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拿她当枪使-《穿书六零,系统求我拯救反派儿子》

  “分家是一定要分家的,咱们只是表面分家,其他和以前一样。”

  程会计可不想现在分家,钱只有握在他和老婆子手里,家里的孩子就得依靠他们。

  哪怕是不孝子孙,只要想要钱,就必须对他们老两口好。

  现在全部分出去。

  万一以后他们老了,动不了,谁知道会不会照顾他们。

  “爸,既然是分家,咱们就彻底分清楚。”程家老三心有不甘。

  “你们想彻底分清楚也行,家里面的钱都是我和你妈挣的,你们兄弟几个娶媳妇的钱也是我和你妈出的。”

  “只要你们把娶媳妇的钱,和我们养大你们的钱,先还了,我们再来彻底分清楚。”

  程会计对自家孩子了解得很清楚。

  没一个老实的,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

  这个偷奸耍滑,那个怕吃亏,多干一点活。

  每天挣的工分刚好够自己吃。

  自家孩子吃饭全靠他们老两口这么多年的积蓄。

  甚至为了多占点便宜,恨不得生十个二十个孩子。

  还以为他不知道他们那点小心思。

  “谁愿意分出去,到时养鸡卖鸡蛋的钱,我可以只拿五成,剩下的五成归他。”

  “甚至以后挣的钱,我和你妈都只拿五成。”

  他不信都这么说了,四个儿子还不心动。

  “别看五成不多,你们一家至少能养四只鸡,哪怕一天只能攒一毛钱,一年下来也能攒三十块。”

  “有,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程老五眼里闪过精光,他这个爸什么都想掌控,从不做亏本买卖。

  他一家攒三十,老头子至少能攒一百二。

  如果他真的分家离得远远的,以老头子的狠心程度,很可能一厘钱都不别想拿到。

  想从老头子上扣东西,最好的办法是顺毛。

  “爸!你的建议,我绝对支持,你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你说分家就分家。”

  程老五走到程老头面前,帮他捶腿,笑得一脸谄媚。

  程老二不聪明,但他会看形势,家里七个孩子,只有程老五最聪明,跟着他做绝不会错。

  立刻上前,捶另外一条腿。

  “爹,小五说的对!我支持!”

  程老大嫌弃的看他们一眼,自古以来,分家,当父母的都是跟儿子。

  爸妈肯定不会让他吃亏,他不用争。

  程老三愤愤不平,这两个狗腿子,可真蠢。

  老头子好不容易提出分家,现在不彻底分了,以后想拿到钱更难。

  蠢货!

  两个蠢货!

  程会计面无表情,直接拍板:“半个月后分家。”

  赵春燕不知道因为收鸡蛋,引起村里两家人分家。

  到供销社送完鸡蛋,载两个小反派回村。

  顾清行下班,也回了杏花村。

  吃完饭,赵春燕泡五斤黄豆,又挖出一斤绿豆做绿豆芽,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天还没亮,拉着顾清行去磨黄豆。

  看到磨盘快速转动,想起之前自己累死累活磨豆子,用了将近三个小时,才磨好。

  瞧瞧人家,时间减半不说,磨得还细。

  虽有不平,庆幸更多。

  幸好有顾清行在,不然累死的是她。

  豆浆煮开,一人舀一大碗。

  全部捞出,加入卤水,静置。

  早餐,一人一碗豆腐,外加一碗面。

  顾清行去上班后,又过了一个小时,捞出一大盆豆花。

  过滤,压实。

  躺床上刷手机。

  村里大队部。

  动员大会开得差不多,刘支书笑道:“昨天村里收的鸡蛋,赵春燕已经让人送去供销社了,钱昨天已经给我和程会计了,昨天没送鸡蛋来的人,先去上工。”

  “送鸡蛋来的人,我叫一个名字,上来一个领钱。”

  “黄婆子!”

  “来了!”

  黄婆子昨天送来十五斤鸡蛋,一共九块七毛五。

  程会计数出她该得的钱,让她在名字后面按手印。

  别快有一百八十二斤三两鸡蛋,实际上没多少人送,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现在看到黄婆子手中的九块钱,昨天送来的人,惊喜不已。

  “是真的,没想到顾老三媳妇这么靠谱。”

  “哈哈,我昨天送来六斤,有三块九毛。”

  “我有八斤,五块二毛,要是来个十次八次,那得五六十块,幸好我坚持养鸡。”

  “你这算什么,我不仅送了鸡蛋,还送了我家老大带弟弟妹妹去山上摘的野菜,虽然不多,只有五斤,有将近七毛。”

  还没离开的人,听到剩下的人有钱收,心里不好受。

  更有人后悔得捶胸。

  也有机灵的,立即上前询问。

  “支书,顾家老三媳妇还会不会来收鸡蛋?”

  “会!我们已经说好了,下个月25号。”

  刘支书没打算隐瞒,这是对整个村子都有利的事,干嘛瞒着。

  村里人都能赚钱,日子好过,也算他这村支书的功绩。

  要是养鸡场能开起来,一天五十个鸡蛋,至少五斤,一天三块二毛五。

  哪怕鸡只有半年下蛋,等年底结账,至少也能拿到五百收入。

  若是做得好,扩大养鸡场,弄个五百只鸡……

  鸡蛋能换钱,鸡也能换钱,鸡粪还能当肥料。

  怎么想怎么划算。

  不过也有风险,万一闹鸡瘟,可能血本无归。

  “太好了,我一定好好攒鸡蛋。”

  “我家三只母鸡,每天三颗鸡蛋,三天一斤,一个月也能有十来斤,至少能有五块钱。”

  “我家每天四颗鸡蛋,我只攒两颗,留两颗给我乖孙吃,能换三块我就谢天谢地了。”

  “对对对,能卖钱,但也不能不让家里吃顿好的,我也留一半换一半。”

  各有各的想法,大部分人都能愿意拿出一部分鸡蛋来换钱。

  不用去城里耽误一天时间,价格也很公道。

  换!

  必须换!

  鸡蛋换钱的事传开,养鸡的人家,想到下个月能有收入,心中期盼。

  没养鸡的,后悔当初为啥不养鸡。

  鸡吃不了多少,到不了让家里的娃娃去抓虫子给鸡吃。

  至少要比别人赚半年的钱,肠子都悔青了。

  黄丽听到消息,走到刘兰面前。

  “妈!三弟妹回村了,也不说在城里买点东西来看看你和爹。”

  黄丽挑拨离间的意味太明显,刘兰可不会上当。

  三个儿媳妇都不是好惹的,老三媳妇更是个能把亲娘送农场改造的狠人。

  想拿她当枪使。

  做梦!

  “你没听支书说,她是回来办事的,工作重要。”

  分钱的事,不能找老三媳妇说。

  这事只能找老三,老三孝顺,他不会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