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尼亚的空气变了味。萨尔贡老爷们常去的甜点店关了门,那股腻人的香精气味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公共厨房飘出的、寡淡却实在的麦粥香。城市像是大病初愈的病人,脸色依旧苍白,但脉搏总算又开始微弱地跳动。
市政厅顶上的狮子旗被扔进了垃圾堆,挂上了一面洗得发白、边缘还有些破损的旧旗,上面是米诺斯古老的螺旋纹样。议事会就设在这里。厅里那张巨大的、曾经被帕夏用来宴饮的长桌,现在坐满了穿着工装、围着围裙的人。空气里混着石粉、机油和汗水的味道。
艾拉坐在桌子的一角,面前放着个小本子,记录着纺织工场需要的棉纱数量。她是女工代表,说话声音不大,但条理清晰。谁家缺粮,哪个街区需要安排人打扫卫生,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莱昂坐在她对角,是工匠代表。他面前摆着的是城市建筑破损情况的清单和修复需要的材料。他们废除了一大堆听着都绕口的萨尔贡税目,把仓库里查抄出来的粮食和布匹,按人头、按最急迫的需求分下去。办法笨拙,时常出错,但没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政府在做事。
他们甚至恢复了古老的“丰收节”,但改了名字,叫“劳动者之光”。那天没有祭司的祈祷,也没有贵族的检阅。工场停了机器,码头上没了货船。人们把自家舍不得吃的存粮凑在一起,熬了一大锅能照见人影的稀粥,算是庆祝。孩子们在街上奔跑,笑声干巴巴的,却真实。阿苏克勒斯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嗓子还是哑的,他说:“今天,我们不为国王和贵族干活,我们为自己喝一碗粥!”台下的人们默默地喝着,碗沿碰着牙齿,发出细碎的声响。这点可怜的生机,像石头缝里钻出的草芽,脆弱,却带着一股不肯低头的劲儿。
但这草芽下面,土是松的,藏着看不见的裂痕。议事会里吵得厉害。以码头工人狄奥姆为首的一派,脸总是涨得通红,拳头砸在桌子上砰砰响:“清算!必须彻底清算!那些给萨尔贡舔过靴子的老爷,那些喝我们血的商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该吊死在城墙上!”他们的眼睛里还有没散尽的血光。
另一派,以读过几天书、以前在商会做文书的米隆为代表,则总是忧心忡忡地推着眼镜:“光靠我们守不住城!萨尔贡人会回来的!得找那些还念着米诺斯的、有产业的体面人合作,他们有钱,有影响力……”他的话听起来有道理,却让莱昂心里发凉,因为这味道开始有点熟悉了。
阿苏克勒斯坐在中间,像一块被两边浪潮拍打的礁石。他得在这两种声音之间找一条路,一条可能根本不存在路。莱昂看着这个曾经在码头上像山一样坚实的汉子,如今眼窝深陷,鬓角竟然有了星星点点的白。破坏旧世界只需要一股血气,但建设新生活,每一步都像在泥潭里跋涉,沉重而迷茫。莱昂第一次觉得,手里的锤子和凿子,比议事会上这些看不见的争吵要轻松得多。
在这种让人喘不过气的争论里,艾拉却像一棵安静而迅速生长的树,把根须扎进了最实际的土地。她领导的妇女委员会,没空争论那些遥远的大事。她们的眼睛只盯着脚下:谁家的男人受伤了需要照顾,哪片区域的孩子没人看管,伤员们的绷带在哪里清洗晾晒。
她用从废弃神庙里清出来的纱布,组织起几个略懂草药的女人,建起了简易的医疗站。那里没有像样的药,只有煮沸的盐水和一些捣烂的草叶。呻吟声日夜不断,但至少有了个遮风避雨、有人照看的地方。她又把无人看管的孩子聚到一间空仓库里,找了几个年纪大的妇女轮流看着,让孩子们不至于在混乱的街头出事,也让他们的母亲能腾出手去工场干活或照顾伤员。
艾拉的身影出现在城市最需要她的角落,她的手指不再仅仅纺织绸缎,也为伤员擦拭身体,为哭泣的孩子抹去眼泪。她不是英雄,她只是默默地、一点一点地,用最朴实的方式,编织着这张维系公社生存的、柔软的网。她是这艘在风浪中颠簸的破船上,最沉静、也最坚韧的那块压舱石。
只有在深夜,当莱昂和艾拉拖着快散架的身体,回到那间暂时属于他们的小屋时,才能感受到一丝活气。两人常常累得说不出话,只是靠在墙角,分吃一块黑面包,喝一碗温水。有时,艾拉会靠着莱昂的肩膀,很快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莱昂不敢动,听着窗外寂静的、不再有士兵巡逻脚步声的夜,看着艾拉眼睑下浓重的阴影,心里会涌起一股混杂着巨大温暖和更深忧虑的情绪。
这短暂的温情,像偷来的光,照亮着眼前沉重的黑暗。但他们都知道,这光太微弱,而科林尼亚外面的夜,还漫长得很。萨尔贡的狮子,只是在舔舐伤口,它们迟早会回来。而城里的裂痕,也像墙上的缝隙,正在无声无息地扩大。
市政厅顶上的狮子旗被扔进了垃圾堆,挂上了一面洗得发白、边缘还有些破损的旧旗,上面是米诺斯古老的螺旋纹样。议事会就设在这里。厅里那张巨大的、曾经被帕夏用来宴饮的长桌,现在坐满了穿着工装、围着围裙的人。空气里混着石粉、机油和汗水的味道。
艾拉坐在桌子的一角,面前放着个小本子,记录着纺织工场需要的棉纱数量。她是女工代表,说话声音不大,但条理清晰。谁家缺粮,哪个街区需要安排人打扫卫生,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莱昂坐在她对角,是工匠代表。他面前摆着的是城市建筑破损情况的清单和修复需要的材料。他们废除了一大堆听着都绕口的萨尔贡税目,把仓库里查抄出来的粮食和布匹,按人头、按最急迫的需求分下去。办法笨拙,时常出错,但没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他们自己的政府在做事。
他们甚至恢复了古老的“丰收节”,但改了名字,叫“劳动者之光”。那天没有祭司的祈祷,也没有贵族的检阅。工场停了机器,码头上没了货船。人们把自家舍不得吃的存粮凑在一起,熬了一大锅能照见人影的稀粥,算是庆祝。孩子们在街上奔跑,笑声干巴巴的,却真实。阿苏克勒斯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嗓子还是哑的,他说:“今天,我们不为国王和贵族干活,我们为自己喝一碗粥!”台下的人们默默地喝着,碗沿碰着牙齿,发出细碎的声响。这点可怜的生机,像石头缝里钻出的草芽,脆弱,却带着一股不肯低头的劲儿。
但这草芽下面,土是松的,藏着看不见的裂痕。议事会里吵得厉害。以码头工人狄奥姆为首的一派,脸总是涨得通红,拳头砸在桌子上砰砰响:“清算!必须彻底清算!那些给萨尔贡舔过靴子的老爷,那些喝我们血的商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该吊死在城墙上!”他们的眼睛里还有没散尽的血光。
另一派,以读过几天书、以前在商会做文书的米隆为代表,则总是忧心忡忡地推着眼镜:“光靠我们守不住城!萨尔贡人会回来的!得找那些还念着米诺斯的、有产业的体面人合作,他们有钱,有影响力……”他的话听起来有道理,却让莱昂心里发凉,因为这味道开始有点熟悉了。
阿苏克勒斯坐在中间,像一块被两边浪潮拍打的礁石。他得在这两种声音之间找一条路,一条可能根本不存在路。莱昂看着这个曾经在码头上像山一样坚实的汉子,如今眼窝深陷,鬓角竟然有了星星点点的白。破坏旧世界只需要一股血气,但建设新生活,每一步都像在泥潭里跋涉,沉重而迷茫。莱昂第一次觉得,手里的锤子和凿子,比议事会上这些看不见的争吵要轻松得多。
在这种让人喘不过气的争论里,艾拉却像一棵安静而迅速生长的树,把根须扎进了最实际的土地。她领导的妇女委员会,没空争论那些遥远的大事。她们的眼睛只盯着脚下:谁家的男人受伤了需要照顾,哪片区域的孩子没人看管,伤员们的绷带在哪里清洗晾晒。
她用从废弃神庙里清出来的纱布,组织起几个略懂草药的女人,建起了简易的医疗站。那里没有像样的药,只有煮沸的盐水和一些捣烂的草叶。呻吟声日夜不断,但至少有了个遮风避雨、有人照看的地方。她又把无人看管的孩子聚到一间空仓库里,找了几个年纪大的妇女轮流看着,让孩子们不至于在混乱的街头出事,也让他们的母亲能腾出手去工场干活或照顾伤员。
艾拉的身影出现在城市最需要她的角落,她的手指不再仅仅纺织绸缎,也为伤员擦拭身体,为哭泣的孩子抹去眼泪。她不是英雄,她只是默默地、一点一点地,用最朴实的方式,编织着这张维系公社生存的、柔软的网。她是这艘在风浪中颠簸的破船上,最沉静、也最坚韧的那块压舱石。
只有在深夜,当莱昂和艾拉拖着快散架的身体,回到那间暂时属于他们的小屋时,才能感受到一丝活气。两人常常累得说不出话,只是靠在墙角,分吃一块黑面包,喝一碗温水。有时,艾拉会靠着莱昂的肩膀,很快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莱昂不敢动,听着窗外寂静的、不再有士兵巡逻脚步声的夜,看着艾拉眼睑下浓重的阴影,心里会涌起一股混杂着巨大温暖和更深忧虑的情绪。
这短暂的温情,像偷来的光,照亮着眼前沉重的黑暗。但他们都知道,这光太微弱,而科林尼亚外面的夜,还漫长得很。萨尔贡的狮子,只是在舔舐伤口,它们迟早会回来。而城里的裂痕,也像墙上的缝隙,正在无声无息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