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春,正月。
凛冬的寒意尚未从江淮大地彻底退去,但位于长江北岸的江都离宫之内,却是一派暖意融融、醉生梦死的景象。这里仿佛是被战火与烽烟遗忘的角落,或者说,是被人为地隔绝在了一个用权力与奢靡构筑的琉璃罩中。
离宫之内,暖阁生香。来自南海的珍稀龙涎香在精雕细刻的紫铜香兽中静静燃烧,散发出浓郁而甜腻的气息,试图掩盖某种更深层次腐朽的味道。四壁悬挂着轻若烟雾的鲛绡纱帐,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绒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将外界的一切喧嚣,无论是喊杀声还是哀嚎声,都隔绝在外。
隋帝杨广,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立志要超越秦皇汉武的帝王,如今正半倚在锦榻之上。他年未满五十,鬓边却已过早地染上了霜华,眼袋浮肿,面色在宫灯映照下透着一股不健康的潮红。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眼神,如今已被一种混合着倦怠、猜疑与麻木的浑浊所取代。他身上穿着宽松的明黄色常服,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的龙纹,却似乎已撑不起他那略显佝偻的身形。
榻前,一场精心编排的《清夜游》正在上演。数十名身披轻纱、体态婀娜的宫娥,伴随着靡靡的丝竹之音,翩跹起舞。她们莲步轻移,水袖翻飞,眼波流转间尽是媚态。乐师们卖力地吹奏弹唱,曲调缠绵悱恻,歌颂着江都的繁华与天子的圣明。
杨广手中把玩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杯,杯中盛着琥珀色的琼浆。他目光游离地落在舞姬身上,却又似乎穿透了她们,望向了虚无的远方。偶尔,他会机械地举起杯,啜饮一口那来自吴越之地的佳酿,喉结滚动,吞咽下的仿佛不是美酒,而是无尽的空虚与烦闷。
“陛下,请满饮此杯。”一个柔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是一名容貌绝丽的妃子,纤纤玉手捧着一只金樽,巧笑倩兮。
杨广瞥了她一眼,没有接话,只是将手中的空杯随意一递,自有内侍连忙上前斟满。他厌恶听到任何不好的消息,只愿沉浸在这人为营造的太平幻梦之中。辽东的惨败,雁门的惊魂,各地蜂起的“盗匪”……所有这些,都成了他刻意回避的梦魇。仿佛只要不听、不看、不想,那些远在北方的战火与杀戮就不存在。
就在这醉生梦死之际,遥远的北方,数封血与火的奏报正沿着驿道,如同染血的羽箭,一波波射向江都。
巨寇窦建德攻占饶阳、平原等地,拥兵十万,正急攻河间,河间危在旦夕,恳请陛下速发援兵!
臣泣血上奏:贼酋高鉴已尽取武阳郡,唯余贵乡孤城尚在坚守。若再不发兵征讨,恐汲郡亦将不保!
这两份承载着河北动荡与血火的奏报,历经千山万水,终于抵达了江都皇城。然而,它们并未能直达天听,而是如同之前的无数份类似文书一样,被送到了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值房。
虞世基,这位深得帝心的宠臣,面容白净,三缕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他坐在堆满卷宗的案几后,慢条斯理地拆开了这两份火漆封口的紧急文书。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他的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舒展开来,嘴角甚至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太了解那位深居离宫的天子了。杨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雄心勃勃的晋王,接连的打击和长期的奢靡生活,已让他变得极度脆弱和厌听坏消息。他只想活在自己编织的“天下太平”的幻梦里,任何打破这个幻梦的讯息,都会引来他的雷霆之怒。
虞世基深知,自己的权势和富贵,完全系于皇帝一人的喜恶。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是他稳固地位的不二法门。至于北方的烽火连天,百姓的水深火热?那与他何干!只要江都的离宫内依旧歌舞升平,他虞世基的荣华富贵就能延续下去。
他提起朱笔,略一沉吟,在那份关于窦建德的奏报上批阅道:“河间郡奏,有零星小股流匪滋扰乡里,郡县已遣兵逐之,斩获数十,境内渐安。” 轻描淡写,便将一场可能波及数郡的军事行动,化解为不值一提的治安事件。
接着,他又在那份关于高鉴的文书上写道:“武阳郡界,有贼寇流窜,魏县沦陷,疑为溃兵所为。已责令周边郡县严加巡防,不日即可收复。” 笔锋一转,攻略武阳郡变成了魏县沦陷,严重的边患被淡化成了普通的治安问题。
处理完毕,他满意地放下朱笔,将按自己意图“润色”过的奏章摘要,放入那堆准备呈送给皇帝阅览的“祥瑞文书”和“太平贺表”之中。而那两份原始的血泪奏报,则被他随手丢进了脚边一个盛放废纸的铜盆里,随后,他取过灯烛,毫不犹豫地将它们点燃。
橘红色的火苗跳跃着,迅速吞噬了纸张。上面的字迹在火焰中扭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如同河北大地上无数被忽视的苦难与呼号,在这富丽堂皇的江都离宫内,悄无声息地湮灭。那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很快就被暖阁内的龙涎香气所吞没,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虞世基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恢复了那种恰到好处的恭谨与从容。他端起那叠精心筛选过的,向着离宫深处,那个依旧沉醉在歌舞美酒中的皇帝所在,迈步而去。
暖阁外,江淮的春日暖阳正好,几只彩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离宫内的奢靡狂欢仍在继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而在遥远的北方,战火却因这千里之外的刻意忽视与掩盖,获得了更肆无忌惮蔓延的土壤。
大厦将倾,而掌舵者,犹在醉中。那一杯杯琼浆玉液,不仅麻痹了帝王的神经,更在不知不觉中,浇灌着这个庞大帝国覆灭的根源。
窗外,江淮的春日暖阳正好,离宫内的奢靡狂欢仍在继续。而北方的天空下,战火却因这千里之外的刻意忽视与掩盖,获得了更肆无忌惮蔓延的土壤。大厦将倾,而掌舵者,犹在醉中。
凛冬的寒意尚未从江淮大地彻底退去,但位于长江北岸的江都离宫之内,却是一派暖意融融、醉生梦死的景象。这里仿佛是被战火与烽烟遗忘的角落,或者说,是被人为地隔绝在了一个用权力与奢靡构筑的琉璃罩中。
离宫之内,暖阁生香。来自南海的珍稀龙涎香在精雕细刻的紫铜香兽中静静燃烧,散发出浓郁而甜腻的气息,试图掩盖某种更深层次腐朽的味道。四壁悬挂着轻若烟雾的鲛绡纱帐,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绒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将外界的一切喧嚣,无论是喊杀声还是哀嚎声,都隔绝在外。
隋帝杨广,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立志要超越秦皇汉武的帝王,如今正半倚在锦榻之上。他年未满五十,鬓边却已过早地染上了霜华,眼袋浮肿,面色在宫灯映照下透着一股不健康的潮红。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眼神,如今已被一种混合着倦怠、猜疑与麻木的浑浊所取代。他身上穿着宽松的明黄色常服,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的龙纹,却似乎已撑不起他那略显佝偻的身形。
榻前,一场精心编排的《清夜游》正在上演。数十名身披轻纱、体态婀娜的宫娥,伴随着靡靡的丝竹之音,翩跹起舞。她们莲步轻移,水袖翻飞,眼波流转间尽是媚态。乐师们卖力地吹奏弹唱,曲调缠绵悱恻,歌颂着江都的繁华与天子的圣明。
杨广手中把玩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杯,杯中盛着琥珀色的琼浆。他目光游离地落在舞姬身上,却又似乎穿透了她们,望向了虚无的远方。偶尔,他会机械地举起杯,啜饮一口那来自吴越之地的佳酿,喉结滚动,吞咽下的仿佛不是美酒,而是无尽的空虚与烦闷。
“陛下,请满饮此杯。”一个柔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是一名容貌绝丽的妃子,纤纤玉手捧着一只金樽,巧笑倩兮。
杨广瞥了她一眼,没有接话,只是将手中的空杯随意一递,自有内侍连忙上前斟满。他厌恶听到任何不好的消息,只愿沉浸在这人为营造的太平幻梦之中。辽东的惨败,雁门的惊魂,各地蜂起的“盗匪”……所有这些,都成了他刻意回避的梦魇。仿佛只要不听、不看、不想,那些远在北方的战火与杀戮就不存在。
就在这醉生梦死之际,遥远的北方,数封血与火的奏报正沿着驿道,如同染血的羽箭,一波波射向江都。
巨寇窦建德攻占饶阳、平原等地,拥兵十万,正急攻河间,河间危在旦夕,恳请陛下速发援兵!
臣泣血上奏:贼酋高鉴已尽取武阳郡,唯余贵乡孤城尚在坚守。若再不发兵征讨,恐汲郡亦将不保!
这两份承载着河北动荡与血火的奏报,历经千山万水,终于抵达了江都皇城。然而,它们并未能直达天听,而是如同之前的无数份类似文书一样,被送到了内史侍郎虞世基的值房。
虞世基,这位深得帝心的宠臣,面容白净,三缕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他坐在堆满卷宗的案几后,慢条斯理地拆开了这两份火漆封口的紧急文书。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他的眉头微微蹙起,随即又舒展开来,嘴角甚至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太了解那位深居离宫的天子了。杨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雄心勃勃的晋王,接连的打击和长期的奢靡生活,已让他变得极度脆弱和厌听坏消息。他只想活在自己编织的“天下太平”的幻梦里,任何打破这个幻梦的讯息,都会引来他的雷霆之怒。
虞世基深知,自己的权势和富贵,完全系于皇帝一人的喜恶。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是他稳固地位的不二法门。至于北方的烽火连天,百姓的水深火热?那与他何干!只要江都的离宫内依旧歌舞升平,他虞世基的荣华富贵就能延续下去。
他提起朱笔,略一沉吟,在那份关于窦建德的奏报上批阅道:“河间郡奏,有零星小股流匪滋扰乡里,郡县已遣兵逐之,斩获数十,境内渐安。” 轻描淡写,便将一场可能波及数郡的军事行动,化解为不值一提的治安事件。
接着,他又在那份关于高鉴的文书上写道:“武阳郡界,有贼寇流窜,魏县沦陷,疑为溃兵所为。已责令周边郡县严加巡防,不日即可收复。” 笔锋一转,攻略武阳郡变成了魏县沦陷,严重的边患被淡化成了普通的治安问题。
处理完毕,他满意地放下朱笔,将按自己意图“润色”过的奏章摘要,放入那堆准备呈送给皇帝阅览的“祥瑞文书”和“太平贺表”之中。而那两份原始的血泪奏报,则被他随手丢进了脚边一个盛放废纸的铜盆里,随后,他取过灯烛,毫不犹豫地将它们点燃。
橘红色的火苗跳跃着,迅速吞噬了纸张。上面的字迹在火焰中扭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如同河北大地上无数被忽视的苦难与呼号,在这富丽堂皇的江都离宫内,悄无声息地湮灭。那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很快就被暖阁内的龙涎香气所吞没,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虞世基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恢复了那种恰到好处的恭谨与从容。他端起那叠精心筛选过的,向着离宫深处,那个依旧沉醉在歌舞美酒中的皇帝所在,迈步而去。
暖阁外,江淮的春日暖阳正好,几只彩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离宫内的奢靡狂欢仍在继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而在遥远的北方,战火却因这千里之外的刻意忽视与掩盖,获得了更肆无忌惮蔓延的土壤。
大厦将倾,而掌舵者,犹在醉中。那一杯杯琼浆玉液,不仅麻痹了帝王的神经,更在不知不觉中,浇灌着这个庞大帝国覆灭的根源。
窗外,江淮的春日暖阳正好,离宫内的奢靡狂欢仍在继续。而北方的天空下,战火却因这千里之外的刻意忽视与掩盖,获得了更肆无忌惮蔓延的土壤。大厦将倾,而掌舵者,犹在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