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完美的数据?苏想不信-《80年替考北大后我成了学术妲己》

  清华团队的展示在几乎完美的评价中结束。

  秦屿微笑着带领队员下台,经过北大休息区时,他的目光不经意般扫过苏想,那温和的笑容依旧,但苏想却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极快的探究和一丝难以形容的……冷意。

  他脚步未停,径直走过。苏想的心头却猛地一跳,一个荒谬的念头窜了出来:

  他刚才回答那个尖锐问题时,引用的数据……增长速度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了?

  理想化得……像是精心修饰过?

  决赛进入最后的评分和评议阶段,所有队伍都留在后台等待最终结果。

  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和焦灼。

  北大和清华的表现无疑是最突出的两支队伍,冠军很可能就在他们之间产生。

  后台里,两支队伍无形中形成了两个小圈子,彼此之间弥漫着一种紧张的竞争感。

  周炽坐立不安,一会儿站起来踱步,一会儿又坐下,嘴里念叨着:

  “我觉得咱们赢面大!咱们的创新性绝对碾压!”

  李泽川相对淡定些,但不停敲击膝盖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难说!

  清华的方案太稳了,稳得可怕,评委都是老古董,就吃这套。”

  陈知行则靠墙站着,闭目养神,似乎对外界的躁动毫无所觉,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显示他也在思考。

  苏想坐在椅子上,脑子里却反复回放着秦屿刚才的陈述和回答。

  尤其是他对那个尖锐问题的回应,以及他引用那组关于风险控制的数据时,那流畅到诡异的姿态。

  那组数据……增长速度……

  她忽然站起身,走到陈知行身边,小声地、有些不确定地开口:

  “陈知行,你……你记得刚才秦屿引用那篇《IEEE实时系统汇刊》上的文章吗?

  就是关于错误率衰减模型的那篇。”

  陈知行睁开眼,看向她,点了点头:

  “记得。

  凯勒曼教授上个月刚发表的新作,观点很新颖,数据支撑也足。

  秦屿能及时关注并应用到方案中,很难得。”

  他的语气里带着学术上的客观评价。

  “那篇文章……你那里有电子版或者打印稿吗?”

  苏想问道,心跳有些加速。

  她记得陈知行有收集顶级期刊论文的习惯。

  陈知行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笔记本电脑,快速打开了一个文件夹,找到了那篇论文的PDF文件。

  苏想凑过去,目光急切地扫过屏幕。

  周炽和李泽川也被吸引过来。

  “你看这里,”

  苏想指着论文中描述实验数据的那部分图表和文字,

  “论文里给出的原始数据,错误率随负载增加的衰减曲线,在后期是有轻微波动的,虽然总体趋势是下降,但并非完美的平滑指数下降。”

  然后她抬起头,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可是刚才秦屿陈述时,展示的他们团队基于这个模型验证的图表,曲线平滑得不可思议,完全符合最理想的理论值,没有任何波动!”

  后台瞬间安静了下来。

  周炽瞪大了眼睛:

  “我靠!你的意思是……他们篡改了数据?”

  李泽川眼神一凝,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这可是大忌!”

  陈知行的眉头紧紧皱起,他迅速对比着屏幕上的论文和刚才记下的笔记,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确实……存在不一致。

  秦屿展示的优化结果,好得超出了原始论文给出的基准范围。”

  苏想的心咚咚直跳,她凭借的只是一种模糊的直觉和记忆,没想到竟然真的发现了问题!

  “也许……也许是他们优化做得特别好?”

  周炽还有些不敢相信,毕竟这指控太严重了。

  “不可能!”

  李泽川断然否定,

  “凯勒曼那个模型本身就有理论极限,他们的硬件平台也不是顶级,怎么可能做出超越原论文基准这么多的结果?

  还平滑得跟画出来一样?

  这太假了!”

  陈知行沉默片刻,合上电脑,目光扫过三人,声音压得极低:

  “这件事非同小可。

  没有确凿证据,绝不能妄下结论。

  也可能只是表述方式不同,或者我们听错了。”

  但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苏想想起秦屿那完美无缺的笑容,想起他看似谦逊实则咄咄逼人的姿态。

  想起那封恶毒的匿名信,想起对面楼那个窥探的人影……这一切串联起来,让她心中的不安扩大到了极点。

  如果……如果秦屿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光风霁月呢?

  如果他的完美背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呢?

  他是不是那个一直躲在暗处针对她的人?

  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清华夺冠?

  就在这时,工作人员走进来通知:“请各队代表前往前台,最终结果即将宣布。”

  紧张的时刻到了!

  北大四人互相对视一眼,都将数据疑云暂时压在心底,整理心情,准备前往前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他们走到通道口时,正好与清华队伍迎面相遇。

  秦屿走在最前面,脸上依旧挂着春风般温和的笑容,他甚至还对苏想微微颔首示意,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百年礼堂内,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评委席中央那位资历最老的白发教授身上。

  他缓缓站起身,手中拿着最终的结果信封。

  “经过评委会慎重评议与激烈讨论,”

  老教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沉稳有力,

  “本次北斗杯嵌入式算法竞赛,参赛队伍水平之高,方案之创新,远超往届。

  尤其有两支队伍,表现尤为突出,难分伯仲。”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紧张的北大和清华队伍。

  “因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北京大学代表队与清华大学代表队——并列一等奖!”

  “哇!”

  台下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呼声和热烈的掌声。

  并列第一!这在如此高水平的竞赛中极为罕见!

  周炽猛地挥了一下拳头,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李泽川吹了声口哨,嘴角勾起。

  陈知行微微松了口气,紧蹙的眉头舒展了些许。

  苏想捂住了嘴,眼眶瞬间就红了,巨大的喜悦冲上心头,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然而,没等他们高兴太久,那位老教授再次开口,话锋一转:“但是!”

  礼堂瞬间又安静下来。

  “一等奖的荣誉可以共享,但代表国家出战亚太区赛事的资格,只有一个。”

  老教授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