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苏文心中豁然开朗:“以翼州如今的实力,或许真的可以着手推动科技发明了!”
“如今翼州最不缺的,就是钱——几乎汇聚了天下大半财富。”
“更不缺人才——西方学者不断前来投效,大梁王朝内精通技艺的墨家工匠也纷纷聚集于此。”
“资源同样富足——铁矿、煤炭储量丰富,海外各国商人纷纷运来互市。”
“就连远在拉丁美洲的橡胶,都有海外商人源源不断地运来贸易。”
“既无财力之忧,亦无人力之困,更不匮乏物资,再加上我这个穿越者所掌握的超前知识作为引导——制造蒸汽机、电力设备,乃至火车、汽车。”
“这些看似遥远的目标,似乎已具备了实现的土壤。”
“眼下的翼州,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古代背景下凝聚全球智慧与资源,推动一场科技变革。”
“从前读那些穿越小说,主角身处制度落后的封建王朝,却在一两年内造出枪炮,甚至研发出蒸汽机车,总觉得过于理想化,难以信服。”
“而我不同。翼州吏治清明,思想开放包容。”
“更重要的是,这里汇聚了全天下的财富、物资与英才。”
“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将蓝图变为现实——已不再是空谈!”
想到这里,他一阵兴奋。
不久的将来,翼州将会断层式的领先整个世界。
翼州是两千年后的文明。
而世界各地,还都停留在古代!
“主公,崇信皇帝除了把内帑财富,全部交给了我们之外……”林易继续禀报,“还将长平公主,以及一位皇妃,一位皇子送到了翼州。”
“崇信皇帝是个聪明人,虽然权谋什么的不如天佑皇帝。”苏文说道。
“他是早就预见到了京城不安全,于是把最喜爱的公主,和皇子送到翼州来,保存皇室血脉。”冯良才立刻看穿了皇帝此举的心思。
“只不过皇妃和皇子的到来,万一那位皇妃端主子架子,让主公每日向她请安、磕头怎么办?”冯思远语气平淡的说道,“以主公现在的实力,向她磕头、下跪请安实在是……”
“给他们安排一个府邸住下。”苏文吩咐,“至于端主子架子……”
“本官一向不习惯下跪这个礼节。”
“诺!”冯思远道。
只要主公说了不愿屈膝的话,他就有办法让皇妃公主一行人无法闹事。
软禁起来就行。
……
光阴荏苒。
转眼十年时间过去了。
……
翼州已经断层式的领先。
而大梁王朝的寿命,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昔日辉煌的皇城,权力的中心,天子的巢穴。
如今已陷于重重战火之中。
西北规模最大的义军,号称三十万之众,已将大都围得水泄不通。
其首领自号“迎王”。
虽然翼州那边‘引流’了不少流亡百姓、难民,但毕竟路途太远。不愿千里奔赴的难民们,在迎王的带领下已经形成气候并逐渐壮大。
最终,打到了皇城脚下。
迎王——世人多视其为贼寇。
称他们为贼寇,并非虚言。
起初,他们确是被逼至绝境、为求活路而反抗大梁王朝,多少带着几分悲壮的正义。
然而,当他们形成气候,目标便悄然转变——不再只为生存,而是为争夺这天下,为了坐上那至高的龙椅霸占皇宫。
从而当上天子,当上九五之尊。
他们曾受尽皇权欺压,如今却要成为新的皇权,去欺压他人,重蹈昔日他们所憎恨的覆辙。
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们权衡利弊,毫不留情地剿灭了许多与他们出身相似的义军。
大军所过之处,往往烧杀抢掠,一片狼藉。
天下未定,迎王已开始广纳美女,锦衣玉食,生活极尽奢靡。
他即将成为屠龙者。
屠龙勇士还没有屠掉龙,头上已经长出了恶龙犄角,身上已经长出了龙的鳞片。
这支所谓的义军,成分复杂:一小部分是无地农民,跟随迎王日久,成了嫡系,算是翻了身。
更多的是各地归附的卫所士兵,以及其他各路降兵散勇。
还有一部分是士绅的家丁兵。
迎王是有士绅支持的。
他们见迎王已经成了气候,便见风使舵,纷纷献出钱粮,转而支持。企图博得一份从龙之功,从底层士绅一跃成为新朝的权贵。
士绅投标押注,让家族子弟率领家丁兵加入义军,获得军功。将来新王朝建立,家族子弟成为开朝将帅什么的,一跃成为军中勋贵。
众所周知,新王朝创建之初,领军将领是一条捷径。
所以,尽管迎王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本质上仍是一群乌合之众。
可即便是乌合之众,也已非彻底腐烂的大梁王朝所能抗衡。
都城告破,只在旦夕。
倘若崇信皇帝能调动禁卫军,联合京城百姓,未必不能守住城池。然而,禁卫军早已军心涣散,禁军统领根本不是皇帝的人。
为了利益,各自观望风向,或暗通义军,或踌躇不前。
至于城中百姓?他们的心早已凉透,又怎会为这样的皇帝拼死守城。
而皇城内的清流文官,士绅贵族是彻底的慌了。如果义军真的攻破城池,他们的性命,家眷,家里的财富保不住。
虽然有一部分权贵把财富和家眷,转移到了翼州这个安全之地。
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士绅是榆木脑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提前将家眷、财富搬到翼州去。义军破城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比凄惨的下场。
这群人,此刻有些后悔了。
他们把皇权玩脱了。
失去了大梁王朝这棵正统的大树,他们这些大树上的猢狲,将会别波及。
逃得掉的算是万幸。
逃不掉的呢?下场就只有死。
之前他们还在洋洋自得——自己把皇权玩弄于股掌之间,把皇帝欺负成为了傀儡。以看猴的心态,看皇帝焦头烂额。
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王朝存在的重要性。
他们也曾火急火燎的试图挽回局面,最后救一下大梁王朝,救一波自己。
起码给自己留下逃走的时间。
但外面的局势根本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他们,和被他们欺压的皇帝,如今都走上了倾覆的末路。
“如今翼州最不缺的,就是钱——几乎汇聚了天下大半财富。”
“更不缺人才——西方学者不断前来投效,大梁王朝内精通技艺的墨家工匠也纷纷聚集于此。”
“资源同样富足——铁矿、煤炭储量丰富,海外各国商人纷纷运来互市。”
“就连远在拉丁美洲的橡胶,都有海外商人源源不断地运来贸易。”
“既无财力之忧,亦无人力之困,更不匮乏物资,再加上我这个穿越者所掌握的超前知识作为引导——制造蒸汽机、电力设备,乃至火车、汽车。”
“这些看似遥远的目标,似乎已具备了实现的土壤。”
“眼下的翼州,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古代背景下凝聚全球智慧与资源,推动一场科技变革。”
“从前读那些穿越小说,主角身处制度落后的封建王朝,却在一两年内造出枪炮,甚至研发出蒸汽机车,总觉得过于理想化,难以信服。”
“而我不同。翼州吏治清明,思想开放包容。”
“更重要的是,这里汇聚了全天下的财富、物资与英才。”
“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将蓝图变为现实——已不再是空谈!”
想到这里,他一阵兴奋。
不久的将来,翼州将会断层式的领先整个世界。
翼州是两千年后的文明。
而世界各地,还都停留在古代!
“主公,崇信皇帝除了把内帑财富,全部交给了我们之外……”林易继续禀报,“还将长平公主,以及一位皇妃,一位皇子送到了翼州。”
“崇信皇帝是个聪明人,虽然权谋什么的不如天佑皇帝。”苏文说道。
“他是早就预见到了京城不安全,于是把最喜爱的公主,和皇子送到翼州来,保存皇室血脉。”冯良才立刻看穿了皇帝此举的心思。
“只不过皇妃和皇子的到来,万一那位皇妃端主子架子,让主公每日向她请安、磕头怎么办?”冯思远语气平淡的说道,“以主公现在的实力,向她磕头、下跪请安实在是……”
“给他们安排一个府邸住下。”苏文吩咐,“至于端主子架子……”
“本官一向不习惯下跪这个礼节。”
“诺!”冯思远道。
只要主公说了不愿屈膝的话,他就有办法让皇妃公主一行人无法闹事。
软禁起来就行。
……
光阴荏苒。
转眼十年时间过去了。
……
翼州已经断层式的领先。
而大梁王朝的寿命,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昔日辉煌的皇城,权力的中心,天子的巢穴。
如今已陷于重重战火之中。
西北规模最大的义军,号称三十万之众,已将大都围得水泄不通。
其首领自号“迎王”。
虽然翼州那边‘引流’了不少流亡百姓、难民,但毕竟路途太远。不愿千里奔赴的难民们,在迎王的带领下已经形成气候并逐渐壮大。
最终,打到了皇城脚下。
迎王——世人多视其为贼寇。
称他们为贼寇,并非虚言。
起初,他们确是被逼至绝境、为求活路而反抗大梁王朝,多少带着几分悲壮的正义。
然而,当他们形成气候,目标便悄然转变——不再只为生存,而是为争夺这天下,为了坐上那至高的龙椅霸占皇宫。
从而当上天子,当上九五之尊。
他们曾受尽皇权欺压,如今却要成为新的皇权,去欺压他人,重蹈昔日他们所憎恨的覆辙。
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们权衡利弊,毫不留情地剿灭了许多与他们出身相似的义军。
大军所过之处,往往烧杀抢掠,一片狼藉。
天下未定,迎王已开始广纳美女,锦衣玉食,生活极尽奢靡。
他即将成为屠龙者。
屠龙勇士还没有屠掉龙,头上已经长出了恶龙犄角,身上已经长出了龙的鳞片。
这支所谓的义军,成分复杂:一小部分是无地农民,跟随迎王日久,成了嫡系,算是翻了身。
更多的是各地归附的卫所士兵,以及其他各路降兵散勇。
还有一部分是士绅的家丁兵。
迎王是有士绅支持的。
他们见迎王已经成了气候,便见风使舵,纷纷献出钱粮,转而支持。企图博得一份从龙之功,从底层士绅一跃成为新朝的权贵。
士绅投标押注,让家族子弟率领家丁兵加入义军,获得军功。将来新王朝建立,家族子弟成为开朝将帅什么的,一跃成为军中勋贵。
众所周知,新王朝创建之初,领军将领是一条捷径。
所以,尽管迎王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本质上仍是一群乌合之众。
可即便是乌合之众,也已非彻底腐烂的大梁王朝所能抗衡。
都城告破,只在旦夕。
倘若崇信皇帝能调动禁卫军,联合京城百姓,未必不能守住城池。然而,禁卫军早已军心涣散,禁军统领根本不是皇帝的人。
为了利益,各自观望风向,或暗通义军,或踌躇不前。
至于城中百姓?他们的心早已凉透,又怎会为这样的皇帝拼死守城。
而皇城内的清流文官,士绅贵族是彻底的慌了。如果义军真的攻破城池,他们的性命,家眷,家里的财富保不住。
虽然有一部分权贵把财富和家眷,转移到了翼州这个安全之地。
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士绅是榆木脑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提前将家眷、财富搬到翼州去。义军破城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比凄惨的下场。
这群人,此刻有些后悔了。
他们把皇权玩脱了。
失去了大梁王朝这棵正统的大树,他们这些大树上的猢狲,将会别波及。
逃得掉的算是万幸。
逃不掉的呢?下场就只有死。
之前他们还在洋洋自得——自己把皇权玩弄于股掌之间,把皇帝欺负成为了傀儡。以看猴的心态,看皇帝焦头烂额。
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王朝存在的重要性。
他们也曾火急火燎的试图挽回局面,最后救一下大梁王朝,救一波自己。
起码给自己留下逃走的时间。
但外面的局势根本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他们,和被他们欺压的皇帝,如今都走上了倾覆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