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过后第三日,启祥宫的晨露还凝在阶前的兰草叶尖,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细碎的珍珠,被晨光映得泛着浅淡的光泽。廊下的铜鹤灯刚被小太监小禄子撤下,灯座上还残留着昨夜燃尽的灯芯灰,他正拿着布巾细细擦拭,生怕留下半点污渍。殿外的回廊上,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不疾不徐,却带着几分刻意放轻的谨慎——这是后宫宫女特有的步态,既不敢喧哗,又要让殿内之人听见通报。
澜翠正伺候金玉妍梳理发髻,她手中握着一把象牙梳,梳齿光滑圆润,轻轻划过金玉妍乌黑的长发,将发间的缠结一一理顺。金玉妍身着一袭月白色绣暗纹的寝衣,领口绣着几株素净的兰草,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听闻殿外小禄子的通报“娴妃娘娘宫里的惢心姑娘求见”,澜翠手中的梳子顿了顿,目光透过菱花镜看向镜中的金玉妍,低声道:“娘娘,是娴妃宫里的惢心。宫宴那日您帮了娴妃,想来是为这事来的——多半是送谢礼来了。”
金玉妍对着菱花镜,指尖轻轻抚过发髻上那支东珠钗——这钗是前几日让首饰局师傅用太后赏赐的东珠手串改做的,选了三颗最大最圆的东珠,镶嵌在赤金打造的钗杆上,钗头两侧还各缀着一颗细小的珍珠,走动时微微晃动,却不发出声响。东珠的莹白与赤金的亮泽相得益彰,衬得她眉眼间多了几分贵气,却又不显得张扬。她看着镜中自己眼底的清明,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让她进来吧。正好瞧瞧如懿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真心道谢,还是另有所图。”
澜翠放下象牙梳,快步走到殿门口,对着门外的小禄子吩咐了一句,不多时,惢心便捧着一个朱漆描金的匣子走进内殿。她身着一身青绿色的宫女服,衣料是寻常的棉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领口袖口都熨烫得平整;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素银簪,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衬得她眉目清秀,举止端庄。进门后,她先是对着金玉妍屈膝行了个标准的宫女礼,腰弯得恰到好处,声音清亮却不刺耳:“奴婢惢心,见过嘉嫔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不必多礼。”金玉妍抬手示意,目光却并未离开惢心手中的匣子——那匣子约莫半尺见方,朱漆锃亮,没有一丝划痕,显然是精心保养过的;匣子的边角用金漆细细描着莲纹,花瓣舒展,枝叶缠绕,纹路精致,一看便知是内务府造办处的手艺,绝非寻常嫔妃宫里能私制的物件。这般规格的匣子,里面装的东西,定然价值不菲。
惢心起身,双手将匣子高高举起,递到澜翠面前,语气恭敬:“回娘娘,这是我家小主娴妃娘娘让奴婢送来的。小主说,那日秋收宫宴之上,多亏娘娘仗义出手,才让她免于在众人面前难堪,也没让苏贵妃的算计得逞。这匣子里的东西,是小主的一点心意,算不上贵重,却也是小主精心挑选的,还请娘娘务必收下,别拂了小主的一片心意。”
澜翠上前接过匣子,入手微沉,她小心翼翼地捧着,转身呈到金玉妍面前的紫檀木小几上。金玉妍指尖搭在匣子的描金纹饰上,轻轻摩挲片刻——金漆的触感光滑细腻,可见这匣子也有些年头了,想来是如懿宫里珍藏的物件。她抬眼看向惢心,见她站在一旁,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神色虽平静,眼底却藏着几分紧张,显然是怕她不肯收下。金玉妍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只示意澜翠打开匣子。
匣盖开启的瞬间,殿内仿佛被一道莹白的光晃了晃——匣子内壁铺着一层明黄色的锦缎,锦缎上整齐码着二十余颗南珠,每一颗都有拇指指甲盖大小,颗颗圆润饱满,色泽莹白如凝脂,没有一丝杂色;日光透过窗棂洒在珠面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晕,连珠身上的细小纹路都清晰可见,竟是南海进贡的极品南珠。这般成色的南珠,便是在宫中,也只有皇后、贵妃一级的嫔妃才能偶尔得到皇上的赏赐,寻常嫔妃连见都难得一见,如懿竟一次性送来二十余颗,手笔不可谓不大。
惢心站在一旁,见金玉妍目光落在南珠上,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连忙补充道:“娘娘有所不知,这南珠是去年南海总督进贡给皇上的贡品,一共就两盒,皇上赏了一盒给皇后娘娘,另一盒便赏给了我家小主。小主说,这珠子颗颗饱满,质地莹润,最配娘娘的气质,特意挑了最好的一匣送来,还说若是娘娘
澜翠正伺候金玉妍梳理发髻,她手中握着一把象牙梳,梳齿光滑圆润,轻轻划过金玉妍乌黑的长发,将发间的缠结一一理顺。金玉妍身着一袭月白色绣暗纹的寝衣,领口绣着几株素净的兰草,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听闻殿外小禄子的通报“娴妃娘娘宫里的惢心姑娘求见”,澜翠手中的梳子顿了顿,目光透过菱花镜看向镜中的金玉妍,低声道:“娘娘,是娴妃宫里的惢心。宫宴那日您帮了娴妃,想来是为这事来的——多半是送谢礼来了。”
金玉妍对着菱花镜,指尖轻轻抚过发髻上那支东珠钗——这钗是前几日让首饰局师傅用太后赏赐的东珠手串改做的,选了三颗最大最圆的东珠,镶嵌在赤金打造的钗杆上,钗头两侧还各缀着一颗细小的珍珠,走动时微微晃动,却不发出声响。东珠的莹白与赤金的亮泽相得益彰,衬得她眉眼间多了几分贵气,却又不显得张扬。她看着镜中自己眼底的清明,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让她进来吧。正好瞧瞧如懿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真心道谢,还是另有所图。”
澜翠放下象牙梳,快步走到殿门口,对着门外的小禄子吩咐了一句,不多时,惢心便捧着一个朱漆描金的匣子走进内殿。她身着一身青绿色的宫女服,衣料是寻常的棉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领口袖口都熨烫得平整;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素银簪,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衬得她眉目清秀,举止端庄。进门后,她先是对着金玉妍屈膝行了个标准的宫女礼,腰弯得恰到好处,声音清亮却不刺耳:“奴婢惢心,见过嘉嫔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不必多礼。”金玉妍抬手示意,目光却并未离开惢心手中的匣子——那匣子约莫半尺见方,朱漆锃亮,没有一丝划痕,显然是精心保养过的;匣子的边角用金漆细细描着莲纹,花瓣舒展,枝叶缠绕,纹路精致,一看便知是内务府造办处的手艺,绝非寻常嫔妃宫里能私制的物件。这般规格的匣子,里面装的东西,定然价值不菲。
惢心起身,双手将匣子高高举起,递到澜翠面前,语气恭敬:“回娘娘,这是我家小主娴妃娘娘让奴婢送来的。小主说,那日秋收宫宴之上,多亏娘娘仗义出手,才让她免于在众人面前难堪,也没让苏贵妃的算计得逞。这匣子里的东西,是小主的一点心意,算不上贵重,却也是小主精心挑选的,还请娘娘务必收下,别拂了小主的一片心意。”
澜翠上前接过匣子,入手微沉,她小心翼翼地捧着,转身呈到金玉妍面前的紫檀木小几上。金玉妍指尖搭在匣子的描金纹饰上,轻轻摩挲片刻——金漆的触感光滑细腻,可见这匣子也有些年头了,想来是如懿宫里珍藏的物件。她抬眼看向惢心,见她站在一旁,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神色虽平静,眼底却藏着几分紧张,显然是怕她不肯收下。金玉妍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只示意澜翠打开匣子。
匣盖开启的瞬间,殿内仿佛被一道莹白的光晃了晃——匣子内壁铺着一层明黄色的锦缎,锦缎上整齐码着二十余颗南珠,每一颗都有拇指指甲盖大小,颗颗圆润饱满,色泽莹白如凝脂,没有一丝杂色;日光透过窗棂洒在珠面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晕,连珠身上的细小纹路都清晰可见,竟是南海进贡的极品南珠。这般成色的南珠,便是在宫中,也只有皇后、贵妃一级的嫔妃才能偶尔得到皇上的赏赐,寻常嫔妃连见都难得一见,如懿竟一次性送来二十余颗,手笔不可谓不大。
惢心站在一旁,见金玉妍目光落在南珠上,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连忙补充道:“娘娘有所不知,这南珠是去年南海总督进贡给皇上的贡品,一共就两盒,皇上赏了一盒给皇后娘娘,另一盒便赏给了我家小主。小主说,这珠子颗颗饱满,质地莹润,最配娘娘的气质,特意挑了最好的一匣送来,还说若是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