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总部震撼!林凡要掀翻整个东北!-《亮剑:基地展开,老李吓懵了》

  延安总部的红色电话骤然响起。

  急促的铃声划破新一团指挥部的宁静。

  电话是师部转达的总部指令。

  旅长的声音通过听筒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李云龙!你小子这次真把天给捅破了!”

  李云龙听得耳朵嗡嗡响,脸上却笑开了花。

  “旅长,这哪能叫捅破天?这叫给咱八路军开新纪元!”

  “少贫嘴!”旅长在那头笑骂,“你们那份远征东北的战略报告,总部全体首长连夜开会讨论了!”

  “老李,我告诉你,这事儿直接惊动了延安最高层!”

  李云龙心脏狠狠跳了一下。

  这事儿成了!

  旅长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总部紧急命令,你和赵刚立刻启程,马上来延安!要当面向中央首长详细汇报整个计划!”

  “记住,绝密任务!路上务必注意安全!”

  挂断电话,李云龙兴奋得一拍大腿。

  “听见没有!总部让咱去延安!这是要给咱的火种计划正式盖章了!”

  赵刚脸上洋溢着激动,但依然保持着政委的沉稳。

  “老李,越是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冷静。延安之行关系到整个计划的生死存亡。”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凡。

  林凡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神情。

  他缓步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手指轻点。

  华北地形图瞬间切换成广袤的东北黑土地。

  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在地图上闪烁跳动。

  “在正式行动前,情报工作必须做到极致。”

  林凡的声音冷静清晰,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东北不是华北。关东军不是华北方面军那些杂牌货。”

  “那里是日本经营十几年的核心大本营。防御体系、工业布局、资源分布,复杂程度远超我们想象。”

  他指向屏幕上一片标红的区域。

  “首要目标是油田。但具体位置在哪?日军防御重心是什么?突击路线如何规划?这些都需要精准情报支撑。”

  “从现在开始,我的无人机侦察网络将对东北全境进行24小时高精度扫描。”

  屏幕上出现一架翼展极长的虚拟无人机。

  它无声滑过云层,高清摄像头将山川河流、城市铁路尽收眼底。

  “基地主计算机会对所有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建立完整的东北日军三维防御模型。”

  李云龙和赵刚看着那犹如天眼般的侦察画面,喉咙发干。

  这他娘的,鬼子在家里放个屁,恐怕都逃不过林凡的监控。

  “情报先行,这是现代战争的铁律。”

  林凡做出总结。

  与此同时,另一项紧迫任务秘密展开。

  “火种计划”远征东北,光有武器装备还不够。

  更需要海量的专业人才。

  赵刚拿着刚拟定的名单,眉头紧锁。

  “工程师、地质学家、石油化工专家、高级机械技工……根据地里这类人才几乎空白。”

  李云龙大手一挥,眼神凶狠。

  “那就去抢!去挖!给老子去白区挖人!”

  “楚云飞能从德国请专家,我们也能从上海、天津、北平把自己的专家请回来!”

  一道秘密指令通过基地加密网络,传向各大城市的地下交通站。

  规模空前的人才争夺战无声打响。

  沦陷区里那些心怀报国之志却找不到出路的工程师、学者和技术工人,收到了神秘信件。

  信件上只有一枚特殊墨水印制的齿轮与麦穗徽章。

  以及一个承诺:来晋西北,这里有你们工业救国的真正舞台。

  无数爱国知识分子和技术精英冒着生命危险,通过秘密交通线汇入晋西北。

  基地规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

  新一团的异常动向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358团的楚云飞最近坐立不安。

  自从平安县一战,李云龙用神鬼莫测的火力“抹平”整座县城后,楚云飞对这位“老朋友”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他派出的情报人员在晋西北外围转悠几圈,连新一团的毛都没摸到。

  越是神秘,楚云飞越是心痒难耐。

  他干脆派出心腹方立功,打着“交流学习,共同抗日”的旗号,大摇大摆来到新一团防区。

  “云龙兄!久违了!上次一别,楚某对云龙兄的雄风日夜思念啊!”

  李云龙看着笑得像狐狸的方立功,心里门儿清。

  “哈哈哈,立功兄客气了!什么雄风,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酒桌上你来我往,全是机锋。

  方立功旁敲侧击:“听闻云龙兄最近又添新家当,部队扩充迅速啊。不知下步有何打算?若有需要,我358团愿为云龙兄摇旗呐喊!”

  李云龙喝得满脸通红,一拍桌子。

  “打算?老子的打算多着呢!小鬼子占了咱那么多地方,老子迟早一笔一笔算回来!”

  他凑到方立功耳边,压低声音,酒气熏人。

  “不瞒你说,老子最近正琢磨着要干一票大的!捅破天的那种!”

  方立功心中一凛,面上不动声色,继续劝酒。

  李云龙打着哈哈东拉西扯,就是不说具体内容。

  把方立功急得抓耳挠腮。

  送走方立功后,赵刚有些担忧。

  “老李,你这么说,不怕楚云飞多想?”

  李云龙嘿嘿一笑,眼神闪着狡黠的光。

  “多想?老子就是要让他多想!”

  “咱们要去东北,动静小不了。先放点风声,让所有人都以为咱们要在华北搞大动作。”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才能给真正目标打好掩护!”

  基地最深处的独立实验室里。

  林凡正带着几个从白区接来的化学工程师,进行小规模燃料替代试验。

  简陋设备旁,黑乎乎的煤炭正被高温干馏,试图提取宝贵的煤焦油。

  几个大号蒸馏器里,发酵后的玉米和高粱正被提炼成酒精。

  然而结果差强人意。

  一个工程师擦着汗,沮丧报告。

  “林总工,煤制油转化率太低,成本高得吓人,杂质多,对发动机损害严重。”

  “酒精燃料热值只有汽油一半不到,腐蚀性强,坦克发动机根本承受不住长期使用。”

  林凡看着试管里那几滴浑浊、散发刺鼻气味的液体。

  沉默不语。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没有掌握费托合成等高级化工技术前,这些土法炼油根本无法支撑现代化装甲军团和未来空军的庞大消耗。

  现实再次用冰冷数据,凸显了天然石油的不可替代性。

  去东北,夺取那片黑色金矿。

  已经不是可选项。

  而是唯一的,必须完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