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一句"汉子",一份托付-《重回五九:家人温饱我全包》

  第254章 一句,一份托付

  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沉默。刘文宇看着郑庆平,看着他眼里的血丝和眉宇间化不开的郁结,之前心中的那点芥蒂瞬间烟消云散。

  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丁世昌口中那个“不近人情”的郑庆平,会为了毫无血缘关系的烈属家庭低声下气地求人;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那句“你是个爷们”能如此深刻地触动他。

  因为他确实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艰难地扛着一些东西,既要面对上面的压力,又要维系着心底那点不曾泯灭的良知和温情。

  在这个物资匮乏、规则森严的年代,他走的是一条如履薄冰的独木桥。

  “我明白了。”刘文宇缓缓开口,声音平和了许多,“看来,是我误会郑哥了。”

  郑庆平摆摆手,笑容愈发苦涩:“没什么误会不误会的。坐在这个位置上,被人误解是常事。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了。”

  他看向刘文宇,眼神坦诚,“文宇兄弟,不瞒你说,有时候晚上睡不着,我也问自己,这么做值不值得。但一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想到他们的家眷可能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我就觉得,这点骂名,挨得值!”

  这番话,说得推心置腹,再无之前的掩饰。一直在用系统空间锁定郑庆平的刘文宇,能感受到对方情绪中的那份真诚。

  他站起身,走到麻袋前:“东西您收好,尽快送过去吧。天气虽然不算太热,但肉和鱼也放不住。”

  “哎,好!好!”郑庆平连忙点头,也站了起来,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信封从里面数出一沓钞票,厚度看起来比之前约定的只多不少。

  “文宇兄弟,这是这次的费用,你点点。”

  刘文宇看也没看,直接揣进了兜里:“我信得过郑哥。”他顿了顿,补充道,“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需要,力所能及范围内,我可以帮忙。不过,一切都以安全为上。”

  【叮。来自郑庆平的情绪值 60!】

  这几乎是一个承诺了。郑庆平闻言,身体微微一颤,眼中涌现出难以言喻的感激:“文宇兄弟……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不必言谢。”刘文宇摆摆手,“就像你说的,这一切都值得。而且……”他目光深邃地看了郑庆平一眼,“能在这年月里,坚持做点自己认为对的事的人,不多了。我敬你是条汉子。”

  “你是个汉子”这句话,刘文宇再次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郑庆平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一次,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将那沉甸甸的麻袋小心翼翼地挪到办公室角落,用一些杂物稍作掩盖。

  刘文宇见事情已了,便提出告辞:“郑哥,那你忙,我先走了。”

  “我送送你。”郑庆平连忙跟上。

  两人走到院门口,郑庆平看着刘文宇推起自行车,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道:

  “文宇兄弟,世昌……世昌那边,要是他问起,麻烦你……帮我稍微解释两句。我不是想为自己开脱,只是不想让曾经并肩战斗的兄弟觉得,我真的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刘文宇跨上自行车,回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放心吧,丁叔是明事理的人。有机会,我会跟他说的。”

  说完,他脚下一蹬,自行车缓缓驶离了投机倒把办的小院。

  郑庆平站在门口,一直目送着刘文宇的背影消失在街道拐角,这才收回目光。

  他转身回到办公室,看着角落里那两袋珍贵的物资,紧绷了多日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一些。

  他伸手揉了揉发酸的鼻梁,低声自语:“兄弟们,你们泉下有知就放心吧!只要我一天不死,绝对不会饿着你们的家人。”

  而骑在车上的刘文宇,心情也颇为复杂。这次接触,让他看到了郑庆平隐藏在冰冷职务下的另一面,那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挣扎着保持初心和温度的复杂个体。

  这个年代,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活着,各有各的不得已,也各有各的坚守。

  他的心头也因为这番交底,对郑庆平这个人,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也对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多了几分沉甸甸的思量。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调整方向,朝着西单供销社的方向骑去。有些话,是得跟丁世昌好好唠唠了。

  花了十多分钟,刘文宇便来到了西单供销社。此刻正是下午四五点钟,临近下班,许多赶着在供销社关门前购置日常用品的人们排起了长队,从店内一直蜿蜒到门外的街沿。

  队伍里多是提着篮子的妇女和刚下班的工人,人声略显嘈杂,混合着柜台开关的碰撞声和算盘珠子的噼啪声,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刘文宇在街对面支好自行车,穿过马路,刚踏进供销社的门槛,熟悉的感觉便扑面而来。

  店里比平时更加忙碌,几个售货员都在各自的柜台后紧张地忙碌着。

  正在副食品柜台后忙着给一位大婶称量盐的蒋春燕眼尖,第一个瞧见了刘文宇,脸上立刻绽开笑容,扬声道:“哟,文宇兄弟来啦!”她这一嗓子,引得其他几人也纷纷抬起头。

  布匹柜台后的吴秀莲正手脚利落地量着一段藏蓝色布料,闻声也扭头看来,笑着招呼:“文宇兄弟,今天怎么得空过来?”

  忙的脚不沾地的董万强也抽空朝刘文宇和善地点了点头,简单的打了声招呼。

  正在紧里面的粮油柜台后,大嫂听到动静,也循声望来。

  见到是自己小叔子,她脸上自然地流露出亲切的笑容,手下动作却没停,稳稳地将打满酱油的瓶子递给顾客,收了钱票,这才得空朝刘文宇这边看过来,眼神里带着询问。

  刘文宇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一一回应着众人的招呼:“春燕姐,秀莲姐,万强哥,”目光最后落到大嫂赵秀兰身上,“大嫂,忙着呢。”

  “可不是嘛,这快下班的点儿,人最多。”赵秀兰用围裙擦了擦手,笑着回道。

  她如今在供销社工作已有些时日,言谈举止间比刚来时更显从容干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