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记百货大楼顶层的风裹着鞭炮的硝烟味打旋,红纸屑粘在玻璃幕墙上,被阳光照得透亮,像谁把揉碎的红绸撒在了天上。
临时搭起的平台边缘缠着彩带,红地毯的毛茬倒竖着,踩上去发出生涩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车流声绞在一起,织成一张紧绷的网。
小红攥着油印机滚筒的手心沁出了汗,金属的凉意顺着指缝往上爬,却压不住掌心里的烫。
宝蓝色套裙的腋下已经洇出深色的印子,丝巾在颈间勒出细痕,刚好遮住那道十年前的疤——那年仓库失火,火舌舔过她脖颈时,留下的蚯蚓状疤痕总在阴雨天发痒,像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爬。
“董事长,该您上台了。”礼仪小姐的声音带着甜腻的笑,托盘里的丝绸裹柄钟槌泛着柔光,和她手里这截乌黑的滚筒形成刺目的对比。
小红没看那钟槌,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平台角落的轮椅上。
王芳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腿上盖着碎花薄毯,空荡荡的裤管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钛合金关节冷硬的弧线。
她正用没受伤的左手比画着,做了个“砸”的手势,嘴角的笑比阳光还亮。
小红深吸一口气,硝烟味呛得她喉咙发紧。
1987年的冬天突然撞进脑海:牛棚教室的窗户糊着旧报纸,风一吹就哗啦啦响,油印机的滚筒转得发烫,小丽趴在桌上写“梅记补习班”的招生简章,笔尖把纸都戳破了。
王芳当时还没截肢,总用胳膊肘抵着滚筒的轴承处帮忙固定,说这样“省力气”,那些细微的划痕就是那时留下的,像给金属刻了道年轮。
司仪的声音透过麦克风炸开来,震得人耳膜发麻:“有请梅小红女士敲响上市宝钟!这钟声将见证老字号的腾飞,股票代码!”他的尾音拖得长长的,像条沾了蜜的鞭子,抽在每个人紧绷的神经上。
台下的掌声潮水般涌来,西装革履的人群里,评审委员们的脸被阳光照得半明半暗。
那个秃顶微胖的评委正用指尖敲着扶手,目光扫过小红手里的滚筒时,嘴角撇出一丝轻蔑,像在看什么不值钱的破烂。
小红认得他——当年父亲的案子里,就是他在卷宗上签了“同意查封”,钢笔尖在纸上戳出好几个墨点。
她举着滚筒往前走,红地毯的毛茬蹭着高跟鞋跟,发出“咔嗒咔嗒”的响。黄铜钟在阳光下泛着暖光,钟体上的花纹被打磨得光滑,映出她变形的影子。
就在她抬手的瞬间,“嘣”的一声脆响划破空气——连接钟槌的红绸断了。
断裂的绸带像条受伤的蛇,软绵绵地垂下来,半截丝绦挂在横梁上晃荡,断裂口齐整得像用剪刀裁过。
台下的哗然像炸开的锅。闪光灯“咔嚓咔嚓”地响,把小红的影子钉在钟面上。“不吉利啊!”“怕是要黄!”“,听着就像‘溜了吧要死’!”议论声顺着风飘上来,钻进耳朵里,像无数根细针在扎。
那个秃顶评委的嘴角翘了起来,端起茶杯的手都在晃,茶盖碰撞杯沿的声音格外刺耳。
小红举着滚筒的胳膊僵在半空,血“嗡”地冲上头顶。她看见王芳猛地攥紧轮椅扶手,指节白得像要裂开;看见人群后排小丽焦急的脸,她刚从深圳赶回来,衬衫的袖口还卷着,露出手腕上那道当年被交易所栏杆划破的疤。
十年前的火舌又开始舔舐记忆:仓库里的汽油桶爆炸时,也是这样的死寂,然后是冲天的火光和父亲绝望的嘶吼。
纺织厂的机床、梅记百货的柜台、深夜的批发市场……那些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日子,突然像潮水般漫上来,淹没了眼前的红地毯和黄铜钟。
一丝狠厉从眼底炸开,像火星点燃了汽油。
小红的喉间发出一声低沉的嘶吼,像受伤的野兽在咆哮。她往前跨了一大步,宝蓝色套裙的开叉处撕开一道小口,露出膝盖上那块常年磕碰留下的青疤。
手里的滚筒举得更高了,金属表面的凹痕在光里投下细碎的阴影,“梅记补习班1987”那几个字虽然模糊,却像刻在骨子里的咒语。
“咣——!!!”
滚筒撞上钟壁的瞬间,巨响震得平台都在抖!不是清越的钟声,而是金属与金属最粗暴的碰撞,闷得像闷雷滚过胸腔,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连远处的车流声都被这声音吞没了。
黄铜钟剧烈地摇晃着,钟体上的花纹仿佛都在颤抖,发出痛苦的呻吟。
反作用力把小红掀得一个趔趄,她的额头狠狠撞在钟体上,瞬间肿起一块青紫。
右手虎口裂开了,鲜血顺着滚筒往下淌,在乌黑的金属上画出蜿蜒的红痕,滴落在红地毯上,晕开一小片更深的红,像极了那年仓库失火时,滴在地上的血。
全场死了一样静。
闪光灯停了,议论声没了,连风都屏住了呼吸。所有人都僵在原地,眼睛瞪得圆圆的,像被施了定身咒。
礼仪小姐手里的托盘“啪”地掉在地上,丝绸钟槌滚到小红脚边,和染血的滚筒形成讽刺的对照。
小红抹了把额头,血混着汗流下来,在脸颊上画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像条鲜活的蚯蚓。
她捡起地上的滚筒,狠狠拄在红地毯上,发出“咚”的闷响,血珠溅在地毯毛茬上,像开出了细小的红梅花。
她挺直脊背,套裙的裂口更宽了,却露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目光像淬火的刀子,从秃顶评委惊恐的脸上扫过,从那些西装革履的惊愕里穿过,最后落在王芳亮得惊人的眼睛上。
“听见了吗?”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去,带着血的温热和金属的冷硬,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听响就行!”
风突然大了,卷起平台上的红纸屑,绕着黄铜钟打旋。那道断裂的红绸还在晃,却像是给这声巨响系了个鲜红的结。
王芳突然用钛合金关节敲击轮椅扶手,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像在打拍子。
小丽从人群里挤出来,站在轮椅边,对着大姐小红用力点头,眼里的光比闪光灯还亮。
小红举起染血的滚筒,又一次砸向黄铜钟。
“咣——!”
第二声巨响里,她仿佛听见了1987年油印机转动的声音,听见了纺织厂机床的轰鸣,听见了仓库大火里父亲模糊的哭喊。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在梅记百货的顶层炸开,像无数个被压抑的灵魂在呐喊。
台下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接着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掌声越来越响,混着王芳轮椅的“咔哒”声,像支不成调却格外滚烫的歌。
小红站在红地毯中央,额头的青紫在阳光下泛着光,流血的手紧紧攥着油印机滚筒,像握着整个沉甸甸的过往。
远处的城市在喧嚣,玻璃幕墙上的红纸屑还在闪烁,而这声穿透云霄的巨响,正带着她们穿过岁月的尘埃,朝着崭新的黎明,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去。
临时搭起的平台边缘缠着彩带,红地毯的毛茬倒竖着,踩上去发出生涩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车流声绞在一起,织成一张紧绷的网。
小红攥着油印机滚筒的手心沁出了汗,金属的凉意顺着指缝往上爬,却压不住掌心里的烫。
宝蓝色套裙的腋下已经洇出深色的印子,丝巾在颈间勒出细痕,刚好遮住那道十年前的疤——那年仓库失火,火舌舔过她脖颈时,留下的蚯蚓状疤痕总在阴雨天发痒,像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爬。
“董事长,该您上台了。”礼仪小姐的声音带着甜腻的笑,托盘里的丝绸裹柄钟槌泛着柔光,和她手里这截乌黑的滚筒形成刺目的对比。
小红没看那钟槌,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平台角落的轮椅上。
王芳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腿上盖着碎花薄毯,空荡荡的裤管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钛合金关节冷硬的弧线。
她正用没受伤的左手比画着,做了个“砸”的手势,嘴角的笑比阳光还亮。
小红深吸一口气,硝烟味呛得她喉咙发紧。
1987年的冬天突然撞进脑海:牛棚教室的窗户糊着旧报纸,风一吹就哗啦啦响,油印机的滚筒转得发烫,小丽趴在桌上写“梅记补习班”的招生简章,笔尖把纸都戳破了。
王芳当时还没截肢,总用胳膊肘抵着滚筒的轴承处帮忙固定,说这样“省力气”,那些细微的划痕就是那时留下的,像给金属刻了道年轮。
司仪的声音透过麦克风炸开来,震得人耳膜发麻:“有请梅小红女士敲响上市宝钟!这钟声将见证老字号的腾飞,股票代码!”他的尾音拖得长长的,像条沾了蜜的鞭子,抽在每个人紧绷的神经上。
台下的掌声潮水般涌来,西装革履的人群里,评审委员们的脸被阳光照得半明半暗。
那个秃顶微胖的评委正用指尖敲着扶手,目光扫过小红手里的滚筒时,嘴角撇出一丝轻蔑,像在看什么不值钱的破烂。
小红认得他——当年父亲的案子里,就是他在卷宗上签了“同意查封”,钢笔尖在纸上戳出好几个墨点。
她举着滚筒往前走,红地毯的毛茬蹭着高跟鞋跟,发出“咔嗒咔嗒”的响。黄铜钟在阳光下泛着暖光,钟体上的花纹被打磨得光滑,映出她变形的影子。
就在她抬手的瞬间,“嘣”的一声脆响划破空气——连接钟槌的红绸断了。
断裂的绸带像条受伤的蛇,软绵绵地垂下来,半截丝绦挂在横梁上晃荡,断裂口齐整得像用剪刀裁过。
台下的哗然像炸开的锅。闪光灯“咔嚓咔嚓”地响,把小红的影子钉在钟面上。“不吉利啊!”“怕是要黄!”“,听着就像‘溜了吧要死’!”议论声顺着风飘上来,钻进耳朵里,像无数根细针在扎。
那个秃顶评委的嘴角翘了起来,端起茶杯的手都在晃,茶盖碰撞杯沿的声音格外刺耳。
小红举着滚筒的胳膊僵在半空,血“嗡”地冲上头顶。她看见王芳猛地攥紧轮椅扶手,指节白得像要裂开;看见人群后排小丽焦急的脸,她刚从深圳赶回来,衬衫的袖口还卷着,露出手腕上那道当年被交易所栏杆划破的疤。
十年前的火舌又开始舔舐记忆:仓库里的汽油桶爆炸时,也是这样的死寂,然后是冲天的火光和父亲绝望的嘶吼。
纺织厂的机床、梅记百货的柜台、深夜的批发市场……那些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日子,突然像潮水般漫上来,淹没了眼前的红地毯和黄铜钟。
一丝狠厉从眼底炸开,像火星点燃了汽油。
小红的喉间发出一声低沉的嘶吼,像受伤的野兽在咆哮。她往前跨了一大步,宝蓝色套裙的开叉处撕开一道小口,露出膝盖上那块常年磕碰留下的青疤。
手里的滚筒举得更高了,金属表面的凹痕在光里投下细碎的阴影,“梅记补习班1987”那几个字虽然模糊,却像刻在骨子里的咒语。
“咣——!!!”
滚筒撞上钟壁的瞬间,巨响震得平台都在抖!不是清越的钟声,而是金属与金属最粗暴的碰撞,闷得像闷雷滚过胸腔,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连远处的车流声都被这声音吞没了。
黄铜钟剧烈地摇晃着,钟体上的花纹仿佛都在颤抖,发出痛苦的呻吟。
反作用力把小红掀得一个趔趄,她的额头狠狠撞在钟体上,瞬间肿起一块青紫。
右手虎口裂开了,鲜血顺着滚筒往下淌,在乌黑的金属上画出蜿蜒的红痕,滴落在红地毯上,晕开一小片更深的红,像极了那年仓库失火时,滴在地上的血。
全场死了一样静。
闪光灯停了,议论声没了,连风都屏住了呼吸。所有人都僵在原地,眼睛瞪得圆圆的,像被施了定身咒。
礼仪小姐手里的托盘“啪”地掉在地上,丝绸钟槌滚到小红脚边,和染血的滚筒形成讽刺的对照。
小红抹了把额头,血混着汗流下来,在脸颊上画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像条鲜活的蚯蚓。
她捡起地上的滚筒,狠狠拄在红地毯上,发出“咚”的闷响,血珠溅在地毯毛茬上,像开出了细小的红梅花。
她挺直脊背,套裙的裂口更宽了,却露出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目光像淬火的刀子,从秃顶评委惊恐的脸上扫过,从那些西装革履的惊愕里穿过,最后落在王芳亮得惊人的眼睛上。
“听见了吗?”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去,带着血的温热和金属的冷硬,砸在每个人的心上,“听响就行!”
风突然大了,卷起平台上的红纸屑,绕着黄铜钟打旋。那道断裂的红绸还在晃,却像是给这声巨响系了个鲜红的结。
王芳突然用钛合金关节敲击轮椅扶手,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像在打拍子。
小丽从人群里挤出来,站在轮椅边,对着大姐小红用力点头,眼里的光比闪光灯还亮。
小红举起染血的滚筒,又一次砸向黄铜钟。
“咣——!”
第二声巨响里,她仿佛听见了1987年油印机转动的声音,听见了纺织厂机床的轰鸣,听见了仓库大火里父亲模糊的哭喊。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在梅记百货的顶层炸开,像无数个被压抑的灵魂在呐喊。
台下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接着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掌声越来越响,混着王芳轮椅的“咔哒”声,像支不成调却格外滚烫的歌。
小红站在红地毯中央,额头的青紫在阳光下泛着光,流血的手紧紧攥着油印机滚筒,像握着整个沉甸甸的过往。
远处的城市在喧嚣,玻璃幕墙上的红纸屑还在闪烁,而这声穿透云霄的巨响,正带着她们穿过岁月的尘埃,朝着崭新的黎明,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