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很多年以后。
当大晏王朝的盛世已经成为史书上泛黄的一页时,晏武帝顾晏,这位开国君主,成了后世所有史学家们最为头疼、也最为着迷的一个……“千古之谜”。
没办法,这位陛下的生平事迹实在是太……太他妈割裂了。
就跟被人从中劈开,硬生生分成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一样。
史书上关于他前半生的记载,那叫一个“光辉灿烂,万丈高光”。
翻开任何一本《晏武帝本纪》,那扑面而来的都是一股“老子就是天选之子”的王霸之气。
“帝,少有奇才,智计百出,沉毅果决。”
“潜邸之时,于靖王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弱冠之年,便以雷霆之势扫平六合、一统天下,定国号为‘晏’,史称‘晏武帝’。”
“登基之后,更是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减免赋税,鼓励农商,开疆拓土……”
这一桩桩一件件,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能让后世帝王们集体起立、鼓掌叫好的“顶流KpI”。
按照这个剧本走下去,晏武帝顾晏妥妥的就是一位能跟上古圣君掰手腕的、千古一帝的……“卷王之王”。
然而……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位陛下会把“卷”这个字贯彻一生的时候,史书的画风毫无预兆地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托马斯回旋大漂移。
关于他后半生的记载,那简直……一言难尽。
史官们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那笔杆子都透露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心碎的颤抖。
“帝之后半生,耽于享乐,不思朝政。”
“独宠林皇后,形影不离,为博其一笑,屡做荒唐之举。”
“改早朝,废礼法,视朝堂为儿戏,视江山为私产……”
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完了,这皇帝废了”的绝望气息。
前半生是杀伐决断、统一天下的不世出“英主”。
后半生却耽于享乐、独宠皇后,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这两个极端矛盾的评价就这么硬生生地被安在了同一个人身上。
这一下可把后世的史学家们给彻底整不会了。
“这……这不科学啊!”
“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到底是什么让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堕落’成了一个沉迷美色的恋爱脑?”
这个问题成了大晏王朝历史上最大的悬案。
无数史学家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写出来的论文能把整个国子监的书库都给塞满了。
有“阴谋论”者认为,晏武帝晚年是被林皇后用美色所惑,甚至是被下了什么“蛊”才会性情大变。
有“权谋论”者认为,这是晏武帝的一种政治手腕,是他故意用“昏君”的表象来麻痹朝臣,实则暗中掌控一切。
甚至还有“玄学论”者言之凿凿地说,晏武帝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夺舍”了。
众说纷纭,吵了几百年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个所谓的“真相”其实简单到……近乎荒唐。
因为只有顾晏自己知道。
他的人生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天下,不是皇权,更不是什么千古留名。
而是,林予。
他把前半生的所有力气、所有智谋、所有杀伐决断都用来……
打下一个完整无缺的、繁荣昌盛的、再也没有任何人敢觊觎的……江山。
然后像献上最珍贵的聘礼一样,亲手捧到他的爱人面前。
“予予,你看。”
“这是我为你打下的江山。”
“喜欢吗?”
而他的后半生,他只想做一件事。
那就是卸下所有的伪装和铠甲,抛开所有的“英主”光环。
安安心心地当一个只属于林予一个人的“昏君”。
他只想陪着他的爱人,站在这座由他亲手建造的、名为“江山”的观景台上。
悠闲地,懒散地,毫无顾忌地看尽这个江山的……万里风光。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而顾晏的历史只为一个人打扮。
他不在乎后人如何评价,不在乎史书上会留下“英主”还是“昏君”的名字。
他只在乎他爱的那个人,在看到这片万里江山的时候是否……
真的开心。
当大晏王朝的盛世已经成为史书上泛黄的一页时,晏武帝顾晏,这位开国君主,成了后世所有史学家们最为头疼、也最为着迷的一个……“千古之谜”。
没办法,这位陛下的生平事迹实在是太……太他妈割裂了。
就跟被人从中劈开,硬生生分成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一样。
史书上关于他前半生的记载,那叫一个“光辉灿烂,万丈高光”。
翻开任何一本《晏武帝本纪》,那扑面而来的都是一股“老子就是天选之子”的王霸之气。
“帝,少有奇才,智计百出,沉毅果决。”
“潜邸之时,于靖王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弱冠之年,便以雷霆之势扫平六合、一统天下,定国号为‘晏’,史称‘晏武帝’。”
“登基之后,更是励精图治,推行新政,减免赋税,鼓励农商,开疆拓土……”
这一桩桩一件件,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能让后世帝王们集体起立、鼓掌叫好的“顶流KpI”。
按照这个剧本走下去,晏武帝顾晏妥妥的就是一位能跟上古圣君掰手腕的、千古一帝的……“卷王之王”。
然而……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位陛下会把“卷”这个字贯彻一生的时候,史书的画风毫无预兆地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托马斯回旋大漂移。
关于他后半生的记载,那简直……一言难尽。
史官们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那笔杆子都透露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心碎的颤抖。
“帝之后半生,耽于享乐,不思朝政。”
“独宠林皇后,形影不离,为博其一笑,屡做荒唐之举。”
“改早朝,废礼法,视朝堂为儿戏,视江山为私产……”
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完了,这皇帝废了”的绝望气息。
前半生是杀伐决断、统一天下的不世出“英主”。
后半生却耽于享乐、独宠皇后,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这两个极端矛盾的评价就这么硬生生地被安在了同一个人身上。
这一下可把后世的史学家们给彻底整不会了。
“这……这不科学啊!”
“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到底是什么让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堕落’成了一个沉迷美色的恋爱脑?”
这个问题成了大晏王朝历史上最大的悬案。
无数史学家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皓首穷经、引经据典,写出来的论文能把整个国子监的书库都给塞满了。
有“阴谋论”者认为,晏武帝晚年是被林皇后用美色所惑,甚至是被下了什么“蛊”才会性情大变。
有“权谋论”者认为,这是晏武帝的一种政治手腕,是他故意用“昏君”的表象来麻痹朝臣,实则暗中掌控一切。
甚至还有“玄学论”者言之凿凿地说,晏武帝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夺舍”了。
众说纷纭,吵了几百年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个所谓的“真相”其实简单到……近乎荒唐。
因为只有顾晏自己知道。
他的人生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天下,不是皇权,更不是什么千古留名。
而是,林予。
他把前半生的所有力气、所有智谋、所有杀伐决断都用来……
打下一个完整无缺的、繁荣昌盛的、再也没有任何人敢觊觎的……江山。
然后像献上最珍贵的聘礼一样,亲手捧到他的爱人面前。
“予予,你看。”
“这是我为你打下的江山。”
“喜欢吗?”
而他的后半生,他只想做一件事。
那就是卸下所有的伪装和铠甲,抛开所有的“英主”光环。
安安心心地当一个只属于林予一个人的“昏君”。
他只想陪着他的爱人,站在这座由他亲手建造的、名为“江山”的观景台上。
悠闲地,懒散地,毫无顾忌地看尽这个江山的……万里风光。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而顾晏的历史只为一个人打扮。
他不在乎后人如何评价,不在乎史书上会留下“英主”还是“昏君”的名字。
他只在乎他爱的那个人,在看到这片万里江山的时候是否……
真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