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到任后,虽然高举“稳中求进”的大旗,但内心对政绩的渴望丝毫不弱。
他看到林杰之前推动的分级诊疗和药品集采在全国打响了名气,内心既不屑又羡慕。
他迫切需要一项属于自己的、能体现“新思路”、“新气象”的亮点工程,来巩固权威,并向省委证明他的能力。
他将目光投向了“数字化”。
这既是国家倡导的方向,也显得高大上,容易出彩。
在钱强的鼓动和一些“智囊”的建议下,张哲未经充分论证和试点,便强力推行所谓的“全省医疗数据一体化互联互通攻坚行动”。
他要求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在三个月内,按照省里统一制定的、由“智健云创”提供技术标准的全新数据接口规范,完成自身医院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对接,实现患者诊疗信息、检查检验结果、电子病历等在全省范围内的“无缝共享”和“实时调阅”。
这个目标听起来很美好,但忽略了全省各级医院信息系统品牌繁杂、数据标准不一、底层架构各异的现实复杂性。更重要的是,“智健云创”提供的这套标准,封闭性强,与市场上多数主流医疗软件存在兼容性障碍,改造难度大、成本高。
命令一出,下面一片哗然。
许多医院信息科主任叫苦不迭,纷纷表示时间太紧、标准不兼容、改造经费不足。
一些了解情况的专家也私下提出质疑,认为此举过于冒进,很可能导致系统冲突、数据丢失甚至业务瘫痪。
然而,张哲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
他在一次推进会上,当着各地市卫健委主任和医院院长的面,拍了桌子:“这是政治任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谁完不成,影响了全省大局,我就摘谁的乌纱帽!”
在张哲的高压之下,各地医院只能硬着头皮上马。
钱强负责具体督导,更是将这项工程作为头等大事,频繁下达指令,要求每日报送进度。
在强制推行的第二个月末,混乱开始显现。
先是几家县级医院在系统切换后,出现了门诊挂号系统崩溃、医生无法开具电子处方、历史病历数据丢失等问题,导致医院秩序大乱,患者怨声载道。
紧接着,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问题迅速蔓延。
多家市级医院在数据上传和交互过程中,出现大量错误代码和乱码,导致省级平台接收到的数据严重失真。
更糟糕的是,由于底层数据格式冲突,部分医院的医保结算系统被波及,出现了大面积结算失败,患者无法正常报销。
舆情迅速发酵。
“江东省医疗系统崩了”、“看病数据全乱套”、“医保无法结算”等关键词冲上本地热搜。投诉电话打爆了各级卫健委和医院的信访热线,也惊动了媒体。
张哲慌了。他紧急召集会议,要求“智健云创”和技术团队连夜抢修,但面对如此大规模、系统性的混乱,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回天。
钱强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把责任全推给下面医院执行不力和技术公司。
整个省卫健委大楼笼罩在一片压抑和恐慌的气氛中。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林杰知道,他等待的机会来了。
张哲的重大工作失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实际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再是路线之争,而是能力问题和责任事故!
他立刻行动起来,但这一次,不再是单打独斗。
他首先秘密联系了赵卫国。
在赵卫国的办公室,林杰说:“赵主任,现在的情况您都看到了。张书记的决策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再这样下去,整个江东医疗系统都可能被拖垮!我们必须向省委反映真实情况!”
赵卫国分管财务,最清楚下面医院为了这个仓促上马的项目付出了多大代价,也看到了混乱带来的巨大损失。他沉默了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妈的!老子忍够了!为了头上的乌纱帽,看着他把家底折腾光,我做不到!林主任,你说怎么办,我老赵跟你一起!”
拿到了赵卫国的明确支持,林杰心中稍定。
他紧接着,又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联系了之前态度暧昧、但在此次事件中也深受其害的分管综合监督的孙梅副主任。
孙梅的娘家就在医疗系统,她深知这次混乱对一线的影响,加上对张哲、钱强独断专行早已不满,在林杰和赵卫国的游说下,也咬牙表示了支持。
至此,林杰成功争取到了赵卫国和孙梅两位党组成员的支持。
加上他自己,在九人党组中,已占三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事不宜迟。林杰亲自执笔,以他、赵卫国、孙梅三人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事实清晰、证据扎实的《关于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张哲同志在推进医疗数据一体化工作中存在严重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职情况的联合反映材料》。
材料详细列举了张哲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行不成熟技术标准、忽视专家意见、造成全省医疗数据混乱和医保结算故障的事实,并附上了部分医院系统崩溃的截图、患者投诉汇总以及专家前期的风险提示意见。
材料重点强调了此举对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正常运行、患者切身利益和政府公信力造成的严重损害。
材料没有提及“智健云创”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也没有涉及张哲的个人作风问题。
林杰知道,那些线索证据不足,贸然提出反而会分散焦点,甚至被反咬。
他集中火力,只攻其一点,那就是张哲因刚愎自用、决策失误导致重大工作事故!
这份联合实名反映材料,通过机要渠道,被直接送往省委书记、省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副省长以及省委组织部的案头。
他看到林杰之前推动的分级诊疗和药品集采在全国打响了名气,内心既不屑又羡慕。
他迫切需要一项属于自己的、能体现“新思路”、“新气象”的亮点工程,来巩固权威,并向省委证明他的能力。
他将目光投向了“数字化”。
这既是国家倡导的方向,也显得高大上,容易出彩。
在钱强的鼓动和一些“智囊”的建议下,张哲未经充分论证和试点,便强力推行所谓的“全省医疗数据一体化互联互通攻坚行动”。
他要求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在三个月内,按照省里统一制定的、由“智健云创”提供技术标准的全新数据接口规范,完成自身医院信息系统的改造和对接,实现患者诊疗信息、检查检验结果、电子病历等在全省范围内的“无缝共享”和“实时调阅”。
这个目标听起来很美好,但忽略了全省各级医院信息系统品牌繁杂、数据标准不一、底层架构各异的现实复杂性。更重要的是,“智健云创”提供的这套标准,封闭性强,与市场上多数主流医疗软件存在兼容性障碍,改造难度大、成本高。
命令一出,下面一片哗然。
许多医院信息科主任叫苦不迭,纷纷表示时间太紧、标准不兼容、改造经费不足。
一些了解情况的专家也私下提出质疑,认为此举过于冒进,很可能导致系统冲突、数据丢失甚至业务瘫痪。
然而,张哲听不进任何反对意见。
他在一次推进会上,当着各地市卫健委主任和医院院长的面,拍了桌子:“这是政治任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谁完不成,影响了全省大局,我就摘谁的乌纱帽!”
在张哲的高压之下,各地医院只能硬着头皮上马。
钱强负责具体督导,更是将这项工程作为头等大事,频繁下达指令,要求每日报送进度。
在强制推行的第二个月末,混乱开始显现。
先是几家县级医院在系统切换后,出现了门诊挂号系统崩溃、医生无法开具电子处方、历史病历数据丢失等问题,导致医院秩序大乱,患者怨声载道。
紧接着,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问题迅速蔓延。
多家市级医院在数据上传和交互过程中,出现大量错误代码和乱码,导致省级平台接收到的数据严重失真。
更糟糕的是,由于底层数据格式冲突,部分医院的医保结算系统被波及,出现了大面积结算失败,患者无法正常报销。
舆情迅速发酵。
“江东省医疗系统崩了”、“看病数据全乱套”、“医保无法结算”等关键词冲上本地热搜。投诉电话打爆了各级卫健委和医院的信访热线,也惊动了媒体。
张哲慌了。他紧急召集会议,要求“智健云创”和技术团队连夜抢修,但面对如此大规模、系统性的混乱,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回天。
钱强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把责任全推给下面医院执行不力和技术公司。
整个省卫健委大楼笼罩在一片压抑和恐慌的气氛中。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林杰知道,他等待的机会来了。
张哲的重大工作失误,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实际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再是路线之争,而是能力问题和责任事故!
他立刻行动起来,但这一次,不再是单打独斗。
他首先秘密联系了赵卫国。
在赵卫国的办公室,林杰说:“赵主任,现在的情况您都看到了。张书记的决策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再这样下去,整个江东医疗系统都可能被拖垮!我们必须向省委反映真实情况!”
赵卫国分管财务,最清楚下面医院为了这个仓促上马的项目付出了多大代价,也看到了混乱带来的巨大损失。他沉默了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妈的!老子忍够了!为了头上的乌纱帽,看着他把家底折腾光,我做不到!林主任,你说怎么办,我老赵跟你一起!”
拿到了赵卫国的明确支持,林杰心中稍定。
他紧接着,又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联系了之前态度暧昧、但在此次事件中也深受其害的分管综合监督的孙梅副主任。
孙梅的娘家就在医疗系统,她深知这次混乱对一线的影响,加上对张哲、钱强独断专行早已不满,在林杰和赵卫国的游说下,也咬牙表示了支持。
至此,林杰成功争取到了赵卫国和孙梅两位党组成员的支持。
加上他自己,在九人党组中,已占三席,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事不宜迟。林杰亲自执笔,以他、赵卫国、孙梅三人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事实清晰、证据扎实的《关于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张哲同志在推进医疗数据一体化工作中存在严重决策失误和工作失职情况的联合反映材料》。
材料详细列举了张哲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行不成熟技术标准、忽视专家意见、造成全省医疗数据混乱和医保结算故障的事实,并附上了部分医院系统崩溃的截图、患者投诉汇总以及专家前期的风险提示意见。
材料重点强调了此举对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正常运行、患者切身利益和政府公信力造成的严重损害。
材料没有提及“智健云创”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也没有涉及张哲的个人作风问题。
林杰知道,那些线索证据不足,贸然提出反而会分散焦点,甚至被反咬。
他集中火力,只攻其一点,那就是张哲因刚愎自用、决策失误导致重大工作事故!
这份联合实名反映材料,通过机要渠道,被直接送往省委书记、省长、分管副书记、分管副省长以及省委组织部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