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听!这是咱们中国人的心跳!-《亮剑:基地展开,老李吓懵了》

  死寂。

  震耳欲聋的爆炸过后,世界只剩下绝对的死寂。

  李云龙的脑子里一片尖锐的蜂鸣,他死死扒着布满蛛网裂纹的防爆玻璃,眼前只剩下黑与红两种颜色。

  测试车间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向外翻滚着浓烟与恶臭的巨大弹坑。

  钢铁被烧成了糖浆,水泥被直接气化。

  空气里弥漫着烧焦的机油、融化的电缆,还有一股……蛋白质烧焦的糊味。

  “救人!!”

  赵刚第一个挣脱了失神状态,他一脚踹开扭曲变形的铁门,嘶吼着冲了出去。

  压抑的寂静被彻底撕碎,哭喊声、命令声、杂乱的脚步声瞬间炸开。

  战士们像疯了一样冲向那个燃烧的地狱,徒手从滚烫的钢筋和碎石里往外拖人。

  李云龙僵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的目光穿过混乱的救援现场,死死钉在废墟中央。

  那里,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心脏,被炸成了一堆仍在发出暗红色光芒的麻花状废铁。

  希望,也一起被炸成了碎片。

  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技术员被抬了出来,一条胳膊不翼而飞,脸上黑乎乎的,只有眼白和牙齿是白的。

  他看见了李云龙,嘴唇翕动,发不出声音,眼泪混着血水和黑灰淌下。

  那眼神里是痛苦,是迷茫,还有一种让李云龙心脏骤停的……愧疚。

  “轰!”

  李云龙的脑子像是被第二颗炸弹引爆了。

  他猛地转身,一拳狠狠砸在身后的水泥墙上。

  “砰!”

  墙面被砸出一个浅坑,指节的皮肤瞬间撕裂,鲜血顺着墙壁蜿蜒流下。

  他却感觉不到痛,只是死死盯着自己渗血的拳头,浑身都在剧烈地颤抖。

  那不是愤怒。

  是一种更深沉的、足以将人溺毙的无力感。

  从小米加步枪到坦克洪流,他以为自己已经无所不能。

  可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天空,不是那么好上的。

  失败的阴影,像铅做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火种”基地的上空。

  食堂里,再也听不见吹牛打屁的声音,所有人都埋着头,扒拉着碗里味同嚼蜡的饭。

  几个从模拟中心出来的坦克兵聚在角落,压低了声音嘀咕。

  “俺就说,在地上跑得好好的,非要整那飞天上的玩意儿干啥?”

  “是啊,那发动机一响跟打雷似的,这要是飞到天上去炸了,人还能有囫囵个儿?”

  “听说好几个大学生都给炸伤了,一个胳膊都没了……太惨了。”

  质疑,开始像野草般疯长。

  造飞机,是不是太好高骛远了?

  我们这些泥腿子,真能干成这事?

  就连丁伟和孔捷都彻底沉默了。

  他们看着李云龙办公室里那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的烟屁股小山,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天巢”工程,这个曾让所有人热血沸腾的名字,如今成了一个沉重的、谁也不愿提起的负担。

  项目,彻底停滞。

  就在所有人都快被这股绝望的气氛压垮时,林凡出现了。

  他没有去安慰任何人,径直走进了被封锁的爆炸现场。

  废墟依旧滚烫,刺鼻的焦糊味熏得人直流眼泪。

  林凡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拾荒者,戴着手套,拿着镊子,在一片狼藉中仔细地搜寻、分辨、收集那些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发动机残骸。

  他一待,就是两天两夜。

  第三天清晨,林凡带着两个装满金属碎片的箱子,走进了临时搭建的分析实验室。

  陈默,那个曾经的理想主义工程师,正呆呆地坐着,脸上沾着黑灰,眼神空洞。

  爆炸中,他离得最远,毫发无伤,但这比受伤更让他难受。

  “把这些残片做金相分析。”

  林凡将箱子放在他面前,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我要知道它们在爆炸前一瞬间的金属晶体结构变化,特别是涡轮叶片部分。”

  陈默麻木地抬起头,嘴唇干裂。

  “还有用吗……我们失败了。”

  “这不是失败。”

  林凡看着他,目光清澈而锐利。

  “这只是排除掉了一个错误的答案。现在,我们要找到正确的那个。”

  那平静而笃定的话语,让陈默空洞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一点火星。

  是啊,科学,不就是在无数次失败中,寻找那唯一的正确吗?

  他猛地站起来,一把抹掉脸上的污渍,重新戴上眼镜。

  “给我二十四小时!”

  二十四小时后,一份详尽的分析报告摆在了指挥部的桌上。

  李云龙、赵刚、丁伟、孔捷,还有刚刚从昏迷中醒来,缠着满头绷带的高翔,全都围了过来。

  “原因找到了。”

  林凡指着报告上的一张高倍显微照片,那上面是金属扭曲断裂的微观结构。

  “发动机转速超过两千转,核心温度急剧升高。我们自产的合金叶片,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温高压,出现了‘高温蠕变’。”

  “简单说,它在被烧软的同时,还被巨大的离心力拉长、变形,最终叶片断裂,击穿外壳,引发了连锁爆炸。”

  “材料!归根结底,还是材料不行!”陈默补充道,声音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李云龙一拳砸在桌上。

  “那怎么办?造不出好钢,难道就这么算了?!”

  “不。”

  林凡摇了摇头,他在黑板上,用粉笔重重写下了两个字。

  【钨】

  【铬】

  “我在t2科技树里,找到了一个被动解锁的技术,【涡轮叶片强化技术】。”

  林凡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砸得指挥部里落针可闻。

  “这项技术,可以在现有的炼钢工艺中,通过添加这两种特殊的金属元素,大幅度提高合金的熔点和高温强度。”

  “只要有了它们,我们就能造出足以承受三千转以上高温高压的‘超级心脏’!”

  钨?铬?

  李云龙、丁伟和孔捷面面相觑,这俩字听着就跟天书一样。

  “这俩玩意儿……是啥?”孔捷忍不住问。

  “两种极其稀有的金属矿石。”林凡解释道,“钨,熔点最高的金属。铬,能让钢变得又硬又亮,还不生锈。”

  “稀有?”

  李云龙的眼睛瞬间亮了,他最不怕的就是稀有,就怕没有。

  “有多稀有?咱们根据地有吗?”

  林凡调出全息地图,在晋西北的版图上,零零散散地标出了几个红点。

  “有,但储量极少,分布极散,而且大多是贫矿,开采和提炼的价值很低。”

  “价值低?”

  李云龙咧开嘴,笑了,笑得有些狰狞。

  他一把抓起桌上的电话,对着话筒咆哮起来。

  “给老子接丁伟!接孔捷!”

  电话早就接通了,丁伟和孔捷就坐在他对面。

  李云龙没管那套,对着桌子吼道:“老丁,老孔!传我命令!从今天起,咱们铁三角的地盘,执行‘三光’政策!”

  丁伟和孔捷一愣。

  “把所有矿石都给老子搜刮干净!”

  “把所有铁匠铺的存货都给老子清干净!”

  “把老百姓家里磨刀的、垫桌脚的、看着像石头的玩意儿,都他娘的给老子看一遍!”

  “只要沾上‘钨’和‘铬’这两个字,全都给老子搬回来!”

  李云龙猩红着眼睛,像一头嗜血的狼。

  “老子不管它价值高不高!咱们现在,人命的价值最高!”

  “刮地三尺!给老子刮!”

  一场轰轰烈烈的“寻宝”运动,在整个晋西北根据地展开了。

  成千上万的战士、民兵、老百姓,拿着林凡下发的简易矿石图谱,漫山遍野地寻找着。

  他们不知道“钨”和“铬”是什么,只知道,这是能让咱们的飞机飞上天的“神仙石头”。

  一个放羊娃在山沟里发现了一块黑乎乎、沉甸甸的石头,交上去,换回来两袋小米。

  一个老铁匠,把祖上传下来的一块用来给钢淬火的“镇店之宝”献了出来。

  甚至有老乡,把自己家用了几十年的磨刀石都给搬到了收集点。

  短短十天,堆积如山的、五花八门的“石头”被运进了基地。

  在陈默和一群技术员不眠不休的筛选、化验、提炼下,一小堆珍贵无比的钨砂和铬铁矿,被分离了出来。

  它们是那么少,少到只能再造一个发动机核心。

  这是最后的机会。

  第二次地面测试。

  还是那个地方,一个新的、更坚固的测试台被建立起来。

  一模一样的发动机,但它的心脏,已经换了。

  所有人都退到了五百米外,躲在厚厚的掩体后面。

  高翔站在最前面,手里死死攥着一个望远镜,手心全是汗。

  “点火!”

  命令下达。

  熟悉的咳嗽声,黑烟喷出,螺旋桨开始转动。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转速表指针,开始攀升。

  五百……

  一千……

  一千五……

  两千!

  就是这个数字!

  上一次,就是在这里,一切化为乌有!

  高翔的呼吸停滞了。

  李云龙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陈默死死盯着温度监控仪,上面的曲线平稳得像一条直线!

  指针,没有丝毫停顿,轻松地越过了两千转的红线!

  两千一!

  两千三!

  两千五!

  发动机的轰鸣声,变了!

  不再是之前那种狂暴、嘶哑的咆哮,而是一种更雄浑、更厚重、更富有韵律感的澎湃轰鸣!

  嗡——嗡——嗡——

  那声音,像一头沉睡万年的钢铁巨兽,终于苏醒过来,发出了它震撼天地的第一声心跳!

  “成功了!!”

  陈默扔掉手里的记录板,像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又哭又笑。

  “成功了!!”

  所有人都在欢呼,都在拥抱,都在流泪。

  李云龙一把抱住身边的丁伟,狠狠地拍着他的后背。

  “他娘的!听见没!听见这动静没!”

  “这就是咱们的心跳!”

  高翔放下了望远镜,仰起头,看着那片湛蓝的天空。

  那双死寂了多年的眼睛里,终于重新映出了天空的颜色。

  他的翅膀,真的要回来了。

  然而,就在基地陷入狂欢的海洋时,一个尖锐的警报声,突然在指挥中心的雷达屏幕上响起。

  “报告!东北方向,高空,发现不明飞行物!速度三百!正在向我方空域高速接近!”

  林凡猛地冲到屏幕前。

  屏幕上,一个绿色的光点,正沿着一条笔直的航线,精准地指向“天巢”工程所在的秘密山谷。

  他立刻调出了机型识别数据库。

  几秒钟后,一行冰冷的日文和一张清晰的飞机侧写图,跳了出来。

  【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

  日军的眼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