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铁血新兵!-《亮剑:基地展开,老李吓懵了》

  平安县和死亡峡谷的两场大捷,如同两声惊雷,彻底炸响了新一团的名号。

  “跟着李云龙,有肉吃,有鬼子杀,还能开铁王八!”

  这个说法,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华北。

  再加上总部政策上的暗中倾斜,一时间,整个晋西北根据地,甚至周边的沦陷区,都掀起了一股“参军就去新一团”的狂潮。

  成百上千的热血青年,怀揣着打鬼子、保家卫国的梦想,从四面八方涌来。

  他们之中,有放下锄头的庄稼汉,有读过几年书的进步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对新一团“黑科技”充满好奇的知识分子。

  新一团的兵力,滚雪球般迅速膨胀。

  指挥部外的新兵训练场,每天都挤满了人,口号声震天动地。

  李云龙看着这些稚嫩却充满朝气的脸庞,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哈哈哈,好啊!兵源滚滚来,咱们新一团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人多了,新的问题也来了。

  尤其是新组建的装甲部队,对兵员素质的要求极高。

  光有热情可不行,这玩意儿得靠脑子和技术。

  这时候,第一批从模拟中心杀出来的“老兵”们,就成了宝贝。

  王根生,那个曾经只会开卡车的“下山虎”驾驶员,如今已经是装甲一营的副营长兼总教官。

  他站在一辆崭新的59式坦克前,对着一群眼睛里冒着光的新兵蛋子,吐沫横飞。

  “都给老子听好了!这铁疙瘩,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它有脾气!你对它好,它就是你最可靠的兄弟!你敢瞎搞,它就能立马变成埋你们的铁棺材!”

  王根生一脚踢在坦克履带上,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

  “驾驶员,你的脚下是几十吨的钢铁和全车兄弟的命!油门、离合、刹车,每一个动作都得稳如泰山!”

  他指向炮塔里的张武。

  张武,曾经那个暴躁的车长,现在成了沉稳的连级指挥官。

  他拍了拍冰冷的炮闩,对着新来的炮手们说:“炮手,你的眼睛就是全车的眼睛!瞄准镜里,差之毫厘,战场上就谬以千里!”

  “打不中,就是浪费炮弹,就是让兄弟们多一分危险!”

  这些曾经的“菜鸟”,如今都成了言传身教的师傅。

  他们传授的不仅仅是驾驶、射击的技术,更多的是那种在模拟器里用无数次“死亡”换来的协同作战意识。

  “记住!坦克不是一个人的武器!是三个人的!五辆车的!一个连的!”

  “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你身边的战友!”

  这种老兵带新兵的模式,让新组建的装甲部队迅速形成了战斗力的雏形。

  为了检验训练成果,林凡亲自设计了一场高强度的步坦炮协同山地进攻演习。

  演习场设在一片复杂险峻的山地。

  “蓝军”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依托坚固的工事和刁钻的火力点,防守严密。

  “红军”则是由新兵组成的装甲突击营,配属一个步兵营和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连。

  演习开始的信号弹升空。

  新兵们驾驶的坦克,第一次组成攻击队列,向着山地发起了冲锋。

  场面瞬间混乱起来。

  有的坦克开得太快,和步兵完全脱节。

  有的坦克在爬坡时,因为驾驶员操作失误,差点熄火滑下来。

  车组内部的通讯频道里,更是充满了各种紧张的喊叫。

  “二号车!二号车!你他娘的快点跟上!阵型都乱了!”

  “炮手!你瞄准了没有?敌人的机枪点在那块大石头后面!”

  “报告车长!我……我看不到!”

  李云龙在后方的指挥部里,通过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看着这一切,气得直拍桌子。

  “他娘的!这帮小兔崽子!开得什么玩意儿!乱七八糟!一盘散沙!”

  然而,就在这时,老兵们的作用体现了出来。

  王根生亲自坐镇头车,不断通过电台冷静地指挥着整个攻击队列。

  “所有车辆注意!保持车距三十米!三号车、五号车,从左翼迂回!吸引火力!”

  “炮兵连!听到请回答!对d3区域进行一轮火力覆盖!三发急促射!”

  随着他一声令下,后方的喀秋莎火箭炮发出怒吼。

  数十枚火箭弹拖着尾焰,精准地砸在了“蓝军”一个坚固的火力集群上。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新兵们被这毁天灭地的场面惊呆了,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在老兵的带领和炮火的支援下,新兵们的表现虽然依旧稚嫩,但战术执行力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他们开始懂得利用地形掩护。

  开始懂得与步兵协同推进。

  开始懂得交替掩护攻击。

  最终,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一面红旗插上了“蓝军”的主阵地。

  演习结束,所有新兵都累得瘫倒在地,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自豪。

  他们虽然只是打了一场演习,却展现出了远超常规八路军部队的强大战斗力。

  李云龙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脸色铁青。

  他走到队列前,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刚才,老子在指挥部里看着你们,就像看一群没头苍蝇!”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的心上。

  “有的,开着坦克就想一个人往前冲,你以为你是赵子龙啊?长坂坡七进七出?”

  “有的,炮弹打了十几发,连人家的毛都没摸到一根!你那是打炮吗?你那是给鬼子放烟花呢!”

  “还有你们步兵!坦克上去了,你们还在后面磨磨蹭蹭!等你们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李云龙的骂声,让所有新兵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但是!”他话锋一转。

  “你们也有值得表扬的地方!知道听指挥,知道犯了错能马上改!知道协同作战!”

  “这说明你们还有救!”

  他走到一个年轻的坦克兵面前,几乎是脸贴着脸吼道:

  “都给老子记住了!别以为坐上这个铁疙瘩,就天下无敌了!”

  “你们要面对的,是关东军的鬼子!是鬼子里头的王牌!”

  “那帮狗娘养的,可不是平安县城里那帮二流守备队!”

  “上了真正的战场,你们今天犯的任何一个错误,都足够让你们和你们的战友死上一百遍!”

  “纪律!协同!实战意识!这才是你们的命!都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

  山谷里,响起了新兵们震天的回应。

  李云龙的“训诫”浇醒了新兵们的骄傲自满。

  而紧接着,政委赵刚则给他们带来了一股暖流。

  在晚上的政治学习课上,赵刚没有讲大道理。

  他只是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了一幅简陋的中国地图。

  然后,他指着东北那片广袤的土地。

  “同志们,我们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去打关东军?去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因为那里,有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需要的东西。”

  他拿起一块黑色的煤炭和一瓶浑浊的液体。

  “这就是石油,工业的血液。”

  “有了它,我们的坦克才能开动,我们的飞机才能上天,我们的工厂才能生产出更多的武器弹药。”

  “我们去东北,不是为了李云龙团长个人的功劳,也不是为了我们新一团的荣誉。”

  赵刚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声音变得无比庄重。

  “我们是去为中华民族,夺取工业的血液!”

  “我们是去为这个国家,打下一个强盛的未来!”

  “你们即将参与的,不是一次普通的战斗,而是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远征!”

  “你们每个人,都将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番话,说得所有新兵热血沸腾,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肩负的使命。

  那不再是简单的打鬼子、报家仇。

  而是一种更宏大、更神圣的责任感。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