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番外十三
新阿亚库乔的空气,在胜利的狂欢后,渐渐沉淀成一种复杂的气味。依旧是码头区挥之不去的咸腥和垃圾腐败的酸味,但如今混杂了更多东西:重建工地的尘土、廉价印刷油墨、从哥伦比亚新开“联合矿业公司”食堂飘出的、过于甜腻的炖菜味,以及一种无处不在的、焦灼的期待——或者说,不安。
“铁砧药行”的日子依旧被药草灰和劣质咖啡的苦涩包裹。马塞洛老板的眉头越皱越深,断眉下的眼神像鹰一样,时刻扫视着街上任何不寻常的动静。店里的生意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来来往往的多是些带着陈旧伤疤、眼神里还残留着战火痕迹的老兵和工人。他们低声交谈,话语碎片般飘进我的耳朵:
“……说是‘玻利瓦尔人的玻利瓦尔’……矿场倒是从莱塔尼亚手里拿回来了,可转眼又签给了哥伦比亚佬……”
“工资是涨了点,但集市上的玉米粉价格涨得更凶……”
“嘘……宪兵队的新耳朵灵着呢……”
我默默筛着药灰,手指被粗糙的筛网磨得发红。父亲那封来自高卢的信,像一块冰冷的铁片,贴在我内袋最深处。“随大流。活下去。”那几个字,有时候像警钟,有时候又像冰水,浇熄心底偶尔蹿起的、对于街头那些关于“新时代”演讲的小火苗。
变化起初是缓慢的,如同雨季前闷热天空下积聚的乌云。
然后,第一道闪电劈了下来。
那天,街角公共读报器的喇叭前所未有地嘶吼起来,电流的杂音几乎盖不住播音员那激动到变调的嗓音:
“……伟大宣言!何塞·德尔加多总统,代表玻利瓦尔革命联合政府,于今日正式颁布《国家资源与尊严复兴法案》!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将被窃取的财富,真正归还给玻利瓦尔人民!”
人群瞬间围拢过去,密密麻麻。我挤在人群边缘,听着喇叭里宣读那冗长的法案核心:对所有前莱塔尼亚殖民政府资产、以及与之关联的大型矿场、种植园、进出口公司,实行“紧急国家托管”!对未能履行“爱国义务”、仍在“盘剥人民”的私人企业主,政府将行使“征用权”!成立“玻利瓦尔国家资源局”,统一管理……
欢呼声、口哨声、不敢置信的惊呼声炸裂开来。传单像雪片一样从临时政府办公楼的方向撒出来,被人们争抢。鲜红的标题刺痛眼睛:“彻底光复!”、“人民的财产归人民!”
我看到一个失去了右臂的老兵,用他仅剩的左手高高举起一张传单,泪流满面,嘶哑地喊着什么,声音淹没在声浪里。那一刻,胸膛里确实有什么东西在发热、鼓胀。
接下来的日子,新阿亚库乔仿佛一锅被猛地添足了柴火的沸水。
大街小巷,几乎每一面斑驳的墙壁,都被刷上了巨大的标语:“帝国主义滚出去!”“剥削者终将被审判!”“团结起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玻利瓦尔!”墨迹淋漓,仿佛带着刚刚书写完毕的滚烫热度。
一队队戴着红色臂章、自称“人民社”的年轻人,热情洋溢地涌入各个被“托管”的工厂、仓库,组织工人开会,清点物资。街头巷尾,常常能见到激昂的演讲者,站在临时搭起的木箱上,描绘着没有压迫、人人饱暖的未来图景。一种近乎狂欢的、混乱的生机,弥漫在空气中,试图掩盖那些更深层的不安。
马塞洛的药行里,议论变得更加谨慎,但也更加频繁。
“托管?我侄子那个小纺织作坊才二十来人,就因为以前给莱塔尼亚兵营供过货,也被‘托管’了!来的那几个毛头小子,懂怎么织布吗?”一个老主顾压低声音,愤愤不平。
“粮店里的面粉又少了……说是要优先保障‘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工人弟兄……”另一个妇人愁容满面,“配给证领到的,根本不够吃。”
马塞洛通常只是沉默地听着,用一块油腻的布反复擦拭同一个玻璃罐,眼神扫过门口,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有一次,在所有人都离开后,他忽然低声对我说:“看见了吗,安德烈斯?烧得太旺的火,要么把东西烧熟,要么……就把锅底烧穿。”
他的话像一枚钉子,楔入我日渐困惑的内心。
改革的步伐快得让人眩晕。更多的法案颁布:冻结物价,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将所有外资(主要是哥伦比亚)企业纳入“国家监督体系”。
起初,集市上确实热闹了几天。人们拿着突然多出来的纸钞,抢购着那些被限价的、数量却日益稀少的商品。笑容出现在很多脸上,短暂而真切。
但很快,冰冷的现实就像潮水般涌上来,淹没了那点脆弱的喜悦。
货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空了下去。先是昂贵的罐头、哥伦比亚来的新奇糖果,然后是肉类、食用油,最后,连最普通的黑麦面包、玉米粉和土豆都变得稀缺。每条街区的配给点前,从天不亮就开始排起长龙,人们伸长脖子,焦虑地等待着那一点点赖以果腹的口粮。争吵、推搡、绝望的哭喊,成了每日的背景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空气中开始弥漫一种新的味道——排队人群汗湿的酸味、无处可去的怨气、还有因为长时间等待而发酵的、隐约的恐慌。
我受马塞洛的指派,也曾多次加入那些长队。手里紧紧攥着药行那点可怜的配给证,心里计算着还能撑几天。有一次,排了四个小时,终于快到窗口时,里面的工作人员却“啪”地一声关上了小窗,挂出“今日售罄”的木牌。人群瞬间炸开,怒吼和咒骂几乎要掀翻屋顶。我被裹挟在愤怒的人潮里,脚下踩到了不知谁掉落的、空瘪的布口袋,那一刻,感到的是一种彻骨的冰凉。
药行的生意也变得诡异起来。许多常见的药材,突然就断供了。马塞洛阴沉着脸,打发我去黑市碰运气。那里价格高得吓人,而且充斥着劣质的假货。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欺诈的气味。偶尔能听到低声的交谈,关于哪条走私路线还被宪兵守着,哪个“人民工社”的干部偷偷倒卖仓库里的物资。
“国家资源局”的官员变得越来越常见。他们穿着崭新的、裁剪并不合身的制服,胸前别着硕大的玻利瓦尔星徽,神情带着一种生硬的权威,出入于那些被“托管”的场所。他们与街头那些依旧穿着破旧军服、眼神锐利的老兵,形成了微妙而刺眼的对比。
分裂,像一道无声的裂缝,在新阿亚库乔,在玻利瓦尔,悄然蔓延。
公共读报器里的声音,依旧每日激昂地宣布着又一个“伟大胜利”,报道着在遥远矿区或种植园取得的“生产成就”,谴责着“国内外破坏分子”和“投机奸商”的罪恶。但走在街上,你更多听到的是人们腹中的饥饿轰鸣,看到的是日益空洞的眼神和货架。
一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步伐从黑市空手而归。路过市政广场时,看到一群工人模样的男女正围着一个演讲者。演讲者情绪激动,挥舞着手臂:
“……他们骗了我们!莱塔尼亚的吸血鬼走了,哥伦比亚的秃鹫来了!现在呢?我们自己人里的新老爷又起来了!他们吃得饱饱的,我们的孩子却在挨饿!这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玻利瓦尔!”
人群发出赞同的怒吼。很快,一队戴着红色臂章、手持棍棒的“人民巡逻队”冲了过来,驱散人群,逮捕了那个演讲者。冲突发生了,叫骂声、棍棒打在肉体上的闷响、哭喊声混杂在一起。
我躲在角落里,心脏狂跳。看着那个被粗暴拖走的演讲者,他脸上混杂着愤怒和绝望的神情,像极了我记忆中的某些画面。广场边缘,那座新建成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冰冷而沉默。
夜里,药行后院。马塞洛罕见地没有催促我去睡觉,他递给我一杯浑浊的、用劣质草药根泡的苦水。
“感觉怎么样,安德烈斯?”他声音沙哑,“这沸腾的‘新时代’。”
我捧着那杯苦水,温热透过粗陶碗传到冰冷的掌心,却暖不了别处。
“我……不知道,马塞洛先生。”我低声说,“面包很难买。大家好像……更累了,也更生气了。”
“哼,”他冷笑一声,望着窗外稀疏的灯火,“德尔加多总统想用一纸命令就搬走大山,想把哥伦比亚人和我们自己的那些豺狼一下子都掐死。心是好的,路是死的。”
他转回头,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盯着我:“他忘了,人是要吃饭的。肚子饿久了,什么‘尊严’,什么‘革命’,都是狗屁。而且,你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了……外面的哥伦比亚老爷,可是磨好了牙,等着呢。”
他话里的寒意,让我打了个冷战。我想起了圣马丁那个清晨,米兰达律师飞跃而下的身影,那燃烧的旗帜。那时的血,是热的,目标清晰无比。而现在……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而泥泞。
“那我们……该怎么办?”
“活下去,安德烈斯。”马塞洛的声音低沉下去,重复着那句来自远方的冰冷告诫,“像石头缝里的草一样,活下去。看着吧,这锅水,快要炸了。”
他起身离去,留下我和那杯逐渐冷掉的苦水。
我低头,从内袋里摸出那块家族木刻,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上面古老的刻痕,仿佛在讲述着祖辈们在这片多难土地上一次次挣扎、生存、又归于沉默的故事。
窗外,远处隐约传来几声警笛的尖啸,划破新阿亚库乔沉重而饥饿的夜晚。
改革的浪潮在饥饿和愤怒的礁石上撞得粉碎,退潮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更深的绝望。配给制成了笑话,黑市价格高耸入云,连“铁砧药行”赖以生存的那些普通药材,也成了只有特权阶层或手握金条才能触碰的奢侈品。马塞洛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阴沉,断眉下的眼睛锐利地捕捉着街面上任何一丝危险的征兆。
然后,罢工开始了。
起初是城郊的卡车司机们,抗议燃料原石被严格配给且价格飞涨,无法维持生计。很快,火种落入了干透的柴堆。码头工人、纺织厂女工、甚至是一些被“托管”后生产效率不升反降的矿工……罢工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不再是要求更好的待遇,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我们要面包!我们要燃料!我们要真正的工作,而不是空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阿亚库乔的街道变成了另一种战场。没有了莱塔尼亚的军靴和哥伦比亚的探照灯,取而代之的是愤怒的工人队伍、设置路障的罢工者、以及政府派出的、由激进青年和部分老兵组成的“秩序维护队”。口号对抗着口号,石块对抗着警棍。空气中弥漫着催泪瓦斯的刺鼻气味、燃烧路障的焦糊味、以及血腥味。
公共读报器里的声音变了调,从激昂的宣告变成了尖厉的谴责,痛斥罢工是“受外国势力煽动的反革命破坏”,是“对玻利瓦尔革命事业的卑劣背叛”。“人民巡逻队”的搜查变得更加频繁和粗暴,夜间的不速之客和清晨的失踪传言,像幽灵一样徘徊在每一条巷弄。
我感到一种熟悉的窒息感,仿佛又回到了圣马丁那个硝烟弥漫的清晨,被迫紧贴着湿冷的墙壁。但这一次,压迫并非全然来自外部,还有一种来自内部的、方向的迷失和理想的破碎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那天,我奉命去城南的废弃区寻找一种罕见的止血草——黑市上已经彻底断货,而药行里一位老主顾的旧伤恶化,急需用药。那片区域靠近仍在罢工的码头,秩序早已崩坏。
我在断壁残垣间艰难搜寻,耳边是远处传来的零星骚动声和警笛声。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在一堵焦黑的墙根下,看到了那丛在尘埃中顽强生长的暗绿色植物。
我刚蹲下身,一阵急促而混乱的脚步声就从巷口传来!夹杂着粗重的喘息和压低的、惊恐的呜咽。
我立刻缩进墙角的阴影里,心脏狂跳。
几个身影踉跄地冲进这片废墟。是两个男人架着一个几乎无法行走的第三个人。他们衣衫褴褛,身上带着新鲜的伤痕和血污。那个被架着的人,额角开裂,鲜血糊了半张脸,但我依稀辨认出——是那个曾在市政广场演讲、后被“人民巡逻队”拖走的工人!
他们显然想在这里暂时躲藏。但追兵来得更快。
一队穿着混乱制服、臂戴红色袖标的人冲了进来,手里拿着棍棒和砍刀。是“秩序维护队”!
“叛徒!工贼!破坏生产的渣滓!”领头的人厉声喝道,声音里充满了一种扭曲的狂热。
没有警告,没有对话。暴力瞬间爆发。
棍棒狠狠砸下,砍刀闪着寒光。那三个工人试图反抗,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打倒在地。痛苦的闷哼、求饶声、骨头断裂的可怕脆响、以及施暴者疯狂的咒骂,交织在一起。
我紧紧捂住自己的嘴,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指甲深深掐进脸颊。胃里翻江倒海,眼前的一切变得血红。这一幕何其熟悉!只是施暴者身上的莱塔尼亚制服,换成了玻利瓦尔的星徽和红色袖标!
那个领头者,打累了,喘着粗气,朝地上奄奄一息的工人啐了一口。
“把这些垃圾拖去集中点!让所有人都看看,跟革命政府作对的下场!”
他们粗暴地拖拽着那些血肉模糊的身体,像拖拽着破麻袋,离开了废墟。
死一般的寂静重新降临,只剩下浓重的血腥味和暴力的余温弥漫在空气中。我瘫软在阴影里,浑身冰冷,止不住地颤抖。墙根下,那丛止血草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暗绿的叶片上,仿佛也溅上了点点猩红。
我不知道在那里呆了多久。直到暮色开始吞噬废墟,我才挣扎着爬起来,机械地、近乎麻木地采下那丛草药,塞进怀里。草药的清苦味混合着血腥味,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息。
返回药行的路漫长而恍惚。街道戒严了,随处可见被砸坏的店铺和燃烧后的灰烬。一队荷杖实弹的士兵——这次是正规军了——表情冷峻地巡逻而过。他们的眼神,不再是看向莱塔尼亚人或哥伦比亚人,而是扫视着每一个玻利瓦尔同胞,带着审视和怀疑。
药行里,马塞洛看到我苍白的脸色和怀里带血的草药,什么也没问。他默默地接过草药,处理起来。昏黄的油灯下,他的侧脸像一尊冰冷的石雕。
夜里,我躺在霉味的毯子上,睁眼看着漆黑的屋顶。外面的城市死寂一片,那种寂静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恐惧。怀里的家族木刻硌着胸口,冰冷坚硬。
我忽然想起了佩雷兹面包店里那些带着焦黑炭痕的“废品”面包。它们丑陋,却真实地承载着炉火的温度和人间的饥饿。
而现在,我们为之流血牺牲、欢呼雀跃换来的新玻利瓦尔,它光鲜的旗帜和激昂的口号下,正在制造着另一种更精致、也更残酷的“废品”——是理想,是人,是我们曾经誓死要扞卫的尊严。
改革的梦想,在饥饿、暴力和弥漫的血腥味中,正迅速地褪色、变质。它没有迎来许诺中的黎明,反而将新阿亚库乔拖入了一个更加迷茫、更加危险的黄昏。
冰冷的绝望,如同圣马丁清晨的湿露,缓缓浸透了每一寸土地,每一颗人心。
新阿亚库乔的空气,在胜利的狂欢后,渐渐沉淀成一种复杂的气味。依旧是码头区挥之不去的咸腥和垃圾腐败的酸味,但如今混杂了更多东西:重建工地的尘土、廉价印刷油墨、从哥伦比亚新开“联合矿业公司”食堂飘出的、过于甜腻的炖菜味,以及一种无处不在的、焦灼的期待——或者说,不安。
“铁砧药行”的日子依旧被药草灰和劣质咖啡的苦涩包裹。马塞洛老板的眉头越皱越深,断眉下的眼神像鹰一样,时刻扫视着街上任何不寻常的动静。店里的生意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来来往往的多是些带着陈旧伤疤、眼神里还残留着战火痕迹的老兵和工人。他们低声交谈,话语碎片般飘进我的耳朵:
“……说是‘玻利瓦尔人的玻利瓦尔’……矿场倒是从莱塔尼亚手里拿回来了,可转眼又签给了哥伦比亚佬……”
“工资是涨了点,但集市上的玉米粉价格涨得更凶……”
“嘘……宪兵队的新耳朵灵着呢……”
我默默筛着药灰,手指被粗糙的筛网磨得发红。父亲那封来自高卢的信,像一块冰冷的铁片,贴在我内袋最深处。“随大流。活下去。”那几个字,有时候像警钟,有时候又像冰水,浇熄心底偶尔蹿起的、对于街头那些关于“新时代”演讲的小火苗。
变化起初是缓慢的,如同雨季前闷热天空下积聚的乌云。
然后,第一道闪电劈了下来。
那天,街角公共读报器的喇叭前所未有地嘶吼起来,电流的杂音几乎盖不住播音员那激动到变调的嗓音:
“……伟大宣言!何塞·德尔加多总统,代表玻利瓦尔革命联合政府,于今日正式颁布《国家资源与尊严复兴法案》!历史性的时刻!我们将被窃取的财富,真正归还给玻利瓦尔人民!”
人群瞬间围拢过去,密密麻麻。我挤在人群边缘,听着喇叭里宣读那冗长的法案核心:对所有前莱塔尼亚殖民政府资产、以及与之关联的大型矿场、种植园、进出口公司,实行“紧急国家托管”!对未能履行“爱国义务”、仍在“盘剥人民”的私人企业主,政府将行使“征用权”!成立“玻利瓦尔国家资源局”,统一管理……
欢呼声、口哨声、不敢置信的惊呼声炸裂开来。传单像雪片一样从临时政府办公楼的方向撒出来,被人们争抢。鲜红的标题刺痛眼睛:“彻底光复!”、“人民的财产归人民!”
我看到一个失去了右臂的老兵,用他仅剩的左手高高举起一张传单,泪流满面,嘶哑地喊着什么,声音淹没在声浪里。那一刻,胸膛里确实有什么东西在发热、鼓胀。
接下来的日子,新阿亚库乔仿佛一锅被猛地添足了柴火的沸水。
大街小巷,几乎每一面斑驳的墙壁,都被刷上了巨大的标语:“帝国主义滚出去!”“剥削者终将被审判!”“团结起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玻利瓦尔!”墨迹淋漓,仿佛带着刚刚书写完毕的滚烫热度。
一队队戴着红色臂章、自称“人民社”的年轻人,热情洋溢地涌入各个被“托管”的工厂、仓库,组织工人开会,清点物资。街头巷尾,常常能见到激昂的演讲者,站在临时搭起的木箱上,描绘着没有压迫、人人饱暖的未来图景。一种近乎狂欢的、混乱的生机,弥漫在空气中,试图掩盖那些更深层的不安。
马塞洛的药行里,议论变得更加谨慎,但也更加频繁。
“托管?我侄子那个小纺织作坊才二十来人,就因为以前给莱塔尼亚兵营供过货,也被‘托管’了!来的那几个毛头小子,懂怎么织布吗?”一个老主顾压低声音,愤愤不平。
“粮店里的面粉又少了……说是要优先保障‘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工人弟兄……”另一个妇人愁容满面,“配给证领到的,根本不够吃。”
马塞洛通常只是沉默地听着,用一块油腻的布反复擦拭同一个玻璃罐,眼神扫过门口,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冰冷。有一次,在所有人都离开后,他忽然低声对我说:“看见了吗,安德烈斯?烧得太旺的火,要么把东西烧熟,要么……就把锅底烧穿。”
他的话像一枚钉子,楔入我日渐困惑的内心。
改革的步伐快得让人眩晕。更多的法案颁布:冻结物价,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将所有外资(主要是哥伦比亚)企业纳入“国家监督体系”。
起初,集市上确实热闹了几天。人们拿着突然多出来的纸钞,抢购着那些被限价的、数量却日益稀少的商品。笑容出现在很多脸上,短暂而真切。
但很快,冰冷的现实就像潮水般涌上来,淹没了那点脆弱的喜悦。
货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空了下去。先是昂贵的罐头、哥伦比亚来的新奇糖果,然后是肉类、食用油,最后,连最普通的黑麦面包、玉米粉和土豆都变得稀缺。每条街区的配给点前,从天不亮就开始排起长龙,人们伸长脖子,焦虑地等待着那一点点赖以果腹的口粮。争吵、推搡、绝望的哭喊,成了每日的背景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空气中开始弥漫一种新的味道——排队人群汗湿的酸味、无处可去的怨气、还有因为长时间等待而发酵的、隐约的恐慌。
我受马塞洛的指派,也曾多次加入那些长队。手里紧紧攥着药行那点可怜的配给证,心里计算着还能撑几天。有一次,排了四个小时,终于快到窗口时,里面的工作人员却“啪”地一声关上了小窗,挂出“今日售罄”的木牌。人群瞬间炸开,怒吼和咒骂几乎要掀翻屋顶。我被裹挟在愤怒的人潮里,脚下踩到了不知谁掉落的、空瘪的布口袋,那一刻,感到的是一种彻骨的冰凉。
药行的生意也变得诡异起来。许多常见的药材,突然就断供了。马塞洛阴沉着脸,打发我去黑市碰运气。那里价格高得吓人,而且充斥着劣质的假货。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欺诈的气味。偶尔能听到低声的交谈,关于哪条走私路线还被宪兵守着,哪个“人民工社”的干部偷偷倒卖仓库里的物资。
“国家资源局”的官员变得越来越常见。他们穿着崭新的、裁剪并不合身的制服,胸前别着硕大的玻利瓦尔星徽,神情带着一种生硬的权威,出入于那些被“托管”的场所。他们与街头那些依旧穿着破旧军服、眼神锐利的老兵,形成了微妙而刺眼的对比。
分裂,像一道无声的裂缝,在新阿亚库乔,在玻利瓦尔,悄然蔓延。
公共读报器里的声音,依旧每日激昂地宣布着又一个“伟大胜利”,报道着在遥远矿区或种植园取得的“生产成就”,谴责着“国内外破坏分子”和“投机奸商”的罪恶。但走在街上,你更多听到的是人们腹中的饥饿轰鸣,看到的是日益空洞的眼神和货架。
一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步伐从黑市空手而归。路过市政广场时,看到一群工人模样的男女正围着一个演讲者。演讲者情绪激动,挥舞着手臂:
“……他们骗了我们!莱塔尼亚的吸血鬼走了,哥伦比亚的秃鹫来了!现在呢?我们自己人里的新老爷又起来了!他们吃得饱饱的,我们的孩子却在挨饿!这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玻利瓦尔!”
人群发出赞同的怒吼。很快,一队戴着红色臂章、手持棍棒的“人民巡逻队”冲了过来,驱散人群,逮捕了那个演讲者。冲突发生了,叫骂声、棍棒打在肉体上的闷响、哭喊声混杂在一起。
我躲在角落里,心脏狂跳。看着那个被粗暴拖走的演讲者,他脸上混杂着愤怒和绝望的神情,像极了我记忆中的某些画面。广场边缘,那座新建成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冰冷而沉默。
夜里,药行后院。马塞洛罕见地没有催促我去睡觉,他递给我一杯浑浊的、用劣质草药根泡的苦水。
“感觉怎么样,安德烈斯?”他声音沙哑,“这沸腾的‘新时代’。”
我捧着那杯苦水,温热透过粗陶碗传到冰冷的掌心,却暖不了别处。
“我……不知道,马塞洛先生。”我低声说,“面包很难买。大家好像……更累了,也更生气了。”
“哼,”他冷笑一声,望着窗外稀疏的灯火,“德尔加多总统想用一纸命令就搬走大山,想把哥伦比亚人和我们自己的那些豺狼一下子都掐死。心是好的,路是死的。”
他转回头,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盯着我:“他忘了,人是要吃饭的。肚子饿久了,什么‘尊严’,什么‘革命’,都是狗屁。而且,你动了太多人的奶酪了……外面的哥伦比亚老爷,可是磨好了牙,等着呢。”
他话里的寒意,让我打了个冷战。我想起了圣马丁那个清晨,米兰达律师飞跃而下的身影,那燃烧的旗帜。那时的血,是热的,目标清晰无比。而现在……一切似乎都变得模糊而泥泞。
“那我们……该怎么办?”
“活下去,安德烈斯。”马塞洛的声音低沉下去,重复着那句来自远方的冰冷告诫,“像石头缝里的草一样,活下去。看着吧,这锅水,快要炸了。”
他起身离去,留下我和那杯逐渐冷掉的苦水。
我低头,从内袋里摸出那块家族木刻,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上面古老的刻痕,仿佛在讲述着祖辈们在这片多难土地上一次次挣扎、生存、又归于沉默的故事。
窗外,远处隐约传来几声警笛的尖啸,划破新阿亚库乔沉重而饥饿的夜晚。
改革的浪潮在饥饿和愤怒的礁石上撞得粉碎,退潮后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和更深的绝望。配给制成了笑话,黑市价格高耸入云,连“铁砧药行”赖以生存的那些普通药材,也成了只有特权阶层或手握金条才能触碰的奢侈品。马塞洛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阴沉,断眉下的眼睛锐利地捕捉着街面上任何一丝危险的征兆。
然后,罢工开始了。
起初是城郊的卡车司机们,抗议燃料原石被严格配给且价格飞涨,无法维持生计。很快,火种落入了干透的柴堆。码头工人、纺织厂女工、甚至是一些被“托管”后生产效率不升反降的矿工……罢工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不再是要求更好的待遇,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我们要面包!我们要燃料!我们要真正的工作,而不是空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阿亚库乔的街道变成了另一种战场。没有了莱塔尼亚的军靴和哥伦比亚的探照灯,取而代之的是愤怒的工人队伍、设置路障的罢工者、以及政府派出的、由激进青年和部分老兵组成的“秩序维护队”。口号对抗着口号,石块对抗着警棍。空气中弥漫着催泪瓦斯的刺鼻气味、燃烧路障的焦糊味、以及血腥味。
公共读报器里的声音变了调,从激昂的宣告变成了尖厉的谴责,痛斥罢工是“受外国势力煽动的反革命破坏”,是“对玻利瓦尔革命事业的卑劣背叛”。“人民巡逻队”的搜查变得更加频繁和粗暴,夜间的不速之客和清晨的失踪传言,像幽灵一样徘徊在每一条巷弄。
我感到一种熟悉的窒息感,仿佛又回到了圣马丁那个硝烟弥漫的清晨,被迫紧贴着湿冷的墙壁。但这一次,压迫并非全然来自外部,还有一种来自内部的、方向的迷失和理想的破碎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那天,我奉命去城南的废弃区寻找一种罕见的止血草——黑市上已经彻底断货,而药行里一位老主顾的旧伤恶化,急需用药。那片区域靠近仍在罢工的码头,秩序早已崩坏。
我在断壁残垣间艰难搜寻,耳边是远处传来的零星骚动声和警笛声。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在一堵焦黑的墙根下,看到了那丛在尘埃中顽强生长的暗绿色植物。
我刚蹲下身,一阵急促而混乱的脚步声就从巷口传来!夹杂着粗重的喘息和压低的、惊恐的呜咽。
我立刻缩进墙角的阴影里,心脏狂跳。
几个身影踉跄地冲进这片废墟。是两个男人架着一个几乎无法行走的第三个人。他们衣衫褴褛,身上带着新鲜的伤痕和血污。那个被架着的人,额角开裂,鲜血糊了半张脸,但我依稀辨认出——是那个曾在市政广场演讲、后被“人民巡逻队”拖走的工人!
他们显然想在这里暂时躲藏。但追兵来得更快。
一队穿着混乱制服、臂戴红色袖标的人冲了进来,手里拿着棍棒和砍刀。是“秩序维护队”!
“叛徒!工贼!破坏生产的渣滓!”领头的人厉声喝道,声音里充满了一种扭曲的狂热。
没有警告,没有对话。暴力瞬间爆发。
棍棒狠狠砸下,砍刀闪着寒光。那三个工人试图反抗,但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打倒在地。痛苦的闷哼、求饶声、骨头断裂的可怕脆响、以及施暴者疯狂的咒骂,交织在一起。
我紧紧捂住自己的嘴,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指甲深深掐进脸颊。胃里翻江倒海,眼前的一切变得血红。这一幕何其熟悉!只是施暴者身上的莱塔尼亚制服,换成了玻利瓦尔的星徽和红色袖标!
那个领头者,打累了,喘着粗气,朝地上奄奄一息的工人啐了一口。
“把这些垃圾拖去集中点!让所有人都看看,跟革命政府作对的下场!”
他们粗暴地拖拽着那些血肉模糊的身体,像拖拽着破麻袋,离开了废墟。
死一般的寂静重新降临,只剩下浓重的血腥味和暴力的余温弥漫在空气中。我瘫软在阴影里,浑身冰冷,止不住地颤抖。墙根下,那丛止血草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暗绿的叶片上,仿佛也溅上了点点猩红。
我不知道在那里呆了多久。直到暮色开始吞噬废墟,我才挣扎着爬起来,机械地、近乎麻木地采下那丛草药,塞进怀里。草药的清苦味混合着血腥味,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息。
返回药行的路漫长而恍惚。街道戒严了,随处可见被砸坏的店铺和燃烧后的灰烬。一队荷杖实弹的士兵——这次是正规军了——表情冷峻地巡逻而过。他们的眼神,不再是看向莱塔尼亚人或哥伦比亚人,而是扫视着每一个玻利瓦尔同胞,带着审视和怀疑。
药行里,马塞洛看到我苍白的脸色和怀里带血的草药,什么也没问。他默默地接过草药,处理起来。昏黄的油灯下,他的侧脸像一尊冰冷的石雕。
夜里,我躺在霉味的毯子上,睁眼看着漆黑的屋顶。外面的城市死寂一片,那种寂静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恐惧。怀里的家族木刻硌着胸口,冰冷坚硬。
我忽然想起了佩雷兹面包店里那些带着焦黑炭痕的“废品”面包。它们丑陋,却真实地承载着炉火的温度和人间的饥饿。
而现在,我们为之流血牺牲、欢呼雀跃换来的新玻利瓦尔,它光鲜的旗帜和激昂的口号下,正在制造着另一种更精致、也更残酷的“废品”——是理想,是人,是我们曾经誓死要扞卫的尊严。
改革的梦想,在饥饿、暴力和弥漫的血腥味中,正迅速地褪色、变质。它没有迎来许诺中的黎明,反而将新阿亚库乔拖入了一个更加迷茫、更加危险的黄昏。
冰冷的绝望,如同圣马丁清晨的湿露,缓缓浸透了每一寸土地,每一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