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紫禁城,总被一层湿漉漉的凉意裹着。第一声秋雷滚过天际时,细密的冷雨便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打在启祥宫的琉璃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又顺着瓦檐汇成水流,滴滴答答地落在庭院的青石板上,敲出清冷的韵律。
金玉妍靠在寝殿的软榻上,身上盖着一层薄锦被,指尖轻轻搭在小腹上——那里已能摸到一丝微弱的隆起,像颗刚冒芽的种子,在她腹中悄然生长。自上次李太医诊脉后,已过了近一个月,今日正是复诊的日子,她心中虽有底气,却仍免不了有些紧张。
“娘娘,李太医到了。”澜翠轻轻掀开帘子,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殿内的宁静。
金玉妍坐起身,拢了拢锦被,对着外面道:“快请太医进来。”
不多时,李太医提着朱红漆药箱,脚步匆匆地走进来,身上的官袍还沾着些雨珠。他躬身行礼后,便在软榻旁的矮凳上坐下,伸出三指,搭在金玉妍的腕脉上。
指尖刚触到腕间的肌肤,李太医的眉头便渐渐舒展,指尖随着脉搏的跳动轻轻按压,片刻后,才缓缓收回手,对着金玉妍深深一揖:“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腹中龙裔长势喜人,脉象沉稳有力,胎象比上月稳了许多,已是强固之相。”
金玉妍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嘴角勾起一抹真切的笑意:“多谢太医费心。这段时日劳烦太医冒着风雨赶来复诊,本宫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娘娘客气了!”李太医连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郑重,“为娘娘和龙裔分忧,是臣的本分,也是太医院的职责。只是近日天降冷雨,气温骤降,娘娘需格外注意保暖,切不可受凉;饮食上也得多吃些温补的食材,比如羊肉、桂圆、红枣之类,既能补气血,又能护着胎气,对您和龙裔都好。”
他一边说,一边从药箱里取出纸笔,飞快地写着药方:“臣这就为娘娘调整安胎药的方子,减去些之前用于稳固胎象的药材,再加些温补的,不会伤着胎儿。娘娘每日早晚各服一,切记不可与生冷食物同服。”
写好药方后,李太医又从药箱里取出一本装订整齐的小册子,双手递给金玉妍:“这是臣整理的《孕期御寒方》,里面记了些适合雨天饮用的暖身汤品,还有些预防风寒的小法子,娘娘闲时可以翻翻,照着做便能安稳度过这秋日冷雨时节。”
金玉妍接过药方和小册子,指尖拂过上面工整的字迹,心中暖意融融:“多谢太医想得周全,本宫都记着了。澜翠,快取些银两,给李太医做茶钱。”
“娘娘万万不可!”李太医连忙摆手,“为娘娘诊脉是臣的本分,怎敢收娘娘的赏赐?若是让皇上知道了,臣怕是要挨罚。娘娘安心养胎,便是对臣最大的赏赐。”便提着药箱,匆匆告辞了。
李太医走后,澜翠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姜汤走进来,碗里飘着几片生姜和几颗红枣,热气裹着辛辣的姜香,扑面而来。“娘娘,刚下了雨,天儿凉,您快喝碗姜汤暖暖身子。”澜翠将姜汤放在矮几上,又拿起一旁的披风,“张嬷嬷刚才来传话,说皇后娘娘让人送了些新制的棉衣来,说是特意给您和腹中小阿哥准备的,料子都是上好的云锦,里面填的是今年新收的鹅绒,暖和得很。”
金玉妍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姜汤,小口喝着——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体内的凉意,也让她的精神好了许多。“皇后倒是有心。”她放下汤匙,语气平静,“你去把棉衣收下,仔细检查一遍,里里外外都要看清楚,尤其是棉絮和针脚。”
“哎,奴婢这就去!”澜翠应声,转身快步走向殿外。启祥宫的门口,几个小太监正抬着两个朱红漆木箱,张嬷嬷站在一旁,见澜翠来了,笑着道:“澜翠姑娘,这就是皇后娘娘给嘉嫔娘娘准备的棉衣,快打开瞧瞧,都是按娘娘的尺寸和孕期的需求做的,宽松又暖和。”
澜翠走上前,示意小太监打开木箱——里面整齐地叠放着十几套棉衣,有淡粉色、湖蓝色、月白色,都是适合孕妇穿的柔和颜色;料子是上等的云锦,摸起来柔软顺滑,里面的鹅绒蓬松干净,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
澜翠拿起一件淡粉色的棉衣,翻来覆去地检查,连衣襟内侧的针脚都没放过,又凑近闻了闻,确认没有异样的气味,才对张嬷嬷道:“嬷嬷费心了,棉衣做得真精致,娘娘定
金玉妍靠在寝殿的软榻上,身上盖着一层薄锦被,指尖轻轻搭在小腹上——那里已能摸到一丝微弱的隆起,像颗刚冒芽的种子,在她腹中悄然生长。自上次李太医诊脉后,已过了近一个月,今日正是复诊的日子,她心中虽有底气,却仍免不了有些紧张。
“娘娘,李太医到了。”澜翠轻轻掀开帘子,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殿内的宁静。
金玉妍坐起身,拢了拢锦被,对着外面道:“快请太医进来。”
不多时,李太医提着朱红漆药箱,脚步匆匆地走进来,身上的官袍还沾着些雨珠。他躬身行礼后,便在软榻旁的矮凳上坐下,伸出三指,搭在金玉妍的腕脉上。
指尖刚触到腕间的肌肤,李太医的眉头便渐渐舒展,指尖随着脉搏的跳动轻轻按压,片刻后,才缓缓收回手,对着金玉妍深深一揖:“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腹中龙裔长势喜人,脉象沉稳有力,胎象比上月稳了许多,已是强固之相。”
金玉妍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嘴角勾起一抹真切的笑意:“多谢太医费心。这段时日劳烦太医冒着风雨赶来复诊,本宫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娘娘客气了!”李太医连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郑重,“为娘娘和龙裔分忧,是臣的本分,也是太医院的职责。只是近日天降冷雨,气温骤降,娘娘需格外注意保暖,切不可受凉;饮食上也得多吃些温补的食材,比如羊肉、桂圆、红枣之类,既能补气血,又能护着胎气,对您和龙裔都好。”
他一边说,一边从药箱里取出纸笔,飞快地写着药方:“臣这就为娘娘调整安胎药的方子,减去些之前用于稳固胎象的药材,再加些温补的,不会伤着胎儿。娘娘每日早晚各服一,切记不可与生冷食物同服。”
写好药方后,李太医又从药箱里取出一本装订整齐的小册子,双手递给金玉妍:“这是臣整理的《孕期御寒方》,里面记了些适合雨天饮用的暖身汤品,还有些预防风寒的小法子,娘娘闲时可以翻翻,照着做便能安稳度过这秋日冷雨时节。”
金玉妍接过药方和小册子,指尖拂过上面工整的字迹,心中暖意融融:“多谢太医想得周全,本宫都记着了。澜翠,快取些银两,给李太医做茶钱。”
“娘娘万万不可!”李太医连忙摆手,“为娘娘诊脉是臣的本分,怎敢收娘娘的赏赐?若是让皇上知道了,臣怕是要挨罚。娘娘安心养胎,便是对臣最大的赏赐。”便提着药箱,匆匆告辞了。
李太医走后,澜翠端着一碗刚熬好的姜汤走进来,碗里飘着几片生姜和几颗红枣,热气裹着辛辣的姜香,扑面而来。“娘娘,刚下了雨,天儿凉,您快喝碗姜汤暖暖身子。”澜翠将姜汤放在矮几上,又拿起一旁的披风,“张嬷嬷刚才来传话,说皇后娘娘让人送了些新制的棉衣来,说是特意给您和腹中小阿哥准备的,料子都是上好的云锦,里面填的是今年新收的鹅绒,暖和得很。”
金玉妍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姜汤,小口喝着——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体内的凉意,也让她的精神好了许多。“皇后倒是有心。”她放下汤匙,语气平静,“你去把棉衣收下,仔细检查一遍,里里外外都要看清楚,尤其是棉絮和针脚。”
“哎,奴婢这就去!”澜翠应声,转身快步走向殿外。启祥宫的门口,几个小太监正抬着两个朱红漆木箱,张嬷嬷站在一旁,见澜翠来了,笑着道:“澜翠姑娘,这就是皇后娘娘给嘉嫔娘娘准备的棉衣,快打开瞧瞧,都是按娘娘的尺寸和孕期的需求做的,宽松又暖和。”
澜翠走上前,示意小太监打开木箱——里面整齐地叠放着十几套棉衣,有淡粉色、湖蓝色、月白色,都是适合孕妇穿的柔和颜色;料子是上等的云锦,摸起来柔软顺滑,里面的鹅绒蓬松干净,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
澜翠拿起一件淡粉色的棉衣,翻来覆去地检查,连衣襟内侧的针脚都没放过,又凑近闻了闻,确认没有异样的气味,才对张嬷嬷道:“嬷嬷费心了,棉衣做得真精致,娘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