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宫本雄一郎的初次交谈,苏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她没有急于打探任何敏感信息,而是就一些公开的、前沿的学术问题与宫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她扎实的数学功底、独特的跨学科视角,以及流利的英语,都给宫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小姐的才华,令人惊讶。”
宫本难得地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以你的能力,在北大会有很好的发展。”
苏想按照预设的剧本,适时地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黯然”和“无奈”。
“宫本先生,才华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生长。”
她微微垂眸,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疏离,
“您或许不知道,我进入北大的方式……并不寻常。
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向所有人证明了我的能力,世界冠军、国家项目……
我以为这些足以让我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平台。”
她抬起眼,目光清澈却带着一抹复杂的失望:
“但有些烙印,似乎永远无法抹去。
当新的机会出现时,我依然是被最先排除在核心之外的那一个。
相较于这里对过去的执着,我了解到,像贵国这样的顶尖研究环境,似乎更关注一个人实际能创造的未来价值。”
她没有直接贬低,而是通过对比自身遭遇与听闻中的“开放”,
巧妙地表达了对国内环境的失望,以及对更重视人才本身价值的国际平台的向往。
这种姿态,反而更容易取信于宫本这种见多识广、警惕性高的老派技术专家。
他见过太多急于求成的年轻人,像苏想这样有真才实学却又似乎因“内部问题”而心生去意的,在他看来更符合逻辑。
交流会结束后,宫本甚至主动给苏想留下了他在北京下榻酒店的联系方式,
表示如果苏想有兴趣,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些“学术问题”。
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就在苏想稍微松了口气的时候,李泽川面色凝重地找到了她,递过来一份刚刚印刷出来的小报。
头版赫然是她与宫本雄一郎在窗边交谈的大幅照片,配图的标题触目惊心:
《昔日状元,今日欲投东瀛?学术妲己再现身,与日籍首席技术官密谈!》
文章极尽渲染之能事,将她描绘成一个因丑闻在国内混不下去、转而企图投靠外国、甚至可能不惜出卖情报的“叛徒”。
刚刚平息的舆论,再次被点燃,而且这次的火力更加凶猛和恶毒。
“妈的!这帮混蛋!”
周炽看到报纸,气得直接爆出脏话!
陈知行脸色铁青:“这是有人故意在搅混水。”
连李泽川都皱紧了眉头:“消息扩散得太快了,背后肯定有人推波助澜。”
苏想看着报纸上那张被恶意解读的照片,看着下面不堪入目的评论……
她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用管它。”
苏想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
“他们骂得越凶,宫本可能越会相信我是真的在国内待不下去了。
这反而……是我们的机会。”
她抬起头,看向李泽川:
“帮我约宫本,明天下午,就说我有些关于非线性控制的具体问题,想向他当面请教。”
她决定,顶着这滔天的骂名,将这场“刀尖之舞”进行到底!
小报的恶意报道像野火一样在京城蔓延。“学术妲己”、“投机分子”、“潜在叛徒”……
一顶顶肮脏的帽子被扣在苏想头上,比之前替考风波时更加恶毒。
甚至连她焕然一新的形象,也被解读为“准备投靠外敌的精心打扮”。
北大校园内,昔日投向她的目光充满了鄙夷和审视,窃窃私语如同冰冷的针,无处不在。
实验室的门槛仿佛也变得更高,虽然刘教授顶住压力没有明说,但苏想能感觉到那种无形的隔阂。
周炽气得几次要去找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算账,都被陈知行冷静拦住。
李泽川动用关系试图压下负面舆论,却发现这次的水比想象中更深,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暗中推波助澜。
“想想,要不……算了吧?”
连一向支持她的周炽,看到她被千夫所指,都忍不住心疼地劝道,“咱们再想别的办法,没必要让你受这个委屈!”
苏想却只是摇了摇头。
她站在简陋的校外住处窗前,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仿佛淬炼过的星辰。
“委屈?”
她轻轻重复了一遍,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淡淡的、带着冷意的弧度,“比起姐姐受的病痛,比起王德贵那些年的勒索逼迫,这算什么?”
她转过身,看着面前三位为她忧心忡忡的伙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苏想,是从县城的泥地里爬出来的。
从小到大,我听过太多女孩子读书没用、你比你姐差远了的话,比这个更难听的我都听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人的嘴,我堵不住,但我脚下的路,必须走下去!”
她的目光扫过三人,最终落在李泽川身上:“川哥,帮我约宫本。就明天。”
李泽川看着她眼中不屈服的火苗,心中震动,最终重重点头:“好!”
陈知行沉默地看着苏想,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充满了复杂的欣赏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
他递过一张写满复杂公式的纸条:
“这是我和周炽连夜推算的几个可能方向,或许能帮你引导谈话。”
周炽则用力拍了拍胸脯:“想想,你放心去!外面那些王八蛋,小爷我给你骂回去!”
在滔天的恶意和伙伴无条件的支持下,苏想的心,如同被狂风暴雨洗礼过的磐石,更加坚硬和清晰。
与宫本雄一郎的第二次会面,安排在一家涉外酒店的咖啡厅,环境清静。
宫本显然也看到了那些关于苏想的负面报道,他看向苏想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仿佛印证了他之前关于苏想在国内“处境艰难”的判断。
这次交谈,苏想准备得更加充分。
她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可能涉及机密的具体技术参数,
而是围绕着MEMS陀螺仪普遍存在的非线性误差补偿这一世界性难题,与宫本进行了深入的、纯学术层面的探讨。
她引用了陈知行和周炽推算的几个方向,并结合自己之前在【蜂巢】项目中处理复杂系统扰动的经验,
提出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融合了控制论与信息论的补偿思路。
她的见解新颖而深刻,常常能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问题核心,让宫本这个技术权威也频频颔首,甚至偶尔会陷入沉思。
她没有急于打探任何敏感信息,而是就一些公开的、前沿的学术问题与宫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她扎实的数学功底、独特的跨学科视角,以及流利的英语,都给宫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小姐的才华,令人惊讶。”
宫本难得地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以你的能力,在北大会有很好的发展。”
苏想按照预设的剧本,适时地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黯然”和“无奈”。
“宫本先生,才华需要适宜的土壤才能生长。”
她微微垂眸,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疏离,
“您或许不知道,我进入北大的方式……并不寻常。
我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向所有人证明了我的能力,世界冠军、国家项目……
我以为这些足以让我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平台。”
她抬起眼,目光清澈却带着一抹复杂的失望:
“但有些烙印,似乎永远无法抹去。
当新的机会出现时,我依然是被最先排除在核心之外的那一个。
相较于这里对过去的执着,我了解到,像贵国这样的顶尖研究环境,似乎更关注一个人实际能创造的未来价值。”
她没有直接贬低,而是通过对比自身遭遇与听闻中的“开放”,
巧妙地表达了对国内环境的失望,以及对更重视人才本身价值的国际平台的向往。
这种姿态,反而更容易取信于宫本这种见多识广、警惕性高的老派技术专家。
他见过太多急于求成的年轻人,像苏想这样有真才实学却又似乎因“内部问题”而心生去意的,在他看来更符合逻辑。
交流会结束后,宫本甚至主动给苏想留下了他在北京下榻酒店的联系方式,
表示如果苏想有兴趣,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些“学术问题”。
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就在苏想稍微松了口气的时候,李泽川面色凝重地找到了她,递过来一份刚刚印刷出来的小报。
头版赫然是她与宫本雄一郎在窗边交谈的大幅照片,配图的标题触目惊心:
《昔日状元,今日欲投东瀛?学术妲己再现身,与日籍首席技术官密谈!》
文章极尽渲染之能事,将她描绘成一个因丑闻在国内混不下去、转而企图投靠外国、甚至可能不惜出卖情报的“叛徒”。
刚刚平息的舆论,再次被点燃,而且这次的火力更加凶猛和恶毒。
“妈的!这帮混蛋!”
周炽看到报纸,气得直接爆出脏话!
陈知行脸色铁青:“这是有人故意在搅混水。”
连李泽川都皱紧了眉头:“消息扩散得太快了,背后肯定有人推波助澜。”
苏想看着报纸上那张被恶意解读的照片,看着下面不堪入目的评论……
她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用管它。”
苏想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冷静,
“他们骂得越凶,宫本可能越会相信我是真的在国内待不下去了。
这反而……是我们的机会。”
她抬起头,看向李泽川:
“帮我约宫本,明天下午,就说我有些关于非线性控制的具体问题,想向他当面请教。”
她决定,顶着这滔天的骂名,将这场“刀尖之舞”进行到底!
小报的恶意报道像野火一样在京城蔓延。“学术妲己”、“投机分子”、“潜在叛徒”……
一顶顶肮脏的帽子被扣在苏想头上,比之前替考风波时更加恶毒。
甚至连她焕然一新的形象,也被解读为“准备投靠外敌的精心打扮”。
北大校园内,昔日投向她的目光充满了鄙夷和审视,窃窃私语如同冰冷的针,无处不在。
实验室的门槛仿佛也变得更高,虽然刘教授顶住压力没有明说,但苏想能感觉到那种无形的隔阂。
周炽气得几次要去找那些散布谣言的人算账,都被陈知行冷静拦住。
李泽川动用关系试图压下负面舆论,却发现这次的水比想象中更深,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暗中推波助澜。
“想想,要不……算了吧?”
连一向支持她的周炽,看到她被千夫所指,都忍不住心疼地劝道,“咱们再想别的办法,没必要让你受这个委屈!”
苏想却只是摇了摇头。
她站在简陋的校外住处窗前,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仿佛淬炼过的星辰。
“委屈?”
她轻轻重复了一遍,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淡淡的、带着冷意的弧度,“比起姐姐受的病痛,比起王德贵那些年的勒索逼迫,这算什么?”
她转过身,看着面前三位为她忧心忡忡的伙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苏想,是从县城的泥地里爬出来的。
从小到大,我听过太多女孩子读书没用、你比你姐差远了的话,比这个更难听的我都听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人的嘴,我堵不住,但我脚下的路,必须走下去!”
她的目光扫过三人,最终落在李泽川身上:“川哥,帮我约宫本。就明天。”
李泽川看着她眼中不屈服的火苗,心中震动,最终重重点头:“好!”
陈知行沉默地看着苏想,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充满了复杂的欣赏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
他递过一张写满复杂公式的纸条:
“这是我和周炽连夜推算的几个可能方向,或许能帮你引导谈话。”
周炽则用力拍了拍胸脯:“想想,你放心去!外面那些王八蛋,小爷我给你骂回去!”
在滔天的恶意和伙伴无条件的支持下,苏想的心,如同被狂风暴雨洗礼过的磐石,更加坚硬和清晰。
与宫本雄一郎的第二次会面,安排在一家涉外酒店的咖啡厅,环境清静。
宫本显然也看到了那些关于苏想的负面报道,他看向苏想的眼神多了几分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仿佛印证了他之前关于苏想在国内“处境艰难”的判断。
这次交谈,苏想准备得更加充分。
她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可能涉及机密的具体技术参数,
而是围绕着MEMS陀螺仪普遍存在的非线性误差补偿这一世界性难题,与宫本进行了深入的、纯学术层面的探讨。
她引用了陈知行和周炽推算的几个方向,并结合自己之前在【蜂巢】项目中处理复杂系统扰动的经验,
提出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融合了控制论与信息论的补偿思路。
她的见解新颖而深刻,常常能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问题核心,让宫本这个技术权威也频频颔首,甚至偶尔会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