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顾长钧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在督军府出现。李副官每日会准时向沈如晦汇报少帅的行程,无非是“军务繁忙”、“驻防在外”等套话。府内的守卫依旧森严,沈如晦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主楼和花园的一小片区域。
这种看似平静的日子,却比顾长钧在时更让沈如晦感到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为压抑。她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什么,是真正的军务缠身,还是……在酝酿着新的、她无法承受的风波?苏婉卿那边,又会有什么动作?
秦医生每日都会来请脉,督促她按时吃药。在她的调理下,沈如晦脸上的伤痕渐渐消退,气色也稍微好了一些,但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轻愁,却愈发深重。
这天下午,天气难得地放晴,冬日的阳光带着些许暖意。在女佣的陪同下,沈如晦被允许到花园里散步。积雪尚未完全融化,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她走过那座熟悉的石桥,桥下的溪水已经结冰,覆盖着白雪。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雪夜,顾长钧在这里拥抱她,也想起更多与他相关的、混乱的片段。这些回忆,如同这冰雪下的溪流,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潮汹涌。
走着走着,她来到了花园深处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这里有一座小小的、显然是废弃已久的佛堂。朱红色的木门油漆斑驳,虚掩着,里面透出一股陈旧的气息。
“这里……”沈如晦有些好奇地停下脚步。
陪同的女佣连忙解释道:“回沈小姐,这是老夫人以前礼佛的地方。老夫人去世后,少帅不常回来,这里就渐渐荒废了。”
顾长钧的母亲?沈如晦心中一动。她对这个从未谋面的老人产生了一丝莫名的好奇。是怎样的母亲,养育了顾长钧这样矛盾复杂的儿子?
她轻轻推开了佛堂的门。里面空间不大,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和灰尘的气息。一尊蒙尘的观音像静立在佛龛中,面容慈悲,俯瞰着尘世。佛龛前的蒲团已经旧得看不出颜色,香炉里积满了香灰。
看着那尊慈悲的观音像,沈如晦心中百感交集。她本不信神佛,但在如今这走投无路的境地,似乎也只有这虚无缥缈的神只,可以倾诉她无处安放的惶恐和悲苦。
她示意女佣在外面等候,自己则走进了佛堂,轻轻关上了门。昏暗的光线中,只有观音像前那盏早已熄灭的长明灯,以及从窗户缝隙透进来的几缕阳光。
沈如晦走到蒲团前,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跪了下去。冰冷的触感透过单薄的衣物传来,让她打了个寒颤。她抬起头,望着观音慈悲的眼眸,眼眶瞬间就湿润了。
她不知道该祈求什么。祈求离开这里?可她深知顾长钧绝不会放手。祈求他放过自己?这似乎比离开更难。祈求平安?在这乱世,平安是何其奢侈。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化作无声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俯下身,将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肩膀微微颤抖着,压抑地啜泣起来。
我为你跪尽佛前。这个“你”,是谁?是那尊泥塑的菩萨,还是那个让她恨惧交加、却又莫名牵动的男人?
她祈求的,或许早已不是具体的解脱,而只是一种内心的安宁,一种能够承受这一切苦难的力量。她祈求佛祖保佑姨母一家平安,保佑陆文清不要被她牵连,也祈求……那个在外奔波、双手可能沾满鲜血的男人,能够……平安。
最后这个念头冒出来,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怎么会为他祈求平安?难道在不知不觉中,她竟然……
不!不可能!她猛地摇头,试图驱散这个可怕的念头。那只是……只是出于一种对生命的本能怜悯,对共同陷入命运漩涡的悲悯,绝无其他!
可是,泪水却流得更凶了。她跪在佛前,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无助而绝望。香烟(虽然是陈旧的)袅袅,佛像无言,只有她低低的哭泣声,在空旷寂静的小佛堂里回荡。
她不知道跪了多久,直到双腿麻木,眼泪流干。她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因为腿麻而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一只手及时地从旁边伸过来,扶住了她的胳膊。
沈如晦惊愕地抬头,对上了一双深邃复杂的眼眸。
顾长钧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站在了佛堂里。他穿着一身风尘仆仆的军装,脸上带着疲惫,下颌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然是从外面刚赶回来。他的目光,正落在她泪痕斑驳的脸上,以及那个她刚刚跪过的蒲团上。
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来了多久?是否听到了她的哭泣?沈如晦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慌忙挣脱了他的手,像是做错了事被当场抓住的孩子。
顾长钧没有勉强,收回了手。他的目光从她脸上移开,投向了那尊蒙尘的观音像,眼神变得有些悠远和……难以形容的柔和?甚至还带着一丝……怀念?
“我母亲……生前常来这里。”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打破了佛堂的寂静。他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沈如晦却从中听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不易察觉的情感波动。
沈如晦屏住呼吸,不敢接话。这是她第一次听顾长钧提起他的家人。
顾长钧静静地看了那观音像片刻,然后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沈如晦身上,那眼神里包含了太多她看不懂的东西。有疲惫,有审视,有方才一闪而过的柔和,还有一丝……近乎无奈的叹息。
“以后……想来的话,可以常来。”他低声说了一句,然后便转身,率先走出了佛堂,留下沈如晦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
我为你跪尽佛前,却意外地,窥见了你冰冷外表下,一丝关于过往的、柔软的缝隙。这缝隙,是希望,还是更深的陷阱?
这种看似平静的日子,却比顾长钧在时更让沈如晦感到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为压抑。她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什么,是真正的军务缠身,还是……在酝酿着新的、她无法承受的风波?苏婉卿那边,又会有什么动作?
秦医生每日都会来请脉,督促她按时吃药。在她的调理下,沈如晦脸上的伤痕渐渐消退,气色也稍微好了一些,但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轻愁,却愈发深重。
这天下午,天气难得地放晴,冬日的阳光带着些许暖意。在女佣的陪同下,沈如晦被允许到花园里散步。积雪尚未完全融化,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她走过那座熟悉的石桥,桥下的溪水已经结冰,覆盖着白雪。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雪夜,顾长钧在这里拥抱她,也想起更多与他相关的、混乱的片段。这些回忆,如同这冰雪下的溪流,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潮汹涌。
走着走着,她来到了花园深处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这里有一座小小的、显然是废弃已久的佛堂。朱红色的木门油漆斑驳,虚掩着,里面透出一股陈旧的气息。
“这里……”沈如晦有些好奇地停下脚步。
陪同的女佣连忙解释道:“回沈小姐,这是老夫人以前礼佛的地方。老夫人去世后,少帅不常回来,这里就渐渐荒废了。”
顾长钧的母亲?沈如晦心中一动。她对这个从未谋面的老人产生了一丝莫名的好奇。是怎样的母亲,养育了顾长钧这样矛盾复杂的儿子?
她轻轻推开了佛堂的门。里面空间不大,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和灰尘的气息。一尊蒙尘的观音像静立在佛龛中,面容慈悲,俯瞰着尘世。佛龛前的蒲团已经旧得看不出颜色,香炉里积满了香灰。
看着那尊慈悲的观音像,沈如晦心中百感交集。她本不信神佛,但在如今这走投无路的境地,似乎也只有这虚无缥缈的神只,可以倾诉她无处安放的惶恐和悲苦。
她示意女佣在外面等候,自己则走进了佛堂,轻轻关上了门。昏暗的光线中,只有观音像前那盏早已熄灭的长明灯,以及从窗户缝隙透进来的几缕阳光。
沈如晦走到蒲团前,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跪了下去。冰冷的触感透过单薄的衣物传来,让她打了个寒颤。她抬起头,望着观音慈悲的眼眸,眼眶瞬间就湿润了。
她不知道该祈求什么。祈求离开这里?可她深知顾长钧绝不会放手。祈求他放过自己?这似乎比离开更难。祈求平安?在这乱世,平安是何其奢侈。
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化作无声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俯下身,将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肩膀微微颤抖着,压抑地啜泣起来。
我为你跪尽佛前。这个“你”,是谁?是那尊泥塑的菩萨,还是那个让她恨惧交加、却又莫名牵动的男人?
她祈求的,或许早已不是具体的解脱,而只是一种内心的安宁,一种能够承受这一切苦难的力量。她祈求佛祖保佑姨母一家平安,保佑陆文清不要被她牵连,也祈求……那个在外奔波、双手可能沾满鲜血的男人,能够……平安。
最后这个念头冒出来,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怎么会为他祈求平安?难道在不知不觉中,她竟然……
不!不可能!她猛地摇头,试图驱散这个可怕的念头。那只是……只是出于一种对生命的本能怜悯,对共同陷入命运漩涡的悲悯,绝无其他!
可是,泪水却流得更凶了。她跪在佛前,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无助而绝望。香烟(虽然是陈旧的)袅袅,佛像无言,只有她低低的哭泣声,在空旷寂静的小佛堂里回荡。
她不知道跪了多久,直到双腿麻木,眼泪流干。她挣扎着想站起来,却因为腿麻而踉跄了一下,险些摔倒。一只手及时地从旁边伸过来,扶住了她的胳膊。
沈如晦惊愕地抬头,对上了一双深邃复杂的眼眸。
顾长钧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站在了佛堂里。他穿着一身风尘仆仆的军装,脸上带着疲惫,下颌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然是从外面刚赶回来。他的目光,正落在她泪痕斑驳的脸上,以及那个她刚刚跪过的蒲团上。
他怎么会在这里?他来了多久?是否听到了她的哭泣?沈如晦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慌忙挣脱了他的手,像是做错了事被当场抓住的孩子。
顾长钧没有勉强,收回了手。他的目光从她脸上移开,投向了那尊蒙尘的观音像,眼神变得有些悠远和……难以形容的柔和?甚至还带着一丝……怀念?
“我母亲……生前常来这里。”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打破了佛堂的寂静。他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沈如晦却从中听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不易察觉的情感波动。
沈如晦屏住呼吸,不敢接话。这是她第一次听顾长钧提起他的家人。
顾长钧静静地看了那观音像片刻,然后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沈如晦身上,那眼神里包含了太多她看不懂的东西。有疲惫,有审视,有方才一闪而过的柔和,还有一丝……近乎无奈的叹息。
“以后……想来的话,可以常来。”他低声说了一句,然后便转身,率先走出了佛堂,留下沈如晦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心中波澜起伏。
我为你跪尽佛前,却意外地,窥见了你冰冷外表下,一丝关于过往的、柔软的缝隙。这缝隙,是希望,还是更深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