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散后,宾客渐次离去。方才还萦绕着些许喧闹的前厅,瞬间安静下来,只余下几名仆役轻手轻脚地收拾着杯盘。廊下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在地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
顾长钧被一位叔公拉住,在厅堂一角低声交谈着军务之事。沈如晦则被顾老夫人身边的贴身嬷嬷客气地请到了后院的暖阁。
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夜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窗外隐约传来的梅花冷香交织在一起。顾老夫人已褪去了方才宴席上的正式外衫,只着一件深紫色团花绸袄,坐在铺着软垫的炕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神情较之前更为松弛,却也更深沉。
沈如晦依礼站在下首,心中并无多少惶恐,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疲惫与审慎。她知道,方才宴席上的认可,更多是源于顾长钧的强势、念雪的可爱以及在场外人的情面。此刻,这婆媳之间关起门来的对话,才是真正关乎她日后在这深宅内院立足的根本。
“坐吧。”顾老夫人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对面的绣墩。
“谢老夫人。”沈如晦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姿态恭谨却不失风骨。
顾老夫人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子。灯光下,她的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眉眼间的沉静,却像一潭深水,让人窥不见底。这份沉静,与几年前那个在雪夜跪求、眼神倔强绝望的少女已然不同,它包含了太多的东西——丧子之痛、漂泊之苦、生死边缘的徘徊,以及为人母后的坚韧。
“这些年,”顾老夫人缓缓开口,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你受苦了。”
沈如晦微微一怔,没料到开场白竟是这一句。她垂下眼睫,轻声道:“老夫人言重了。” 她没有否认,也没有诉苦,只是平静地承接了这句话。
“长钧的性子,我清楚。”顾老夫人叹了口气,“他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父亲去得早,我这些年,说是看着他,其实……也管不住他。尤其是在你这件事上。”她顿了顿,目光锐利了几分,“他为你,确是疯魔过几回。”
沈如晦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指尖微微蜷缩。那些他守着她冰棺的日夜,他鬓角早生的华发,他梦中不安的呓语……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
“过去的事,孰是孰非,如今再论,也无甚意义。”顾老夫人话锋一转,“念雪那孩子,很好。是我们顾家的血脉,也是长钧的命根子。”
沈如晦抬起头,看向老夫人,眼神清澈:“念雪能得老夫人疼爱,是她的福气。”
“你教得也好。”顾老夫人难得地夸了一句,随即语气又沉凝下来,“既然长钧执意如此,孩子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往后,你便安心在府里住下。外面那些风言风语,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散了。”
这话,算是正式认可了她的地位,虽未明说,但“名正言顺”四个字,已重逾千斤。
“只是,”顾老夫人话锋又是一转,带着告诫的意味,“帅府不比寻常人家,长钧身处的位置,盯着他的人无数。你既站在他身边,言行举止,便须得时时谨慎,莫要再如从前那般……任性,徒惹是非,给他添麻烦。”
这“任性”二字,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了沈如晦心上。她想起了当初的决裂、逃离,以及最终那个未能保住的孩子……那些惨痛的过往,在旁人眼中,或许最终只归结为她的“任性”。
她袖中的手悄然握紧,指甲陷入掌心,带来细微的刺痛。但她面上依旧平静,甚至微微颔首:“老夫人的教诲,如晦记下了。从前年少无知,行事确有不当之处,往后……定当谨言慎行,不再让少帅为难。” 她将“任性”换成了更中性的“行事不当”,既承认了过往,也保留了自己内心的那一份不肯完全屈就的尊严。
顾老夫人似乎对她的回答还算满意,点了点头,神色缓和了些许:“你是个明白人。长钧公务繁忙,内宅之事,你若有心,也可慢慢学着打理一些,帮衬一二。我年纪大了,精神也大不如前了。”
这便是在赋予她一部分管家之权了。沈如晦心中明了,这是信任,也是责任,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她起身,再次敛衽一礼:“如晦愚钝,但会尽力向老夫人和府中旧人请教,不敢懈怠。”
“嗯。”顾老夫人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疲态,“好了,我也乏了。你回去歇着吧。长钧那边……你多费心。”
“是,老夫人也请早些安歇。”沈如晦恭敬地退出了暖阁。
走出暖阁,廊下的冷风一吹,沈如晦才发觉自己的后背竟沁出了一层薄汗。与顾老夫人的这一番对话,看似平和,实则每一句都暗藏机锋,耗费心神。她缓缓吁出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回到主卧院落,顾长钧还未回来。念雪已经由乳母哄着睡下了,小脸红扑扑的,睡得正沉。沈如晦坐在女儿床边,轻轻抚摸着孩子柔软的额发,心中百感交集。今日,她和念雪的地位算是初步得到了确认,未来的路似乎有了着落。可不知为何,顾老夫人那句“莫要任性”、“徒惹是非”,以及那句意味深长的“你多费心”,像一片阴云,悄然盘踞在她心头。
她知道,踏入这帅府的内宅,成为顾长钧名正言顺的女人,并不意味着苦难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这里有家族的规矩,有婆母的审视,有外界无形的压力,更有顾长钧那沉重而霸道的爱。她这只曾经试图飞走的鸟,如今虽然归巢,但脚下的枝桠,是否真的坚实?这华丽的牢笼,她是否真的甘愿栖息一生?
她不知道答案。只觉得身心俱疲。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顾长钧推门进来,带着一身淡淡的酒气和冬夜的寒气。他看到坐在女儿床边的沈如晦,昏黄的灯光勾勒出她纤细安静的侧影,那一瞬间,他今日在宴席上应酬众人、与族老周旋所带来的冷硬与疲惫,似乎都消散了。
他放轻脚步走过去,从身后拥住她,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这么晚了,还没睡?在等我?”
沈如晦没有回头,只是将身体微微向后靠进他温暖的怀抱里,汲取着那令人安心的气息。她闭上眼睛,掩去眸中所有的复杂情绪,轻轻“嗯”了一声。
“母亲……同你说什么了?”他问,语气看似随意,但搂着她的手臂却微微收紧。
沈如晦沉默片刻,才轻声回答:“没什么。老夫人只是嘱咐我,往后要谨言慎行,好好照顾你和念雪。”
顾长钧低下头,吻了吻她的发丝,声音笃定:“有我在,你不必担心任何事。” 他似乎想用这句话,为她撑起一片无忧的天空。
沈如晦没有反驳,只是在他怀里转过身,抬起头,望着他深邃的眼眸,努力扯出一个微笑:“我知道。”
只是,这微笑背后,那份刚刚落定的心神之下,那悄然滋生的隐忧,如同窗外夜色中无声飘落的雪花,一层层,覆盖了来时路,也模糊了前方的景。
顾长钧被一位叔公拉住,在厅堂一角低声交谈着军务之事。沈如晦则被顾老夫人身边的贴身嬷嬷客气地请到了后院的暖阁。
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夜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窗外隐约传来的梅花冷香交织在一起。顾老夫人已褪去了方才宴席上的正式外衫,只着一件深紫色团花绸袄,坐在铺着软垫的炕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神情较之前更为松弛,却也更深沉。
沈如晦依礼站在下首,心中并无多少惶恐,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疲惫与审慎。她知道,方才宴席上的认可,更多是源于顾长钧的强势、念雪的可爱以及在场外人的情面。此刻,这婆媳之间关起门来的对话,才是真正关乎她日后在这深宅内院立足的根本。
“坐吧。”顾老夫人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对面的绣墩。
“谢老夫人。”沈如晦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姿态恭谨却不失风骨。
顾老夫人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女子。灯光下,她的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眉眼间的沉静,却像一潭深水,让人窥不见底。这份沉静,与几年前那个在雪夜跪求、眼神倔强绝望的少女已然不同,它包含了太多的东西——丧子之痛、漂泊之苦、生死边缘的徘徊,以及为人母后的坚韧。
“这些年,”顾老夫人缓缓开口,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你受苦了。”
沈如晦微微一怔,没料到开场白竟是这一句。她垂下眼睫,轻声道:“老夫人言重了。” 她没有否认,也没有诉苦,只是平静地承接了这句话。
“长钧的性子,我清楚。”顾老夫人叹了口气,“他认定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他父亲去得早,我这些年,说是看着他,其实……也管不住他。尤其是在你这件事上。”她顿了顿,目光锐利了几分,“他为你,确是疯魔过几回。”
沈如晦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指尖微微蜷缩。那些他守着她冰棺的日夜,他鬓角早生的华发,他梦中不安的呓语……一幕幕在她脑海中闪过。
“过去的事,孰是孰非,如今再论,也无甚意义。”顾老夫人话锋一转,“念雪那孩子,很好。是我们顾家的血脉,也是长钧的命根子。”
沈如晦抬起头,看向老夫人,眼神清澈:“念雪能得老夫人疼爱,是她的福气。”
“你教得也好。”顾老夫人难得地夸了一句,随即语气又沉凝下来,“既然长钧执意如此,孩子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往后,你便安心在府里住下。外面那些风言风语,时间久了,自然也就散了。”
这话,算是正式认可了她的地位,虽未明说,但“名正言顺”四个字,已重逾千斤。
“只是,”顾老夫人话锋又是一转,带着告诫的意味,“帅府不比寻常人家,长钧身处的位置,盯着他的人无数。你既站在他身边,言行举止,便须得时时谨慎,莫要再如从前那般……任性,徒惹是非,给他添麻烦。”
这“任性”二字,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了沈如晦心上。她想起了当初的决裂、逃离,以及最终那个未能保住的孩子……那些惨痛的过往,在旁人眼中,或许最终只归结为她的“任性”。
她袖中的手悄然握紧,指甲陷入掌心,带来细微的刺痛。但她面上依旧平静,甚至微微颔首:“老夫人的教诲,如晦记下了。从前年少无知,行事确有不当之处,往后……定当谨言慎行,不再让少帅为难。” 她将“任性”换成了更中性的“行事不当”,既承认了过往,也保留了自己内心的那一份不肯完全屈就的尊严。
顾老夫人似乎对她的回答还算满意,点了点头,神色缓和了些许:“你是个明白人。长钧公务繁忙,内宅之事,你若有心,也可慢慢学着打理一些,帮衬一二。我年纪大了,精神也大不如前了。”
这便是在赋予她一部分管家之权了。沈如晦心中明了,这是信任,也是责任,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她起身,再次敛衽一礼:“如晦愚钝,但会尽力向老夫人和府中旧人请教,不敢懈怠。”
“嗯。”顾老夫人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疲态,“好了,我也乏了。你回去歇着吧。长钧那边……你多费心。”
“是,老夫人也请早些安歇。”沈如晦恭敬地退出了暖阁。
走出暖阁,廊下的冷风一吹,沈如晦才发觉自己的后背竟沁出了一层薄汗。与顾老夫人的这一番对话,看似平和,实则每一句都暗藏机锋,耗费心神。她缓缓吁出一口气,白色的雾气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回到主卧院落,顾长钧还未回来。念雪已经由乳母哄着睡下了,小脸红扑扑的,睡得正沉。沈如晦坐在女儿床边,轻轻抚摸着孩子柔软的额发,心中百感交集。今日,她和念雪的地位算是初步得到了确认,未来的路似乎有了着落。可不知为何,顾老夫人那句“莫要任性”、“徒惹是非”,以及那句意味深长的“你多费心”,像一片阴云,悄然盘踞在她心头。
她知道,踏入这帅府的内宅,成为顾长钧名正言顺的女人,并不意味着苦难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这里有家族的规矩,有婆母的审视,有外界无形的压力,更有顾长钧那沉重而霸道的爱。她这只曾经试图飞走的鸟,如今虽然归巢,但脚下的枝桠,是否真的坚实?这华丽的牢笼,她是否真的甘愿栖息一生?
她不知道答案。只觉得身心俱疲。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顾长钧推门进来,带着一身淡淡的酒气和冬夜的寒气。他看到坐在女儿床边的沈如晦,昏黄的灯光勾勒出她纤细安静的侧影,那一瞬间,他今日在宴席上应酬众人、与族老周旋所带来的冷硬与疲惫,似乎都消散了。
他放轻脚步走过去,从身后拥住她,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这么晚了,还没睡?在等我?”
沈如晦没有回头,只是将身体微微向后靠进他温暖的怀抱里,汲取着那令人安心的气息。她闭上眼睛,掩去眸中所有的复杂情绪,轻轻“嗯”了一声。
“母亲……同你说什么了?”他问,语气看似随意,但搂着她的手臂却微微收紧。
沈如晦沉默片刻,才轻声回答:“没什么。老夫人只是嘱咐我,往后要谨言慎行,好好照顾你和念雪。”
顾长钧低下头,吻了吻她的发丝,声音笃定:“有我在,你不必担心任何事。” 他似乎想用这句话,为她撑起一片无忧的天空。
沈如晦没有反驳,只是在他怀里转过身,抬起头,望着他深邃的眼眸,努力扯出一个微笑:“我知道。”
只是,这微笑背后,那份刚刚落定的心神之下,那悄然滋生的隐忧,如同窗外夜色中无声飘落的雪花,一层层,覆盖了来时路,也模糊了前方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