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默然不言,他并非无法回答解珲的问题,而是深知他再怎么说解珲也听不进去,故而不愿多费唇舌。
“军事还有别的事吗?若没有,你便下去吧。”
片刻之后,解珲自以为杨云被说服,开始赶人。
“微臣告退。”
杨云躬身一拜,缓缓退出解珲的大帐。
时间流逝,罗栋一路疾行,很快便回到京都,见到齐王陈青尧。
“齐王,事情就是这样的,您来拿个主意吧。”
罗栋简单将情况说了一遍,然后抱拳请示。
陈青尧顿觉头疼,从心里上讲,他是不想出兵的。
可若是不出兵,庆王这个盟友今后还会相信他吗?
将来伪魏、伪周、伪齐三路来攻他的时候,庆王会不会也像他这样按兵不动。
“齐王。”
罗栋轻声呼唤,令陈青尧意识到他犹豫的时间太长了。
“罗兄,以你之见,这兵该不该出?”
陈青尧还是拿不定主意,打算听一听罗栋的看法。
“该。”
罗栋没有片刻犹豫,显然在来的路上早就仔细思考过。
“为什么?”陈青尧反问道。
他没提不出兵的理由,因为他相信罗栋与他一样清楚。
罗栋正色道:“陈兄,我等屯兵江北是为了威慑伪齐。”
“如今伪齐视我们为无物,我等若不出兵岂不是会被天下人耻笑,士气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而且不出兵的话,也无法向庆王交待。”
“可是……”
陈青尧略感失望,罗栋说的理由他都清楚,因此他想把自己犹豫的点告诉对方,听听对方的想法。
罗栋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出言打断道:
“没有可是。齐王,倘若当初伪魏伪周屯兵天河渡口时您调我等去防守,今日不出兵尚在情理之中。”
“可您没有,因此于情于理这兵都非出不可。”
陈青尧顿觉不悦,呵斥道:“那我问你,出兵之后伪魏伪周发兵来攻怎么办?”
罗栋回道:“若是如此,陈兄就有理由召我回来。”
陈青尧一愣,还想找借口时,罗栋又开口了。
“陈兄,你还犹豫什么?”
“既然伪魏伪周没有在我屯兵江北时发起进攻,说明他们也不想打。”
“待我领兵回来,他们自会退去。”
“再者,你堂堂大宗师,若敌军来的人少了,又岂会是你的对手。”
“来的人多了,必然耗时耗力。或许他们尚未准备好,就已经收到朱定军回援,我退出大齐的消息。”
听到最后一句话,陈青尧不再犹豫,大笑道:“罗兄,你说的得对,就按你说的办。”
他已经反应过来,由于距离的原因,伪魏与伪周收到消息要晚于他们。
因此他可以利用时间差,迫使伪齐朱定军回到原来的位置。
最关键的是他如此英明果断的人对渡江都要如此犹豫,他就不信顾贼与韩贼不会犹豫。
毕竟伪魏伪齐伪周三方,伪齐的实力最强,另外两方未必不想借这个机会削弱伪齐。
而他们一犹豫,给罗栋的时间就更多了。
“末将领命。”
见陈青尧终于反应过来,罗栋当即抱拳道。
随后他更是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毕竟时间不等人。
……
邺城,魏王宫内。
文崇领兵一万与刘耀武隔河对峙,赵兴领兵一万与韩虎隔河对峙的消息传入此地已有三日。
顾冒对此并未有任何批示,仿佛没看到一样。
这日,刘患带着陈佩来求见顾冒。
“刘爱卿,你因何事找孤?”
刘患两人行礼完毕后,顾冒在陈佩身上停留了一瞬,转头朝刘患问道。
自上次马达荐官事件后,陈佩就被提拔为兵部郎中。
想他陈佩在韦一笑麾下时,乃是韦家第二谋士,自是不甘只做一个小小的郎中,因此他今天又来‘找事’了。
“魏王,兵部郎中陈佩近来有一个想法,臣以为可行,因此带他来见您。”刘患如实回道。
顾冒神色不变,看向陈佩:“陈郎中,说说你的想法。”
陈佩拱手回道:
“魏王,庆齐一战。无论结果怎么样,大齐必然有所损耗,进而影响到魏、大周以及大齐三家联手攻齐王的计划。”
“而以齐王陈青尧之强悍,一旦让其兵精粮足,纵然是魏、大周、大齐三方结盟也难与之抗衡。”
“因此微臣以为我们当先下手为强,趁其尚未休整过来削弱他们。”
顾冒点头,接着问道:“如何削弱?”
陈佩精神一震,接着道:“如今齐王麾下三位宗师各占一地,正是分而击之的好时候。”
顾冒皱眉,不悦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佩回道:“臣的意思是何妨命镇西将军攻安西,将陈青尧引过去,魏王您则秘密联络周皇,和他联手击杀文崇。”
顾冒顿觉无语,反问道:
“宗师有那么好杀吗?”
“齐王陈青尧有那么蠢吗,连调虎离山之计都看不出来?”
“再者你就没有考虑过孤有机会宰了文崇,陈青尧同样有机会大败我们在秦州的兵马,而且把握比孤还大。”
“两位,用秦州数万大军换文崇的性命,真的值得吗?”
陈佩反驳道:“魏王,只要我们速度够快,数万大军是有可能退出秦州的。”
“而且若陈青尧不去秦州,那么我们可以顺势夺取秦州剩下的四郡。”
“此战唯一的难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魏王您能否挡下已是大宗师的陈青尧。”
面对陈佩真诚的眼神,顾冒并未直接回应,而是看向一旁的刘患:
“刘爱卿,你觉得呢?”
“臣对您有信心。”刘患如实回道。
他是真的对顾冒有信心,否则不会把陈佩带来。
“你可真看得起孤。”
顾冒气急而笑,挥手道:“下去吧,此事到此为止。”
陈佩顿感失望,他一飞冲天的机会没了。
不过好在魏王虽然生气,却没有治他的罪。
刘患很不甘心,他决定再努力一次。
他问道:“魏王,陈郎中与臣已经写好具体的作战计划,您要看吗?”
顾冒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写都写了,看看也无妨。
于是他笑道:“看看也无妨,不过你别指望孤看后会改变心意。”
“军事还有别的事吗?若没有,你便下去吧。”
片刻之后,解珲自以为杨云被说服,开始赶人。
“微臣告退。”
杨云躬身一拜,缓缓退出解珲的大帐。
时间流逝,罗栋一路疾行,很快便回到京都,见到齐王陈青尧。
“齐王,事情就是这样的,您来拿个主意吧。”
罗栋简单将情况说了一遍,然后抱拳请示。
陈青尧顿觉头疼,从心里上讲,他是不想出兵的。
可若是不出兵,庆王这个盟友今后还会相信他吗?
将来伪魏、伪周、伪齐三路来攻他的时候,庆王会不会也像他这样按兵不动。
“齐王。”
罗栋轻声呼唤,令陈青尧意识到他犹豫的时间太长了。
“罗兄,以你之见,这兵该不该出?”
陈青尧还是拿不定主意,打算听一听罗栋的看法。
“该。”
罗栋没有片刻犹豫,显然在来的路上早就仔细思考过。
“为什么?”陈青尧反问道。
他没提不出兵的理由,因为他相信罗栋与他一样清楚。
罗栋正色道:“陈兄,我等屯兵江北是为了威慑伪齐。”
“如今伪齐视我们为无物,我等若不出兵岂不是会被天下人耻笑,士气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而且不出兵的话,也无法向庆王交待。”
“可是……”
陈青尧略感失望,罗栋说的理由他都清楚,因此他想把自己犹豫的点告诉对方,听听对方的想法。
罗栋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出言打断道:
“没有可是。齐王,倘若当初伪魏伪周屯兵天河渡口时您调我等去防守,今日不出兵尚在情理之中。”
“可您没有,因此于情于理这兵都非出不可。”
陈青尧顿觉不悦,呵斥道:“那我问你,出兵之后伪魏伪周发兵来攻怎么办?”
罗栋回道:“若是如此,陈兄就有理由召我回来。”
陈青尧一愣,还想找借口时,罗栋又开口了。
“陈兄,你还犹豫什么?”
“既然伪魏伪周没有在我屯兵江北时发起进攻,说明他们也不想打。”
“待我领兵回来,他们自会退去。”
“再者,你堂堂大宗师,若敌军来的人少了,又岂会是你的对手。”
“来的人多了,必然耗时耗力。或许他们尚未准备好,就已经收到朱定军回援,我退出大齐的消息。”
听到最后一句话,陈青尧不再犹豫,大笑道:“罗兄,你说的得对,就按你说的办。”
他已经反应过来,由于距离的原因,伪魏与伪周收到消息要晚于他们。
因此他可以利用时间差,迫使伪齐朱定军回到原来的位置。
最关键的是他如此英明果断的人对渡江都要如此犹豫,他就不信顾贼与韩贼不会犹豫。
毕竟伪魏伪齐伪周三方,伪齐的实力最强,另外两方未必不想借这个机会削弱伪齐。
而他们一犹豫,给罗栋的时间就更多了。
“末将领命。”
见陈青尧终于反应过来,罗栋当即抱拳道。
随后他更是马不停蹄地往回赶,毕竟时间不等人。
……
邺城,魏王宫内。
文崇领兵一万与刘耀武隔河对峙,赵兴领兵一万与韩虎隔河对峙的消息传入此地已有三日。
顾冒对此并未有任何批示,仿佛没看到一样。
这日,刘患带着陈佩来求见顾冒。
“刘爱卿,你因何事找孤?”
刘患两人行礼完毕后,顾冒在陈佩身上停留了一瞬,转头朝刘患问道。
自上次马达荐官事件后,陈佩就被提拔为兵部郎中。
想他陈佩在韦一笑麾下时,乃是韦家第二谋士,自是不甘只做一个小小的郎中,因此他今天又来‘找事’了。
“魏王,兵部郎中陈佩近来有一个想法,臣以为可行,因此带他来见您。”刘患如实回道。
顾冒神色不变,看向陈佩:“陈郎中,说说你的想法。”
陈佩拱手回道:
“魏王,庆齐一战。无论结果怎么样,大齐必然有所损耗,进而影响到魏、大周以及大齐三家联手攻齐王的计划。”
“而以齐王陈青尧之强悍,一旦让其兵精粮足,纵然是魏、大周、大齐三方结盟也难与之抗衡。”
“因此微臣以为我们当先下手为强,趁其尚未休整过来削弱他们。”
顾冒点头,接着问道:“如何削弱?”
陈佩精神一震,接着道:“如今齐王麾下三位宗师各占一地,正是分而击之的好时候。”
顾冒皱眉,不悦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佩回道:“臣的意思是何妨命镇西将军攻安西,将陈青尧引过去,魏王您则秘密联络周皇,和他联手击杀文崇。”
顾冒顿觉无语,反问道:
“宗师有那么好杀吗?”
“齐王陈青尧有那么蠢吗,连调虎离山之计都看不出来?”
“再者你就没有考虑过孤有机会宰了文崇,陈青尧同样有机会大败我们在秦州的兵马,而且把握比孤还大。”
“两位,用秦州数万大军换文崇的性命,真的值得吗?”
陈佩反驳道:“魏王,只要我们速度够快,数万大军是有可能退出秦州的。”
“而且若陈青尧不去秦州,那么我们可以顺势夺取秦州剩下的四郡。”
“此战唯一的难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魏王您能否挡下已是大宗师的陈青尧。”
面对陈佩真诚的眼神,顾冒并未直接回应,而是看向一旁的刘患:
“刘爱卿,你觉得呢?”
“臣对您有信心。”刘患如实回道。
他是真的对顾冒有信心,否则不会把陈佩带来。
“你可真看得起孤。”
顾冒气急而笑,挥手道:“下去吧,此事到此为止。”
陈佩顿感失望,他一飞冲天的机会没了。
不过好在魏王虽然生气,却没有治他的罪。
刘患很不甘心,他决定再努力一次。
他问道:“魏王,陈郎中与臣已经写好具体的作战计划,您要看吗?”
顾冒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写都写了,看看也无妨。
于是他笑道:“看看也无妨,不过你别指望孤看后会改变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