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查狄伦”号钢铁的轮廓出现在叙拉古外港的地平线上时,港口的了望塔第一时间拉响了代表“总督返航”的特定汽笛。悠长而沉浑的鸣响穿透了雾,与大半年前那象征毁灭的炮火轰鸣截然不同,却同样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沉沉地压在每个听见它的人的心头。
舰桥之上,我放下望远镜。叙拉古的港口在视野中逐渐清晰。与记忆中离开时相比,码头区明显经过了扩建和加固,新的吊臂如同钢铁森林般耸立,泊位增加了至少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一种繁忙却有序的景象取代了曾经的死寂与惶恐。大小货轮穿梭往来,装卸货物的号子声、蒸汽起重机的轰鸣声、以及车辆往来的喧嚣,混合成一股充满生机的噪音。
“查狄伦”号庞大的舰体缓缓靠岸,其投下的阴影几乎笼罩了小半个核心码头。前来迎接的仪仗队早已列队完毕,军容整肃,盔甲与枪刺在透过海雾的稀薄阳光下闪烁着冷光。为首的正是身着正式文官服饰、神色沉静的西西里夫人。她身后,除了总督府的要员,还有几位穿着工装、看起来像是商会代表的人物。
踏下舷梯,脚下是坚实平整的新铺混凝土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货物(主要是棉花和木料)的原始气味,以及隐约的煤烟味。
“元帅,欢迎回到叙拉古。”西西里夫人上前一步,微微欠身。她的目光快速从我身上扫过,一如既往的难以捉摸,但语气中的敬意比以往更添了几分实质性的内容。
“夫人,看来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你没有让这片土地闲着。”我回以军礼,目光扫过繁忙的港口。远处,一片新建的厂房区轮廓已然显现,高耸的烟囱正冒出淡淡的白色蒸汽。
“遵循您的战略,元帅。移民安置和基础重建是首要任务。”她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一辆黑色的、装甲加固的专用轿车无声地滑到近前。“港口的吞吐量提升了百分之七十,新增的三个移民安置点已经初步稳定,第一批纺织厂和制衣厂的生产线……在上个月已经开始了试运行。”
坐进车内,车窗外的景象匀速向后移动。车队离开港口区,驶入连接港口与总督府的主干道。道路明显经过重新铺设和拓宽,两旁曾经破败的建筑大多被清理或搭起了修缮的脚手架。行人不少,衣着虽然算不上光鲜,但大多整洁,脸上不再是麻木或恐惧,而是一种忙于生计的专注。偶尔能看到穿着统一工装的人群,在工头的带领下走向工厂区。街角巡逻的士兵小队步伐整齐,眼神警惕,但并未对普通民众造成惊扰。
“匪患清剿之后,商路畅通了许多,”西西里夫人坐在我旁边,平静地叙述着,“东部丘陵和北部荒漠的主要匪帮据点已被拔除,缴获的武器和物资补充了地方守备。零星流窜的小股残匪,成不了气候。现在,困扰我们的更多是移民之间的摩擦,或者工厂主与工人之间关于工钱和工时的纠纷。”
她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叙述背后,是无数次的秘密清洗、情报交锋、以及铁腕镇压。那些“不成气候”的残匪,或许就在某个夜晚被无声无息地抹去;而那些“纠纷”,也必然在她的“关照”下,被控制在绝不会影响“生产线”的范围内。
“纠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看着窗外一栋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们正在架设钢梁,“关键在于引导和规范。帝国本土的《劳资关系调解法》可以参照修改,尽快颁布施行。要让人有说理的地方,而不是只能把怨气埋在心里,或者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已经起草了初稿,等您审定。”西西里夫人应道。
车队驶入城市中心区域,总督府那兼具叙拉古本地风格与帝国威严的宏伟建筑出现在视野尽头。府邸周围的广场也经过了修整,增添了绿化,显得开阔而庄严。卫兵敬礼,大门敞开。
进入总督办公室,这里的陈设与我离开时变化不大,只是桌上堆积的文件换成了新的内容——大多是生产报表、移民安置进度报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商业投资申请。
我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的城市。夕阳正在落下,给城市披上一层暖金色的外衣。工厂区的烟囱依然冒着烟,港口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汽笛声。与记忆中那片被炮火映红、被死亡气息笼罩的焦土判若两地。
“十二个弹坑,”我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身旁的西西里夫人说,“现在怎么样了?”
西西里夫人走到我身侧,同样望向远方那片曾经作为刑场的旷野方向:“按照您的命令,没有填埋。最大的三个,因为靠近新建的引水渠,积水成了深潭,据说有孩子会在夏天去那里……游泳。其他的,也被风雨冲刷得柔和了许多。有商人提议,在那里种植生命力顽强的作物,或者建立纪念性的……景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沉默了片刻。留下弹坑,既是警醒,也是一种对历史的诚实。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最直白的威慑和教育。
“景观就不必了。愿意种什么,就由他们去吧。”我转过身,“夫人,匪患已除,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片土地真正活过来,并且健康地活下去。帝国的订单只是引子,我们要让叙拉古自己具备造血的能力。”
我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关于建立职业技术学校的计划书。“下一阶段,重点放在教育和技能培训上。从帝国本土聘请教师,或者选派聪明肯学的年轻人去本土学习。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缝纫工,还需要机械师、工程师、会计、管理者。叙拉古的未来,不能永远只依靠缝制衬衫。”
“明白,元帅。”西西里夫人颔首,“我会着手去办。”
夜幕降临,总督府灯火通明。办公室外,城市华灯初上,隐约传来市集的喧闹声,充满了烟火气。
我坐回椅子里,指尖划过光滑的桌面。叙拉古的空气中,曾经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焦糊味,似乎终于被海风、尘土和忙碌生活的气息所冲淡。威慑的基石已经用最残酷的方式打下,现在,是时候在这基石之上,构建秩序与繁荣的大厦了。
钢铁巨兽的轰鸣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千万台缝纫机即将发出的、更为持久、也更能定义未来的密集声响。而我知道,在这片逐渐复苏的土地之下,西西里夫人那双无形的手,依然会如同最精密的齿轮,确保一切沿着既定的轨道,平稳而有力地运转下去。
舰桥之上,我放下望远镜。叙拉古的港口在视野中逐渐清晰。与记忆中离开时相比,码头区明显经过了扩建和加固,新的吊臂如同钢铁森林般耸立,泊位增加了至少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一种繁忙却有序的景象取代了曾经的死寂与惶恐。大小货轮穿梭往来,装卸货物的号子声、蒸汽起重机的轰鸣声、以及车辆往来的喧嚣,混合成一股充满生机的噪音。
“查狄伦”号庞大的舰体缓缓靠岸,其投下的阴影几乎笼罩了小半个核心码头。前来迎接的仪仗队早已列队完毕,军容整肃,盔甲与枪刺在透过海雾的稀薄阳光下闪烁着冷光。为首的正是身着正式文官服饰、神色沉静的西西里夫人。她身后,除了总督府的要员,还有几位穿着工装、看起来像是商会代表的人物。
踏下舷梯,脚下是坚实平整的新铺混凝土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货物(主要是棉花和木料)的原始气味,以及隐约的煤烟味。
“元帅,欢迎回到叙拉古。”西西里夫人上前一步,微微欠身。她的目光快速从我身上扫过,一如既往的难以捉摸,但语气中的敬意比以往更添了几分实质性的内容。
“夫人,看来我离开的这段时间,你没有让这片土地闲着。”我回以军礼,目光扫过繁忙的港口。远处,一片新建的厂房区轮廓已然显现,高耸的烟囱正冒出淡淡的白色蒸汽。
“遵循您的战略,元帅。移民安置和基础重建是首要任务。”她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一辆黑色的、装甲加固的专用轿车无声地滑到近前。“港口的吞吐量提升了百分之七十,新增的三个移民安置点已经初步稳定,第一批纺织厂和制衣厂的生产线……在上个月已经开始了试运行。”
坐进车内,车窗外的景象匀速向后移动。车队离开港口区,驶入连接港口与总督府的主干道。道路明显经过重新铺设和拓宽,两旁曾经破败的建筑大多被清理或搭起了修缮的脚手架。行人不少,衣着虽然算不上光鲜,但大多整洁,脸上不再是麻木或恐惧,而是一种忙于生计的专注。偶尔能看到穿着统一工装的人群,在工头的带领下走向工厂区。街角巡逻的士兵小队步伐整齐,眼神警惕,但并未对普通民众造成惊扰。
“匪患清剿之后,商路畅通了许多,”西西里夫人坐在我旁边,平静地叙述着,“东部丘陵和北部荒漠的主要匪帮据点已被拔除,缴获的武器和物资补充了地方守备。零星流窜的小股残匪,成不了气候。现在,困扰我们的更多是移民之间的摩擦,或者工厂主与工人之间关于工钱和工时的纠纷。”
她的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知道,在这看似平静的叙述背后,是无数次的秘密清洗、情报交锋、以及铁腕镇压。那些“不成气候”的残匪,或许就在某个夜晚被无声无息地抹去;而那些“纠纷”,也必然在她的“关照”下,被控制在绝不会影响“生产线”的范围内。
“纠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我看着窗外一栋正在施工的建筑,工人们正在架设钢梁,“关键在于引导和规范。帝国本土的《劳资关系调解法》可以参照修改,尽快颁布施行。要让人有说理的地方,而不是只能把怨气埋在心里,或者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已经起草了初稿,等您审定。”西西里夫人应道。
车队驶入城市中心区域,总督府那兼具叙拉古本地风格与帝国威严的宏伟建筑出现在视野尽头。府邸周围的广场也经过了修整,增添了绿化,显得开阔而庄严。卫兵敬礼,大门敞开。
进入总督办公室,这里的陈设与我离开时变化不大,只是桌上堆积的文件换成了新的内容——大多是生产报表、移民安置进度报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商业投资申请。
我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的城市。夕阳正在落下,给城市披上一层暖金色的外衣。工厂区的烟囱依然冒着烟,港口的方向传来隐约的汽笛声。与记忆中那片被炮火映红、被死亡气息笼罩的焦土判若两地。
“十二个弹坑,”我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身旁的西西里夫人说,“现在怎么样了?”
西西里夫人走到我身侧,同样望向远方那片曾经作为刑场的旷野方向:“按照您的命令,没有填埋。最大的三个,因为靠近新建的引水渠,积水成了深潭,据说有孩子会在夏天去那里……游泳。其他的,也被风雨冲刷得柔和了许多。有商人提议,在那里种植生命力顽强的作物,或者建立纪念性的……景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沉默了片刻。留下弹坑,既是警醒,也是一种对历史的诚实。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最直白的威慑和教育。
“景观就不必了。愿意种什么,就由他们去吧。”我转过身,“夫人,匪患已除,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片土地真正活过来,并且健康地活下去。帝国的订单只是引子,我们要让叙拉古自己具备造血的能力。”
我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关于建立职业技术学校的计划书。“下一阶段,重点放在教育和技能培训上。从帝国本土聘请教师,或者选派聪明肯学的年轻人去本土学习。我们需要的不只是缝纫工,还需要机械师、工程师、会计、管理者。叙拉古的未来,不能永远只依靠缝制衬衫。”
“明白,元帅。”西西里夫人颔首,“我会着手去办。”
夜幕降临,总督府灯火通明。办公室外,城市华灯初上,隐约传来市集的喧闹声,充满了烟火气。
我坐回椅子里,指尖划过光滑的桌面。叙拉古的空气中,曾经浓得化不开的血腥与焦糊味,似乎终于被海风、尘土和忙碌生活的气息所冲淡。威慑的基石已经用最残酷的方式打下,现在,是时候在这基石之上,构建秩序与繁荣的大厦了。
钢铁巨兽的轰鸣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千万台缝纫机即将发出的、更为持久、也更能定义未来的密集声响。而我知道,在这片逐渐复苏的土地之下,西西里夫人那双无形的手,依然会如同最精密的齿轮,确保一切沿着既定的轨道,平稳而有力地运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