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明智之二《亿中》08 李泌-《智囊里的管理学》

  李泌:看问题别被表面声音带偏,要抓“对全局有用的关键”

  大臣们议论说,韩滉听说皇帝(唐德宗)流亡在外,就聚集兵力修筑石头城,暗中有谋反的打算。皇帝心里犯疑,就问李泌怎么看。李泌回答:“韩滉公正忠诚、清廉节俭,自从陛下在外流亡,他从没断过贡品;而且他镇守江东十五州,连盗贼都没出现,这都是他的功劳啊。他修石头城,是因为看到中原大乱,担心陛下会像晋元帝那样南迁永嘉,提前准备好迎接陛下的地方。这是臣子忠诚周到的考虑,怎么能当成罪过呢?韩滉性格刚直严格,不依附权贵,所以很多人说他坏话,希望陛下能明察,我敢担保他没别的心思。”

  皇帝说:“外面议论得沸沸扬扬,弹劾他的奏章堆得像麻一样,你没听说吗?”李泌答:“我当然听说了。他儿子韩皋现在是考功员外郎,连家都不敢回探望父母,就是因为这些谣言闹得太厉害。”皇帝又问:“连他儿子都这么害怕,你为啥还敢担保他?”李泌说:“韩滉的心思,我了解得非常清楚。我愿意上奏章说明他没二心,还请陛下把奏章交给中书省,让满朝大臣都知道。”

  皇帝劝道:“我正打算重用你,别人哪能这么轻易担保!千万别跟众人作对,不然可能连你都被连累。”李泌退朝后,还是上奏章,请求用全家一百口人的性命担保韩滉。

  后来有一天,皇帝对李泌说:“你居然真的上奏了,我已经把奏章留在宫里没发下去。我知道你和韩滉是老熟人,但也不能不爱惜自己啊!”李泌答:“我哪会因为私情偏袒老熟人而辜负陛下?实在是韩滉没别的心思。我上奏章,是为了朝廷,不是为了我自己!”皇帝问:“怎么说是为了朝廷?”

  李泌说:“现在天下又旱又闹蝗灾,关中地区一斗米要卖一千钱,粮仓都空了,可江东地区收成很好。希望陛下早点下发我的奏章,解开大臣们的疑惑,再告诉韩皋,让他回家探望父母。这样韩滉会感激陛下,不再有疑心,赶紧运送粮食过来,这难道不是为了朝廷吗?”(边批:这是唐朝安危的关键,关系可不小)

  皇帝恍然大悟:“我彻底明白了!”立刻下发李泌的奏章,还让韩皋请假回家探亲,当面赐他绯色官服,告诉他:“你父亲最近有不少谣言,现在我知道真相了,完全不相信那些话了。”接着又说:“关中缺粮,你回去跟你父亲说,赶紧想办法解决。”

  韩皋到了润州(韩滉任职地),韩滉又感动又高兴,当场流下眼泪,当天就亲自到江边,调出一百万斛米运往关中。他只让韩皋在家待了五天,就催他回朝。韩皋告别母亲时,哭声传到了外面。韩滉生气地把他叫出来,打了他一顿,亲自送他到江边,冒着风浪让他出发。(边批:真心能感动人,实在让人又感慨又动容)

  不久后,陈少游听说韩滉进贡粮食,也跟着进贡了二十万斛。皇帝对李泌说:“韩滉居然能让陈少游也进贡粮食?”李泌答:“何止陈少游,其他藩镇的将领也会争着来进贡的!”(边批:这话说得有底气)

  李泌敢担保、会说服,既救了忠臣,又解了国家危机

  别人都怕被谣言牵连,李泌却敢用全家性命担保韩滉,不只是因为他了解韩滉,更因为他看清“保住韩滉=保住江东粮源”——关中缺粮是致命问题,只有稳住韩滉,才能让粮食顺利运过来。而且他说服皇帝时,不跟皇帝争“韩滉有没有罪”,而是讲“保韩滉对朝廷有什么用”,一下戳中皇帝的核心需求,这才让皇帝彻底信服。

  李泌的智慧,在于不被“众人议论”迷惑,始终盯着“朝廷缺粮”的核心困境——哪怕韩滉有争议,只要他能解决粮荒,就是朝廷需要的人。这种“抓大放小、以结果为导向”的思路,帮他既救了人,又解了国家难题。

  生活里遇到“大家都反对”的事,别先跟着否定,想想“这件事对自己\/对目标有没有用”;职场上面对有争议的同事或方案,别只听别人的评价,琢磨“这人\/这方案能不能解决核心问题”。不被表面声音绑架,才能做出更清醒的判断。

  【管理智慧】

  一、李泌的“反向辟谣逻辑”:不只会说“他没罪”,更会摆“他为啥没罪”

  李泌保韩滉,不是瞎喊“他是好人”,而是抓准了两个“硬证据”,把谣言拆得明明白白:

  1.看功劳:韩滉没断过贡献,还稳住了江东——相当于现在说“某员工没私吞公款,反而带团队把业绩做涨了30%”,用实绩打脸谣言;

  2.看动机:修城是“迎驾”不是“谋反”——相当于现在说“某合作方囤货不是想涨价,是怕供应链断了给你备货”,用合理动机解释“可疑行为”。

  这种“摆证据 讲动机”的辟谣,比单纯“我相信他”管用10倍——别人说“他要反”,你说“他没反,因为他一直给朝廷送粮,修城是为了接皇帝”,逻辑闭环了,谣言自然站不住脚。

  当代案例1:职场“下属被传挪用公款”,总监力保:用实绩 动机拆谣言

  公司的区域总监老周,手下的销售经理小吴被传“私吞客户货款5万”,人事部要查小吴,老周站出来保他:

  - 先摆实绩:“小吴负责的区域,最近3个月回款率100%,比去年同期涨了25%,要是他想私吞,何必把业绩做这么好?”

  - 再讲动机:“他最近总加班,是在帮客户对接售后,有人看见他跟客户吃饭,就传成‘私吞货款’——我查过,那是客户请他吃饭感谢售后,账单都在。”

  老周还把小吴的回款记录、客户感谢信拿给人事部看,最后人事部查清是竞品造谣,小吴不仅没事,还因为“业绩突出”涨了薪。后来小吴更拼了,年底把区域业绩再提了15%——这就是李泌的“反向辟谣”:用实绩和动机说话,比空口担保靠谱,还能让被保的人更卖力。

  当代案例2:商业“合作方被传断供”,采购总监力保:用合作记录 行业逻辑拆谣言

  老吴是一家食品厂的采购总监,长期合作的面粉供应商张总,被传“要断供涨钱”,厂里有人建议换供应商,老吴不同意:

  - 先摆合作记录:“张总跟我们合作5年,从来没断过供,去年面粉涨价,他还帮我们扛了3个月才调价,要是想坑我们,早坑了。”

  - 再讲行业逻辑:“现在小麦丰收,面粉价格稳得很,他断供涨钱没道理——我打听了,是新竞品想抢单,故意造的谣。”

  老吴还带厂长去张总的工厂考察,看到张总不仅没囤货,还在扩建生产线,准备给食品厂多供货。最后食品厂不仅没换供应商,还跟张总签了长期合同,张总后来还介绍了两家低价的包装供应商,帮食品厂省了不少钱——这跟李泌保韩滉一样:用长期合作记录和行业逻辑拆谣言,既保住了靠谱的合作方,还赚了更多资源。

  二、李泌的“百口担保底气”:不是“我跟他熟”,是“我懂他为人 算清全局”

  李泌敢说“以百口保韩滉”,不是因为“私交好”,是两点底气:

  1.懂韩滉的为人:知道他刚直不阿,不搞权贵,被黑是因为“不站队”,不是“有二心”;

  2.算清全局利益:知道江东有粮,韩滉是唯一能快速运粮的人,保他就是保朝廷的“粮袋子”——要是韩滉被冤,没人运粮,关中就得乱。

  这放现在就是“保人不看私情,看人品和全局价值”:比如保下属,不是因为“他跟你关系好”,是因为“他能力强、人品正,能帮团队成事”;保合作方,不是因为“他请你吃饭”,是因为“他能稳定供货,帮公司降成本”。

  当代案例1:创业公司“技术骨干被传跳槽”,cEo力保:懂人品 算团队价值

  某初创公司的技术骨干小郑,被传“要跳槽去竞品公司”,投资人让cEo老周换掉小郑,老周说“我以公司未来担保,小郑不会走”:

  - 懂人品:“小郑去年家里出事,公司没发工资,他自己垫钱给团队买设备,要是他想跳槽,何必垫钱?”

  - 算团队价值:“我们的核心算法是小郑写的,他走了,项目得停3个月,竞品就是想让我们换他,拖慢进度。”

  老周还跟小郑聊了,发现小郑是因为“想给团队涨薪,跟投资人没谈拢”,才被传“跳槽”。最后老周说服投资人给技术团队涨薪,小郑不仅没走,还在半年内把算法优化了,让公司的产品效率提升了40%——这就是李泌的“担保底气”:懂人品,算清全局价值,保人就是保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三、李泌的“保人深层价值”:不只是“救个人”,是“盘活全局资源”

  李泌保韩滉,最牛的不是“洗清冤屈”,是“借保人盘活了粮食资源”:他知道关中缺粮,韩滉有粮,保韩滉能让他安心运粮;韩滉运粮后,还带动其他节度使跟风,解决了朝廷的大难题——这是“保一个人,活一盘棋”。

  放现在就是“保人要算‘连锁反应’”:比如保一个靠谱的下属,他能带动团队积极性;保一个靠谱的合作方,他能介绍更多资源——保对了人,能让全局都活起来。

  当代案例:集团“区域经理被传违规”,总裁力保:保一个人,激活全集团业绩

  某零售集团的华东区域经理老郑,被传“违规给加盟商让利”,总部要撤他,总裁老周力保:

  - 先查真相:老郑是为了帮加盟商度过疫情难关,临时让利,还跟总部报备过,只是流程慢了点;

  - 再算连锁反应:华东区域是集团的“业绩龙头”,老郑在加盟商里威望高,撤了他,加盟商可能造反;保他,他能带动加盟商多开店。

  老周不仅没撤老郑,还在集团大会上表扬他“懂变通、为加盟商着想”,让其他区域学他的做法。结果半年内,华东区域新增了20家加盟店,其他区域也跟着学,集团整体业绩涨了25%——这跟李泌保韩滉带动其他节度使运粮一样:保对一个人,能激活整个体系的积极性,让全局都受益。

  四、核心启示:想做“李泌式保人高手”,记住3个“不瞎保”原则

  不管是职场保下属、商业保合作方,还是生活中保朋友,想不踩坑、还能盘活全局,就学子泌这3点:

  1.保人前先“查两点”:实绩 动机,别信“一面之词”

  别人说“他有问题”,先查“他有没有实绩证明清白”(比如韩滉的贡献、小吴的回款),再想“他做‘可疑事’的动机”(比如韩滉修城是迎驾、小吴加班是做售后)——用事实拆谣言,才不是瞎保。

  2.担保要有“底气”:懂人品 算全局,别凭“私交”

  别因为“跟他熟”就保,要懂“他的为人是不是靠谱”(比如韩滉刚直、小郑仗义),还要算“保他对全局有啥好处”(比如韩滉能运粮、老郑能带动业绩)——有底气的担保,才不会把自己拖下水,还能成事。

  3.保人要算“连锁反应”:不只为救他,更要盘活全局

  保人别只想着“帮他脱困”,要想“他脱困后能带动啥”(比如韩滉运粮带动其他人、老郑让利带动加盟)——保对了人,能让一个人的价值,变成全局的价值。

  简单说,李泌的智慧不是“会保人”,是“会选对人、算对账、盘活全局”——保人不是瞎站队,是看人品、看价值、看连锁反应,保对了,能让一盘死棋都活过来。

  【原文】李泌

  议者言韩滉闻乘舆在外,聚兵修石头城,阴畜异志。上疑,以问李泌,对曰:“滉公忠清俭,自车驾在外,滉贡献不绝,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皆滉之力也。所以修石头城者,滉见中原板荡,谓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迎扈之备耳。此乃人臣忠笃之虑,奈何更以为罪乎?滉性刚严,不附权贵,故多谤毁,愿陛下察之,臣敢保其无他。”上曰:“他议汹汹,章奏如麻,卿不闻乎?”对曰:“臣固闻之。其子皋为考功员外郎,今不敢归省其亲,正以谤语沸腾故也。”上曰:“其子犹惧如此,卿奈何保之?”对曰:“滉之用心,臣知之至熟,愿上章明其无他,乞宣示中书,使朝众皆知之。”上曰:“朕方欲用卿,人亦何易可保!慎勿违众,恐并为卿累。”泌退,遂上章,请以百口保滉。他日,上谓泌曰:“卿竟上章,已为卿留中。虽知卿与滉亲旧,岂得不自爱其身乎!”对曰:“臣岂肯私于亲旧以负陛下,顾滉实无异心。臣之上章,以为朝廷,非为身也!”上曰:“如何为朝廷?”对曰:“今天下旱蝗,关中米斗千钱,仓廪耗竭,而江东丰稔。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而谕韩皋,使之归觐,令滉感激,无自疑之心,速运粮储,岂非为朝廷耶?”边批:此唐室安危之机,所系非细。上曰:“朕深谕之矣!”即下泌章,令韩皋谒告归觐,面赐绯衣,谕以“卿父比有谤言,朕今知其所以,释然不复信矣”,因言“关中乏粮,与卿父宜速置之。”皋至润州,滉感悦流涕,即日自临水滨,发米百万斛,听皋留五日即还朝。皋别其母,啼声闻于外。滉怒,召出挞之,自送至江上,冒风涛而遣之。边批:至诚感人,可悲可泣。既而陈少游闻滉贡米,亦贡二十万斛。上谓李泌曰:“韩滉乃能使陈少游亦贡米乎?”对曰:“岂唯少游,诸道将争入贡矣!”边批:有他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