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实验室的新发现-《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实验室里,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旧中山装的老教师正对着一个年轻人发火,脸涨得通红。

  年轻人约莫二十七八岁,戴着厚厚的眼镜,身材瘦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格子衬衫,此刻正梗着脖子,一脸倔强地争辩着。

  两人看到突然进来的林杰和吴科长,都愣住了,争吵声戛然而止。

  “吴科长,这位是?”老教师疑惑地看着林杰,语气还带着未消的怒气。

  吴科长连忙介绍:“王教授,这位是省卫健委的林主任,过来调研的。林主任,这位是我们学校数字医学教研室的王教授,这位是青年教师,李默。”

  王教授显然没接到通知,有些手足无措,赶紧擦了擦手:“林主任,您好您好,不知道您来,您看这……乱糟糟的。”

  李默则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目光躲闪,下意识地想挡住身后的工作台。

  林杰笑了笑,缓和气氛:“没关系,王教授,你们继续,我刚听到好像在讨论什么系统?”

  王教授叹了口气,指着工作台上那套看起来有些笨重的设备:“唉,就是小李鼓捣的这个什么……VR诊疗模拟系统。想法是好的,可这玩意儿投入大,见效慢,还不稳定。学校经费本来就紧张,为这个已经投入不少了,可每次关键时刻掉链子,拿去申请项目,专家一看演示效果就摇头。我说了多少次,让他先把基础教学搞好……”

  李默忍不住插话,声音不大但很坚持:“王老师,不是系统本身的问题,是硬件太老了!这套算法如果能有更好的服务器和显示设备支撑,沉浸感和交互精准度能提升好几个量级!这对医学生的手术前模拟、罕见病案例学习很有价值的!”

  “价值价值!光说价值有什么用?钱呢?”王教授有些激动,“学校哪还有钱给你升级设备?眼看下个月省里的创新项目申报又要截止了,就这个样子,怎么去跟那些重点院校竞争?”

  林杰走到工作台前。

  那套VR设备确实显得有些过时,头显笨重,连接线杂乱,旁边机箱里的服务器风扇嗡嗡作响,听起来就很吃力。

  工作台上散落着一些电路板和拆开的零件,显然李默自己也在尝试维修和优化。

  “能演示一下吗?”林杰看向李默。

  李默愣了一下,有些迟疑地看了看王教授,又看了看林杰。

  “林主任,这……系统不太稳定,怕耽误您时间……”王教授想劝阻。

  “没关系,看看。”林杰语气温和,但带着鼓励。

  李默像是下了决心,深吸一口气,熟练地启动设备,调试了一下,将那个略显沉重的VR头显递给林杰。“林主任,您……您试试这个阑尾炎手术模拟模块。可能……会有点卡顿。”

  林杰戴上头显。

  眼前的画面分辨率确实不高,建模有些粗糙,色彩也略显暗淡。

  他按照提示拿起模拟的手术器械,手柄传来轻微的震动反馈。

  当他试图进行一个切割动作时,画面果然出现了明显的延迟和卡顿,动作与视觉反馈不同步,体验感很差。

  他摘下头显,揉了揉眼睛。

  李默一脸紧张和期待地看着他,王教授则是无奈地摇头。

  “想法很好。”林杰放下头显,看向李默,“你刚才说,主要是硬件限制了性能?”

  “是的,林主任!”李默像是找到了知音,语速加快,“这套核心算法是我自己写的,基于Unity引擎做了深度开发,重点优化了物理碰撞检测和力反馈逻辑。如果能配上现在主流的高性能图形工作站和更灵敏的力反馈手柄,延迟可以控制在20毫秒以内,画面精度和交互真实感会完全不同!我们做过测试,在优化后的环境下,对学员操作准确度的提升能达到30%以上!”

  他谈起技术,眼睛都在发光,一扫之前的紧张和局促。

  “但是,”王教授泼冷水,“一套像样的图形工作站加上高精度VR设备,少说也得几十万。学校现在……唉。”

  林杰沉吟不语。

  他虽然不是纯粹的技术出身,但在省医推动信息化建设时接触过不少相关领域,能判断出李默说的并非虚言。

  这个项目就像一颗蒙尘的珍珠,核心创意和技术积累是有的,只是被落后的硬件和缺乏资源的环境所拖累,濒临夭折。

  在普遍追求短平快、看重即时成果的氛围下,这种需要持续投入、前景不明朗的“种子项目”,确实很难得到支持。

  “项目资料和测试数据有吗?”林杰问。

  “有!有!”李默连忙从旁边一个旧文件柜里翻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是手写的算法草稿、打印的测试报告和一些发表的论文复印件,虽然杂乱,但能看出花了大量心血。

  林杰粗略翻看了一下,数据记录很详细,有些想法确实很有前瞻性。

  “李老师,这些资料我能带回去仔细看看吗?”林杰问道。

  “可以!当然可以!”李默忙不迭地点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王教授看着林杰,眼神复杂,欲言又止。

  离开实验室,吴科长送林杰出来,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容:“林主任,让您见笑了。李默这孩子,有点钻牛角尖,王教授也是为他好,怕他浪费时间……”

  林杰摆摆手:“有想法,肯钻研,是好事。基层的条件确实有限。”

  坐回车上,老张发动车子,驶离清河医学院。

  开出很远,一直沉默的老张忽然开口,声音不大:“李老师是个人才,就是太老实,不会来事。前年有个企业想来买他那个算法的早期版本,出价不高,他没舍得卖,说是还不成熟,想做得更好。结果……唉。”

  林杰有些意外地看了老张一眼。

  这一路下来,这是老张第一次主动说起调研单位的人和事。

  “哪个企业?”林杰问。

  “好像叫……科健科技?不太记得了。”老张摇摇头,不再多说。

  林杰记下了这个名字。

  他看着窗外略显萧条的街景,手里拿着李默那份沉甸甸的项目资料。

  这颗蒙尘的珍珠,他看到了。

  但要想把它擦亮,让它发光,面临的困难恐怕不止是几十万经费那么简单。

  赵阳那里会是什么态度?

  委里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是否允许支持这样高风险的项目?

  还有那个曾经想低价收购算法的科健科技,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扶持,谈何容易。但这第一步,他得先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