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你回圣城了?-《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几天后,一架飞机降落在泉城机场。

  许昊带着唐骏、武卫,以及作为秘书的王楠楠和特意叫来见世面的小舅子刘轩,踏上了家乡的土地。

  鲁省方面给予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不仅之前的一号领导亲自作陪,分管工业、科技的副职以及泉城市的主要领导几乎悉数到场。

  车队浩浩荡荡,直奔高新区那个曾被寄予厚望、如今却略显沉寂的产业园。

  秋日阳光下,产业园规模初显。

  宽阔的道路已经铺就,标准化的厂房骨架林立,部分外墙甚至已经完工,水电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只是缺少了机器的轰鸣和人流,显得空旷而寂静。

  “许董,你看,”

  一号领导亲自充当讲解员,指着这片土地,语气带着惋惜也带着希望,

  “这里规划的是我们省重点打造的高端制造集群,基础条件绝对过硬。之前那家公司……唉,眼光和能力都差了点,可惜了这块好地和前期投入。但如果由昊天来接盘,那绝对是珠联璧合,立刻就能盘活!”

  其他领导也纷纷补充,详细介绍着周边的交通规划、人才储备以及能提供的各项配套政策,言辞恳切,目光期待。

  唐骏和武卫戴着安全帽,一边听,一边仔细勘察着厂房的结构、层高、承重,以及变电站、排污等关键设施。

  武卫更是拿着计算器,根据现场情况和已知的政策优惠,飞快地估算着成本和时间表。

  王楠楠紧跟许昊身侧,记录着领导们的介绍和许昊偶尔的提问。

  她看着这片规模宏大的园区,再看向身边被众多父母官簇拥着的、面色平静的许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这个男人,已经能够决定一片土地、甚至一个区域的产业未来了。

  刘轩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他胖乎乎的脸上满是震撼。

  他只知道姐夫很厉害,是首富,但直到此刻,看到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大官”们如此客气甚至带着一丝讨好地围着姐夫转。

  看到这片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地即将因为姐夫一句话而彻底改变命运,他才对“首富”这两个字有了最直观、最冲击性的认知。

  他紧紧攥着拳头,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跟着姐夫干。

  考察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回到临时布置的会议室,省里准备了详细的规划图和厚厚的政策文件。

  唐骏和武卫低声交换了意见,然后由唐骏进行汇总汇报:

  “许董,现场看下来,园区的基础条件确实超出预期,尤其是厂房主体结构和基础设施,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结合省里市里给出的土地、税收和配套政策,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很高。预计最快三个月内可以完成改造和设备进驻,半年内可以实现试生产。”

  这个时间表,比从头建一个新厂快了将近一年!

  所有领导的目光都聚焦在许昊身上,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

  许昊没有看那些文件,他的目光扫过窗外那片等待唤醒的土地,又扫过眼前家乡父母官们殷切的脸庞,最后与唐骏、武卫确认过的眼神交汇。

  他没有丝毫犹豫,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一点,声音清晰而坚定:

  “那就这里了。”

  他看向唐骏,指令简洁明了:

  “唐骏,立刻组建项目组,启动对接。用最快的速度,把这里,变成昊天在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是!许董!”

  唐骏立刻应下,雷厉风行。

  “太好了!”

  “感谢许董!”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会议室内,鲁省和泉城市的领导们难以抑制地激动起来,纷纷起身,掌声和道贺声此起彼伏。

  这块压在他们心头许久的大石,终于被搬开,并且即将化作一颗璀璨的产业明珠!

  许昊的当场拍板,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展现了他一贯的果断和对团队判断的绝对信任。

  这个决定,盘活了一个巨大的沉淀资产,为家乡带来了一个引领未来的超级项目。

  走出会议室,秋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但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火热。

  刘轩凑到许昊身边,眼睛放光:

  “姐夫,你刚才太帅了!一句话就定了这么大件事!”

  许昊看了他一眼,淡淡一笑:

  “记住,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以后你独当一面了,做决定也要快、要准,更要承担起后果。”

  王楠楠看着许昊在夕阳下拉长的身影,听着他对刘轩的教诲,心中那份崇敬更深。

  她知道,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投资,更是一次情怀的落地,一次对故乡未来的郑重承诺。

  而她也为自己能见证并参与这一切,感到无比的荣幸。

  离开了省城泉城的喧嚣与宏大的产业园规划,许昊的车队驶向了他真正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一个位于鲁东,名为圣城的小县城。

  这里的空气仿佛都带着熟悉的、缓慢而质朴的气息。

  车队没有直接去县政府,而是先拐进了一个老旧的家属院。

  许昊提前打过招呼,让本地领导不必陪同。

  他带着王楠楠和保镖,提着从京都和国外带回来的名贵营养品、烟酒,敲开了沈念父母家的门。

  沈念的父母,于许昊的到来既感惊喜又有些手足无措。

  他们知道女儿与这位如今已是通天人物的首富之间的过往,更清楚如今双方地位的云泥之别。

  “叔叔,阿姨,我回来看看你们。”

  许昊的态度很恭敬,如同一个普通的晚辈,将礼品放在客厅角落,

  “一点心意,你们保重身体。”

  沈念母亲眼眶有些发红,连连道谢,忙着去倒水。

  沈念父亲则拘谨地搓着手,不知该说些什么。

  许昊没有多留,简单问候了二老的身体,聊了几句沈念的近况,便起身告辞。

  这份心意到了即可,久留反而会让他们不安。

  离开家属院,县里的领导车队早已等候在外。

  简单的寒暄后,便直奔此次考察的目的地——位于许昊老家村子附近的一片规划工业用地。

  这里与省城那个近乎现成的产业园完全不同,还是一片布满庄稼茬的空地,远处是熟悉的村庄轮廓,甚至能看到他家老宅的屋顶。

  “许董,这片地交通便利,靠近省道,劳动力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劳动密集型的组装产业。”

  县里领导热情地介绍着,带着明显的期盼。

  若能引来许昊的投资,对这个小县城将是天大的好事。

  许昊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这片土地。

  这里承载了他童年的记忆,上一世的困顿与这一世的起点。

  唐骏和武卫在一旁低声交换着意见,评估着土地成本、物流条件和政策潜力。

  “在这里建一个摩托罗拉手机的组装厂,能解决多少就业?”

  许昊突然开口问道。

  “至少能直接提供三千个岗位!加上带动的周边服务业,起码五千人!”

  唐骏立刻回答。

  许昊点了点头。

  超级电池工厂是技术密集型,放在省城能吸引高端人才。

  而手机组装是劳动密集型,放在家乡县城,能最大程度地带动就业,惠及乡里。

  这符合他反馈家乡的初衷,也符合商业布局的合理性。

  他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当晚,县里安排了接待晚宴,地点设在县城最好的酒店。

  如同无数中国基层商业活动的缩影,真正的交锋与磨合,往往是在酒桌上完成的。

  包厢里烟雾缭绕,气氛热烈。

  本地的领导、几位颇有实力的本地企业家作陪,轮番向许昊敬酒。

  言辞恳切,无不围绕着家乡发展、桑梓情深。

  “许董,你是我们圣城走出去的,家乡的发展,可就指望你了!”

  “这杯我干了,您随意!感谢您能想着家乡!”

  “许董,以后有什么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许昊端着酒杯,应对得体。

  他深知这套规则的威力,也明白这是打通地方关系、确保工厂顺利落地的必要环节。

  他没有摆首富的架子,该喝的酒也浅尝辄止,态度既不疏离,也保持着应有的威严。

  唐骏和武卫作为下属,自然承担了更多的“火力”。

  王楠楠坐在许昊身边稍后的位置,看着这场面,有些不适,但也努力适应着。

  刘轩则兴奋地看着姐夫游刃有余地应对着这些场面,觉得比看电影还精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县里主要领导再次举杯,趁着气氛热烈,旧事重提:

  “许董,白天看的那块地……您觉得怎么样?我们保证,所有手续一路绿灯,绝对给您最好的条件!”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许昊身上。

  许昊放下筷子,拿起湿巾擦了擦手,目光扫过桌上每一张期盼的脸,最后落在县领导脸上,缓缓开口:

  “厂子,就定在那里了。”

  他顿了顿,看向唐骏:

  “唐骏,具体细节,你安排人和县里对接。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快! 我希望明年这个时候,能看到我们圣城老家生产的摩托罗拉手机,卖到全国各地。”

  “啪!啪!啪!”

  县委书记激动得带头鼓掌,满座皆欢,纷纷举杯:

  “感谢许董!”

  “为家乡干杯!”

  “许董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保障!”

  一场酒局,敲定了一个关乎县城未来数年发展的重大项目。

  离开酒店时,夜风微凉,吹散了许昊身上些许的酒气。

  他坐进车里,揉了揉眉心。王楠楠体贴地递上一瓶矿泉水。

  车队缓缓驶离酒店,许昊看着窗外闪过的、熟悉又陌生的街景,目光深邃。

  衣锦还乡,投资建厂,看似风光无限。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如何确保工厂高效运转,如何管理本土员工,如何平衡家乡复杂的人情关系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后续的挑战,远比在酒桌上喝几杯酒要复杂得多。

  然而,这是他选择的路。

  既是商业的扩张,也是情感的归依。

  就在车队即将驶出县城时,许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沈念的短信:

  “老公,你回圣城了?谢谢你去看我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