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赏花闲谈-《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

  启祥宫的晨雾尚未散尽,如一层薄纱笼罩着庭院,金玉妍已立在窗前,身上披着一件月白色的夹袄,指尖轻轻划过窗棂上雕刻的莲纹——那纹路是前朝工匠所刻,刀工精湛,枝叶缠绕间透着几分古朴雅致。她的目光却未落在窗棂上,而是透过薄雾,望着庭院里那株新栽的西府海棠。

  这海棠是前日内务府送来的,说是皇上听闻启祥宫缺些景致,特意赏的。枝头缀满了花苞,粉白相间,花瓣微微舒展,透着几分含苞待放的娇憨,像极了刚入宫时小心翼翼的低位嫔妃。金玉妍看着这海棠,脑海中却在反复盘算着后宫的局势——自秋收宫宴如懿赠珠被她婉拒后,启祥宫虽暂时稳住了局面,既未与如懿结盟,也未得罪高曦月与苏氏,可她清楚,仅凭启祥宫一己之力,终究难敌皇后富察氏与高曦月的联手。

  皇后出身名门,背后有富察氏家族撑腰,又深得皇上与太后信任,在后宫说一不二;高曦月虽性子骄纵,却有皇后暗中扶持,又深得皇上一时恩宠,手中握着部分协理六宫的权力;如懿虽刚晋娴妃,根基未稳,却心思深沉,又有海兰等忠心之人追随,日后定是后宫的一大势力。而她金玉妍,虽为李朝贡女,得了太后几分庇护,却无家族势力可依,在后宫中如无根之萍,若不寻得一位可拉拢的盟友,迟早会被各方势力吞噬。

  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暗中观察各宫嫔妃,思来想去,纯妃苏氏,便是她筹谋多日的最佳人选。纯妃出身汉军旗,父亲是江南盐运使,家境殷实却无满蒙贵族的根基;她入宫三年,育有三阿哥永璋,却因性子温和,从不参与后宫争斗,故而在后宫中存在感不高;更重要的是,皇后一心扶持二阿哥永琏,对永璋多有忽视,纯妃心中早已积了几分不满,只是碍于皇后威严,不敢表露——这样的人,既有软肋,又有拉拢的余地,正是最佳的盟友人选。

  “娘娘,内务府刚送来新制的藕荷色宫装,说是按您的尺寸做的,料子是今年新贡的云锦,您要不要试试?”澜翠捧着一匹叠得整齐的宫装进来,见金玉妍望着海棠出神,便放轻脚步,轻声问道。她将宫装展开,只见藕荷色的云锦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暗纹海棠,针脚细腻,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与庭院里的海棠恰好呼应,精致得很。

  金玉妍回过神,目光落在那藕荷色宫装上,眼底闪过一丝赞赏,却摇了摇头:“今日要去御花园邀纯妃赏花,穿得太张扬反倒不好。纯妃性子温和,最不喜铺张,若是我穿得这般华贵,反倒会让她心生隔阂。就穿那件月白色绣兰草的常服吧,素雅些,也显得亲切,更容易拉近距离。”

  澜翠瞬间会意——娘娘这是想以“姐妹情谊”为突破口,让纯妃放下戒备。她连忙收起藕荷色宫装,转身去内室取来那件月白色常服。衣服是杭绸质地,领口与袖口绣着几株素净的兰草,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衬得金玉妍气质清雅。

  待金玉妍梳妆妥当,澜翠又呈上早已备好的拜帖,帖子用洒金宣纸写成,封皮上贴着一张小小的红笺,写着“启祥宫嘉嫔谨呈纯妃娘娘”。“娘娘,给纯妃娘娘的帖子已经写好了,让小禄子送去长春宫西侧的纯妃寝宫,从启祥宫到长春宫,约莫半个时辰就能有回信。”

  金玉妍接过拜帖,指尖拂过洒金宣纸的纹路,见上面写着“明日巳时,御花园沁芳亭,邀纯妃姐姐共赏秋菊,备薄茶点心,盼携”,字迹清秀,语气谦和,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透着几分亲近,便满意地点点头:“送去吧。让小禄子回话时客气些,就说我久闻纯妃姐姐性情温和,又听闻姐姐近日为永璋阿哥的身子忧心,想与姐姐叙叙姐妹情谊。”

  “是,奴婢这就吩咐小禄子。”澜翠应道,转身唤来小禄子,仔细叮嘱了几句,小禄子便捧着拜帖,快步出宫去了。

  金玉妍则踱步到外殿,看着澜翠布置明日赏花的物件。青瓷茶具是前几日太后赏的,釉色温润,杯身上刻着“松鹤延年”的图案,雅致又不失贵气;点心除了寻常的桂花糕、绿豆糕,还特意备了纯妃最爱的杏仁糕——这是她从澜翠口中得知的,纯妃因三阿哥永璋自幼体弱,肺腑不佳,太医院的太医建议多吃杏仁制品润肺安神,故而纯妃宫中的小厨房时常做杏仁糕、杏仁酪,她自己也渐渐爱上了这口味。

  此外,金玉妍还让花匠从启祥宫后园的暖棚里,移栽了两盆刚绽放的墨菊。这墨菊是她特意让花匠培育的,花瓣呈深紫色,近看如墨,远看似黛,透着一股清冷的傲气,与寻常黄白菊花的张扬截然不同。一盆摆在沁芳亭中,用作装饰;一盆准备送给纯妃,既应了“赏秋菊”的主题,又显心意,还不会像金银珠宝那般让纯妃觉得有负担。

  “娘娘,纯妃娘娘那边回话了!”约莫一个时辰后,小禄子快步回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带着笑意,“纯妃娘娘见了帖子,很是欢喜,说明日巳时定当如约而至。还让奴婢给娘娘带话,说她入宫多年,一直听闻嘉嫔娘娘聪慧和善,却难得有机会亲近,如今能与娘娘一同赏花,是她的福气。”

  金玉妍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纯妃果然如传闻中那般温和,且无太多城府,几句客气话便让她心生欢喜。她对澜翠道:“明日一早,你亲自去御花园沁芳亭盯着,茶水要温着,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点心要新鲜,杏仁糕一定要刚出炉的,别放久了失了口感;墨菊要摆得雅致些,放在亭角的石桌上,与周围的秋菊相映成趣,别出半点差错。”

  “奴婢明白!娘娘放心,明日定不会出岔子。”澜翠连声应下,心中暗自佩服——娘娘为了拉拢纯妃,真是处处都想得周全。

  次日巳时,阳光正好,秋高气爽,御花园里的秋菊开得正盛。香气清雅,随风飘散,引得蜂蝶飞舞,热闹非凡。沁芳亭建在一处小湖边,湖水清澈,倒映着亭台楼阁与岸边的菊花,波光粼粼,景致宜人。

  金玉妍提前半个时辰便到了亭中,见澜翠已将一切布置妥当:青瓷茶具摆在石桌上,茶炉里燃着银丝炭,壶中的雨前龙井正冒着热气;点心用白瓷碟盛着,桂花糕、绿豆糕、杏仁糕各占一盘,摆得整齐;那盆墨菊放在亭角的石桌上,深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光泽,与周围黄白相间的菊花形成鲜明对比,却又不显突兀。

  她满意地点点头,走到湖边,看着湖水中自己的倒影——月白色的常服,素净的玉簪,眉眼间带着几分柔和,全无往日的锐利,倒真像个温和无害的嫔妃。金玉妍轻轻调整了一下表情,让自己的笑容更显亲切,刚坐下没多久,便见远处的回廊上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宫女的低声提醒。

  她抬眼望去,只见纯妃身着一袭淡粉色绣海棠的宫装,衣料是上好的杭绸,领口绣着一圈细小的珍珠,衬得她肤色白皙;发髻上簪着一支赤金点翠海棠珠花钗,珠花小巧,不张扬却显贵气;她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来,步伐轻柔,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像春日里的微风,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好感。

  “纯妃姐姐!”金玉妍连忙起身相迎,快步走到亭外,语气热情却不失分寸,“姐姐能来,真是让这沁芳亭都添了几分雅致。你瞧这周围的菊花,今日开得格外艳,定是知道姐姐要来,特意争奇斗艳呢。”

  纯妃笑着屈膝回礼,目光落在金玉妍身上,见她穿着素雅的月白常服,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白玉簪,全无传闻中“李朝贡女”的疏离与锐利,反倒多了几分亲和,心中便先有了几分好感:“妹妹客气了,是姐姐该多谢妹妹相邀才是。这御花园的秋菊,每年都开得极好,只是姐姐平日里要照看永璋,难得有机会来赏,今日托妹妹的福,才能好好看看这景致。”

  两人并肩走进亭中,澜翠与纯妃的宫女连忙上前,为她们奉上茶水。纯妃端起茶盏,放在鼻尖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这茶是雨前龙井吧?香气清冽,滋味醇厚,比内务府平日里送的那些要好上许多。妹妹真是有心了。”

  金玉妍笑着端起自己的茶盏,与纯妃轻轻碰了一下:“姐姐好眼光!这龙井是我托李朝使馆的人从江南捎来的,今年的新茶,产量稀少,口感比寻常龙井更清甜些。我想着姐姐爱喝茶,特意留了些,今日特意用来招待姐姐。若是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