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李恪面无表情,冷眼旁观,并未出声制止。

  等喧嚣声稍稍回落,才缓缓抬起眼眸:

  “朝廷占股太高?”

  “管制太过苛刻?”

  “依诸位之见,任由尔等圈占自治,才算是合理?才算是近人情?才算是……不寒天下忠贞之士之心?”

  李恪声音不高,却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瞬间刺破了群臣冠冕堂皇的理由。

  喧嚣戛然而止。

  许多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一阵青一阵白,却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将美洲视为私产?

  这是诛心之论!

  尽管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也希望朝廷这么干!

  但绝不敢在朝堂之上,在君王面前承认!

  一旦承认,形同谋反!

  李恪目光如寒星,扫过方才叫嚷得最凶的几人:

  “尔等今日在此,口口声声天下忠贞之士……”

  “恕孤直言!”

  “尔等,代表不了天下忠贞之士,更代表不了这煌煌大唐,芸芸众生!”

  随即,李恪懒得废话,直接下达通缉:“孤今日,便给你们两个选择!”

  “其一,认同此《美洲开发特许条例》,依循朝廷规矩,乖乖配合开发!”

  “该竞拍竞拍!”

  “该纳税纳税!”

  “该守律守律!”

  “如此,尔等尚能在这泼天的富贵中,分得一杯羹,谋得一份前程!”

  “其二……”

  李恪冷哼一声,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太极殿的温度仿佛都骤然下降:

  “若觉得条例苛刻,朝廷占了尔等便宜,大可以不听,不从,不参与!”

  “尔等尽可自行其是!自己耗费巨资,去督造能远渡重洋的坚固海船!”

  “自己招募不怕死的船工水手,去摸索那万里航路上无数的暗礁与风暴!”

  “自己组织人手,去美洲大陆,面对未知的险境、凶悍的土着,从头开拓!”

  他每说一句,下方群臣的脸色就白上一分。

  造船?

  航海?

  开拓?

  这其中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风险,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没有太子提供的黑龙战船,简直就是九死一生,谁他妈敢去啊?

  李恪将众人惨白的脸色尽收眼底:“不过……孤先把丑话放在前头!”

  “无朝廷签发的开发特许状,擅自开发者……”

  李恪目光如电,一字一顿:“一!律!视!为!叛!国!逆!贼!”

  “格!杀!勿!论!”

  “勿谓言之不预也!”

  “格杀勿论”四个字,如四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整个太极殿内,瞬间万籁俱寂,落针可闻。

  ……

  朝会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甘露殿。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威严稍稍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

  他看向气定神闲的李恪,叹了口气:

  “恪儿,你的策略于国而言,自然是极好的。”

  “将命脉牢牢握于朝廷之手,杜绝尾大不掉之患,父皇明白你的深意。”

  “只是,你给出的条件,是否过于严苛了?”

  “朝廷占股六成,特许状还仅有三年之期……”

  “这般下来,那些精于算计的世家门阀,恐怕会觉得无利可图!”

  “宁愿守着中原一亩三分地,也不愿投入这束缚重重的海外开拓啊。”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

  自然是希望美洲开发的进度,能越快越好!

  若能借世家积累数百年的财力、物力、人力,必能大大加速进程。

  早日将那万里沃土,真正化为大唐之粮仓,不失为一条极好的方案。

  可李世民担心,这条例一出,只怕吓退了他们,反而延误了时机。

  李恪闻言一笑,早已料到李二会有此虑。

  “父皇的担忧,儿臣明白!看似苛刻,不过是以退为进,划定底线罢了!”

  李恪宽慰道:“您且放心,愿意开发者,绝不会少,甚至会趋之若鹜。”

  “利益动人心!”

  “美洲之利,非是蝇头小利,而是足以让一个家族兴盛数代的泼天富贵!”

  “即便只剩四成,即便其中有诸多限制……那也是一笔巨额财富!”

  “只要有利可图,且利益足够巨大,便不愁没有敢于冒险的聪明人。”

  说到这里,李恪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冷酷:

  “退一万步讲,即便那些世家真的因条件苛刻,而裹足不前,无人愿意前往……那又何妨?”

  李世民脚步一顿,讶然道:“恪儿此言何意?”

  李恪微笑道:“大不了,便让那十余万将士与俘虏青壮,慢慢开发便是。”

  “无非是速度慢些,十年,二十年,儿臣等得起,大唐……也等得起!”

  现在的大唐,立国不过十余载,隋末动荡元气大伤,到现在没缓过来。

  如今全国在册人口才多少?不过三百万户,一千五百余万口而已!

  这么点人……

  太少太少了!

  中原腹地,尚有许多荒芜之地亟待开垦。

  江南那片后世所谓的‘鱼米之乡’,如今大多还是榛莽遍地、烟瘴横行之地,开发不足十一。

  岭南更是如此!

  国内尚且地广人稀,劳力宝贵,哪有那么多人口,去大规模开发美洲?

  抽调过量民夫,无异于竭泽而渔,动摇国本!

  如今让军方主导,辅以俘虏,徐徐图之,正是最适合当下大唐国情的方略。

  那些世家门阀想去?

  可以!

  但必须在李恪画下的圈子里,用他们的资源,为朝廷做嫁衣。

  他们若不去……于大局,根本没有影响。

  反正美洲就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大不了十年百年之后慢慢开发。

  现在这个时代,地……多的是,甚至可以说到处都是,遍地都是。

  真正缺的……是人!

  是人啊!

  还是那句话: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先让军方打下坚实基础,待将来大唐人口繁盛,国力更加强盛。

  再全面放开大规模,方是水到渠成之事。

  听着李恪的分析,眼中的忧色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释然与赞叹。

  他不得不承认,恪儿的眼光,远比他要看得更远,也更……稳健。

  “是朕心急了!”

  李世民缓缓坐回御座,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是朕被那六十万顷田、万五千斤金晃花了眼,险些忘了根本。”

  “就依你之策!这美洲,就按你的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