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魏皇怒-《镇龙司执刀人:我靠杀戮速通武道》

  不知是谁,用带着哽咽的沙哑嗓音率先嘶吼出来。

  下一刻——

  “誓死追随大统领!!”

  “誓死追随大统领!!!”

  更加狂热整齐,更加震耳欲聋的吼声,如同平地惊雷,再次炸响。

  许多人甚至激动得浑身颤抖,紧紧握住了腰间的刀柄。

  看向点将台上那道绛红色身影的目光,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狂热与死心塌地的忠诚。

  这一刻,这五百人的心。

  被王玄这番话彻底凝聚在了一起,拧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

  “好!”

  王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激动而坚定的面孔,胸中也涌起一股豪情。

  他不再多言,猛地拔出腰间那柄与众人无异的制式绣春刀。

  雪亮的刀锋在初升的朝阳下划出一道寒光,直指千山郡方向,声如洪钟。

  “诸位听令!目标——千山郡!出发!”

  “遵令!!”

  五百人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随即,在各级头目的指挥下。

  这支精锐之师迅速变换队形。

  如同一条深青色的巨龙,缓缓启动,迈着整齐而沉稳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离开青山府城镇龙司大门。

  此次前往千山郡,王玄并未倾巢而出。

  他只带了林诺与张鸣这两名最早跟随自己,知根知底且能力出众的兄弟作为随身副手。

  而将更为沉稳持重的赵天日、郑宗。

  以及细心周全的张争留在了青山府城镇守。

  如此安排,既是考虑到青山府乃其根基之地。

  需有得力且信任之人坐镇,以防不测。

  也是给赵天日等人独当一面的机会,锻炼他们处理事务的能力。

  有他们在,即便王玄不在,青山府城也能维持稳定,寻常风波足以应对。

  …………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魏都,皇城深处。

  晨曦透过雕花的窗棂,在铺着明黄锦毯的御书房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大魏皇帝,正端坐在紫檀木御案之后。

  眉头微蹙,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虽穿着常服。

  但眉宇间自有股不怒自威的帝王气度,只是眼底深处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就在此时,一道轻捷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御书房外的廊下,如同融入阴影之中。

  守在门外的首领太监庆华公公。

  是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慈和却眼神锐利的老者,见到来人。

  脸上立刻堆起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微微颔首示意。

  随即转身,迈着悄无声息的步子走进御书房。

  “陛下,”

  庆华公公在御案前躬下身,声音柔和清晰。

  “镇龙司指挥使,萧逸萧大人,在殿外候旨求见。”

  魏皇闻言,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头也未抬,只淡淡道。

  “宣他进来。”

  “老奴遵旨。”

  庆华公公应声,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

  来到殿外,他对等候在那里的萧逸低声道。

  “萧大人,陛下宣您即刻进见。快些去吧,莫要让陛下久等。”

  言语间带着几分熟稔与善意。

  萧逸,身为代天子执掌镇龙司的指挥使,是魏皇绝对的心腹重臣。

  他身形挺拔,面容冷毅,即便在皇帝近侍面前也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

  他深知庆华公公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当下拱手还礼,语气颇为客气:

  “有劳庆华公公通传。”

  说罢,他整理了一下衣袍,神色肃穆。

  迈着沉稳而迅捷的步伐踏入御书房。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龙涎香的气息,安静得能听到铜漏滴答的轻响。

  萧逸行至御案前约十步处,停下脚步。

  目光快速扫过案后那道身影。

  旋即抱拳,深深一揖:

  “臣,萧逸,参见陛下!”

  魏皇这才放下朱笔,抬起头看向萧逸。

  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摆了摆手。

  “行了,萧爱卿,早就跟你说过,私下奏对,不必如此拘泥于虚礼。平身吧。”

  他身体微微后靠,目光落在萧逸身上,带着洞察的意味。

  “你此刻前来,面色凝重,看来……是有什么不简单的消息了?”

  萧逸直起身,神色依旧严肃,点了点头。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火漆信件,双手呈上。

  “陛下明鉴。这是刚从青山府加急呈递而来的密报,事关重大,臣不敢耽搁。”

  庆华公公适时上前,接过信件,检查了一下火漆完好,这才转呈到御案之上。

  魏皇拿起信件,拆开火漆,取出里面的信纸,目光沉静地逐字阅读起来。

  起初,他的脸色尚算平静,但随着信上内容一页页翻过。

  他眉心的结越拧越紧,脸上的肌肉逐渐绷紧,一丝铁青之色浮上面颊。

  终于,他将最后一页信纸重重地拍在御案之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他没有立刻发作,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脸上翻涌的怒意强行压下。

  但那双看向萧逸的眼睛里,已是一片冰寒。

  “呵……”

  魏皇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声音低沉,带着浓重的帝王压迫感。

  “好啊,真是好得很。萧爱卿,你瞧瞧,如今朕这大魏皇朝,表面上四海升平,内里却早已是千疮百孔,到处都是啃食国本的蛀虫!”

  他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懑与冰冷。

  “外有强敌环伺,北蛮、西燕,大明,大羽,东瀛……

  个个狼子野心,对我大魏疆土虎视眈眈!此乃外患!

  可内部呢?这些盘踞地方的世家大族,只顾自身利益,枉顾国法民生!

  还有那些所谓的隐世宗门,受我大魏供奉,却只知索取,在国家危难之际袖手旁观,形同硕鼠!此乃内忧!”

  说到激动处,魏皇身上那股久居上位的帝王威压不受控制地弥漫开来。

  使得御书房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温度骤降。

  他放在御案上的手,此刻也不禁失去血色。

  萧逸虽自身修为高深。

  但在这位掌控天下生杀大权的帝王盛怒之下,仍感到一股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压力。

  他深知此刻魏皇需要的并非劝慰,更不是推波助澜。

  于是他保持着躬身姿态,眼帘低垂,沉默地站在下方。

  如同一尊石雕,静静等待着天子的决断。

  果然,不出萧逸所料。御书房内那令人窒息的沉默与冰冷并未持续太久。

  魏皇终究是“执掌天下”多年的帝王,知道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几口气,胸膛几次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