心中的恐惧和不安。
她掰着手指头,小声地算着,一个月二十四块五,一年就是接近块!那五百五十块钱,两年就能还清了!
蒋春兰也愣住了,嘴巴张了张,半天没合上。
她一辈子跟黄土打交道,挣工分,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十块钱的整钱。二十四块五,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老五……”
李诗宁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她望着李砚秋,声音哽咽。
“这工作太金贵了,我……我不能要。还是你去吧,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应该去。”
她觉得这天大的好事砸在自己头上,让她心里沉甸甸的,压得她喘不过气。这份情,太重了。
“傻话。”
李砚秋眉头一皱,语气不容置疑。
“我是男人,养家是我的责任。让你去,你就安心去。以后家里,还要指望你呢。”
“可是……”
李诗宁还想说什么,却被蒋春兰打断了。
“听你弟弟的!”
蒋春兰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她拉住小女儿的手,拍了拍。
“你弟弟说得对,他是男人,有的是力气和门路。你去上班,一个月拿工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这是天大的福分。”
她看着儿子,眼里满是后怕,但更多的是骄傲和欣慰。
接着,她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对李诗宁说道。
“这样,诗宁,以后你每个月工资,自己留五块钱零花,买个头绳手绢什么的。剩下的,都给你弟弟,让他还买工作的钱。”
“妈,我不要五块,我留三块就够了!”李诗宁急忙说道。
她一个月能有三块钱自己支配,就已经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李砚秋看着姐姐懂事的样子,心里一暖,却摇了摇头。
“三块五块的像什么话。”
他拍板决定。
“五姐,你一个月留八块。买点好吃的,穿得也体面点,别在厂里让人看轻了。剩下的钱交给妈,家里开销也要钱。”
至于那五百五十块,他压根没想过让姐姐来还。
见李砚秋态度坚决,蒋春兰和李诗宁也不再争了,只是眼里的泪花一直在打转。
家里的气氛,从刚才的惊恐不安,变得温暖而充满希望。
李砚秋指了指院子里的布匹和棉花,对一直沉默的四嫂张桂芝说。
“四嫂,这几天辛苦你一下,用这些布和棉花,给咱们五个人,一人做一身新棉衣、新棉裤。”
张桂芝愣了一下,连忙摆手。
“砚秋,这可使不得。我跟大丫有旧的穿就行,这好东西,得先紧着你和诗宁。”
“是啊老五,”蒋春兰也附和道,“你跟诗宁一个要出门办事,一个要去城里上班,得穿得体面些。我们娘俩在家里,穿啥不一样?”
“妈,四嫂,都听我的。”
李砚秋的语气温和但坚定。
“日子是越过越好的,不能总想着省。大丫也大了,该有件新衣裳了。”
他笑着揉了揉旁边小侄女大丫的脑袋。
大丫怯生生地躲在张桂芝身后,听到有新衣服穿,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瞬间亮起了光。
“谢谢小叔。”
声音细弱得像蚊子哼。
李砚秋被她可爱的样子逗笑了,一家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刚才的沉重一扫而空。
蒋春兰看着儿子高大的身影,心里又是熨帖又是发愁。
“老六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该考虑自己的事了。王家的事过去了,妈再给你托人找个好姑娘。”
“妈,不急。”
李砚秋笑着应付。
“等以后,我给您领个城里姑娘回来当儿媳妇。”
“净说胡话!”
蒋春兰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
李砚秋又道:“妈,等送五姐去上了班,我打算去一趟二姐家。我这儿还有些粮食,给她送点过去,大牛二虎也该馋肉了。”
他卖了两头野猪,空间里还存着不少肉和粮食,二姐李盼睇家日子过得紧巴,他一直惦记着。
“是要去看看。”
一提起二女儿,蒋春兰就叹了口气。
“你二姐夫赵铁柱为人老实,就是家里穷,孩子又多。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正好看看大牛二虎。”
一家人商量定了,便开始张罗着做晚饭。
晚饭后,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院子里只亮着堂屋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将窗户纸映得朦朦胧胧。
李砚秋站起身。
“五姐,跟我走一趟。”
李诗宁正帮着张桂芝收拾碗筷,闻言一愣。
“去哪?”
“村长家,拿证明。”
李砚秋的声音很平稳,仿佛只是去邻居家串个门。
他转身回了自己房间,片刻后出来,手里多了样东西。
他先是摸出几颗糖,塞进兜里,然后才把手上那个方方正正的硬纸盒拿给李诗宁看。
“中华”两个烫金大字,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旧晃眼。
李诗宁倒吸一口凉气,这烟她在供销社见过,隔着玻璃柜台,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这……这也太贵重了!”
“办事,就得有办事的章程。”
李砚秋把烟递给姐姐,自己则提上了煤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