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寻找盟友-《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张哲很快就向林杰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杰分管的科教、国际合作和信访工作,所有重要事项、经费使用、甚至外出调研,都必须提前向钱强“汇报通气”,实际上架空了林杰最后的决策权。

  委里的财务、后勤等部门,对林杰分管处室的一些正常经费申请和物资需求,也开始百般拖延、吹毛求疵。

  林杰每天依旧准时上下班,埋首于他那仿佛永远也看不完的信访卷宗和项目文件之中,仿佛已经彻底认命。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寻找一切可能的力量。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卫国身上。

  赵卫国土着干部出身,性格耿直,不太会溜须拍马,在委里资历老,但一直不太得志,分管着财务、审计等看似重要、实则被张哲和钱强牢牢盯住的领域。

  上次分工调整,他权力范围也有所收缩。

  林杰观察到,在几次党组会上,赵卫国对于钱强的一些明显带有个人意图的提议,都保持了沉默。

  这是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林杰他通过王鑫,绕了好几道弯,在周五的晚上,约赵卫国在市郊一家不起眼的农家乐见面。

  包间里,只有他们两人。

  几样家常小菜,一壶本地米酒。

  赵卫国显然有些意外,也有些警惕,寒暄几句后,便直接问道:“林主任,今天找我来,不只是吃饭吧?”

  林杰给他斟满一杯酒,开门见山:“赵主任,明人不说暗话。我留下来,不是为了跟张书记争权夺利,是因为放不下咱们辛辛苦苦推起来的医改,放不下基层那么多盼着看病更容易、更便宜的老百姓。”

  赵卫国端着酒杯,没说话。

  “张书记来的时间不长,‘稳’字当头,这没错。”林杰继续道,“但他那套‘内涵建设’和‘质量安全’,在钱强手里变成了什么?变成了折腾医院、搞形式主义!财务口您管着,最近下面医院抱怨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非业务支出猛增的情况,您应该比谁都清楚吧?”

  赵卫国嘴角抽动了一下,仰头把酒干了,重重叹了口气:“清楚又能怎么样?一把手定的调子,钱强拿着鸡毛当令箭,我说话顶个屁用!”

  “光抱怨没用。”林杰身体前倾,压低声音,“我们需要让上面的领导,听到真实的声音。不能让张书记一个人,代表了整个江东卫健委的工作方向和成绩。”

  赵卫国眼皮一跳,看向林杰:“林主任,你的意思是……”

  “我没什么具体意思。”林杰摇摇头,“我只是觉得,像赵主任您这样在卫健系统干了一辈子的老同志,对实际情况最有发言权。如果有时候,觉得某些做法确实偏离了轨道,影响了工作,该发声的时候,还是要发声。至少,在关键的时候,保持一点清醒和独立判断。”

  他没有要求赵卫国做什么明确的承诺,只是播下了一颗种子。

  赵卫国沉默地吃着菜,喝了三杯酒,最后拍了拍林杰的肩膀:“林主任,你是个干实事的人,我老赵佩服。有些事……我心里有数。”

  第一次接触,点到即止。

  林杰知道,像赵卫国这样的老同志,不可能轻易站队,但只要他心里那杆秤还在,在关键时刻不站在张哲一边,或者能保持中立,就是胜利。

  除了委内,林杰也将触角伸向了系统内。

  他通过之前“青年近卫军”绝对可靠的渠道,联系上了已被调离核心岗位、在市疾控中心担任闲职的周明。

  在一个雨夜,林杰戴着帽子,打着伞,步行来到了周明家附近的一个小公园。

  两人在凉亭里碰头。

  “林主任,您不该留下来的!”周明一见面就急切地说,“张哲和钱强现在一手遮天,您太危险了!”

  “别说这个了。”林杰摆摆手,“找你来,是有事问你。你之前在规划信息处,对全省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供应商情况最熟悉。最近,有没有听说哪家公司,特别活跃,尤其是在跟委里接触,承接信息化项目?”

  周明愣了一下,随即压低声音:“有!一家叫‘智健云创’的公司,最近势头很猛。听说背景很硬,接连拿下了好几个地市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升级的项目,报价都比市场价高出一大截。而且……”他犹豫了一下,“听说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跟张书记家有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智健云创……”林杰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这和他之前信访材料里提到的、某县医院信息系统升级出问题的公司名字对上了。

  “还有什么?”林杰追问。

  “还有就是……”周明看了看四周,声音更低了,“钱强副主任,跟他老家那边的几个药企老板,走动得很频繁。有人看到他们经常在‘碧水轩’吃饭。”

  “碧水轩”,那是市里有名的高档私人会所。

  这些信息,很可能意味着张哲和钱强可能存在的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

  掌握这些信息后,林杰需要将声音传递到更高层。

  他选择了省委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刘副省长。

  刘副省长学者出身,作风务实,对林杰之前的改革成绩颇为欣赏。

  林杰没有与刘省长见面,也没有打电话。

  他动用了一个极其隐秘的渠道,通过京城那位院士导师的关系,辗转递上去一份没有署名、但刘副省长一定能看出是他笔迹和思路的《关于当前我省医改推进中若干现象的隐忧与思考》。

  材料没有直接攻击张哲,而是以学术探讨和基层调研的口吻,分析了“过度强调形式安全的保守倾向”可能带来的医疗创新停滞、基层活力下降等问题,以及“脱离实际的内涵建设”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改革成果巩固不力。材料最后,委婉地提出了“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警惕形式主义回潮”的建议。

  这是一步险棋。

  一旦被张哲察觉,就是“越级汇报”、“搞非组织活动”的铁证。

  但林杰别无选择,他必须让省委领导听到不同于张哲汇报的另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