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校尉,反贼已经东逃。”
元驰县城外,韦敬才听着麾下斥候的汇报,丝毫不觉得意外。
作为韦家年轻一代的英才,他也曾位列韦家八龙,见识与谋略自是远超常人。
(注:由于韦家八龙有好几个都栽在黄巾军手中,所以这个说法渐渐被人抛弃。)
韦敬才很清楚,若此事当真是黄巾贼主将在谋划,绝对不会是如此小打小闹。
所以定是有人想以此做进身之阶,为自己在黄巾贼那谋个好的职位。
以此来看,叛贼此刻的动向也就不难理解了。
“校尉,我们要追吗?”
一旁的仟将见韦敬才没有立即做决断,不由主动相询。
“你觉得呢?”
韦敬才反问,似有考究之意。
“属下觉得应该追,不追有损我们的威严。”仟将回道。
韦敬才颔首,分出五百人去元驰县城清除余孽,维持秩序,他则带着剩下的人转向去追孙元忆等人。
另一边,看着被冻得脸颊通红的父母妻儿,杨琦难免心生悔意。
可事已至此,他作为元驰县的二号反贼,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一旁的孙元忆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笑道:
“杨兄放心,举事当天我们就派得有兄弟向黄巾军左校尉求援。算算时间,他也该到了。”
话音未落,便有斥候前来禀报,身后的韦家军正向他们这杀来。
孙元忆面色不变,因为这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然而没过多久,又有斥候情报送到,这次乃是告知众人前面有一千韦家军拦路。
这下所有人不淡定了,前后都有韦家的兵将,他们该往哪里逃?
孙元忆见状放声道:“诸位兄弟勿慌,我早就派人去云门郡请援兵。只要我们再坚持坚持,就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话音落下,立即有人反驳:
“怎么坚持?前后都有敌人,我们能撑得了多久?依我看,咱们不如降了,还能捡回一条命。”
孙元忆见不少人意动,不由冷笑反问:
“降了就能活吗?你们别忘了你们在元驰城里做了什么事。”
众人心中一凛,杨琦更是在此时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之前孙元忆会放任眼前这帮人胡作非为。
孙元忆见状,继续道:“所以我们眼下没有别的选择,唯有抗争,唯有坚持到东边黄巾军的到来才能活下去。”
“现在,你们听我号令,抛弃掉多余的东西,只带武器甲胄,随我一起冲锋!”
众人不由面露犹豫,看向身上携带的财物。
“只丢一半行不行?”
片刻后,有人低声央求。
“可以,只要你不怕死。”孙元忆淡漠回道。
他终究是参加过义军的,对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
杨琦见状劝道:“兄弟们,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众人心中微动,终于有人将身上除武器甲胄外的东西丢掉。
孙元忆立刻组织起这些人来,将他们重新列队。
与此同时,杨琦在叮嘱自家亲人在附近藏好,等他安全后会派人来接。
很快,队伍重新整理好,孙元忆带队在前面冲锋,杨琦压后军防止有人逃跑。
数百人很快行动起来,仅仅半个小时后,他们就迎面撞上了韦柄领的一千强兵。
“杀!”
孙元忆没有过多犹豫,大喝一声便朝着对方冲杀过去。
当然,他冲击的是对面的侧翼,目的也只是亡命而已。
所以在损失两百多人后,孙元忆也是成功地带人冲了过去。
韦柄立即组织人追击,势必要将眼前这群叛贼留下。
双方你追我赶,在孙元忆身旁仅剩百余人时,东面终于飘来他渴望的那面旗帜。
是黄巾军,人数足有三四千人,领兵的是文渊麾下三校尉之的左仁左校尉。
韦柄深知敌众我寡,当即便下令撤退。
孙元忆却是大喜,高呼:“兄弟们,左校尉来了,咱们的报仇的机会到了。”
“随我一同杀回去,把咱们丢的东西找回来!”
此言一出,原本疲惫不堪的杨琦等人立即精神大振。
他们的财物、家人还在后边呢,岂能就这么离去。
于是追逃异形,孙元忆领着百余人反扑。
左仁见状,心中尽管不满,但还是下令跟了上去。
此次出兵,他本打算接了人就回去,反击什么的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可惜孙元忆好不容易引动韦家与黄巾军双方,哪会轻易作罢。
“校尉,大头领还不想打韦家,咱们这么做,恐怕不太好吧!”
左仁身旁,有人低声提醒道。
“放心,此事我有分寸。”左仁瞪了那人一眼,幽幽答道。
他也不想追的,奈何孙元忆送了不少钱财给他。
而且若在此时止步不前,恐怕会被韦家的人轻视,麾下有些兄弟也会不满。
没错,尽管年关将近,尽管大头领不让他们打,但还是有部分好战分子是迫切希望在战争中寻求进步。
他们甚至鼓动左仁私下写信向顾冒提议出兵,只不过被左仁拒绝了而已。
眼下机会来了,这些人岂能不抓住。
时间流逝,不久后韦柄与韦敬才就联系上。
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定下一个简陋的作战计划。
简而言之,就是韦柄负责引敌,韦敬才负责埋伏。
这种计划很简单,简单到只要后面的黄巾军停下来想一想就能猜到。
可黄巾军停得下来吗?
当然停不下来,因为孙元忆在不停地鼓动,因为眼前的局势是有利于他们的。
所以当两旁的呼喝声传来,当韦敬才领着两千余众杀到跟前,韦柄带人转身反击时,左仁顿时意识到中计了。
他当即组织人反击,然后悲哀地发现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顾冒为了练习真气军阵,抽调了不少黄巾军精华,战力有所下降的他们当然不是韦家军的对手。
更何况,他们还中了计,刚交手就折损了不少战力。
一个时辰后,战斗结束,韦家军取得大胜,杀伤、俘获了不少黄巾贼,仅有不到千人的黄巾贼逃了回去。
两日后,都尉文渊在武宪城内收到消息后又惊又怒。
元驰县城外,韦敬才听着麾下斥候的汇报,丝毫不觉得意外。
作为韦家年轻一代的英才,他也曾位列韦家八龙,见识与谋略自是远超常人。
(注:由于韦家八龙有好几个都栽在黄巾军手中,所以这个说法渐渐被人抛弃。)
韦敬才很清楚,若此事当真是黄巾贼主将在谋划,绝对不会是如此小打小闹。
所以定是有人想以此做进身之阶,为自己在黄巾贼那谋个好的职位。
以此来看,叛贼此刻的动向也就不难理解了。
“校尉,我们要追吗?”
一旁的仟将见韦敬才没有立即做决断,不由主动相询。
“你觉得呢?”
韦敬才反问,似有考究之意。
“属下觉得应该追,不追有损我们的威严。”仟将回道。
韦敬才颔首,分出五百人去元驰县城清除余孽,维持秩序,他则带着剩下的人转向去追孙元忆等人。
另一边,看着被冻得脸颊通红的父母妻儿,杨琦难免心生悔意。
可事已至此,他作为元驰县的二号反贼,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一旁的孙元忆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笑道:
“杨兄放心,举事当天我们就派得有兄弟向黄巾军左校尉求援。算算时间,他也该到了。”
话音未落,便有斥候前来禀报,身后的韦家军正向他们这杀来。
孙元忆面色不变,因为这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然而没过多久,又有斥候情报送到,这次乃是告知众人前面有一千韦家军拦路。
这下所有人不淡定了,前后都有韦家的兵将,他们该往哪里逃?
孙元忆见状放声道:“诸位兄弟勿慌,我早就派人去云门郡请援兵。只要我们再坚持坚持,就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话音落下,立即有人反驳:
“怎么坚持?前后都有敌人,我们能撑得了多久?依我看,咱们不如降了,还能捡回一条命。”
孙元忆见不少人意动,不由冷笑反问:
“降了就能活吗?你们别忘了你们在元驰城里做了什么事。”
众人心中一凛,杨琦更是在此时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之前孙元忆会放任眼前这帮人胡作非为。
孙元忆见状,继续道:“所以我们眼下没有别的选择,唯有抗争,唯有坚持到东边黄巾军的到来才能活下去。”
“现在,你们听我号令,抛弃掉多余的东西,只带武器甲胄,随我一起冲锋!”
众人不由面露犹豫,看向身上携带的财物。
“只丢一半行不行?”
片刻后,有人低声央求。
“可以,只要你不怕死。”孙元忆淡漠回道。
他终究是参加过义军的,对这种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
杨琦见状劝道:“兄弟们,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众人心中微动,终于有人将身上除武器甲胄外的东西丢掉。
孙元忆立刻组织起这些人来,将他们重新列队。
与此同时,杨琦在叮嘱自家亲人在附近藏好,等他安全后会派人来接。
很快,队伍重新整理好,孙元忆带队在前面冲锋,杨琦压后军防止有人逃跑。
数百人很快行动起来,仅仅半个小时后,他们就迎面撞上了韦柄领的一千强兵。
“杀!”
孙元忆没有过多犹豫,大喝一声便朝着对方冲杀过去。
当然,他冲击的是对面的侧翼,目的也只是亡命而已。
所以在损失两百多人后,孙元忆也是成功地带人冲了过去。
韦柄立即组织人追击,势必要将眼前这群叛贼留下。
双方你追我赶,在孙元忆身旁仅剩百余人时,东面终于飘来他渴望的那面旗帜。
是黄巾军,人数足有三四千人,领兵的是文渊麾下三校尉之的左仁左校尉。
韦柄深知敌众我寡,当即便下令撤退。
孙元忆却是大喜,高呼:“兄弟们,左校尉来了,咱们的报仇的机会到了。”
“随我一同杀回去,把咱们丢的东西找回来!”
此言一出,原本疲惫不堪的杨琦等人立即精神大振。
他们的财物、家人还在后边呢,岂能就这么离去。
于是追逃异形,孙元忆领着百余人反扑。
左仁见状,心中尽管不满,但还是下令跟了上去。
此次出兵,他本打算接了人就回去,反击什么的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可惜孙元忆好不容易引动韦家与黄巾军双方,哪会轻易作罢。
“校尉,大头领还不想打韦家,咱们这么做,恐怕不太好吧!”
左仁身旁,有人低声提醒道。
“放心,此事我有分寸。”左仁瞪了那人一眼,幽幽答道。
他也不想追的,奈何孙元忆送了不少钱财给他。
而且若在此时止步不前,恐怕会被韦家的人轻视,麾下有些兄弟也会不满。
没错,尽管年关将近,尽管大头领不让他们打,但还是有部分好战分子是迫切希望在战争中寻求进步。
他们甚至鼓动左仁私下写信向顾冒提议出兵,只不过被左仁拒绝了而已。
眼下机会来了,这些人岂能不抓住。
时间流逝,不久后韦柄与韦敬才就联系上。
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定下一个简陋的作战计划。
简而言之,就是韦柄负责引敌,韦敬才负责埋伏。
这种计划很简单,简单到只要后面的黄巾军停下来想一想就能猜到。
可黄巾军停得下来吗?
当然停不下来,因为孙元忆在不停地鼓动,因为眼前的局势是有利于他们的。
所以当两旁的呼喝声传来,当韦敬才领着两千余众杀到跟前,韦柄带人转身反击时,左仁顿时意识到中计了。
他当即组织人反击,然后悲哀地发现打不过,真的打不过。
顾冒为了练习真气军阵,抽调了不少黄巾军精华,战力有所下降的他们当然不是韦家军的对手。
更何况,他们还中了计,刚交手就折损了不少战力。
一个时辰后,战斗结束,韦家军取得大胜,杀伤、俘获了不少黄巾贼,仅有不到千人的黄巾贼逃了回去。
两日后,都尉文渊在武宪城内收到消息后又惊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