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督察组的雷霆行动,金海区的“遮羞布”被撕开!-《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

  第197章:督察组的雷霆行动,金海区的“遮羞布”被撕开!

  夜,十一点。

  金海区的天空被城市的霓虹灯映照成一片模糊的暗红色,看不到一颗星星。

  区委书记办公室里,陆远没有开灯,只亮着电脑屏幕,幽蓝的光映在他平静的脸上。他刚刚结束了与东林区几位核心干部的视频通话,叮嘱他们稳住阵脚,按部就班地配合好李泰康的工作,不要主动惹事,也不要怕事。

  关掉视频会议,他打开一个加密的浏览器,登录了一个临时的、无法追踪来源的电子邮箱。

  收件人地址,是今天下午在动员大会上,中Y环保督察组向社会公布的举报专用邮箱。

  邮件正文里没有一个字,只有一个附件。

  附件是一个压缩包,名字叫“星海市金海区部分企业夜间水质监测原始数据及偷排点位示意图”。

  压缩包的密码,是东林区老城改造项目“东林上河图”的奠基日期。

  做完这一切,他将U盘里由系统修复和整理过的,来自王建国的那份“催命符”,彻底粉碎删除。然后,他清空了电脑的所有浏览痕迹和临时文件,关闭电脑,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金海区的CBD灯火辉煌,犹如一座由金钱和欲望堆砌起来的水晶之城。而在城市的边缘,那片被黑暗笼罩的工业区,此刻正像一个溃烂的伤口,悄无声息地向这座城市的大动脉里,注射着致命的毒液。

  陆远知道,手术的麻药已经打下,接下来,就看主刀医生的了。

  ……

  凌晨一点,督察组驻地。

  一间安保级别最高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副组长老马,一个年近六十、头发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的男人,正死死地盯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屏幕上,是刚刚由技术人员破解打开的那个压缩包。

  一条条红色的、严重超标的数据曲线,像一把把尖刀,刺得他眼睛生疼。一张张用CAD软件绘制的、标注着“暗管”、“备用阀”、“雨水混排口”的厂区排污图,清晰得让他这个搞了一辈子环保工作的老兵都感到心惊。

  “老马,这……”旁边一位督察组的核心成员,声音干涩,“这举报材料,也太专业了。简直就像是内部的工程师,冒死传出来的。”

  老马没有说话,他用鼠标点开了一张示意图,图上是蓝天化工厂的排污管道布局。举报人用红圈圈出了一个位于厂区西北角,紧挨着围墙的绿化带。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水泥板下方,为3号应急排污口,通常于凌晨2点至4点开启,直排星江故道。”

  他将这张图,与下午陆远那份“绿色GDP”报告中,关于“建立全流域水质网格化监测体系”的一张构想图,放在一起对比。

  两张图的风格、制图软件的习惯用法,甚至是一些细节的标注方式,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老马的指节在桌上轻轻敲了敲,端起已经凉透的浓茶喝了一口。

  “这小伙子,有意思。”他低声自语,嘴角浮现出一抹谁也看不懂的笑意。

  他站起身,将烟头在烟灰缸里用力摁灭,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通知省厅配合的同志,五分钟后出发。一组去蓝天化工,二组去宏盛电镀,三组去九星纸业。行动代号,‘啄木鸟’。”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绕开市局和区里,直接动用省厅直属的执法总队。所有人的通讯设备,行动结束前,集中保管。”

  “是!”

  十几分钟后,数辆悬挂着普通民用牌照的越野车,悄无声-息地驶出督察组驻地,如幽灵般汇入深夜空旷的街道,兵分三路,扑向了金海区那片沉睡在黑暗中的工业区。

  ……

  凌晨两点十五分。

  蓝天化工厂,生产车间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机器轰鸣着,为金海区创造着惊人的GDP和税收。

  在厂区西北角的围墙边,一片不起眼的绿化带里,两个穿着工服的工人正借着手电筒的光,合力撬开一块沉重的水泥板。水泥板下,是一个黑洞洞的阀门井。其中一人跳下去,费力地转动着一个巨大的阀门。

  很快,一股带着刺鼻化学气味的、乳白色的浑浊液体,从井下一个隐蔽的暗管中,汹涌地奔腾而出,悄无声息地汇入了旁边一条早已被污染成墨绿色的星江故道。

  “快点快点,今天王总特意交代了,就开半小时,督察组来了,风头紧。”井上的人催促道。

  “知道了,催什么催,这玩意儿比你奶奶家的磨盘还难转。”井下的人骂骂咧咧。

  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几十米外的黑暗中,数架无人机正悬停在半空,红外摄像头将这一切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更远处的公路上,十几辆车已经熄火停稳,车上下来一个个身穿黑色特勤服、头戴防暴头盔的执法人员,手里拿着破拆工具和取证设备,在夜色中迅速完成了对整个厂区的合围。

  带队的,正是督察组的那位核心成员。他通过耳机,听着前方侦察组的实时汇报,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人赃并获。”他对着通讯器,下达了简短的命令,“行动!”

  “砰!”

  工厂厚重的电动伸缩门,被液压破门器撕开一个巨大的口子。数十名执法人员如猛虎下山般冲了进去,直扑中控室和那个正在排污的阀门井。

  正在值班的保安队长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高大的队员按在了地上。

  “不许动!环保执法!”

  中控室里,值班主任正悠闲地看着电影,听到动静,惊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当看到一群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冲进来时,他下意识地就去拔电脑主机的电源。

  “按住他!”

  一只铁钳般的大手将他死死按在桌上,另一个技术人员迅速接管了电脑,开始进行数据保全。

  而在阀门井边,那两个工人听到动静,吓得魂飞魄散。井下的人想往上爬,井上的人想跑,结果脚下一滑,两个人滚作一团,束手就擒。

  执法人员用专业的取证瓶,在那个仍在汩汩冒着白色液体的排污口,接连取了好几个水样,并当场用便携式快速检测仪进行初步检测。

  “报告!COD,五千八!超标二十九倍!氨氮,三百二!超标二十一倍!总磷、六价铬、挥发酚,全部严重超标!”

  听到检测员报出的数据,即便是见惯了各种污染现场的执法队员,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哪里是排放污水,这根本就是在往河里直接倾倒剧毒化学品!

  带队的督察组成员脸色铁青,他一脚踹开生产车间主任办公室的门。墙上,一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标语,显得格外刺眼。而在标语下方,挂着一块金光闪闪的铜牌——“星海市环境保护模范单位”。

  “模范单位?”他冷笑一声,指着那块铜牌,对身后的摄像取证人员说,“给这块牌子一个特写,明天要上新闻的。”

  他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一本硬壳的笔记本赫然躺在里面。他翻开一看,瞳孔猛地一缩。

  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开支,字迹潦草,但内容却触目惊心。

  “区环保局王局,中秋茶礼,五万。”

  “市监测站李站长,女儿升学贺礼,十万。”

  “街道陈书记,协调村民,八万。”

  “……”

  一本活生生的行贿账本!

  与此同时,在宏盛电镀厂,执法人员在一个伪装成消防水池的地下蓄水池里,发现了数千吨未经处理的、颜色五彩斑斓的剧毒电镀废液,正通过一个渗井,直接向地下排放。

  在九星纸业,执法人员在一个已经明令关停的生产车间里,发现了仍在偷偷生产的设备,呛人的氯气味弥漫在整个厂区,大量的造纸黑液被直接排入了一片早已寸草不生的湿地。

  一个个被精心掩盖的盖子,在督察组的雷霆行动之下,被毫不留情地一一揭开。

  金海区多年来引以为傲的那件用GDP织成的华丽外袍,在这一夜,被彻底撕开。露出的,是内里那爬满了虱子、腐烂流脓的恶心景象。

  ……

  凌晨三点半。

  东林区,区委书记办公室。

  李泰康一夜未眠。他抽了整整两包烟,办公室里乌烟瘴气。他不停地打着电话,试图联系上金海区的那些心腹,但大部分人的电话,要么关机,要么无人接听。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焦躁不安,一种大难临头的预感,死死地攫住了他的心脏。

  终于,区委办主任刘光明的电话打了进来,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带着哭腔。

  “书记……完了……全完了……”

  “出什么事了!快说!”李泰康对着电话咆哮。

  “督察组……督察组夜里突击检查了蓝天、宏盛和九星……人赃并获,厂子被封了,老板和车间主任全被带走了……”

  李泰康的身体晃了一下,勉强扶住桌子才没倒下去。

  刘光明还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地汇报着:“他们在蓝天化工厂,找到了……找到了那本账本……”

  “轰!”

  李泰康的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那本账本!

  他知道那本账本的存在,那上面,有他李泰康的名字!

  “陆远……”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嘴里涌上一股血腥味。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穿透了办公室的门,死死地盯向走廊尽头,那间挂着“挂职干部办公室”牌子的房间。

  他输了,输得连底裤都没剩下。

  而那个将他一脚踹下悬崖的年轻人,此刻,或许正在隔壁,安静地睡着。

  他输给的,根本不是一次挂职,一场打擂。

  他输给的,是一场从一开始就设定好了结局的,必死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