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尚在重建,沂水城休战不过两月,北羌又与边境又多有摩擦,大军回程需要粮草,秋狩劳民伤财,依哀家看来,不办为宜。”
珠帘后,江绾的声音响彻大殿,让一时半会就秋狩争论不休的朝臣都安静了下来。
赵栗见没人再敢发声,只得轻轻敲击着右侧龙首,示意洛池州赶紧再寻理由。
洛池州看懂了赵栗的暗示,思索半晌后,硬着头皮讲道:“太后娘娘,自古天子田猎以讲武,陛下登基已有三个年头,三年之中从未举办过大型集会,更何况如今陛下的弓马之技日渐精进,驰骋挽强,皆中鹄的,合该领兵实地演武。”
江绾闻言侧头向赵栗看去,见他紧扣着龙首一动不动,不禁嘲讽道:“陛下的骑射精进到如此地步,哀家竟闻所未闻啊。”
赵栗见矛头又指向了他,赶忙松开了紧绷的手指,颤着声音强装镇定道:“母后领兵剿匪,儿臣不胜钦佩,故日日研习骑射,以备不时之需。”
“臣户部侍郎万寒有本上书,”堂下的万寒听出了赵栗的窘迫,上前救场,“近几月次林山下各县皆有上表,山野多兽,频下噬畜,偶有伤人,陇亩不堪其害。臣以为,此次秋狩不仅是训兵演武、以彰国威,更应该为山下农户清除兽患,毕竟先前楚贼谋反致使无数尸骇遗留山上,野兽饱食必然大力繁殖......”
万寒停顿了数秒,见自己的话没被江绾打断,才继续道:“陛下继位之后主张节俭,王族勋贵们也纷纷效仿,故次林山近数年少有狩猎,若娘娘担忧演武费财,不若只召集各地王侯一起围猎便是。”
江绾微微侧身,透过珠帘看了一眼发声的人,她倒是忘了这个已故万美人的兄长,她若没记错,这兄妹俩是汤州来的,那是齐王的地盘,赵弘当初或许就是不喜齐王的人入后宫才默许了她们的做法,而今她离宫一段时间,万寒竟然都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上,若说没有人助力,那她是定然不会信的。
只是他们这么轮番启奏举办秋狩,先说要演武又改成召其他王侯围猎,其中未必没有蹊跷。
若有计划想要发动政变,这个大军调回燕州的节骨眼上确实是个良机,可是山林地形复杂,统帅皇城卫的又是她的人,难度超凡啊。
不过万寒的提议倒不错,召集各地王侯一起虽然会多生事端,但没有一人会空着手来。冬日来临北羌必定不会安宁,她得想个法子从这些富得流油的王侯手上多筹些军饷。
“臣礼部侍郎孟平有本......”
“行了。”
孟平刚开口,江绾就堵住了他的话头,他再说也无非就是一些劝她举办秋狩的提议,听了也是浪费时间。
“万寒说得有理,那便由礼部尚书郭甫全权负责吧。”江绾一锤定音,支持秋狩的朝臣也都无声地松了口气。
孟平还想说些什么,但见到洛池州制止的眼神,也只得装起笑脸,假装满心欢喜地向原位走去。
午后,江绾邀众朝臣入宫赏菊,花园路径繁杂,行至寂静处,随行宫人都识趣的守在各个进出口,唯留礼部尚书郭甫随侍。
“秋狩人马拟定的这么快?”江绾接过郭甫呈上的名单,挨个查看了起来。
“午膳一过,孟平就将此名单交给了臣,说是先前熬了两夜,跟户部商量过,依着陛下的喜好选了些人手,还旁敲侧击地想让臣带上他。”郭甫低垂着脊背,将双手交叠于身前,汇报道。
“宋惟的轻车都尉虽是勋官,但也没理由让他跟着户部官员随行去各县考察实情吧,还有这串古怪的名字,若哀家没记错,是北羌的人?”
“回娘娘,孟平今日想在朝上说的正是此事。”郭甫回道,“之前漳州动乱,苋国也不安宁,温相想着要与北羌缓和关系以免三面夹击,便建议陛下派人驰援了疫病恒生的尼斯格城,在此之后北羌可汗的亲弟弟思勒特勤特意觐见陛下,以示两国友好。”
江绾握着卷轴思索了一阵,她记得竹溪与她讲过,北羌虽然几乎每年都会稳定地在燕州、朔州边境争抢牧地,但也内部动乱横生,兄终弟及的制度导致新可汗是踩着几位叔叔的尸体才上的位,如今可汗的几位弟弟又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大军难以统一,所以这几年与大昭的摩擦还算少。
“孟平此人,明日也都这么勤快吗?”江绾一转话题,见郭甫有些支支吾吾,她宽慰道:“但说无妨。”
“孟平此人心眼极小,不是臣主观臆断,他对此事如此上心,必然是有利可图。”
郭甫直言直语,江绾也听得真切,从封禅之事将王迪换掉改任郭甫之后,她便交代了让郭甫蛰伏,事情不必做得出色,只要摸清每个部下的底细就成。果不其然,其中家境最好的孟平竟是第一个倒戈的,还不是完全归顺哪一方,竟是与北羌多有牵扯。
“把宴请之事交与他,就说太后重建漳州时提起过重建机密楼之事,缺一掌使,”她沉思片刻,又补充道:“只许进,不许出。”
郭甫点头应下,他清楚,江绾这么做就是把孟平当成了钱袋子,秋狩之后,孟平必然活不长了。
回到溪云台,温知熠瞧见江绾带回的名册,顺手翻看了起来,旁的名字倒是没引起他的注意,只是看见飞龙使的人选后,他不由得神色一滞。
“飞龙使,程诩?”
江绾有些不明所以,反问道:“怎么?这人你认得?”
谁知温知熠并不作答,只是继续问道:“娘娘不认得?”
江绾一头雾水,但这人的名字听起来又实在耳熟,她转头看向玉枝,试图从她那里知道这到底是谁。
可玉枝思索半晌,才模糊道:“朝中姓程的官员也有几个,程诩倒是没听过,不过娘娘可还记得先帝身边曾有个叫程冶的?”
尘封的回忆瞬间从江绾的脑海中涌出,她还记得芙蓉那面目全非的样子,如果当时没有她拼死回来报信,她怕是早就死在魏王府了。
“记得,怎么不记得。”她话语中的恨意不加掩饰,“他们二人有什么关系吗?”
温知熠见江绾的反应,顿时舒缓了妒意,温声解释道:“程冶是先帝捡来的孤儿,程诩是程泰的养子,正儿八经的永丰程氏,二人不太可能有瓜葛。”
“那他与你有过节?”江绾追问道,不然温知熠没理由连北羌特勤被请来都不提,特意提这个人的名字。
“他与臣并无过节,只是他曾经训疯过几匹程府上的马,如今又被任命为飞龙使,未免有些......”温知熠欲言又止,这些自然是他胡编乱造的,只是程诩样貌非凡,户部让他跟着秋狩,必然是有心之人在背后想要把他推到江绾眼前去。
“呵,这些老东西还真是装也不装了。”江绾冷哼一声,让一个不会驯马的人来做飞龙使,看来是真想对她行刺。
“那娘娘可要换人?臣倒是有一人选,那人......”温知熠见机提议道,他可是认得一个驯马老手,而且那人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了。
“不必,”江绾回绝了他,“这样只会打草惊蛇。”
先是礼部一定要组织秋狩,洛池州跳出来说一堆有的没的假装不赞同也不反对,万寒又提及百姓民生把她架起来让她不得不同意,原本看见北羌特勤她还以为这是选好的替罪羊,但没想到竟然会从不起眼的飞龙使开始布局,若不是温知熠多看了两眼知道这人的底细,她还不能完全确定此行会有人行刺呢。
“太后娘娘。”这时,被江绾派去郭府听消息的女官回来了,她走近江绾身侧,在她耳边悄声汇报道:“郭甫已将宴请事宜派给孟平,未拨银两,孟平很是气愤,回府后便放了信。”
江绾挑眉,只见那女官又说:“是去汤州的,已经派人守着了。”
“盯好他,别让哀家的军饷跑了。”
“是。”
女官微微颔首,一股奇异的幽香顺着她的发髻飘入江绾的鼻腔,初闻像夏夜绽放的茉莉,细细嗅去又掺杂着一些桂花蜜的香气,清新与醇厚交织着,让人流连忘返。
“这是什么香?”江绾没忍住问道。
女官微微俯身,十分谦卑地答道:“回娘娘,张公子每日都会在愉阁中调香,说是想为娘娘的生辰献礼,而香料贵重,娘娘倡导节俭,张公子觉着那些劣品扔了可惜,便分给了臣等......”
她拖长了尾音,悄悄抬眼打量江绾的脸色,只见江绾神色有些呆滞,仿佛陷入了回忆中。
“生辰吗,哀家自己都不记得了......”
珠帘后,江绾的声音响彻大殿,让一时半会就秋狩争论不休的朝臣都安静了下来。
赵栗见没人再敢发声,只得轻轻敲击着右侧龙首,示意洛池州赶紧再寻理由。
洛池州看懂了赵栗的暗示,思索半晌后,硬着头皮讲道:“太后娘娘,自古天子田猎以讲武,陛下登基已有三个年头,三年之中从未举办过大型集会,更何况如今陛下的弓马之技日渐精进,驰骋挽强,皆中鹄的,合该领兵实地演武。”
江绾闻言侧头向赵栗看去,见他紧扣着龙首一动不动,不禁嘲讽道:“陛下的骑射精进到如此地步,哀家竟闻所未闻啊。”
赵栗见矛头又指向了他,赶忙松开了紧绷的手指,颤着声音强装镇定道:“母后领兵剿匪,儿臣不胜钦佩,故日日研习骑射,以备不时之需。”
“臣户部侍郎万寒有本上书,”堂下的万寒听出了赵栗的窘迫,上前救场,“近几月次林山下各县皆有上表,山野多兽,频下噬畜,偶有伤人,陇亩不堪其害。臣以为,此次秋狩不仅是训兵演武、以彰国威,更应该为山下农户清除兽患,毕竟先前楚贼谋反致使无数尸骇遗留山上,野兽饱食必然大力繁殖......”
万寒停顿了数秒,见自己的话没被江绾打断,才继续道:“陛下继位之后主张节俭,王族勋贵们也纷纷效仿,故次林山近数年少有狩猎,若娘娘担忧演武费财,不若只召集各地王侯一起围猎便是。”
江绾微微侧身,透过珠帘看了一眼发声的人,她倒是忘了这个已故万美人的兄长,她若没记错,这兄妹俩是汤州来的,那是齐王的地盘,赵弘当初或许就是不喜齐王的人入后宫才默许了她们的做法,而今她离宫一段时间,万寒竟然都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上,若说没有人助力,那她是定然不会信的。
只是他们这么轮番启奏举办秋狩,先说要演武又改成召其他王侯围猎,其中未必没有蹊跷。
若有计划想要发动政变,这个大军调回燕州的节骨眼上确实是个良机,可是山林地形复杂,统帅皇城卫的又是她的人,难度超凡啊。
不过万寒的提议倒不错,召集各地王侯一起虽然会多生事端,但没有一人会空着手来。冬日来临北羌必定不会安宁,她得想个法子从这些富得流油的王侯手上多筹些军饷。
“臣礼部侍郎孟平有本......”
“行了。”
孟平刚开口,江绾就堵住了他的话头,他再说也无非就是一些劝她举办秋狩的提议,听了也是浪费时间。
“万寒说得有理,那便由礼部尚书郭甫全权负责吧。”江绾一锤定音,支持秋狩的朝臣也都无声地松了口气。
孟平还想说些什么,但见到洛池州制止的眼神,也只得装起笑脸,假装满心欢喜地向原位走去。
午后,江绾邀众朝臣入宫赏菊,花园路径繁杂,行至寂静处,随行宫人都识趣的守在各个进出口,唯留礼部尚书郭甫随侍。
“秋狩人马拟定的这么快?”江绾接过郭甫呈上的名单,挨个查看了起来。
“午膳一过,孟平就将此名单交给了臣,说是先前熬了两夜,跟户部商量过,依着陛下的喜好选了些人手,还旁敲侧击地想让臣带上他。”郭甫低垂着脊背,将双手交叠于身前,汇报道。
“宋惟的轻车都尉虽是勋官,但也没理由让他跟着户部官员随行去各县考察实情吧,还有这串古怪的名字,若哀家没记错,是北羌的人?”
“回娘娘,孟平今日想在朝上说的正是此事。”郭甫回道,“之前漳州动乱,苋国也不安宁,温相想着要与北羌缓和关系以免三面夹击,便建议陛下派人驰援了疫病恒生的尼斯格城,在此之后北羌可汗的亲弟弟思勒特勤特意觐见陛下,以示两国友好。”
江绾握着卷轴思索了一阵,她记得竹溪与她讲过,北羌虽然几乎每年都会稳定地在燕州、朔州边境争抢牧地,但也内部动乱横生,兄终弟及的制度导致新可汗是踩着几位叔叔的尸体才上的位,如今可汗的几位弟弟又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大军难以统一,所以这几年与大昭的摩擦还算少。
“孟平此人,明日也都这么勤快吗?”江绾一转话题,见郭甫有些支支吾吾,她宽慰道:“但说无妨。”
“孟平此人心眼极小,不是臣主观臆断,他对此事如此上心,必然是有利可图。”
郭甫直言直语,江绾也听得真切,从封禅之事将王迪换掉改任郭甫之后,她便交代了让郭甫蛰伏,事情不必做得出色,只要摸清每个部下的底细就成。果不其然,其中家境最好的孟平竟是第一个倒戈的,还不是完全归顺哪一方,竟是与北羌多有牵扯。
“把宴请之事交与他,就说太后重建漳州时提起过重建机密楼之事,缺一掌使,”她沉思片刻,又补充道:“只许进,不许出。”
郭甫点头应下,他清楚,江绾这么做就是把孟平当成了钱袋子,秋狩之后,孟平必然活不长了。
回到溪云台,温知熠瞧见江绾带回的名册,顺手翻看了起来,旁的名字倒是没引起他的注意,只是看见飞龙使的人选后,他不由得神色一滞。
“飞龙使,程诩?”
江绾有些不明所以,反问道:“怎么?这人你认得?”
谁知温知熠并不作答,只是继续问道:“娘娘不认得?”
江绾一头雾水,但这人的名字听起来又实在耳熟,她转头看向玉枝,试图从她那里知道这到底是谁。
可玉枝思索半晌,才模糊道:“朝中姓程的官员也有几个,程诩倒是没听过,不过娘娘可还记得先帝身边曾有个叫程冶的?”
尘封的回忆瞬间从江绾的脑海中涌出,她还记得芙蓉那面目全非的样子,如果当时没有她拼死回来报信,她怕是早就死在魏王府了。
“记得,怎么不记得。”她话语中的恨意不加掩饰,“他们二人有什么关系吗?”
温知熠见江绾的反应,顿时舒缓了妒意,温声解释道:“程冶是先帝捡来的孤儿,程诩是程泰的养子,正儿八经的永丰程氏,二人不太可能有瓜葛。”
“那他与你有过节?”江绾追问道,不然温知熠没理由连北羌特勤被请来都不提,特意提这个人的名字。
“他与臣并无过节,只是他曾经训疯过几匹程府上的马,如今又被任命为飞龙使,未免有些......”温知熠欲言又止,这些自然是他胡编乱造的,只是程诩样貌非凡,户部让他跟着秋狩,必然是有心之人在背后想要把他推到江绾眼前去。
“呵,这些老东西还真是装也不装了。”江绾冷哼一声,让一个不会驯马的人来做飞龙使,看来是真想对她行刺。
“那娘娘可要换人?臣倒是有一人选,那人......”温知熠见机提议道,他可是认得一个驯马老手,而且那人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了。
“不必,”江绾回绝了他,“这样只会打草惊蛇。”
先是礼部一定要组织秋狩,洛池州跳出来说一堆有的没的假装不赞同也不反对,万寒又提及百姓民生把她架起来让她不得不同意,原本看见北羌特勤她还以为这是选好的替罪羊,但没想到竟然会从不起眼的飞龙使开始布局,若不是温知熠多看了两眼知道这人的底细,她还不能完全确定此行会有人行刺呢。
“太后娘娘。”这时,被江绾派去郭府听消息的女官回来了,她走近江绾身侧,在她耳边悄声汇报道:“郭甫已将宴请事宜派给孟平,未拨银两,孟平很是气愤,回府后便放了信。”
江绾挑眉,只见那女官又说:“是去汤州的,已经派人守着了。”
“盯好他,别让哀家的军饷跑了。”
“是。”
女官微微颔首,一股奇异的幽香顺着她的发髻飘入江绾的鼻腔,初闻像夏夜绽放的茉莉,细细嗅去又掺杂着一些桂花蜜的香气,清新与醇厚交织着,让人流连忘返。
“这是什么香?”江绾没忍住问道。
女官微微俯身,十分谦卑地答道:“回娘娘,张公子每日都会在愉阁中调香,说是想为娘娘的生辰献礼,而香料贵重,娘娘倡导节俭,张公子觉着那些劣品扔了可惜,便分给了臣等......”
她拖长了尾音,悄悄抬眼打量江绾的脸色,只见江绾神色有些呆滞,仿佛陷入了回忆中。
“生辰吗,哀家自己都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