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换鸡蛋引分家-《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对了,春燕,公社已经批准我们养鸡,已经让黄婆子加大量孵化,就是这个养鸡场的位置还没确定。”

  “当然是山上,到时让村里人建个高一点的围墙,再建几个木架让鸡有个歇息的地方。”

  赵春燕以前刷到过这一类的视频。

  在山上养的走地鸡,鸡肉紧致,味道鲜美。

  “山里有小虫子,还有其他草籽,可以省不少粮食。”

  村支书双手一拍,兴奋道:“这主意不错!大不了把围墙建高一点。”

  “嗯,我还要去送鸡蛋,没其他事的话,那我先走了。”

  赵春燕将篓子绑在自行车上。

  “没其他的事,你先忙。”

  村支书和会计望着她离开的背影,越看越满意。

  “老刘,我想好了,回去我就分家。”程会计兴奋道。

  “分家?”

  村支书不太明白,好端端怎么就分家。

  “对!每家家禽数目都有规定,最多不能超过十只,比如我家,二十二口人住在一起,才只养十只。”

  “若是分家,四个儿子,十二个孙子孙女,可以养二十六只鸡。”

  “一天下二十个鸡蛋,算两斤。”

  一天也有一块三,一个月三十九块,一年四百六十八。

  那可是四百块,他们一家累死累活,一年才分到一百六。

  现在只要分个家,能多拿到四百七。

  程会计恨不得立刻分家。

  村支书被他这么一提醒,很快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不急。

  他和老程关系向来不错。

  老程提醒他,他有想法能肯定也会告诉老程。

  “分家这个事不急,黄婆子的孵化村里的鸡至少还要十天,孵化下一批至少要二十天,咱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也不能今天收到鸡蛋的钱,明天就分家,等过一段时间就去买鸡。”

  “很容易被人看出猫腻,咱们得找个由头。”

  程会计一听立刻点头,必须小心谨慎。

  万一被人使坏,说他们走资本主义道路。

  那可是要下农场的。

  “不过是个由头还不好找?孩子们都大了,有点口角有点争执正常。”

  父母在,不分家。

  自古以来的传统。

  贸然分家,容易留把柄。

  不过一家人人口多了,难免有口角,只要…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有了主意。

  当晚村支书召集三个儿子,开了一个简短会议。

  “老大,老二,老四,今天村里收鸡蛋的事,想必你们也知道。”

  “钱当场结清,我们家明天分账时,能拿到五块八毛五。”

  “咱们家五只鸡下蛋,两天一斤,一斤六毛五,一天三毛二分五厘。”

  “若是咱们家有十五只鸡下蛋,一天有将近一块钱,一年三百六十五块。”

  老四刘建军眼里冒光,兴奋道:“要是有一百五十只鸡下蛋,咱们一年有三千六百十五块。”

  “发了发了!”

  刘家老二刘建党看他的眼神像看傻子。

  “老四,你疯了?你不怕被举报,我还不想下农场。”

  刘家老大刘建国愁眉:“就算能养一百五十只鸡,也没那么多粮食喂。”

  “对!想养也养不了,咱们自己吃,都只能吃五分饱,哪来的粮食养鸡。”

  刘建军发光的眼睛暗了,他的三千多块飞了。

  刘建党眼珠子转了一圈,笑眯眯问道:“爸,你今天叫我们过来,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要说?”

  还是老二聪明,老大老实,老二聪明,老四有点小聪明但不多。

  好在都没长歪。

  家里人就算有点小心思,总体还算团结。

  “我今天叫你们过来,是打算分家。”

  “分家?”

  三个儿子异口同声,谁也没想到是这事。

  “爸!父母在,不分家,咱们一大家子好好的,怎么能分家,到时让村里人怎么看我们?”刘建国不同意。

  “对!爸,你是不是对我们兄弟有意见,有意见你可以直说,我可以改!”

  刘建军耷拉着肩膀,一脸懊悔。

  难道是他和媳妇昨天捡了一块钱,藏起来,没上交被发现了?

  爸这是在敲打他?

  他是老幺,难免受宠了些。

  爸妈对他都挺好,哥哥姐姐也还算照顾他。

  从小到大也没做过什么事,哪怕现在上工,每天也只拿五个工分,刚够养活自己。

  他媳妇也差不多,两个孩子衣食住行,说难听点,都是在吃中公的。

  分家对他很不利,虽然这么想不地道,可他真的能力有限啊,养孩子只能靠家里。

  “爹,不能分家,分家咱这个家就散了。”

  “对!爹,不能分家!”刘建国差点举双手双脚赞同。

  “分!我支持分家!”

  刘建党斩钉截铁说道。

  “二哥,你什么意思?”刘建军气急。

  刘建党斜他一眼,实在不想理会这个榆木脑袋。

  “爸,让我们分家,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我没预料错的话,肯定是与这个鸡有关。”

  “咱们家现在十七口人,却只有八只老母鸡,若是分家,咱们能分成三户,一家五只鸡,至少有十五只。”

  “一年能有三百五十块,一家能分到一百块。”

  “爸,我说的没错吧?”

  村支书满意的点头:“这是一个原因,等孩子再长大点,家里住不开,也不方便。”

  刘家一共七间房,老两口一间,刘建国两口子带小的住一间,剩下的三兄妹住一间。

  刘建党两口子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

  刘建军两口子一间,两个孩子一间。

  最大的孙子,今年十六,再过两年要结婚生子,房间完全不够。

  “可,现在分家,……”

  刘建国不想村里人说他爸妈。

  “老大,你不要死脑筋,分家了,难道我就不是你爸,你妈就不是你妈了?”

  “孝顺的人,哪怕天安门,也有办法孝顺。不孝顺的人,养在面前也能气死人。”

  “一个星期后分家。”

  “放心,我和你妈一定会公平公正,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子女,到时把老三和小六也叫回来。”

  都是他的儿女,也都是他们夫妻宠着长大的,不能是因为女儿,一毛钱都不给。

  对姐妹分钱,他们三兄弟都没多大的意见。

  老头子处事向来公正,哪怕有所偏颇,也不会偏得很厉害。

  当晚刘家人都不平静,想到每年每家能多出一百块收入,还能自己长家,最高兴的莫过于三个儿媳。

  婆婆人是不错,哪里有自己当家做主厉害。

  刘家人谈得和平,程家人闹得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