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破开浑浊的江浪,缓缓靠上龙江码头。
历时一个多月的航行,何健旺一行人总算踏上了大明的土地,南京城巍峨的轮廓已在眼前。
江风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拂面而来,却吹不散王三刀、陈二蛋等人眉宇间的凝重。
越是接近这座帝国的权力中枢,他们心头那份不安就越是清晰。虽说仙师神通广大,但皇帝的心思谁能猜透?
此番说是召见封赏,可谁知道是不是鸿门宴?
他们这群人,在福建浙江是“倭寇”,在朝鲜是“倭寇”,在对马岛是“明军”,身份变幻莫测,干的都是捅破天的大事。
朱皇帝真要秋后算账,他们这些人够砍多少回头?
何健旺回头看了看这群患得患失的手下,轻笑一声:“都绷着个脸干嘛?咱们是功臣,是皇帝下旨召回来领赏的,都把腰杆给我挺直了!别一副没出息的样子,丢老子的人!”
他的话仿佛有某种魔力,让众人忐忑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是啊,有仙师在,怕什么?
船队在指定的码头靠岸。
早已等候在此的礼部官员和锦衣卫缇骑上前接引,程序一丝不苟,客气中带着疏离和审视。
“何将军,陛下有旨,请您即刻单独入宫觐见。您的部下,需在城外划定的营地驻扎等候,一应供给由朝廷拨付,不得随意走动。”为首的宦官声音尖细,语气不容置疑。
何健旺点点头,对王三刀等人吩咐道:“听见了?带弟兄们去营地,好生待着,等着享受荣华富贵吧。”
“仙师…”王三刀欲言又止,眼神里满是担忧。
“放心。”何健旺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转身,坦然地对那宦官道:“有劳公公带路。”
在无数或好奇、或审视、或隐含敌意的目光注视下,何健旺登上了前往皇城的马车。
车轱辘压在南京城的青石板路上,一路穿过繁华的街市,直入那戒备森严的宫禁深处。
谨身殿内,气氛庄重而压抑。
上方御座之上,一人身着龙袍,不怒自威,正是永乐大帝朱棣。
两侧,太子朱高炽、以及几位重臣如夏元吉、金忠等赫然在列。
无数道目光,好奇、审视、警惕、探究,瞬间全都聚焦在何健旺身上。
这就是那个把东南沿海搅得天翻地覆、把朝鲜半岛拖入战火、甚至能“凭空”变出一支精锐、“奉旨”拿下对马岛的“倭寇”头子?
众人想象中的,即便不是青面獠牙,也该是个桀骜不驯的枭雄模样。
然而,殿中站立之人,虽衣着普通,年纪甚轻,但身姿挺拔,面容算不上多么俊朗却自有股沉静气度,眼神清澈,面对这天下间最有权势的一群人,竟无半分怯场,只是依着礼数,不卑不亢地行了个军礼:
“何健旺,见过陛下。”
声音平稳,不见波澜。
这份镇定,让殿内众人心中都是一惊。
此子,绝非寻常人物!
光是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养气功夫,就远超许多朝堂老臣。
朱棣深邃的目光在何健旺身上停留了片刻,并未立刻说话,也没有想象中的雷霆震怒。
他只是对旁边的一个太监微微颔首。
那太监立刻捧着一份军报,快步走到何健旺面前,尖声道:“陛下赐阅,何将军请看。”
何健旺道了声“谢陛下”,接过军报,展开快速浏览。
军报是来自征倭大将军张辅的八百里加急。
内容大致是:
明军主力东进播磨,与幕府最后集结的主力决战。
关键时刻,关东足利满兼的“援军”突然阵前倒戈,从侧后方猛攻幕府军,导致幕府军瞬间崩溃。
首席家老战死,足利义持在京都得知败讯及关东军倒戈的消息后,绝望切腹。至此,倭国境内有组织的抵抗已基本瓦解,大局已定。
何健旺看完,脸上露出一丝了然于胸的微笑,轻轻合上军报。
果然,他海上漂泊这段时间,大局已定。关东足利满兼的倒戈,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倭国的内斗,从来都是这么赤裸裸。
“看完了?”朱棣问道,“有何感想?”
“回陛下,”何健旺平静地回答,“倭国内部离心离德,非天命所归,更非人心所向,败亡乃迟早之事。陛下王师浩荡,顺天应人,自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乃陛下之洪福,亦是大明之幸。”
这话说得漂亮,既点出了倭国必败的原因,又把头功巧妙地戴在了朱棣和大明王师头上。
朱棣闻言,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不知是笑还是别的什么。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终于问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何健旺,你,很好。”
“现在,告诉朕,你究竟从何而来?费尽心机,导演了东南倭患、朝鲜乱局、对马奇袭这一场场大戏,将朕与大明都拖入这东征之局,究竟...所为何求?”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重臣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何健旺身上,等待着他的答案。
这个困扰了陛下,也困扰了他们所有人两年之久的谜题,终于到了揭晓的时刻。
何健旺深吸一口气,正要作答,周身突然爆发出璀璨却不刺眼的金色光芒,道道瑞气自他体内喷薄而出,将他整个人映照得如同天神下凡。
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并非杀气,却让殿内所有护卫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太子与重臣们更是惊得连连后退,脸上写满了骇然与不可思议。
朱棣猛地从御座上站起,瞳孔骤缩,死死盯着这超乎想象的一幕。
金光持续了片刻,便如同长鲸吸水般迅速收敛,尽数没入何健旺体内。
他闭目微微仰头,似乎是在细细体会体内那股骤然变得汹涌澎湃的全新力量。
待他再次睁开眼时,眼眸深处仿佛有金色流光一闪而逝,整个人的气质变得更加深邃难测。
他感受着体内那无良仙人“搞事”成功后兑现奖励而来的磅礴仙力,心中大定。有了这个,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他看向御座上虽然震惊却依旧强自镇定的朱棣,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解释自己的来历。有些事,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让他们亲眼所见。
何健旺抬起右手,指尖萦绕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金色仙力,对着大殿中央的空处轻轻一挥。
历时一个多月的航行,何健旺一行人总算踏上了大明的土地,南京城巍峨的轮廓已在眼前。
江风带着江南特有的湿润气息拂面而来,却吹不散王三刀、陈二蛋等人眉宇间的凝重。
越是接近这座帝国的权力中枢,他们心头那份不安就越是清晰。虽说仙师神通广大,但皇帝的心思谁能猜透?
此番说是召见封赏,可谁知道是不是鸿门宴?
他们这群人,在福建浙江是“倭寇”,在朝鲜是“倭寇”,在对马岛是“明军”,身份变幻莫测,干的都是捅破天的大事。
朱皇帝真要秋后算账,他们这些人够砍多少回头?
何健旺回头看了看这群患得患失的手下,轻笑一声:“都绷着个脸干嘛?咱们是功臣,是皇帝下旨召回来领赏的,都把腰杆给我挺直了!别一副没出息的样子,丢老子的人!”
他的话仿佛有某种魔力,让众人忐忑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是啊,有仙师在,怕什么?
船队在指定的码头靠岸。
早已等候在此的礼部官员和锦衣卫缇骑上前接引,程序一丝不苟,客气中带着疏离和审视。
“何将军,陛下有旨,请您即刻单独入宫觐见。您的部下,需在城外划定的营地驻扎等候,一应供给由朝廷拨付,不得随意走动。”为首的宦官声音尖细,语气不容置疑。
何健旺点点头,对王三刀等人吩咐道:“听见了?带弟兄们去营地,好生待着,等着享受荣华富贵吧。”
“仙师…”王三刀欲言又止,眼神里满是担忧。
“放心。”何健旺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转身,坦然地对那宦官道:“有劳公公带路。”
在无数或好奇、或审视、或隐含敌意的目光注视下,何健旺登上了前往皇城的马车。
车轱辘压在南京城的青石板路上,一路穿过繁华的街市,直入那戒备森严的宫禁深处。
谨身殿内,气氛庄重而压抑。
上方御座之上,一人身着龙袍,不怒自威,正是永乐大帝朱棣。
两侧,太子朱高炽、以及几位重臣如夏元吉、金忠等赫然在列。
无数道目光,好奇、审视、警惕、探究,瞬间全都聚焦在何健旺身上。
这就是那个把东南沿海搅得天翻地覆、把朝鲜半岛拖入战火、甚至能“凭空”变出一支精锐、“奉旨”拿下对马岛的“倭寇”头子?
众人想象中的,即便不是青面獠牙,也该是个桀骜不驯的枭雄模样。
然而,殿中站立之人,虽衣着普通,年纪甚轻,但身姿挺拔,面容算不上多么俊朗却自有股沉静气度,眼神清澈,面对这天下间最有权势的一群人,竟无半分怯场,只是依着礼数,不卑不亢地行了个军礼:
“何健旺,见过陛下。”
声音平稳,不见波澜。
这份镇定,让殿内众人心中都是一惊。
此子,绝非寻常人物!
光是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养气功夫,就远超许多朝堂老臣。
朱棣深邃的目光在何健旺身上停留了片刻,并未立刻说话,也没有想象中的雷霆震怒。
他只是对旁边的一个太监微微颔首。
那太监立刻捧着一份军报,快步走到何健旺面前,尖声道:“陛下赐阅,何将军请看。”
何健旺道了声“谢陛下”,接过军报,展开快速浏览。
军报是来自征倭大将军张辅的八百里加急。
内容大致是:
明军主力东进播磨,与幕府最后集结的主力决战。
关键时刻,关东足利满兼的“援军”突然阵前倒戈,从侧后方猛攻幕府军,导致幕府军瞬间崩溃。
首席家老战死,足利义持在京都得知败讯及关东军倒戈的消息后,绝望切腹。至此,倭国境内有组织的抵抗已基本瓦解,大局已定。
何健旺看完,脸上露出一丝了然于胸的微笑,轻轻合上军报。
果然,他海上漂泊这段时间,大局已定。关东足利满兼的倒戈,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倭国的内斗,从来都是这么赤裸裸。
“看完了?”朱棣问道,“有何感想?”
“回陛下,”何健旺平静地回答,“倭国内部离心离德,非天命所归,更非人心所向,败亡乃迟早之事。陛下王师浩荡,顺天应人,自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乃陛下之洪福,亦是大明之幸。”
这话说得漂亮,既点出了倭国必败的原因,又把头功巧妙地戴在了朱棣和大明王师头上。
朱棣闻言,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不知是笑还是别的什么。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终于问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何健旺,你,很好。”
“现在,告诉朕,你究竟从何而来?费尽心机,导演了东南倭患、朝鲜乱局、对马奇袭这一场场大戏,将朕与大明都拖入这东征之局,究竟...所为何求?”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重臣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何健旺身上,等待着他的答案。
这个困扰了陛下,也困扰了他们所有人两年之久的谜题,终于到了揭晓的时刻。
何健旺深吸一口气,正要作答,周身突然爆发出璀璨却不刺眼的金色光芒,道道瑞气自他体内喷薄而出,将他整个人映照得如同天神下凡。
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并非杀气,却让殿内所有护卫下意识地握紧了刀柄,太子与重臣们更是惊得连连后退,脸上写满了骇然与不可思议。
朱棣猛地从御座上站起,瞳孔骤缩,死死盯着这超乎想象的一幕。
金光持续了片刻,便如同长鲸吸水般迅速收敛,尽数没入何健旺体内。
他闭目微微仰头,似乎是在细细体会体内那股骤然变得汹涌澎湃的全新力量。
待他再次睁开眼时,眼眸深处仿佛有金色流光一闪而逝,整个人的气质变得更加深邃难测。
他感受着体内那无良仙人“搞事”成功后兑现奖励而来的磅礴仙力,心中大定。有了这个,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他看向御座上虽然震惊却依旧强自镇定的朱棣,微微一笑,不再多言解释自己的来历。有些事,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让他们亲眼所见。
何健旺抬起右手,指尖萦绕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金色仙力,对着大殿中央的空处轻轻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