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重生六零:拒娶恶媳,护家人!》

  他抬起手,狠狠一巴掌拍在自己脖子上。

  “啪”的一声脆响,把两个孩子都吓了一跳。

  “爹,你干啥?”

  “没事,有蚊子。”

  赵铁柱瓮声瓮气地说道,手却在微微发抖。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巴掌,是打给从前那个混账的自己。

  李盼娣看穿了他的心思,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地道。

  “吃完饭,早点歇着吧。明天还得去地里多挣几个工分。”

  ……

  李家村。

  晚饭后,李砚秋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脑子却异常清醒。

  今天母亲的话,还有二姐家的情形,都给他敲响了警钟。

  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因为拥有空间,拥有近乎无限的物资,他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脱离了这个时代。

  他开始用后世的思维去衡量亲情和人情,却忘了在眼下的饥荒年代,一袋白面,几斤猪肉,足以成为压垮人性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不是和平富足的年代,这是人为了活下去,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的灾年。

  低调,必须更加低调。

  怀璧其罪的道理,他懂。

  他必须让自己提供的物资,更符合这个时代的逻辑。

  心念一动,李砚秋的意识沉入了空间。

  那两亩黑土地上,之前种下的大豆已经结出了饱满的豆荚,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他没有犹豫,调动起体内那股温润的精神力,缓缓覆盖向整片豆田。

  精神力如同无形的春风,拂过每一株豆苗。

  肉眼可见的,那些青绿的豆荚开始迅速变黄、干枯,植株的叶片也随之凋零,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十几分钟。

  丰收了。

  李砚秋意念再动,成熟的大豆被尽数收割,堆放在木屋前的空地上,颗粒饱满,宛如金色的沙砾。

  他没有停歇,将土地重新翻整,然后取出了高粱种子,均匀地播撒下去。

  相比于精贵的大米白面,高粱、玉米、红薯这些粗粮,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以后,他要多弄一些二合面、三合面。

  这样的东西拿出去,才不会显得那么扎眼,也更能让人接受。

  做完这一切,李砚秋感到一阵轻微的疲惫。

  他走到灵泉边,掬起一捧清冽的泉水饮下,一股清凉瞬间传遍四肢百骸,精神力也随之缓缓恢复。

  看着眼前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的心,前所未有的安定。

  天还未亮透。

  东方只泛起一丝鱼肚白。

  蒋春兰已经摸黑起了床。

  灶膛里的火光,映着她布满沟壑的脸。

  锅里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棒子面糊糊,贴了两个黑面饼子。

  李砚秋被叫醒时,饭已经摆在了桌上。

  他默不作声地喝着糊糊,心里盘算着路程。

  从李家村到大姐所在的曹家沟,几十里山路,全是羊肠小道,一来一回,就是一整天。

  吃过饭,蒋春兰将腌好的二斤猪肉用油纸仔细包好,放进竹筐,又把十斤棒子面倒了进去。

  李砚秋轻松地将竹筐背在身后,那点重量对他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母子二人,迎着清晨的寒露,踏上了去往曹家沟的路。

  路,是真的不好走。

  碎石子硌着脚底,两旁的杂草比人还高,时不时划过裤腿。

  蒋春兰毕竟年纪大了,走了两个多钟头,额头上已经见了汗,脚步也慢了下来。

  “秋儿,歇会儿。”

  她找了块干净些的石头坐下,喘着粗气。

  李砚秋点点头,将竹筐放下。

  他借着弯腰的动作,趁母亲不注意,心念一动,将竹筐里的粮食和猪肉尽数收进了空间。

  竹筐瞬间变得轻如鸿毛。

  “妈,我来背吧,你歇着。”

  他重新背起竹筐,语气轻松。

  蒋春兰也没多想,只当是儿子心疼自己。

  歇了小半个钟头,两人再次上路。

  又走了近一个小时,才远远望见曹家沟的轮廓。

  中午的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村子里却静悄悄的,连一声狗叫都听不见。

  两人来到一处破旧的土坯院子前,蒋春兰上前敲了敲门。

  “谁啊?”

  屋里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女声。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面色蜡黄、头发枯槁的女人探出头来,正是李砚秋的大姐,李念娣。

  当看清门外站着的是蒋春兰和李砚秋时,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妈?秋儿?你们……你们咋来了?”

  李念娣的眼睛里满是惊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咋,不欢迎我们?”

  蒋春兰瞪了她一眼,径直走进了院子。

  李砚秋跟在后面,喊了声:“大姐。”

  李念娣这才回过神,连忙拉着他们进屋。

  “快,快进来坐。”

  堂屋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缺了角的八仙桌和两条长凳。

  蒋春兰没坐,眼睛在屋里扫了一圈,直接就往厨房走去。

  李念娣想拦,却没拦住。

  蒋春兰走到厨房,一眼就看到了墙角那口半埋在地下的面缸。

  她走过去,一把揭开盖子。

  缸底,光洁如洗,连一粒面粉都看不到。

  蒋春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她转过身,死死盯着跟进来的李念娣。

  “缸都刮干净了,你跟我说,家里是不是断顿了?”

  李念娣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没……没有,我们在村里食堂吃。”

  她低下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蒋春兰回到堂屋,将李砚秋背上的竹筐拿下来,重重地放在桌上。

  她解开绳子,从里面拿出了那袋沉甸甸的棒子面,还有那块用油纸包着的猪肉。

  “这是秋儿弄来的,你拿着。”

  看着那袋黄澄澄的棒子面和那块肥瘦相间的猪肉,李念娣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她没有去接,反而连连摆手。

  “妈,你们拿回去,家里也要吃饭的。我……我没事。”

  李砚秋开口了。

  “大姐,你拿着吧。家里不缺。”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五姐已经去县城上班了,在百货大楼当售货员。”

  “啥?”

  李念娣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他,连哭都忘了。

  “你说啥?诗宁去当售货员了?”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

  李砚秋点了点头。

  李念娣的震惊很快变成了怒气,她不是气妹妹有了好工作,而是气弟弟。

  “这么好的事,咋不让你去?你才是家里的男丁!”

  在她看来,这种天大的好事,理应落在弟弟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