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磁带。有人要搞你。”
管理人员那低沉急促的警告,如同一声炸雷,在林卫东耳边轰鸣,瞬间将他从赚钱的狂热中惊醒!
危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市管队!肯定是陈干部撺掇市管队要对他下手!目标直指他如今最大的利润来源——磁带!
一旦被扣上“销售走私水货”的帽子,不仅磁带会被全部没收,还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更严重的后果!那他好不容易攒下的竞标资本将瞬间化为乌有,连周三的竞标会都无法参加!
怎么办?怎么办?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但这一次,林卫东没有慌乱。多次绝境求生的经历,让他具备了在危机中保持最后一丝冷静的能力。
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硬扛?藏起来?都不可能!对方既然要搞他,肯定已经盯上了,躲是躲不掉的。
矢口否认?说是正版?没有进货凭证,根本说不清。
求饶?对方巴不得弄死他,绝无可能。
必须立刻止损!必须在对方动手之前,让这些“危险”的磁带彻底消失!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主动销毁,死无对证!**
虽然肉痛至极,但这是唯一能快速切割、避免更大损失的办法!
他猛地拉开铁皮柜,将里面那些还没来得及拆封售卖的崭新磁带,大约二十多盒,连同桌上那几盒拆封试听过的样品,全部扫进一个旧麻袋里。动作快得惊人。
“大海!快来!”他压低声音,急切地呼叫刚刚离开不久的赵大海。
赵大海闻声跑回来,看到林卫东脸色铁青和那个鼓囊囊的麻袋,吓了一跳:“卫东,咋了?”
“没时间解释了!抄上铁锹,跟我走!快!”林卫东语气急促,不容置疑,自己率先扛起麻袋,又从墙角抄起一把旧铁锹,一头扎进文化宫后院漆黑的夜色中。
赵大海虽然不明所以,但出于绝对的信任,也立刻抓起另一把工具,紧跟而上。
文化宫后院有一小片正在翻修花圃的泥土地,白天工人干活,晚上空无一人。林卫东借着远处路灯微弱的光线,找到一处松软的泥地。
“挖!快挖!挖深点!”林卫东将麻袋扔在地上,抡起铁锹就开始疯狂刨土。
赵大海也赶紧帮忙。两人都拼尽了全力,泥土飞扬,很快就在地上挖出了一个半米多的深坑。
“把这些,全埋进去!埋严实了!”林卫东喘着粗气,将那个装着价值一百多块磁带的麻袋,毫不犹豫地推进坑里!那几乎是他们目前一半的流动资金!
赵大海看到麻袋里的磁带,眼睛瞬间瞪大了,心疼得直抽抽:“卫东!这……这都是钱啊!”
“埋!快埋!不然明天就不是我们的钱了!还得倒贴罚款!”林卫东眼睛赤红,声音嘶哑却异常坚决,已经开始往坑里填土。
赵大海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也不再犹豫,咬着牙,忍着巨大的肉痛,疯狂挥动铁锹。
很快,深坑被填平,两人又费力地将泥土踩实,尽量恢复原状,看不出任何痕迹。
做完这一切,两人都累得瘫坐在地上,大汗淋漓,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看着那片平整的土地,想着下面埋着的一百多块钱,心都在滴血。
“妈的……陈龟孙……老子早晚……”赵大海喘着粗气,恶狠狠地咒骂。
“这笔账,迟早要算!”林卫东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和泥水,眼神冰冷,“但现在,我们得把戏做全!”
他拉着赵大海回到铁皮柜,将里面彻底清理了一遍,确保没有留下一盒磁带,甚至连一点相关的包装纸屑都没有。又反复检查了三轮车。
确认一切“危险品”都已清除,林卫东才稍稍松了口气,但心脏依旧狂跳。这只是第一步,对方会不会还有后手?会不会不相信?
这一夜,林卫东几乎无眠。耳朵时刻竖着,听着外面的动静,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他心惊肉跳。
然而,一夜平静。
第二天一早,林卫东强打精神,像往常一样出摊。铁皮柜里摆满了袜子、手套、文具等最普通的百货,三轮车也干干净净,仿佛昨天的磁带热卖从未发生过。
他的心情却如同绷紧的弓弦。
果然,上午十点多,那辆熟悉的漆皮吉普车,再次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准时出现在了文化宫门口。
牛队长带着那两个队员,面色冷峻地下了车,径直朝着林卫东的铁皮柜走来。周围的小贩们顿时噤若寒蝉,投来同情的目光。
林卫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脸上却努力挤出一个谦卑的笑容迎上去:“牛队长,您来了。”
牛队长嗯了一声,目光锐利如鹰隼,毫不客气地在他铁皮柜和三轮车上扫视:“林卫东,接到群众举报,说你这里大量销售来路不明的走私磁带?有没有这回事?”
“磁带?”林卫东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委屈,“领导,您这可冤枉我了!我这儿就是卖点针头线脑、袜子文具,都是本地批发市场进的货,有票据的!您看,哪有什么磁带啊?我倒是想卖那新鲜玩意儿,可咱没门路搞啊!那得多大本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一边说,一边主动打开铁皮柜的所有门和抽屉,又将三轮车上的盖布全部掀开,里面确实只有最普通不过的百货商品。
牛队长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他亲自上前,仔细翻查了一遍,甚至连装钱的铁盒子都打开看了看,确实一盒磁带都没有。
“有人反映你昨天还在卖!卖得挺火!”牛队长不死心,盯着林卫东的眼睛逼问。
“昨天?”林卫东演技爆发,挠着头,做苦思状,“哦!您说昨天啊!昨天是有两个南方过来的老乡,临时在我这旁边摆了会儿摊,卖了几盒磁带,让我帮忙照看一眼车子。人家卖完就走了呀!这不能算在我头上吧领导?我就是帮个忙……”
他这话半真半假,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牛队长将信将疑,目光扫过林卫东坦然(假装)的脸,又看了看空荡荡的摊位,确实找不到任何证据。他脸色阴沉下来,显然明白自己可能扑了个空,或者被陈干部当枪使了。
“哼!最好跟你没关系!”牛队长找不到把柄,只能撂下一句狠话,“要是让我们查出来你搞歪门邪道,销售违禁品,有你好看!走!”
吉普车再次喷着黑烟离去。
看着吉普车远去的背影,林卫东感觉后背已经完全湿透,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
躲过去了!终于有惊无险地躲过去了!
虽然损失了一百多块的磁带,但保住了剩下的本金,更保住了参加竞标的资格!
经过这次惊心动魄的较量,林卫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陈干部的阴险和能量的可怕。竞标会上,对方必然还会发难。
不能再被动挨打了!必须主动做准备!
他冷静下来,开始仔细研究招标公告的每一个字眼。公告上说“价高者得”,但也提到“综合评估经营者资质”。
资质?什么是资质?除了钱,还能是什么?
经营能力?信誉?社会关系?
他一个个体户,在这些方面天然处于劣势。陈干部肯定会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
他必须想办法给自己增加筹码!
有什么是可以快速提升“资质”印象分的?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营业执照上。对!合法经营!守法纳税!
虽然他只是个小摊贩,但如果能主动表示纳税的意愿,甚至预先缴纳一点税款,是不是能在领导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体现出他的规范性和诚信度?
这个念头很大胆,甚至有些超前。这年头个体户主动去税务所的可不多见。
但值得一试!
下午,他特意提前收摊,换上身干净衣服,带着营业执照和这几天铁皮柜生意的简单账目(自己记录的),来到了区税务所。
税务所的干部听说一个个体户主动来咨询纳税,都感到十分新奇。接待他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耐心解释了目前的税收政策(主要是定额税和申报相结合),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和收入情况,初步核定他每月应该缴纳的税款大约在十到十五元左右。
林卫东当即表示,愿意从现在就开始履行纳税义务,并主动预缴了十块钱的税款,拿到了一张正式的完税凭证。
拿着那张薄薄的税票,林卫东感觉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一种姿态,一个证明。
从税务所出来,他又去了一趟派出所,找到了之前负责他案子的老所长,不是为了求助,而是简单汇报了一下近况,表示感谢,并隐晦地提了一句自己要去参加百货大楼的竞标,可能会遇到点麻烦。
老所长只是听着,没多说什么,但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合法经营,堂堂正正竞争,怕什么?”
这句话,给了林卫东莫大的底气。
周三,竞标会当天清晨。
林卫东起得格外早。他将自己仔细收拾干净,穿上最好的衣服,将所有的现金——两百八十多块钱,小心地分开放好。又把营业执照、完税凭证、派出所的报案回执(证明他受过不法侵害是受害者)等所有能证明他“资质”的材料,整齐地整理在一个旧公文包里。
他站在镜子前,看着里面那个眼神坚定、褪去了不少青涩、多了几分沉稳和风霜的年轻人。
今天,他将不再是文化宫厕所旁的那个小摊贩。
今天,他将走向一个更大的舞台,去争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成败,在此一举!
李秀兰默默地给他煮了一碗鸡蛋面,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期盼。小小也似乎感觉到气氛不同寻常,乖乖地没有吵闹。
“等我好消息。”林卫东吃完面,用力抱了抱妻子和女儿,拿起公文包,毅然走出了家门。
赵大海早已等在外面,今天他也穿得整整齐齐。
“卫东,都准备好了?”
“嗯。走吧。”
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紧张和决绝,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
他们朝着第一百货大楼走去。
阳光洒在百货大楼气派的门脸上,却仿佛透着一股无形的、冰冷的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楼门口,已经零星来了几个参加竞标的人,个个衣着光鲜,神色倨傲,彼此打着招呼,显然相互认识,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小圈子。
林卫东和赵大海的出现,显得格格不入,立刻吸引了所有目光。那目光中充满了审视、轻蔑、以及毫不掩饰的敌意。
陈干部也来了,正和几个人谈笑风生,看到林卫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笑,仿佛在看一个自不量力的小丑。
林卫东挺直了腰杆,无视那些目光,深吸一口气,准备走进大楼。
就在这时,一个工作人员模样的人从里面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匆匆贴在了公告栏上。
人群一阵骚动,都围了过去。
林卫东心里一紧,也挤上前看。
只见那张新贴出的通知上写着:
“特别提示:今日竞标会新增评审环节,所有投标人需现场阐述经营方案,并接受评审组质询。最终结果由评审组综合评定。”
现场阐述?评审组质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卫东的心猛地一沉。
陈干部看着通知,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阴险的笑容,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林卫东,充满了挑衅。
显然,这所谓的“新增环节”,极有可能又是冲着他来的!目的就是让他在公开场合出丑,用他缺乏“理论”和“格局”的短板,来打击他的竞争力!
林卫东握着公文包的手,瞬间攥紧,指甲掐进了掌心。
原本以为准备充分的资金和材料,在这一刻,似乎变得苍白无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针对性的考题,他该如何应对?
管理人员那低沉急促的警告,如同一声炸雷,在林卫东耳边轰鸣,瞬间将他从赚钱的狂热中惊醒!
危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市管队!肯定是陈干部撺掇市管队要对他下手!目标直指他如今最大的利润来源——磁带!
一旦被扣上“销售走私水货”的帽子,不仅磁带会被全部没收,还可能面临巨额罚款,甚至更严重的后果!那他好不容易攒下的竞标资本将瞬间化为乌有,连周三的竞标会都无法参加!
怎么办?怎么办?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但这一次,林卫东没有慌乱。多次绝境求生的经历,让他具备了在危机中保持最后一丝冷静的能力。
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硬扛?藏起来?都不可能!对方既然要搞他,肯定已经盯上了,躲是躲不掉的。
矢口否认?说是正版?没有进货凭证,根本说不清。
求饶?对方巴不得弄死他,绝无可能。
必须立刻止损!必须在对方动手之前,让这些“危险”的磁带彻底消失!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主动销毁,死无对证!**
虽然肉痛至极,但这是唯一能快速切割、避免更大损失的办法!
他猛地拉开铁皮柜,将里面那些还没来得及拆封售卖的崭新磁带,大约二十多盒,连同桌上那几盒拆封试听过的样品,全部扫进一个旧麻袋里。动作快得惊人。
“大海!快来!”他压低声音,急切地呼叫刚刚离开不久的赵大海。
赵大海闻声跑回来,看到林卫东脸色铁青和那个鼓囊囊的麻袋,吓了一跳:“卫东,咋了?”
“没时间解释了!抄上铁锹,跟我走!快!”林卫东语气急促,不容置疑,自己率先扛起麻袋,又从墙角抄起一把旧铁锹,一头扎进文化宫后院漆黑的夜色中。
赵大海虽然不明所以,但出于绝对的信任,也立刻抓起另一把工具,紧跟而上。
文化宫后院有一小片正在翻修花圃的泥土地,白天工人干活,晚上空无一人。林卫东借着远处路灯微弱的光线,找到一处松软的泥地。
“挖!快挖!挖深点!”林卫东将麻袋扔在地上,抡起铁锹就开始疯狂刨土。
赵大海也赶紧帮忙。两人都拼尽了全力,泥土飞扬,很快就在地上挖出了一个半米多的深坑。
“把这些,全埋进去!埋严实了!”林卫东喘着粗气,将那个装着价值一百多块磁带的麻袋,毫不犹豫地推进坑里!那几乎是他们目前一半的流动资金!
赵大海看到麻袋里的磁带,眼睛瞬间瞪大了,心疼得直抽抽:“卫东!这……这都是钱啊!”
“埋!快埋!不然明天就不是我们的钱了!还得倒贴罚款!”林卫东眼睛赤红,声音嘶哑却异常坚决,已经开始往坑里填土。
赵大海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也不再犹豫,咬着牙,忍着巨大的肉痛,疯狂挥动铁锹。
很快,深坑被填平,两人又费力地将泥土踩实,尽量恢复原状,看不出任何痕迹。
做完这一切,两人都累得瘫坐在地上,大汗淋漓,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看着那片平整的土地,想着下面埋着的一百多块钱,心都在滴血。
“妈的……陈龟孙……老子早晚……”赵大海喘着粗气,恶狠狠地咒骂。
“这笔账,迟早要算!”林卫东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和泥水,眼神冰冷,“但现在,我们得把戏做全!”
他拉着赵大海回到铁皮柜,将里面彻底清理了一遍,确保没有留下一盒磁带,甚至连一点相关的包装纸屑都没有。又反复检查了三轮车。
确认一切“危险品”都已清除,林卫东才稍稍松了口气,但心脏依旧狂跳。这只是第一步,对方会不会还有后手?会不会不相信?
这一夜,林卫东几乎无眠。耳朵时刻竖着,听着外面的动静,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他心惊肉跳。
然而,一夜平静。
第二天一早,林卫东强打精神,像往常一样出摊。铁皮柜里摆满了袜子、手套、文具等最普通的百货,三轮车也干干净净,仿佛昨天的磁带热卖从未发生过。
他的心情却如同绷紧的弓弦。
果然,上午十点多,那辆熟悉的漆皮吉普车,再次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准时出现在了文化宫门口。
牛队长带着那两个队员,面色冷峻地下了车,径直朝着林卫东的铁皮柜走来。周围的小贩们顿时噤若寒蝉,投来同情的目光。
林卫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脸上却努力挤出一个谦卑的笑容迎上去:“牛队长,您来了。”
牛队长嗯了一声,目光锐利如鹰隼,毫不客气地在他铁皮柜和三轮车上扫视:“林卫东,接到群众举报,说你这里大量销售来路不明的走私磁带?有没有这回事?”
“磁带?”林卫东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委屈,“领导,您这可冤枉我了!我这儿就是卖点针头线脑、袜子文具,都是本地批发市场进的货,有票据的!您看,哪有什么磁带啊?我倒是想卖那新鲜玩意儿,可咱没门路搞啊!那得多大本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一边说,一边主动打开铁皮柜的所有门和抽屉,又将三轮车上的盖布全部掀开,里面确实只有最普通不过的百货商品。
牛队长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他亲自上前,仔细翻查了一遍,甚至连装钱的铁盒子都打开看了看,确实一盒磁带都没有。
“有人反映你昨天还在卖!卖得挺火!”牛队长不死心,盯着林卫东的眼睛逼问。
“昨天?”林卫东演技爆发,挠着头,做苦思状,“哦!您说昨天啊!昨天是有两个南方过来的老乡,临时在我这旁边摆了会儿摊,卖了几盒磁带,让我帮忙照看一眼车子。人家卖完就走了呀!这不能算在我头上吧领导?我就是帮个忙……”
他这话半真半假,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牛队长将信将疑,目光扫过林卫东坦然(假装)的脸,又看了看空荡荡的摊位,确实找不到任何证据。他脸色阴沉下来,显然明白自己可能扑了个空,或者被陈干部当枪使了。
“哼!最好跟你没关系!”牛队长找不到把柄,只能撂下一句狠话,“要是让我们查出来你搞歪门邪道,销售违禁品,有你好看!走!”
吉普车再次喷着黑烟离去。
看着吉普车远去的背影,林卫东感觉后背已经完全湿透,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
躲过去了!终于有惊无险地躲过去了!
虽然损失了一百多块的磁带,但保住了剩下的本金,更保住了参加竞标的资格!
经过这次惊心动魄的较量,林卫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陈干部的阴险和能量的可怕。竞标会上,对方必然还会发难。
不能再被动挨打了!必须主动做准备!
他冷静下来,开始仔细研究招标公告的每一个字眼。公告上说“价高者得”,但也提到“综合评估经营者资质”。
资质?什么是资质?除了钱,还能是什么?
经营能力?信誉?社会关系?
他一个个体户,在这些方面天然处于劣势。陈干部肯定会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
他必须想办法给自己增加筹码!
有什么是可以快速提升“资质”印象分的?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的营业执照上。对!合法经营!守法纳税!
虽然他只是个小摊贩,但如果能主动表示纳税的意愿,甚至预先缴纳一点税款,是不是能在领导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体现出他的规范性和诚信度?
这个念头很大胆,甚至有些超前。这年头个体户主动去税务所的可不多见。
但值得一试!
下午,他特意提前收摊,换上身干净衣服,带着营业执照和这几天铁皮柜生意的简单账目(自己记录的),来到了区税务所。
税务所的干部听说一个个体户主动来咨询纳税,都感到十分新奇。接待他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耐心解释了目前的税收政策(主要是定额税和申报相结合),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和收入情况,初步核定他每月应该缴纳的税款大约在十到十五元左右。
林卫东当即表示,愿意从现在就开始履行纳税义务,并主动预缴了十块钱的税款,拿到了一张正式的完税凭证。
拿着那张薄薄的税票,林卫东感觉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一种姿态,一个证明。
从税务所出来,他又去了一趟派出所,找到了之前负责他案子的老所长,不是为了求助,而是简单汇报了一下近况,表示感谢,并隐晦地提了一句自己要去参加百货大楼的竞标,可能会遇到点麻烦。
老所长只是听着,没多说什么,但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合法经营,堂堂正正竞争,怕什么?”
这句话,给了林卫东莫大的底气。
周三,竞标会当天清晨。
林卫东起得格外早。他将自己仔细收拾干净,穿上最好的衣服,将所有的现金——两百八十多块钱,小心地分开放好。又把营业执照、完税凭证、派出所的报案回执(证明他受过不法侵害是受害者)等所有能证明他“资质”的材料,整齐地整理在一个旧公文包里。
他站在镜子前,看着里面那个眼神坚定、褪去了不少青涩、多了几分沉稳和风霜的年轻人。
今天,他将不再是文化宫厕所旁的那个小摊贩。
今天,他将走向一个更大的舞台,去争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成败,在此一举!
李秀兰默默地给他煮了一碗鸡蛋面,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期盼。小小也似乎感觉到气氛不同寻常,乖乖地没有吵闹。
“等我好消息。”林卫东吃完面,用力抱了抱妻子和女儿,拿起公文包,毅然走出了家门。
赵大海早已等在外面,今天他也穿得整整齐齐。
“卫东,都准备好了?”
“嗯。走吧。”
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紧张和决绝,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
他们朝着第一百货大楼走去。
阳光洒在百货大楼气派的门脸上,却仿佛透着一股无形的、冰冷的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楼门口,已经零星来了几个参加竞标的人,个个衣着光鲜,神色倨傲,彼此打着招呼,显然相互认识,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小圈子。
林卫东和赵大海的出现,显得格格不入,立刻吸引了所有目光。那目光中充满了审视、轻蔑、以及毫不掩饰的敌意。
陈干部也来了,正和几个人谈笑风生,看到林卫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笑,仿佛在看一个自不量力的小丑。
林卫东挺直了腰杆,无视那些目光,深吸一口气,准备走进大楼。
就在这时,一个工作人员模样的人从里面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匆匆贴在了公告栏上。
人群一阵骚动,都围了过去。
林卫东心里一紧,也挤上前看。
只见那张新贴出的通知上写着:
“特别提示:今日竞标会新增评审环节,所有投标人需现场阐述经营方案,并接受评审组质询。最终结果由评审组综合评定。”
现场阐述?评审组质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卫东的心猛地一沉。
陈干部看着通知,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阴险的笑容,目光有意无意地瞟向林卫东,充满了挑衅。
显然,这所谓的“新增环节”,极有可能又是冲着他来的!目的就是让他在公开场合出丑,用他缺乏“理论”和“格局”的短板,来打击他的竞争力!
林卫东握着公文包的手,瞬间攥紧,指甲掐进了掌心。
原本以为准备充分的资金和材料,在这一刻,似乎变得苍白无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针对性的考题,他该如何应对?