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此身为祭-《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说!”

  御书房内,苏毅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只是在下达一道最寻常的指令。

  代价?他从一无所有走到今天,付出的代价还少吗?只要能保住这个世界,保住他在乎的人,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舍弃的。

  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在脑海中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无形的重锤,敲击着苏毅的灵魂。

  【解决方案:飞升。】

  【宿主需主动与“世界引擎”融合,吸收其全部力量,并裹挟整个华朝的国运,以此为燃料,超脱此方世界,晋升为更高维度的存在。您的飞升将带走所有不稳定的法则,如同一次彻底的“格式化”,从而将这个濒临崩溃的世界重塑,恢复稳固。】

  飞升?

  苏毅愣住了。他想过无数种可能,血战、献祭、寻找圣物……唯独没想过会是这样一个听起来无比宏伟的答案。

  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代价。

  【代价一:您的“存在”,将从这个世界被彻底抹去。】

  【历史、记忆、典籍、乃至人心……所有关于“苏毅”这个个体的痕迹,都将消失。世界会重归稳固,但史书上,不会有您的名字;万民心中,不会有您的身影。您将如一滴水融入大海,仿佛从未出现过。】

  冰冷的感觉,顺着脊椎一路蔓延至四肢百骸。

  被遗忘。

  这比死亡更彻底,比湮灭更残酷。他浴血奋战,从荒州一步步走到今天,所求的不过是“存在”二字,如今却要亲手将自己的存在彻底抹去。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可他甚至感觉不到疼痛。

  然而,系统接下来的话,才让他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万念俱灰。

  【代价二:所有经由系统召唤的华夏人杰,其存在的根基,是您与系统的连接。当您与世界引擎融合并飞升,此连接将永久断开。】

  【届时,他们将作为“不合理”的存在,被重塑后的世界法则自动清除,回归其本源的历史长河。同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轰隆!

  苏毅的脑海一片空白。

  他仿佛看到了典韦憨厚的笑容,看到了高顺沉默而坚定的军礼,看到了岳飞那杆刺破苍穹的沥泉神枪,看到了白起于尸山血海中回望的平静眼神,看到了诸葛亮运筹帷幄的羽扇轻摇……

  这些鲜活的、忠诚的、与他并肩作战的身影,这些他早已视作左膀右臂,视作家人袍泽的英雄,将因为他的选择,而一同归于虚无。

  他们甚至不会知道自己为何而来,又为何而去。

  这算什么?

  拯救了世界,却失去了缔造这一切的英雄。保全了躯壳,却抽离了所有的灵魂。

  这根本不是选择题,这是一条绝路。

  就在苏毅的意志被这无边的悲寂与绝望淹没时,御书房外,传来一阵整齐而沉重的甲胄摩擦声。

  “陛下!”

  以白起为首,岳飞、诸葛亮、典韦、冉闵、李元霸……所有在京的核心人杰,不知何时已齐聚门外。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从那扇紧闭的门后,正散发出一股让他们心悸的、仿佛天地将倾的悲凉与死寂。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们知道,他们的君王正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重压。

  “陛下有忧,臣等愿与陛下一同赴死,共面天倾!”

  没有多余的言语,数十位华夏人杰齐刷刷单膝跪地,声音汇成一道钢铁洪流,充满了不问缘由、只问忠诚的决绝。

  他们是他的剑,是他的盾,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听着门外那铿锵有力的誓言,苏毅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想起了那个在荒州流放途中,为他熬制汤药、满眼忧虑的母亲;想起了那些将他奉若神明,在田埂上对他叩首的质朴百姓;想起了眼前这些愿意为他慷慨赴死的忠臣良将。

  胸中那撕心裂肺的剧痛,在这一刻,竟奇迹般地平复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苏毅,大华人皇。

  有些担子,生来就该由他来扛。

  “好。”

  他在心中,对系统说出了这一个字。

  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半分迟疑。

  为了这个世界,为了他们能够继续“存在”,他愿意被“遗忘”。

  “吱呀——”

  御书房的门被推开。

  门外跪着的一众文武看到苏毅走了出来,他脸上带着一丝略显疲惫却温和的微笑,仿佛刚才那股令人窒息的死寂只是众人的错觉。

  “都起来吧。”苏毅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天倾之危,朕已找到解决之法。”

  众人闻言,皆是面露喜色,纷纷起身。

  “陛下圣明!”

  “我就知道,没什么能难得住陛下!”李元霸扛着锤子,咧嘴大笑。

  苏毅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的脸庞,将他们的样貌、他们的神情,深深刻入灵魂。

  “此事,需举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祭天大典方可功成。在此之前,”他顿了顿,笑容更盛,“朕心甚慰,特许满朝文武,与朕痛饮三日,共庆新生!”

  夜,更深了。

  苏毅没有休息,而是亲自去了母亲所在的寝宫。

  一场简单的家宴,只有母子二人。没有宫人伺候,苏毅亲手为母亲布菜,安静地听着她絮絮叨叨地讲着自己童年的趣事,讲着先帝在时的一些旧闻,讲着希望早日能抱上皇孙,为皇家开枝散叶。

  “毅儿啊,如今大局已定,你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哀家看那李家的丫头就不错,英姿飒爽,与你倒是般配……”

  苏毅微笑着,一一应下,不住地点头。他贪婪地看着母亲鬓角的银丝,听着她温暖的唠叨,仿佛要将这世间最后的温情,全部烙印在记忆深处。

  宴后,苏毅刚回到御书房,诸葛亮便已在门外等候。

  “孔明,深夜求见,所为何事?”

  诸葛亮没有说话,只是默默递上了一张锦帛。

  苏毅展开一看,上面是八个笔力遒劲的大字:

  “龙归于海,星落无痕。”

  他抬起头,对上了诸葛亮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

  这位华夏第一智者,终究还是窥见了天机的一角。

  诸葛亮看着苏毅,手中的羽扇不知何时已经停下,他用一种近乎呢喃的声音,轻声问道:“陛下,此番祭天,是否……再无归期?”

  苏毅没有回答。

  他只是走上前,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

  随后,他转身从书案上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卷宗,交到诸葛亮手中。

  那上面,是关于华朝未来百年,乃至千年的政体规划、民生方略、军事改革、科技走向……包罗万象,巨细无遗。

  “孔明,”苏毅凝视着他,声音平静而郑重,“华朝的未来,就拜托你们了。”

  这无声的托付,已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