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给他一些,来自未来的震撼!-《富养女儿30年,她叫我生物学爹》

  杨帆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说辞。

  他必须要让眼前的陈清渊认为他来头很大。

  那么只能再次利用傅家的名头了。

  “陈老板,我承蒙傅家的关照,在江海省云山市有一些产业。”

  事实上陈清渊目前也有海外资本接触了他。

  只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而已。

  所以他才会对杨帆进行试探。

  不过,以他现在的地位来说,只是地处农村的厂商而已,完全接触不到傅家。

  “杨老板,年纪轻轻就能有产业,未来前途不可限量。”陈清渊赞许道。

  杨帆意识到陈清渊根本不知道傅家。

  那么这一招就没有用了。

  不过,在来的路上,他也已经给冯秋妮联系过。

  让她帮忙找同安县的关系。

  当时马塘村属于同安县,而同安县直到1997年才撤县设区。

  冯秋妮本身就是闽建人,在这边确实有些关系。

  她认识同安县商务局的副局长,吴江。

  如今冯秋妮因为金三爷的事,已经名声大噪,未来继续升迁的概率非常大。

  不少人都是渴望能和她攀上关系。

  吴江也不列外。

  虽然不是在一个省,但冯秋妮作为闽建人,说不准将来还会返回闽建。

  只要攀上关系,受益匪浅。

  更何况,冯秋妮给吴江透露,杨帆是傅家的人。

  说不准未来是傅家的乘龙快婿。

  因此,得知此事吴江联系过杨帆后,嘱咐杨帆千万别饿等他。

  吃好喝好,他很快就过来。

  说来也巧,杨帆和陈清渊刚刚说完。

  陈清渊家外就响起敲门声。

  很快,陈清渊的老婆就小跑过来说:“老公,县商务局副局长吴江说他来找杨老板!””

  虽然说的方言,但杨帆还是听懂了,不等陈清渊做出来反应。

  杨帆便说:“陈老板,此次我是带着诚意前来投资的,吴局长知道我的诚意,这才前来和我汇合,一同与你相谈投资之事。”

  陈清渊实在没有想到,杨帆这个外乡人,还能让吴局长自己前来。

  他不知道傅家,可他知道吴江。

  立马收起对杨帆的轻视之心,将吴江请了过来。

  吴江个头不高,年龄四十岁上下。

  能在这个年龄坐在这个位置上,还是有一定机会继续往上爬。

  吴江知道杨帆和副驾的关系匪浅。

  见面过后,全程都表现的恭恭敬敬。

  这又是超乎了陈清渊的想象。

  饭局期间,吴江也看出来陈清渊不知杨帆的来头,找了机会把他叫了出来。

  添油加醋的把傅家的势力,以及杨帆和傅家的关系,说了一遍。

  得知这些后,陈清渊才清楚,屋内的年轻人来头实在不小。

  “陈老板,你如果能接受杨老板的投资,对于你来说,绝对是个好机会!”吴江劝说道:“我希望你不要错过此次机会!”

  “我想想。”

  陈清渊还是没有同意的意思。

  他看重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后续的发展。

  杨帆来头确实不小,可也需要杨帆达到他心中的标准,他才能答应投资。

  否则即便来头再怎么大,再怎么有钱,他也不会愿意被投资。

  见陈清渊不同意,吴江有些着急,还未继续开口劝说。

  杨帆走了出来。

  他俩说的话,杨帆在屋内都听到了。

  虽然说的都是方言,他有些听不懂,但零碎的意思他也听得出来。

  继续再让他们说下去,说不准吴江就要使用官职压人了。

  一旦这么做的话,以陈清渊的胆识和脾气来说,绝对不可能愿意被他投资。

  “陈老板,你们这里风景不错,带我出去转转怎么样?”杨帆笑眯眯的问。

  刚才陈清渊已经感受到了吴江给他的压力。

  他看过太多厂子,企业沦为这些官员们的牟利场所。

  明明很有前途,可到了最后却纷纷倒闭,无法发展。

  这也是他想选择接收海外投资最大的原因。

  刚才的压力,让他几乎不想接收杨帆投资。

  如今杨帆忽然喊他出去转一转,他决定再给杨帆一个机会。

  如果杨帆还是想用着权势压人,他是绝对不会让杨帆投资。

  “好啊。”陈清渊点头。

  “吴局长,我那兄弟还在屋里呢,你陪陪行吗?”杨帆问。

  “没问题,没问题!”

  吴江满口答应,对于他来说,谈投资这事,还得让杨帆自己来。

  杨帆与陈清渊打着手电筒,来到了外面。

  虽然此地山多路难,但环境,空气,都是极好。

  抬头看去,满天的星辰。

  月光照耀着大山,风景分外的漂亮。

  杨帆率先打破沉默:“陈老板,此次前来我是敬佩你的魄力胆识,以及商业头脑,看重你们厂未来的前途,我才前来想投资入股。”

  “多谢杨老板看得上。”

  陈清渊也没有搞虚头巴脑的事:“杨老板,我也不瞒着你,除了你之外,还有海外华侨想要投资我们厂。

  你背后有傅家背书,实力定然雄厚,可目前我比较倾向于他们的投资。”

  “海外资本确实好,

  不过,我想知道除了钱之外,你选择他们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杨帆问。

  “当然是他们不会过多过问厂子的管理。”

  陈清渊回道:“不会让各种势力进来管控我的发展。”

  杨帆当即明白陈清渊在乎什么。

  他想要的是绝对掌控权,投资者就是投资者,不要过问如何管理。

  而国内同期的一些资本,掌控欲比较强。

  事实上杨帆也没有想过投资过后,他会去管控陈清渊的发展。

  毕竟他在这些事情上,是外行。

  说不准他胡乱管控,会改变历史进程,银鹭最终反而做到前世的高度。

  再者,躺着赚钱不好吗?

  能躺着,他绝对不费劲去管理。

  杨帆笑了笑说:“我投资过后,只要股份,不要任何管理权。”

  “那么你和外资的条件也只是一样的,外资他们还有机会开拓海外市场。

  所以目前来说,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外资投资。”陈清渊还是没动心。

  杨帆并不着急。

  他的看出来陈清渊更看重的是后续发展。

  那么他就给陈清渊来点,来自未来的震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