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盛宴与暗影-《重生逆袭:黄金1988》

  赵大海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波澜微兴的湖面。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团考察!推荐参加全国展销会!这对于任何一个民营企业,尤其是刚刚经历生死劫难的“万家香”而言,无疑是通往康庄大道的金光门票,是梦寐以求的认可与机遇。

  厂里闻讯后,刚刚平复不久的欢腾气氛再次被点燃,甚至比之前更加热烈。工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万家香”的产品摆放在首都的展台上,供全国人民品鉴的场景。张芸和孙工程师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整理资料,优化流程,打扫卫生,誓要以最好的面貌迎接这次至关重要的考察。

  然而,在这片普天同庆般的喜悦氛围中心,那个小小的家门之内,却弥漫着一种与外界的狂热格格不入的凝重。

  林卫东虽然苏醒,但身体依旧极度虚弱,连独立坐起都颇为困难,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靠着李秀兰细心喂食一些流质食物。他的眼神不再是之前的浑浊或疲惫,而是沉淀下一种深不见底的沉静,只是在那沉静之下,隐藏着一丝难以化开的忧虑。

  李秀兰将外界的情况轻声告诉他,包括省专家团即将到来的消息。她看到,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林卫东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紧了一下,抓着被角的手指微微收紧。

  “……卫东,这是好事啊,”李秀兰试图宽慰他,轻轻握住他冰凉的手,“有了省里的推荐,我们就能走得更远,厂子也能发展得更好。”

  林卫东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即将到来的、象征着荣誉与机遇的喧嚣。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清醒:

  “……秀兰……树大招风……”

  “……‘味道’……太鲜明……太独特……就像……黑夜里的……火把……”

  “……会吸引来……不只是……飞蛾……”

  他没有再提“饕餮”二字,但那未尽之语中的警示,却比任何明确的词汇都更让李秀兰感到不安。他似乎在用自己在那场超越维度之战中获得的某种“直觉”,预见到了潜藏在巨大机遇之下的、更加复杂难测的风险。

  那不是吴老板之流可以比拟的商业竞争,而是某种……更本质的,对“独特存在”的觊觎和吞噬。

  两天后,由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带队,数名资深食品专家、行业领导组成的考察团,在市区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万家香”食品厂。

  厂区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工人们穿着统一浆洗的工作服,精神抖擞。孙工程师亲自担任讲解,张芸负责接待和资料展示。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规范得体,赢得了考察团成员的频频点头。

  考察的重点,自然落在了那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并引发了后续一系列风波的新配方辣酱上。

  在窗明几净的品鉴室里,一瓶瓶贴着“新工艺·新口感”标签的辣酱被打开,那股融合了二荆条醇厚与小山椒锐利果香、辅以醪糟汁点睛的复合型浓郁香气,瞬间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即便是见多识广的省城专家,在品尝过后,也忍不住露出惊艳的神色。

  “嗯!这个味道……层次感非常丰富!香、辣、麻、鲜、回甘,融合得恰到好处,而且很有记忆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推了推眼镜,赞不绝口。

  “口感醇厚,辣而不燥,回味悠长,确实是难得的佳品。”另一位专家也表示肯定。

  “没想到,在滨城这样的小地方,能做出如此有特色的产品!看来这次的推荐名额,很有希望啊!”带队的副会长笑着对旁边的市领导说道。

  一片赞扬声中,唯有考察团中一位相对年轻、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略显冷峻的专家,周明,没有急于表态。他仔细地品尝着辣酱,甚至用小勺刮取瓶壁的酱体仔细观察,又拿起产品成分表,看得异常仔细。

  “孙工,”周明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孙工程师,“贵厂的这个新配方,确实很有特色。不过,我有个疑问。根据成分表和我们品尝的口感,这其中的辣度主体和独特香气,似乎并非完全来自传统的二荆条吧?是否添加了其他……未被列出的,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增香增辣物质?”

  他的问题看似专业,语气也还算平和,但那“特殊的”几个字,却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质疑意味,仿佛在暗示“万家香”可能使用了某些不合规的添加剂。

  现场的气氛微微一滞。

  孙工程师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他知道,这是关键的技术质询,回答不好,之前的所有好评都可能付诸东流。他按照事先和李秀兰、林卫东商量好的说辞,从容答道:

  “周专家目光如炬。确实,我们新配方的核心突破,在于引入了本地试种的一种特色小山椒。这种山椒辣度锐利,且带有独特的果香,与二荆条的醇厚能够形成完美互补。所有原料,包括这种小山椒,都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绝无任何违规添加。我们的生产工艺和配方比例,都有详细记录可供查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明推了推眼镜,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说:“哦?本地小山椒?这倒是个新思路。不过,这种风味的稳定性和大规模生产的品控,恐怕是个挑战。而且……”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品鉴室,“我听说贵厂的林卫东厂长,是技术核心?怎么今天没有见到他?”

  这个问题更加刁钻。李秀兰早已准备好说辞,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答:“感谢周专家关心。我爱人林卫东前段时间为了寻找新原料和优化工艺,积劳成疾,目前正在家休养,医生嘱咐需要静养,所以未能前来接待,还请各位领导专家见谅。”

  周明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没有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希望林厂长早日康复。”

  考察在表面和谐、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继续进行。周明没有再发难,但他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了“万家香”所有人的心头。

  考察团在厂里待了整整一个上午,详细查看了生产线、仓库、质检环节,翻阅了大量的记录。最终,带队的副会长在做总结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明确表示会将“万家香”辣酱作为重点推荐产品,上报参加今年的全国食品展销会。

  消息传出,厂内再次一片欢腾!这意味着,“万家香”真正意义上,一步迈入了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舞台!

  然而,在考察团即将离开,众人簇拥着送行时,落在最后的周明,却看似随意地踱步到了李秀兰身边。

  他脸上带着程式化的微笑,声音压低,只有李秀兰能听清:

  “李厂长,请代我向林厂长问好。”

  “另外,请转告他……”

  “有些‘味道’,一旦飘得太远,总会引来一些……‘老饕’的。”

  “希望‘万家香’这桌盛宴,最终不会……被吃干抹净。”

  说完,他不等李秀兰反应,便快步跟上队伍,钻进了汽车。

  李秀兰站在原地,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浑身冰凉!周明的话,和林卫东之前的警告,几乎如出一辙!“老饕”?这分明就是“饕餮”的另一种说法!这个周明,他到底知道什么?他仅仅是基于商业竞争的敏锐直觉,还是……察觉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将周明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靠在床头、脸色凝重的林卫东。

  林卫东听完,沉默了很久。窗外,是厂区隐隐传来的庆祝的喧闹,而屋内,却冷寂如冰。

  他缓缓抬起眼,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屋顶,看到了更高、更远的所在。

  “……他……不是……普通人……”林卫东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或许……是‘它’的……触须……已经……开始……感应……”

  “……‘饕餮’……并非……单一……存在……它是一种……概念……一种……规则……”

  “……追逐……极致之‘味’……吞噬……独特之‘存’……”

  “……我们的……新产品……已经……引起了……‘它’的……注意……”

  “……周明……或许……只是……第一个……”

  就在这时,卧室虚掩的门外,传来了女儿林小小清脆而带着一丝困惑的声音:

  “妈妈,刚才有个不认识的叔叔,在咱们家窗户外面看了好久,还拿着一个亮晶晶的小镜子照啊照的……我问他找谁,他冲我笑了笑就走了,样子好奇怪哦……”

  李秀兰和林卫东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沉!

  林卫东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他猛地抓住李秀兰的手,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

  “……秀兰!快!”

  “……去老宅……把那个……油布包……拿来!”

  “……‘红旗’……可能……压不住……了……”

  “……我们……需要……主动……了解……我们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