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浓稠得化不开的墨汁,将整座荒山彻底吞没,只剩下模糊而狰狞的轮廓,在微弱的星光下沉默地矗立着,散发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气息。
岑卿将最后几根勉强寻来的、带着湿气的枯枝小心翼翼地添进火堆。火焰贪婪地舔舐着新的燃料,发出一阵噼啪的轻响,火光随之跳跃起来,在她沾满尘土和汗渍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动荡不安的影子。这团火,是他们在这片无边黑暗中唯一的光源、热源,也是他们对抗整个冰冷世界的、脆弱不堪的堡垒。
老村长岑老汉靠着冰冷的岩壁,头颅低垂,已经累得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粗糙的手里,还无意识地攥着半块黑黄色、掺杂着野菜和麸皮的饼子,那是他们今晚的晚餐,也是明早的早餐。他甚至连吃完它的力气都耗尽了。
岑卿轻轻俯身,想将那半块饼子取下收好。她的指尖触碰到祖父掌心那些坚硬厚重、如同老树皮般的老茧,以及磨破后刚刚结痂的新伤。一种混合着酸楚、愧疚和难以言喻的坚韧情绪,猛地攫住了她的心脏。这位老人,本该在家中安享晚年,此刻却因为她的一句话,跟着她在这片绝地上挣扎求生,从最初的震惊绝望,到如今的沉默坚持,他佝偻的脊背上,仿佛扛起了整座大山的重量。他没有再质疑,没有再抱怨,只是用他残存的所有力气,去挖每一镐土,去垒每一块石头。
她将饼子用一块相对干净的粗布仔细包好,放进那个几乎空了的粮袋最底层。然后,她拿出那个贴身收藏的小布包,里面是今天找到的盐肤木叶片。她小心翼翼地摊开,借着火光仔细清点。叶片不多,而且大多干瘪发黄,能提供的盐分有限得可怜。这点微不足道的咸味,是他们此刻维持体力、让味蕾不至于彻底麻木的唯一指望,也是身体机能不至于因严重缺盐而崩溃的关键。必须省着用,必须找到更稳定、更多的来源。这个念头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远处,不知是哪座山坳里,传来了几声凄厉悠长的狼嚎,穿透沉沉的夜幕,在空旷的山谷间碰撞、回荡,带着一种原始的、令人心悸的野性。
岑卿几乎是本能地握紧了始终放在手边的柴刀,冰凉的刀柄让她因疲惫而有些混沌的头脑瞬间清醒。她警惕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尽管目光所及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但她能感觉到,在那片黑暗里,有无数双饥饿的眼睛在窥视着,评估着他们这两个闯入者,等待着他们松懈、露出破绽的时刻。
这一刻,一段尘封的记忆碎片毫无预兆地浮现——那是在某个类似古代背景的世界里,她曾是一个老猎户的女儿。在那个身份里,她学过如何辨认兽踪,如何利用环境设置最有效的陷阱,如何与这些山林里的原住民周旋。那些曾经只是为了“角色背景”而存在的、模糊的知识,此刻却成了她能否活下去的关键筹码。
“要活下去……无论如何……”她对着跳跃的火焰,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嘶哑地低语,像是在宣誓,又像是在给自己注射一剂强心针。
天光尚未完全驱散晨雾,岑卿就被一阵急促而陌生的鸟鸣惊醒了。并非睡足,而是身体在极度疲惫和高度警觉下的自然反应。她睁开酸涩的眼睛,发现身旁的老村长已经起来了,正蹲在那个才挖了不到半人深的蓄水池边,用他们昨天挖出的、大小不一的石块,一点点地敲打、嵌合,试图加固池子的边缘。
“阿爷,天色还早,怎么不多睡会儿?”她的声音带着刚醒时的沙哑。
老人回过头,脸上沟壑般的皱纹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格外深刻。他努力扯出一个笑容,却掩不住眼底浓重的疲惫和血丝:“人老了,觉少,躺久了骨头疼。这池子……我再给它垒结实点,等真下了雨,好歹能多存住一口水。”
晨曦落在他花白、凌乱的头发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刺痛了岑卿的眼睛。
她沉默地起身,活动了一下如同生锈零件般僵硬酸痛的四肢。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虎口处昨天磨出的水泡已经破了,露出底下鲜红的嫩肉,边缘结了一层薄薄的、透明的痂,稍微一动就传来钻心的刺痛。她面无表情地撕下另一边衣摆相对干净的里衬,重新将伤口仔细包扎好,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今天,我往林子深处走走,去设几个陷阱。”她一边整理着工具——柴刀、麻绳、几根柔韧性好的树枝,一边说道,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家务事,“运气好的话,要是能抓到只山鸡或者野兔,我们就能熬点汤了。有点油腥,人才有力气。”
老村长正在垒石头的动作猛地一顿,倏地抬起头,担忧地看向她:“这荒山野岭的,活物都精得很,而且……听说这后山早年还有野猪伤过人,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要不……”
“我晓得小心,阿爷。”岑卿打断他,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她已经将柴刀牢牢别在腰间,“您也别走远,就在这附近、湿润点的背阴地方仔细找找,看有没有能吃的蘑菇或者地皮菜。我昨天在西边岩缝里看到些地耳,虽然不多,但说不定别处还有。我们分头找,机会大些。”
老人看着她沉静而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无用,只得沉重地点了点头。
祖孙二人,就此分头行动,像两枚投入茫茫荒海的石子,试图激起一丝求生的涟漪。
岑卿朝着昨日未曾探索过的、更茂密也更显幽深的林地走去。脚下的路越来越难行,腐烂的落叶层下隐藏着滑腻的苔藓和突兀的树根,每一步都需要格外谨慎。她紧握着柴刀,耳朵捕捉着林间的任何异响,眼睛则像最敏锐的探测器,不放过地面上的任何痕迹。
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在一处靠近干涸溪谷的软泥地上,她终于发现了目标——几处清晰的、梅花状的爪印,还有一些散落的、黑色的颗粒状粪便。从大小和形状判断,可能是狐狸,也可能是獾。无论是哪种,都意味着肉食的可能。
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选了一处兽径必经、且旁边有足够弹性和支撑点的树木,她开始布置陷阱。利用柔韧的树枝制作套索,用麻绳打好活结,小心地掩盖在枯叶和浮土之下,再设置好触发机关。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一丝不苟,力求完美。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在无数故事里被动等待命运裁决的“路人丁”,而是化身为最专注的猎人,为了生存,与这片山林进行着最原始的博弈。
岑卿将最后几根勉强寻来的、带着湿气的枯枝小心翼翼地添进火堆。火焰贪婪地舔舐着新的燃料,发出一阵噼啪的轻响,火光随之跳跃起来,在她沾满尘土和汗渍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动荡不安的影子。这团火,是他们在这片无边黑暗中唯一的光源、热源,也是他们对抗整个冰冷世界的、脆弱不堪的堡垒。
老村长岑老汉靠着冰冷的岩壁,头颅低垂,已经累得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粗糙的手里,还无意识地攥着半块黑黄色、掺杂着野菜和麸皮的饼子,那是他们今晚的晚餐,也是明早的早餐。他甚至连吃完它的力气都耗尽了。
岑卿轻轻俯身,想将那半块饼子取下收好。她的指尖触碰到祖父掌心那些坚硬厚重、如同老树皮般的老茧,以及磨破后刚刚结痂的新伤。一种混合着酸楚、愧疚和难以言喻的坚韧情绪,猛地攫住了她的心脏。这位老人,本该在家中安享晚年,此刻却因为她的一句话,跟着她在这片绝地上挣扎求生,从最初的震惊绝望,到如今的沉默坚持,他佝偻的脊背上,仿佛扛起了整座大山的重量。他没有再质疑,没有再抱怨,只是用他残存的所有力气,去挖每一镐土,去垒每一块石头。
她将饼子用一块相对干净的粗布仔细包好,放进那个几乎空了的粮袋最底层。然后,她拿出那个贴身收藏的小布包,里面是今天找到的盐肤木叶片。她小心翼翼地摊开,借着火光仔细清点。叶片不多,而且大多干瘪发黄,能提供的盐分有限得可怜。这点微不足道的咸味,是他们此刻维持体力、让味蕾不至于彻底麻木的唯一指望,也是身体机能不至于因严重缺盐而崩溃的关键。必须省着用,必须找到更稳定、更多的来源。这个念头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
远处,不知是哪座山坳里,传来了几声凄厉悠长的狼嚎,穿透沉沉的夜幕,在空旷的山谷间碰撞、回荡,带着一种原始的、令人心悸的野性。
岑卿几乎是本能地握紧了始终放在手边的柴刀,冰凉的刀柄让她因疲惫而有些混沌的头脑瞬间清醒。她警惕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尽管目光所及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但她能感觉到,在那片黑暗里,有无数双饥饿的眼睛在窥视着,评估着他们这两个闯入者,等待着他们松懈、露出破绽的时刻。
这一刻,一段尘封的记忆碎片毫无预兆地浮现——那是在某个类似古代背景的世界里,她曾是一个老猎户的女儿。在那个身份里,她学过如何辨认兽踪,如何利用环境设置最有效的陷阱,如何与这些山林里的原住民周旋。那些曾经只是为了“角色背景”而存在的、模糊的知识,此刻却成了她能否活下去的关键筹码。
“要活下去……无论如何……”她对着跳跃的火焰,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嘶哑地低语,像是在宣誓,又像是在给自己注射一剂强心针。
天光尚未完全驱散晨雾,岑卿就被一阵急促而陌生的鸟鸣惊醒了。并非睡足,而是身体在极度疲惫和高度警觉下的自然反应。她睁开酸涩的眼睛,发现身旁的老村长已经起来了,正蹲在那个才挖了不到半人深的蓄水池边,用他们昨天挖出的、大小不一的石块,一点点地敲打、嵌合,试图加固池子的边缘。
“阿爷,天色还早,怎么不多睡会儿?”她的声音带着刚醒时的沙哑。
老人回过头,脸上沟壑般的皱纹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格外深刻。他努力扯出一个笑容,却掩不住眼底浓重的疲惫和血丝:“人老了,觉少,躺久了骨头疼。这池子……我再给它垒结实点,等真下了雨,好歹能多存住一口水。”
晨曦落在他花白、凌乱的头发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刺痛了岑卿的眼睛。
她沉默地起身,活动了一下如同生锈零件般僵硬酸痛的四肢。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虎口处昨天磨出的水泡已经破了,露出底下鲜红的嫩肉,边缘结了一层薄薄的、透明的痂,稍微一动就传来钻心的刺痛。她面无表情地撕下另一边衣摆相对干净的里衬,重新将伤口仔细包扎好,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今天,我往林子深处走走,去设几个陷阱。”她一边整理着工具——柴刀、麻绳、几根柔韧性好的树枝,一边说道,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家务事,“运气好的话,要是能抓到只山鸡或者野兔,我们就能熬点汤了。有点油腥,人才有力气。”
老村长正在垒石头的动作猛地一顿,倏地抬起头,担忧地看向她:“这荒山野岭的,活物都精得很,而且……听说这后山早年还有野猪伤过人,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要不……”
“我晓得小心,阿爷。”岑卿打断他,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她已经将柴刀牢牢别在腰间,“您也别走远,就在这附近、湿润点的背阴地方仔细找找,看有没有能吃的蘑菇或者地皮菜。我昨天在西边岩缝里看到些地耳,虽然不多,但说不定别处还有。我们分头找,机会大些。”
老人看着她沉静而坚定的眼神,知道再劝无用,只得沉重地点了点头。
祖孙二人,就此分头行动,像两枚投入茫茫荒海的石子,试图激起一丝求生的涟漪。
岑卿朝着昨日未曾探索过的、更茂密也更显幽深的林地走去。脚下的路越来越难行,腐烂的落叶层下隐藏着滑腻的苔藓和突兀的树根,每一步都需要格外谨慎。她紧握着柴刀,耳朵捕捉着林间的任何异响,眼睛则像最敏锐的探测器,不放过地面上的任何痕迹。
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在一处靠近干涸溪谷的软泥地上,她终于发现了目标——几处清晰的、梅花状的爪印,还有一些散落的、黑色的颗粒状粪便。从大小和形状判断,可能是狐狸,也可能是獾。无论是哪种,都意味着肉食的可能。
她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选了一处兽径必经、且旁边有足够弹性和支撑点的树木,她开始布置陷阱。利用柔韧的树枝制作套索,用麻绳打好活结,小心地掩盖在枯叶和浮土之下,再设置好触发机关。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得一丝不苟,力求完美。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在无数故事里被动等待命运裁决的“路人丁”,而是化身为最专注的猎人,为了生存,与这片山林进行着最原始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