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炮的轰击持续了整整一天。临安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全靠血肉之躯前赴后继,才勉强守住缺口。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焦糊的气味,雨水混着血水,在街巷间流淌成浅红色的小溪。
江疏影肩伤未愈,无法参与正面搏杀,便在后方帮忙救护伤兵。她撕开绷带,按压伤口,看着那些年轻或不再年轻的面孔在痛苦中扭曲、呻吟,直至无声。生命在这座围城中,脆弱得如同草芥。每一次炮击带来的震动,都让她心头发紧,那巨大的轰鸣声几乎要震碎耳膜。
黄昏时分,炮击暂歇,天空积压已久的乌云终于化作倾盆大雨落下。雨水冲刷着城墙上的血迹,却洗不净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江疏影疲惫地靠在一处残垣下,雨水顺着她的头发、脸颊流淌,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玉簪在湿发间愈发冰凉。
一个身影穿过雨幕,无声地停在她面前。黑色劲装被雨水浸透,紧贴着精壮的身躯,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倦容,正是陆沉舟。他回来了,从那个她以为九死一生的敌营。
“还能走吗?”他的声音在雨声中有些模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
江疏影抬起头,雨水迷蒙了她的视线:“去哪?”
“锁龙堰。”陆沉舟言简意赅,“张将军虽派了兵,但蒙古人似乎察觉了那里是关键,攻势很猛。堰上守军需要支援,更需要一个……能看懂那张图的人。”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她藏图的胸口。
江疏影瞬间明白了。晏几道的图,她的密写补充,只有她最清楚锁龙堰的命门和潜在的通道。她挣扎着站起身,肩头一阵刺痛:“我去。”
雨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陆沉舟带着她,没有走城门,而是通过一条隐秘的、几乎被废弃的地下暗道出了城。暗道狭窄潮湿,充满霉味,只能容一人弯腰前行。陆沉舟在前,步伐很快,江疏影咬牙紧跟,伤口在潮湿和摩擦下疼痛加剧,但她一声不吭。
黑暗中,只有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和脚步声。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隐约传来水声和喊杀声。出口到了。陆沉舟示意她停下,小心地推开伪装成岩石的暗门。外面是汹涌的钱塘江,不远处,一座古老的石堰横亘江上,那就是锁龙堰。此刻,堰上火光闪烁,人影幢幢,兵刃交击之声不绝于耳,战斗正酣。
“听着,”陆沉舟在震耳的水声和厮杀声中,贴近她耳边,声音低沉而急促,“守住堰体核心闸室,至少到子时。届时,上游水势会达到顶峰,若能适时开闸泄洪,可冲垮下游蒙古人搭建的浮桥和部分营寨,为我军赢得喘息之机。”
“若守不到呢?”江疏影看着堰上激烈的战况,心沉了下去。
“那临安水路门户大开,万事皆休。”陆沉舟看着她,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眼神在夜色中亮得惊人,“我会带人守住闸室入口。你进去,根据图纸,找到控制核心机括,确保它不被破坏,并在必要时……由你决定何时开闸。”
将如此重大的决定权交给她?江疏影愕然。
陆沉舟却不再解释,将一个冰冷的物件塞进她手里——是那枚真的狼首符节。“必要时,或许能唬住人。”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丝她从未听过的、近乎疲惫的东西,“江疏影,活下去。”
说完,他猛地抽出长剑,一声长啸,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堰上战团最激烈处。他的身影很快被雨幕和刀光剑影吞没,只有那声“活下去”,如同烙印,刻在江疏影耳边。
江疏影握紧符节和怀中图纸,不再犹豫,趁着陆沉舟等人吸引住大部分敌军,沿着堰体边缘的阴影,快速向那座关键的闸室摸去。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湿滑异常,几次险些坠入汹涌的江中。她脑中飞速回忆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闸室的位置、结构、可能的防御弱点。
终于,她找到了那扇厚重的铁木大门。门口已有几名士兵在拼死守卫,显然是陆沉舟安排的人。见她到来,一人奋力劈倒对手,为她打开一道缝隙。江疏影闪身而入,沉重的门在身后轰然关上,将外面的厮杀声隔开些许。
闸室内空间不大,中间是巨大的绞盘和铁链,控制着堰下的闸门。墙壁上有油灯摇曳,映照出几个满身血污、坚守在此的伤兵。看到进来的是个女子,他们都愣了一下。
“我是陆大人派来的!”江疏影亮出符节,声音尽量保持镇定,“我需要查看机括!”
她不再理会他人,径直扑到绞盘旁,借助灯光仔细检查。图纸上的标记与实物一一对应,她很快找到了那个最为关键、也最为脆弱的承重轴承。若此处被破坏,闸门将无法开启。她立刻指挥伤兵搬来杂物,临时加固轴承周围的防护。
时间在煎熬中一点点流逝。外面的喊杀声时近时远,有时仿佛就在门外,有时又似乎被击退。每一次撞击大门的声音,都让闸室内的人心惊肉跳。江疏影紧握着玉簪,指尖发白,时刻准备着用它来自卫或……执行最后的任务。
子时快到了。外面的厮杀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激烈,似乎蒙古人发起了总攻。突然,大门传来一声巨响,似乎被重物撞击!门闩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顶住!”伤兵们用身体抵住大门。
江疏影看向那控制闸门的巨大绞盘,又看向窗外汹涌的江水。开闸的时机转瞬即逝,若门外失守,一切都完了。她深吸一口气,走向绞盘,双手握住了冰冷的摇杆。是相信陆沉舟能守住到最后一刻,还是现在就冒险开闸?
就在这时,大门外传来一声熟悉的、却充满决绝意味的长啸,紧接着是兵器猛烈碰撞的声音,然后,一切突然安静了下来。只有雨水敲打瓦片的声音,和江水奔腾的咆哮。
门,没有再被撞击。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江疏影的心。她猛地拉开门闩,推开一道缝隙。门外,尸横遍地,雨水混合着血水肆意横流。一个身影拄着剑,背对着她,立在雨幕中,浑身浴血,身形摇摇欲坠,正是陆沉舟。他的面前,再无一个站立的敌人。
“陆沉舟!”江疏影冲了出去。
陆沉舟缓缓转过身,脸上毫无血色,胸前一道狰狞的伤口深可见骨,鲜血汩汩涌出,雨水都冲刷不尽。他看着江疏影,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个微弱的弧度,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淹没:“……子时……到了……开闸……”
说完,他再也支撑不住,向后倒去。
江疏影扑过去抱住他冰冷的身躯,泪水汹涌而出,与雨水混在一起。“陆沉舟!你不准死!”她嘶喊着,用力按压他胸前的伤口,但鲜血依旧不断涌出。
陆沉舟的目光开始涣散,他看着她,手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抬起,却最终无力垂下。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吐出几个模糊的字音:“……北溟……风……起……”
头一歪,彻底失去了声息。
江疏影抱着他,跪在冰冷的雨水中,失声痛哭。夜雨霖铃,敲击着残破的堰体,如同哀乐。不舍的,是这条亦正亦邪、却最终以身为盾的生命?还是这段纠缠不清、满是利用与算计,却又在最后时刻交付生死的关系?
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子时已到。
她轻轻放下陆沉舟逐渐冰冷的身体,抹去脸上的泪水和雨水,毅然转身,走回闸室。在伤兵惊愕的目光中,她用尽全身力气,推动那冰冷的绞盘。铁链发出嘎吱的巨响,堰下的闸门缓缓开启积蓄已久的洪水,如同挣脱束缚的巨龙,咆哮着冲向了下游的黑暗。
江疏影肩伤未愈,无法参与正面搏杀,便在后方帮忙救护伤兵。她撕开绷带,按压伤口,看着那些年轻或不再年轻的面孔在痛苦中扭曲、呻吟,直至无声。生命在这座围城中,脆弱得如同草芥。每一次炮击带来的震动,都让她心头发紧,那巨大的轰鸣声几乎要震碎耳膜。
黄昏时分,炮击暂歇,天空积压已久的乌云终于化作倾盆大雨落下。雨水冲刷着城墙上的血迹,却洗不净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江疏影疲惫地靠在一处残垣下,雨水顺着她的头发、脸颊流淌,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玉簪在湿发间愈发冰凉。
一个身影穿过雨幕,无声地停在她面前。黑色劲装被雨水浸透,紧贴着精壮的身躯,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倦容,正是陆沉舟。他回来了,从那个她以为九死一生的敌营。
“还能走吗?”他的声音在雨声中有些模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
江疏影抬起头,雨水迷蒙了她的视线:“去哪?”
“锁龙堰。”陆沉舟言简意赅,“张将军虽派了兵,但蒙古人似乎察觉了那里是关键,攻势很猛。堰上守军需要支援,更需要一个……能看懂那张图的人。”他的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她藏图的胸口。
江疏影瞬间明白了。晏几道的图,她的密写补充,只有她最清楚锁龙堰的命门和潜在的通道。她挣扎着站起身,肩头一阵刺痛:“我去。”
雨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陆沉舟带着她,没有走城门,而是通过一条隐秘的、几乎被废弃的地下暗道出了城。暗道狭窄潮湿,充满霉味,只能容一人弯腰前行。陆沉舟在前,步伐很快,江疏影咬牙紧跟,伤口在潮湿和摩擦下疼痛加剧,但她一声不吭。
黑暗中,只有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和脚步声。不知走了多久,前方隐约传来水声和喊杀声。出口到了。陆沉舟示意她停下,小心地推开伪装成岩石的暗门。外面是汹涌的钱塘江,不远处,一座古老的石堰横亘江上,那就是锁龙堰。此刻,堰上火光闪烁,人影幢幢,兵刃交击之声不绝于耳,战斗正酣。
“听着,”陆沉舟在震耳的水声和厮杀声中,贴近她耳边,声音低沉而急促,“守住堰体核心闸室,至少到子时。届时,上游水势会达到顶峰,若能适时开闸泄洪,可冲垮下游蒙古人搭建的浮桥和部分营寨,为我军赢得喘息之机。”
“若守不到呢?”江疏影看着堰上激烈的战况,心沉了下去。
“那临安水路门户大开,万事皆休。”陆沉舟看着她,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眼神在夜色中亮得惊人,“我会带人守住闸室入口。你进去,根据图纸,找到控制核心机括,确保它不被破坏,并在必要时……由你决定何时开闸。”
将如此重大的决定权交给她?江疏影愕然。
陆沉舟却不再解释,将一个冰冷的物件塞进她手里——是那枚真的狼首符节。“必要时,或许能唬住人。”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丝她从未听过的、近乎疲惫的东西,“江疏影,活下去。”
说完,他猛地抽出长剑,一声长啸,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堰上战团最激烈处。他的身影很快被雨幕和刀光剑影吞没,只有那声“活下去”,如同烙印,刻在江疏影耳边。
江疏影握紧符节和怀中图纸,不再犹豫,趁着陆沉舟等人吸引住大部分敌军,沿着堰体边缘的阴影,快速向那座关键的闸室摸去。雨水模糊了视线,脚下湿滑异常,几次险些坠入汹涌的江中。她脑中飞速回忆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闸室的位置、结构、可能的防御弱点。
终于,她找到了那扇厚重的铁木大门。门口已有几名士兵在拼死守卫,显然是陆沉舟安排的人。见她到来,一人奋力劈倒对手,为她打开一道缝隙。江疏影闪身而入,沉重的门在身后轰然关上,将外面的厮杀声隔开些许。
闸室内空间不大,中间是巨大的绞盘和铁链,控制着堰下的闸门。墙壁上有油灯摇曳,映照出几个满身血污、坚守在此的伤兵。看到进来的是个女子,他们都愣了一下。
“我是陆大人派来的!”江疏影亮出符节,声音尽量保持镇定,“我需要查看机括!”
她不再理会他人,径直扑到绞盘旁,借助灯光仔细检查。图纸上的标记与实物一一对应,她很快找到了那个最为关键、也最为脆弱的承重轴承。若此处被破坏,闸门将无法开启。她立刻指挥伤兵搬来杂物,临时加固轴承周围的防护。
时间在煎熬中一点点流逝。外面的喊杀声时近时远,有时仿佛就在门外,有时又似乎被击退。每一次撞击大门的声音,都让闸室内的人心惊肉跳。江疏影紧握着玉簪,指尖发白,时刻准备着用它来自卫或……执行最后的任务。
子时快到了。外面的厮杀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激烈,似乎蒙古人发起了总攻。突然,大门传来一声巨响,似乎被重物撞击!门闩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顶住!”伤兵们用身体抵住大门。
江疏影看向那控制闸门的巨大绞盘,又看向窗外汹涌的江水。开闸的时机转瞬即逝,若门外失守,一切都完了。她深吸一口气,走向绞盘,双手握住了冰冷的摇杆。是相信陆沉舟能守住到最后一刻,还是现在就冒险开闸?
就在这时,大门外传来一声熟悉的、却充满决绝意味的长啸,紧接着是兵器猛烈碰撞的声音,然后,一切突然安静了下来。只有雨水敲打瓦片的声音,和江水奔腾的咆哮。
门,没有再被撞击。
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江疏影的心。她猛地拉开门闩,推开一道缝隙。门外,尸横遍地,雨水混合着血水肆意横流。一个身影拄着剑,背对着她,立在雨幕中,浑身浴血,身形摇摇欲坠,正是陆沉舟。他的面前,再无一个站立的敌人。
“陆沉舟!”江疏影冲了出去。
陆沉舟缓缓转过身,脸上毫无血色,胸前一道狰狞的伤口深可见骨,鲜血汩汩涌出,雨水都冲刷不尽。他看着江疏影,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个微弱的弧度,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淹没:“……子时……到了……开闸……”
说完,他再也支撑不住,向后倒去。
江疏影扑过去抱住他冰冷的身躯,泪水汹涌而出,与雨水混在一起。“陆沉舟!你不准死!”她嘶喊着,用力按压他胸前的伤口,但鲜血依旧不断涌出。
陆沉舟的目光开始涣散,他看着她,手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抬起,却最终无力垂下。他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吐出几个模糊的字音:“……北溟……风……起……”
头一歪,彻底失去了声息。
江疏影抱着他,跪在冰冷的雨水中,失声痛哭。夜雨霖铃,敲击着残破的堰体,如同哀乐。不舍的,是这条亦正亦邪、却最终以身为盾的生命?还是这段纠缠不清、满是利用与算计,却又在最后时刻交付生死的关系?
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子时已到。
她轻轻放下陆沉舟逐渐冰冷的身体,抹去脸上的泪水和雨水,毅然转身,走回闸室。在伤兵惊愕的目光中,她用尽全身力气,推动那冰冷的绞盘。铁链发出嘎吱的巨响,堰下的闸门缓缓开启积蓄已久的洪水,如同挣脱束缚的巨龙,咆哮着冲向了下游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