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刚过,潜邸里的年味还未完全散去,檐角悬挂了整月的冰棱却已开始融化。晨起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冰棱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水珠顺着冰棱尖端滴滴答答落下,砸在青砖地上晕开浅浅的水痕,又很快被晨风吹得半干,留下一圈圈淡褐色的印记。院子里那株老海棠树也有了动静,光秃秃的枝桠上冒出了星星点点的嫩红芽苞,像撒了把碎胭脂,风里裹着几分料峭的暖意——初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漫进了这座深宅。
金玉妍住的西跨院,窗台上的水仙开得正盛。前几日富察福晋赏的两盆水仙,此刻已绽放出洁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透着清润的香气,与案上熏炉里燃着的百合香交织在一起,让不大的屋子满是清雅的气息。她正坐在窗边的玫瑰椅上,手里捧着本《千字文》,教澜翠认字。澜翠捧着描红本,一笔一划地跟着写,偶尔写错了笔画,就吐吐舌头用帕子擦掉,模样憨态可掬。
“‘天地玄黄’的‘玄’,是点、横、撇、捺,你刚才把撇写短了。”金玉妍指着描红本上的字,声音温软,指尖轻轻点在纸上,“再写一遍,慢些,别着急。”
澜翠点点头,握紧毛笔重新写。刚写了半笔,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踩在青砖地上“噔噔”作响,跟着是李公公那标志性的尖细嗓音,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抑制不住的喜气:“金主子,大喜!天大的喜事!四爷奏请皇上晋您为侧福晋,皇上已经准了!”
金玉妍握着书卷的手猛地顿了顿,书页边缘被指尖捏出一道浅浅的折痕。她抬起头,看向院门口,只见李公公穿着一身崭新的宝蓝色绸缎袍,腰间系着明黄色的腰带——那是御前太监的规制,手里捧着个铺着明黄色绫缎的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卷同样明黄的圣旨,正快步走了进来,脸上的笑容堆得几乎溢出来。
澜翠早已扔下毛笔,激动得红了眼眶,连忙扶着金玉妍起身,声音都在发颤:“主子,您……您真的要当侧福晋了!这……这也太好啦!”她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是喜极而泣——她跟着金玉妍三年,看着主子从刚进府时的谨小慎微,到如今一步步走到侧福晋的位置,其中的委屈和不易,她比谁都清楚。
金玉妍定了定神,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走到李公公面前,屈膝行了个标准的礼:“有劳李公公跑一趟,辛苦您了。”她的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可垂在身侧的指尖却微微颤抖——这一天,她等了三年。从刚进府时那个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包衣格格,到如今能与高曦月平起平坐的侧福晋,其中的隐忍、算计、步步为营,只有她自己知道。
李公公连忙侧身避开她的礼,笑着将托盘递到她面前:“主子快接旨吧,这可是皇上的御笔,四爷特意吩咐了,让奴才先把好消息给您送来,一会儿还要去正院给福晋报喜呢!”他的语气格外恭敬,眼神里也多了几分讨好——如今金玉妍成了侧福晋,在府里的地位仅次于福晋,往后自然要多亲近。
金玉妍双手接过圣旨,明黄色的绫缎触手光滑冰凉,上面绣着精致的五爪龙纹,针脚细密,是内务府的顶级工艺。圣旨上的字迹是雍正的御笔,笔力遒劲,墨色浓黑发亮,她细细读着,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雍亲王弘历侧福晋之位空缺,查其府中格格金玉妍,温婉贤淑,恭谨守礼,侍奉亲王尽心,持家有度,特晋封为侧福晋,赐蟒缎四匹、赤金十两,钦此。”
“谢皇上隆恩。”金玉妍捧着圣旨,再次屈膝行礼,额头轻轻触到冰凉的青砖,心里却涌起一股滚烫的暖意。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位分的提升,更是弘历对她的认可——认可她的懂事,认可她的能力,也认可她在他心中的位置。从前,她是“金格格”,是府里众多侍妾中的一个;如今,她是“金侧福晋”,是正经的侧室,是能与高曦月分庭抗礼的半个主子。
李公公又说了几句“恭喜主子”“主子往后前程无量”的贺喜话,才揣着澜翠递上的红包,脚步轻快地去正院报喜。他走后,澜翠再也忍不住,抱着金玉妍的胳膊哭了起来:“主子,太好了,您总算熬出头了!往后再也没人敢叫您‘金格格’了,那些以前对您不敬的丫鬟婆子,再也不敢放肆了!”
金玉妍拍了拍澜翠的背,笑着用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泪:“哭什么,该高兴才是。快去给我找件得体的衣裳,一会儿还要去正院给福晋请安,谢她平日里的照拂。”她顿了顿,补充道,“别找太张扬的,素净些就好。”
“哎,我这就去!”澜翠擦干眼泪,转身往衣柜跑。她打开衣柜,在里面翻找了半天,挑出一件石青色的暗纹旗装——这是金玉妍去年秋天亲手绣的,衣摆和袖口绣着细密的兰草暗纹,不仔细看几乎瞧不出来,却透着低调的精致;又从描金匣子里找出一支素银簪子,簪头是朵小小的兰花,花瓣打磨得圆润光滑,与旗装的暗纹正好呼应。
金玉妍坐在镜前,任由澜翠给她梳妆。镜中的女子,眉眼清秀,皮肤白皙,因为刚接了圣旨,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气质温婉,却又在眼底深处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坚定。她看着镜中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晋位侧福晋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高曦月本就对她心存不满,如今她晋了位,与高曦月平起平坐,那位镶黄旗出身的侧福晋,绝不会善罢甘休;富察福晋看似温和,却始终把“嫡庶之别”“主仆之分”刻在心里,她晋位后,福晋对她的提防只会更重;潜邸里那些见风使舵的丫鬟婆子,也会重新打量她的分量,生出更多的心思。
收拾妥当后,金玉妍带着澜翠往正院去。刚走到正院门口,就看见富察福晋带着一群丫鬟婆子站在廊下等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福晋穿着一身正红色的旗装,上面绣着缠枝莲纹,鬓边插着支赤金点翠的凤钗,凤钗尾端垂着的珍珠流苏随着呼吸轻轻晃动,衬得她端庄贵气。陈格格也来了,穿着件浅粉色的缎面袄子,外面罩着件水绿色的披风,披风领口绣着一圈雪白的兔毛,她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行动已经有些迟缓,由贴身丫鬟扶着,手里拿着个绣好的粉色肚兜,见了金玉妍,连忙笑着上前道贺:“金姐姐,恭喜你晋位侧福晋!这是我给你绣的肚兜,虽然算不上什么贵重东西,却是我的一点心意。”
金玉妍接过肚兜,只见上面绣着个胖娃娃,手里抱着个大鲤鱼,针脚虽然不算特别细密,却绣得栩栩如生,能看出陈格格用了不少心思。她笑着道谢:“多谢陈妹妹,这肚兜绣得真好看,我很
金玉妍住的西跨院,窗台上的水仙开得正盛。前几日富察福晋赏的两盆水仙,此刻已绽放出洁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透着清润的香气,与案上熏炉里燃着的百合香交织在一起,让不大的屋子满是清雅的气息。她正坐在窗边的玫瑰椅上,手里捧着本《千字文》,教澜翠认字。澜翠捧着描红本,一笔一划地跟着写,偶尔写错了笔画,就吐吐舌头用帕子擦掉,模样憨态可掬。
“‘天地玄黄’的‘玄’,是点、横、撇、捺,你刚才把撇写短了。”金玉妍指着描红本上的字,声音温软,指尖轻轻点在纸上,“再写一遍,慢些,别着急。”
澜翠点点头,握紧毛笔重新写。刚写了半笔,就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踩在青砖地上“噔噔”作响,跟着是李公公那标志性的尖细嗓音,却比往日多了几分抑制不住的喜气:“金主子,大喜!天大的喜事!四爷奏请皇上晋您为侧福晋,皇上已经准了!”
金玉妍握着书卷的手猛地顿了顿,书页边缘被指尖捏出一道浅浅的折痕。她抬起头,看向院门口,只见李公公穿着一身崭新的宝蓝色绸缎袍,腰间系着明黄色的腰带——那是御前太监的规制,手里捧着个铺着明黄色绫缎的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卷同样明黄的圣旨,正快步走了进来,脸上的笑容堆得几乎溢出来。
澜翠早已扔下毛笔,激动得红了眼眶,连忙扶着金玉妍起身,声音都在发颤:“主子,您……您真的要当侧福晋了!这……这也太好啦!”她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是喜极而泣——她跟着金玉妍三年,看着主子从刚进府时的谨小慎微,到如今一步步走到侧福晋的位置,其中的委屈和不易,她比谁都清楚。
金玉妍定了定神,压下心底翻涌的情绪,走到李公公面前,屈膝行了个标准的礼:“有劳李公公跑一趟,辛苦您了。”她的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可垂在身侧的指尖却微微颤抖——这一天,她等了三年。从刚进府时那个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包衣格格,到如今能与高曦月平起平坐的侧福晋,其中的隐忍、算计、步步为营,只有她自己知道。
李公公连忙侧身避开她的礼,笑着将托盘递到她面前:“主子快接旨吧,这可是皇上的御笔,四爷特意吩咐了,让奴才先把好消息给您送来,一会儿还要去正院给福晋报喜呢!”他的语气格外恭敬,眼神里也多了几分讨好——如今金玉妍成了侧福晋,在府里的地位仅次于福晋,往后自然要多亲近。
金玉妍双手接过圣旨,明黄色的绫缎触手光滑冰凉,上面绣着精致的五爪龙纹,针脚细密,是内务府的顶级工艺。圣旨上的字迹是雍正的御笔,笔力遒劲,墨色浓黑发亮,她细细读着,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雍亲王弘历侧福晋之位空缺,查其府中格格金玉妍,温婉贤淑,恭谨守礼,侍奉亲王尽心,持家有度,特晋封为侧福晋,赐蟒缎四匹、赤金十两,钦此。”
“谢皇上隆恩。”金玉妍捧着圣旨,再次屈膝行礼,额头轻轻触到冰凉的青砖,心里却涌起一股滚烫的暖意。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位分的提升,更是弘历对她的认可——认可她的懂事,认可她的能力,也认可她在他心中的位置。从前,她是“金格格”,是府里众多侍妾中的一个;如今,她是“金侧福晋”,是正经的侧室,是能与高曦月分庭抗礼的半个主子。
李公公又说了几句“恭喜主子”“主子往后前程无量”的贺喜话,才揣着澜翠递上的红包,脚步轻快地去正院报喜。他走后,澜翠再也忍不住,抱着金玉妍的胳膊哭了起来:“主子,太好了,您总算熬出头了!往后再也没人敢叫您‘金格格’了,那些以前对您不敬的丫鬟婆子,再也不敢放肆了!”
金玉妍拍了拍澜翠的背,笑着用帕子替她擦了擦眼泪:“哭什么,该高兴才是。快去给我找件得体的衣裳,一会儿还要去正院给福晋请安,谢她平日里的照拂。”她顿了顿,补充道,“别找太张扬的,素净些就好。”
“哎,我这就去!”澜翠擦干眼泪,转身往衣柜跑。她打开衣柜,在里面翻找了半天,挑出一件石青色的暗纹旗装——这是金玉妍去年秋天亲手绣的,衣摆和袖口绣着细密的兰草暗纹,不仔细看几乎瞧不出来,却透着低调的精致;又从描金匣子里找出一支素银簪子,簪头是朵小小的兰花,花瓣打磨得圆润光滑,与旗装的暗纹正好呼应。
金玉妍坐在镜前,任由澜翠给她梳妆。镜中的女子,眉眼清秀,皮肤白皙,因为刚接了圣旨,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气质温婉,却又在眼底深处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坚定。她看着镜中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晋位侧福晋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高曦月本就对她心存不满,如今她晋了位,与高曦月平起平坐,那位镶黄旗出身的侧福晋,绝不会善罢甘休;富察福晋看似温和,却始终把“嫡庶之别”“主仆之分”刻在心里,她晋位后,福晋对她的提防只会更重;潜邸里那些见风使舵的丫鬟婆子,也会重新打量她的分量,生出更多的心思。
收拾妥当后,金玉妍带着澜翠往正院去。刚走到正院门口,就看见富察福晋带着一群丫鬟婆子站在廊下等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福晋穿着一身正红色的旗装,上面绣着缠枝莲纹,鬓边插着支赤金点翠的凤钗,凤钗尾端垂着的珍珠流苏随着呼吸轻轻晃动,衬得她端庄贵气。陈格格也来了,穿着件浅粉色的缎面袄子,外面罩着件水绿色的披风,披风领口绣着一圈雪白的兔毛,她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行动已经有些迟缓,由贴身丫鬟扶着,手里拿着个绣好的粉色肚兜,见了金玉妍,连忙笑着上前道贺:“金姐姐,恭喜你晋位侧福晋!这是我给你绣的肚兜,虽然算不上什么贵重东西,却是我的一点心意。”
金玉妍接过肚兜,只见上面绣着个胖娃娃,手里抱着个大鲤鱼,针脚虽然不算特别细密,却绣得栩栩如生,能看出陈格格用了不少心思。她笑着道谢:“多谢陈妹妹,这肚兜绣得真好看,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