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卿频繁往返于槐树村与镇上,挎着篮子早出晚归,行色匆匆,自然无法完全避开村里人的眼睛。
起初,只是些好奇的打量和背后的窃窃私语。
“瞧见没?王家那媳妇,最近天天往外跑?”
“是啊,天不亮就出门,晌午才回来,神神秘秘的。”
“王家婆子和她儿子还躺着呢吧?她这是去干啥?”
“还能干啥?指不定是熬不住了,想跑呢!”
“不像啊,我看她每次回来都背着米粮呢……”
渐渐地,议论声开始变大,甚至有人直接在井边、河边,状似关心地拦住岑卿询问。
“二丫啊,最近忙啥呢?总见你往镇上跑。”一个平日与王氏不太对付的妇人,带着探究的笑容问道。
岑卿停下脚步,肩上还扛着刚买回来的半袋糙米。她脸上适时地露出疲惫与愁苦交织的神色,微微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和无奈:
“李婶,不瞒您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婆婆和相公病着,每日汤药不能断,之前请郎中欠下的债也还没还上。我……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病死在炕上啊。”
她说着,眼圈微微发红,将肩上那显眼的米袋往上掂了掂,仿佛那是不堪重负的生活重担。
“我去镇上,是想着……看看能不能找点零活,或者……卖点自己挖的野菜、草药,换几个铜板,买点米粮,抓点药回来。”她的声音越说越低,带着一种难以启齿的羞窘,“实在是没办法了……抛头露面的,我也知道不好,可……可总得活下去啊。”
她这番情真意切、又充满无奈的解释,配上她那瘦弱的身板、洗得发白的衣衫和眉宇间化不开的愁绪,瞬间击中了围观妇人们的同情心。
“唉,也是造孽……”
“王家婆子那么刻薄,没想到病了还得靠这个媳妇……”
“是啊,瞧这孩子累的,脸都尖了。”
“欠着债,还得伺候两个病人,真是不容易……”
舆论的风向悄然转变。原本的猜疑和看热闹的心态,被对岑卿处境的怜悯和对她“孝心”、“坚韧”的赞叹所取代。她频繁出门的行为,不再被解读为“想跑”或“不守妇道”,而是成了一个被生活所迫、咬牙支撑家庭的可怜儿媳的无奈之举。
甚至有人开始主动帮她说话。当再有闲言碎语传出时,便会有人反驳:
“少说两句吧!人家二丫是为了养家糊口,给婆婆丈夫挣药钱!”
“你摊上那样的事试试?怕是早就跑没影了!人家二丫还能守着,就算不错了!”
岑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她知道自己这番“诉苦”起了作用。她并不
起初,只是些好奇的打量和背后的窃窃私语。
“瞧见没?王家那媳妇,最近天天往外跑?”
“是啊,天不亮就出门,晌午才回来,神神秘秘的。”
“王家婆子和她儿子还躺着呢吧?她这是去干啥?”
“还能干啥?指不定是熬不住了,想跑呢!”
“不像啊,我看她每次回来都背着米粮呢……”
渐渐地,议论声开始变大,甚至有人直接在井边、河边,状似关心地拦住岑卿询问。
“二丫啊,最近忙啥呢?总见你往镇上跑。”一个平日与王氏不太对付的妇人,带着探究的笑容问道。
岑卿停下脚步,肩上还扛着刚买回来的半袋糙米。她脸上适时地露出疲惫与愁苦交织的神色,微微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和无奈:
“李婶,不瞒您说,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婆婆和相公病着,每日汤药不能断,之前请郎中欠下的债也还没还上。我……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病死在炕上啊。”
她说着,眼圈微微发红,将肩上那显眼的米袋往上掂了掂,仿佛那是不堪重负的生活重担。
“我去镇上,是想着……看看能不能找点零活,或者……卖点自己挖的野菜、草药,换几个铜板,买点米粮,抓点药回来。”她的声音越说越低,带着一种难以启齿的羞窘,“实在是没办法了……抛头露面的,我也知道不好,可……可总得活下去啊。”
她这番情真意切、又充满无奈的解释,配上她那瘦弱的身板、洗得发白的衣衫和眉宇间化不开的愁绪,瞬间击中了围观妇人们的同情心。
“唉,也是造孽……”
“王家婆子那么刻薄,没想到病了还得靠这个媳妇……”
“是啊,瞧这孩子累的,脸都尖了。”
“欠着债,还得伺候两个病人,真是不容易……”
舆论的风向悄然转变。原本的猜疑和看热闹的心态,被对岑卿处境的怜悯和对她“孝心”、“坚韧”的赞叹所取代。她频繁出门的行为,不再被解读为“想跑”或“不守妇道”,而是成了一个被生活所迫、咬牙支撑家庭的可怜儿媳的无奈之举。
甚至有人开始主动帮她说话。当再有闲言碎语传出时,便会有人反驳:
“少说两句吧!人家二丫是为了养家糊口,给婆婆丈夫挣药钱!”
“你摊上那样的事试试?怕是早就跑没影了!人家二丫还能守着,就算不错了!”
岑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她知道自己这番“诉苦”起了作用。她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