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夫人的生辰宴,虽依顾长钧的意思并未大肆操办,只限于家族内部和几位极亲近的世交,但帅府内依旧透着一股不同往日的郑重气氛。
宴设在前厅。沈如晦在顾长钧的陪伴下踏入厅堂时,里面已坐了些人。除了顾老夫人端坐主位,下首还坐着几位顾家的旁支长辈,以及两位与顾家交好、身份清贵的夫人。众人的目光,在顾长钧和沈如晦进门的那一刻,便齐刷刷地投了过来,带着各种复杂的审视、好奇,甚至还有一丝未能完全掩饰的讶异。
这也难怪。沈如晦的存在,在帅府乃至整个江北上层,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都知道少帅身边有这么一位女子,还育有一女,但因其身份尴尬(曾与苏家婚约有关),且长期被顾长钧以一种近乎囚禁的方式保护(或者说隐藏)在主卧院落,几乎从未在正式场合露过面。如今,顾长钧竟亲自携她出席顾老夫人的家宴,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沈如晦今日穿了一身藕荷色暗纹提花旗袍,颜色清雅,款式大方,衬得她气质沉静,虽依旧有些病后的清瘦,却并无半分畏缩之态。她微微垂着眼睫,跟在顾长钧身侧,步伐沉稳。顾长钧则始终与她保持着半步的距离,手臂微曲,是一个随时可以搀扶的姿态,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那无形的威压,瞬间让一些探究的目光收敛了几分。
“母亲。”顾长钧携沈如晦走到主位前,微微躬身。
沈如晦亦随着他,向顾老夫人敛衽一礼,声音清柔:“老夫人。”
顾老夫人看着并肩而立的一双人,目光在沈如晦脸上停留了片刻。她自然是记得这个女子的,记得她当年的倔强与后来的惨烈,也记得自己儿子因她而经历的痛苦与疯狂。时过境迁,再见此人,见她眉宇间虽仍有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却更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沉静与从容,而自己儿子站在她身边,那周身常年不化的冷硬似乎也柔和了许多。
老夫人心中百味杂陈,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她点了点头,语气还算平和:“来了就好,坐吧。”
顾长钧引着沈如晦在自己身侧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紧挨着主位,其象征意义,在场无人不懂。几位旁支长辈交换了一下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
宴席开始,气氛起初有些微妙的凝滞。众人的话题大多围绕着顾老夫人展开,或是谈论些无关痛痒的时局风物,刻意避开了可能会让沈如晦尴尬的内容。
沈如晦始终安静地坐着,姿态优雅,用餐动作斯文,并不多言。只有当顾长钧或是顾老夫人偶尔与她说话时,她才会抬起头,轻声回应几句,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酒过三巡,气氛稍显活络。一位与顾家交好的李夫人,大约是见沈如晦气质不俗,又得了顾长钧如此看重,便笑着将话题引到了孩子身上。
“听闻少帅的千金聪慧可爱,不知今日可曾带来?也让我们这些长辈瞧瞧。”李夫人语气热络。
顾长钧看向沈如晦,目光带着询问。
沈如晦微微颔首,对侍立在身后的嬷嬷示意了一下。很快,打扮得像年画娃娃般喜庆的念雪便被抱了出来。
小家伙一点也不怕生,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满屋子的人。顾长钧将她接过来,抱在怀里。念雪看到熟悉的父亲,立刻咧开小嘴笑了,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他衣襟上的纽扣,嘴里含糊地喊着:“爹爹……”
这一声清脆的“爹爹”,和顾长钧那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带着宠溺的柔和表情,瞬间击碎了宴席上最后一丝微妙的气氛。
“哎哟,瞧这小模样,真是招人疼!”
“眉眼像极了少帅,这鼻子嘴巴,倒是随了沈小姐,将来定是个美人胚子!”
几位夫人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夸赞着,语气中充满了真诚的喜爱。
顾老夫人也招了招手,示意顾长钧将孩子抱近些。她看着念雪那张酷似儿子幼时的脸庞,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柔软的脸蛋。
念雪似乎也很喜欢这位慈祥的祖母,不但没哭闹,反而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一刻,孩子的笑声如同最有效的润滑剂,彻底驱散了所有的隔阂与尴尬。沈如晦坐在一旁,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笑得开心的女儿,看着顾长钧与有荣焉的侧脸,看着顾老夫人眼中那不再掩饰的慈爱,心中那块关于“名分”与“接纳”的巨石,似乎也悄然松动、落地。
她依旧沉默着,但唇角那抹一直若有若无的、带着些许紧张的线条,终于完全柔和了下来,化作一丝真切的、安然的弧度。
这场看似寻常的家宴,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公开的宣告,却在觥筹交错与稚子笑语之间,以一种无声却无比有力的方式,为她,也为念雪,在这江北帅府,在这顾氏家族中,定下了无可动摇的位置。
过往云烟仍未散尽,但未来的路,似乎已然清晰了许多。
宴设在前厅。沈如晦在顾长钧的陪伴下踏入厅堂时,里面已坐了些人。除了顾老夫人端坐主位,下首还坐着几位顾家的旁支长辈,以及两位与顾家交好、身份清贵的夫人。众人的目光,在顾长钧和沈如晦进门的那一刻,便齐刷刷地投了过来,带着各种复杂的审视、好奇,甚至还有一丝未能完全掩饰的讶异。
这也难怪。沈如晦的存在,在帅府乃至整个江北上层,一直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都知道少帅身边有这么一位女子,还育有一女,但因其身份尴尬(曾与苏家婚约有关),且长期被顾长钧以一种近乎囚禁的方式保护(或者说隐藏)在主卧院落,几乎从未在正式场合露过面。如今,顾长钧竟亲自携她出席顾老夫人的家宴,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沈如晦今日穿了一身藕荷色暗纹提花旗袍,颜色清雅,款式大方,衬得她气质沉静,虽依旧有些病后的清瘦,却并无半分畏缩之态。她微微垂着眼睫,跟在顾长钧身侧,步伐沉稳。顾长钧则始终与她保持着半步的距离,手臂微曲,是一个随时可以搀扶的姿态,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那无形的威压,瞬间让一些探究的目光收敛了几分。
“母亲。”顾长钧携沈如晦走到主位前,微微躬身。
沈如晦亦随着他,向顾老夫人敛衽一礼,声音清柔:“老夫人。”
顾老夫人看着并肩而立的一双人,目光在沈如晦脸上停留了片刻。她自然是记得这个女子的,记得她当年的倔强与后来的惨烈,也记得自己儿子因她而经历的痛苦与疯狂。时过境迁,再见此人,见她眉宇间虽仍有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却更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沉静与从容,而自己儿子站在她身边,那周身常年不化的冷硬似乎也柔和了许多。
老夫人心中百味杂陈,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她点了点头,语气还算平和:“来了就好,坐吧。”
顾长钧引着沈如晦在自己身侧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紧挨着主位,其象征意义,在场无人不懂。几位旁支长辈交换了一下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
宴席开始,气氛起初有些微妙的凝滞。众人的话题大多围绕着顾老夫人展开,或是谈论些无关痛痒的时局风物,刻意避开了可能会让沈如晦尴尬的内容。
沈如晦始终安静地坐着,姿态优雅,用餐动作斯文,并不多言。只有当顾长钧或是顾老夫人偶尔与她说话时,她才会抬起头,轻声回应几句,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酒过三巡,气氛稍显活络。一位与顾家交好的李夫人,大约是见沈如晦气质不俗,又得了顾长钧如此看重,便笑着将话题引到了孩子身上。
“听闻少帅的千金聪慧可爱,不知今日可曾带来?也让我们这些长辈瞧瞧。”李夫人语气热络。
顾长钧看向沈如晦,目光带着询问。
沈如晦微微颔首,对侍立在身后的嬷嬷示意了一下。很快,打扮得像年画娃娃般喜庆的念雪便被抱了出来。
小家伙一点也不怕生,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满屋子的人。顾长钧将她接过来,抱在怀里。念雪看到熟悉的父亲,立刻咧开小嘴笑了,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抓他衣襟上的纽扣,嘴里含糊地喊着:“爹爹……”
这一声清脆的“爹爹”,和顾长钧那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带着宠溺的柔和表情,瞬间击碎了宴席上最后一丝微妙的气氛。
“哎哟,瞧这小模样,真是招人疼!”
“眉眼像极了少帅,这鼻子嘴巴,倒是随了沈小姐,将来定是个美人胚子!”
几位夫人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夸赞着,语气中充满了真诚的喜爱。
顾老夫人也招了招手,示意顾长钧将孩子抱近些。她看着念雪那张酷似儿子幼时的脸庞,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伸手轻轻摸了摸孩子柔软的脸蛋。
念雪似乎也很喜欢这位慈祥的祖母,不但没哭闹,反而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一刻,孩子的笑声如同最有效的润滑剂,彻底驱散了所有的隔阂与尴尬。沈如晦坐在一旁,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笑得开心的女儿,看着顾长钧与有荣焉的侧脸,看着顾老夫人眼中那不再掩饰的慈爱,心中那块关于“名分”与“接纳”的巨石,似乎也悄然松动、落地。
她依旧沉默着,但唇角那抹一直若有若无的、带着些许紧张的线条,终于完全柔和了下来,化作一丝真切的、安然的弧度。
这场看似寻常的家宴,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公开的宣告,却在觥筹交错与稚子笑语之间,以一种无声却无比有力的方式,为她,也为念雪,在这江北帅府,在这顾氏家族中,定下了无可动摇的位置。
过往云烟仍未散尽,但未来的路,似乎已然清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