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溯回源头惊初见-《路灯下遇见你》

  “栀子花旁……笑得毫无阴霾的小姑娘……”

  顾长钧的话语,如同古老钟磬的余音,在沈如晦耳畔久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钥匙,试图开启一扇尘封在她记忆深处、早已被遗忘的门。

  她怔怔地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仿佛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笃定,大脑有瞬间的空白。沈家旧宅?栀子花?那是多么遥远而模糊的过去了……那时的她,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稚童,整日最大的烦恼,不过是新学的诗篇背不下来,或是心爱的风筝挂在了树梢。

  她努力在记忆的长河中搜寻,那些被家族败落、颠沛流离所覆盖的、属于童年仅存的温暖碎片。似乎……似乎是有那么一个模糊的夏天,家里的栀子花开得极好,香气馥郁,她穿着母亲新做的裙子,在花丛边追着一只蝴蝶,跑得满头是汗,笑得没心没肺……

  可那时,见过什么人吗?除了家中仆役和偶尔来访的父亲的同僚……

  一个极其模糊的、穿着挺括学生装或是早期军服?的少年身影,如同水底的倒影,在她混乱的记忆中一闪而过,快得抓不住任何细节。

  难道……真的是他?

  这个认知带来的冲击,不亚于当初看到那本笔记。她一直以为,他们之间的纠葛始于他后来的强取豪夺,始于那场充满算计的相遇。却从未想过,命运的丝线,竟在那么早、那么不经意的时候,就已经悄然缠绕。

  如果……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如果那份执念,真的始于那样一个纯粹而无害的瞬间……

  那后来的一切,又算什么?

  是这份过早种下的执念,在权力和欲望的滋养下,长成了后来那株将她紧紧缠绕、几乎窒息的毒藤吗?

  沈如晦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心口传来熟悉的闷痛。她下意识地抬手按住胸口,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顾长钧立刻察觉到了她的不适,上前一步,眼中满是担忧:“怎么了?是不是又不舒服?”他下意识地想伸手扶她,却在指尖即将触碰到她手臂的瞬间,硬生生顿住,改为急切地望向门口,“我去叫医生!”

  “不用……”沈如晦虚弱地阻止了他,声音低不可闻。她闭了闭眼,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着过快的心跳和混乱的思绪。

  她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去消化这过于惊人的信息,需要重新审视他们之间这盘根错节、早已辨不清最初模样的关系。

  顾长钧看着她强忍不适的模样,拳头暗暗攥紧,眼底满是痛色和自责。他知道,自己又一次操之过急了。那些沉重的过往,如同积压了太多冰雪的山峰,骤然揭开一角,引发的可能是更剧烈的雪崩。

  他不再追问,也不再解释。只是默默地站在原地,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等待着她的宣判。

  良久,沈如晦才缓缓睁开眼,目光依旧没有焦点,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和茫然。她轻轻摇了摇头,像是要甩掉那些纷乱的思绪,最终,却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乎听不见地喃喃了一句:

  “我……不记得了……”

  这句话,像是一声叹息,轻飘飘地落下,却带着千钧的重量。

  不记得了。

  不记得那个栀子花开的午后,不记得那个可能存在的、惊鸿一瞥的少年。

  这轻飘飘的否认,比任何激烈的指责都更让顾长钧感到一种刻骨的悲凉。他珍视若宝、视若信仰的初见,于她而言,不过是淹没在时间长河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

  他嘴角牵起一抹极淡、极苦的弧度,低声道:“没关系……我记得,就够了。”

  记得她的笑,记得那天的阳光和花香,记得那份瞬间击中他年少心灵的、懵懂却强烈的悸动。也记得……后来得知沈家败落、她不知所踪时的焦灼与无力,以及再次找到她时,那混合着失而复得的狂喜与害怕再次失去的、扭曲的占有欲。

  所有的因,结出了后来的果。

  他无从辩驳。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的沉默,不再有之前的紧张对峙,而是弥漫着一种被厚重往事笼罩的、令人窒息的悲哀。

  溯回的源头,并未带来解脱,反而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了更多复杂难言的情绪,与更加深沉的、关于命运弄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